第一百五十六章 莊稼和升賞
作者:青史盡成灰      更新:2021-08-11 15:48      字數:4307
  大清堡外,沿河的肥沃土地遍布整齊的稻田,一尺多高的水稻旺盛地生長,滿眼看過去,全都是濃豔的綠色,看不到邊。田地邊的水渠清流潺潺,水聲叮咚,蛙聲嘹亮,聽的人心曠神怡。

  ??沈青煙看得入迷了,讓張恪在大路上等著,她提著襦裙,跑到了田埂上,癡癡望著,感歎道:“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和詩詞裏麵的漁民之鄉一模一樣!”

  ??吳有性此時也下了馬車,看著滿眼稻田,也恍惚回到了江南的家鄉一樣。到了水渠旁,捧起清水撲在臉上,洗去風塵,別提多舒服了。又看了看眼前的稻田,水稻粗壯,分叉眾多,不用問到了秋天,一定是一場大豐收。

  ??“住手,幹什麽呢!”

  ??吳有性正在看著,突然爆喝傳來,從大路上跑來了一隊拿著花槍的少年兵,為首的少年虎著臉,明晃晃的槍口對準了吳有性。

  ??吳神醫正抓著一株水稻看著,被他們一嚇,頓時把手裏的水稻給折斷了。

  ??少年頓時紅眼了,“好啊,你是不是想偷我們的莊稼,一看你就不是好東西,趕快跟我們去見大人,領鞭子去吧!”

  ??“看看稻田也犯法,你們未免太不講理了?”

  ??“道理是給好人講的,不是給你們這些壞蛋,趕快跟我走!”少年伸手就去拉吳有性,這時候站在一旁的沈青煙看不下去了。

  ??“你們憑什麽抓人,還有沒有王法了,我找你們大人告狀去!”

  ??“找誰都一樣!”少年們虎著臉說道:“快跟我們走,不然小心不客氣!”

  ??“你們這就夠不客氣的啦。還能怎麽樣?”

  ??少年一瞪眼,把手裏的長槍一挺,就要動手,可是他身後有個少年拉住了他的袖子。

  ??“慢!我怎麽看她這麽眼熟啊!”後麵的少年走了兩步,揉揉眼睛。失聲叫了出來:“您不是沈小姐嗎?”

  ??“你認識我?”沈青煙嚇了一跳。

  ??少年撓了撓頭:“沈小姐,您忘了啊,在廣寧馬市的後,我們跟著張大人見過您的。”

  ??“馬市?”

  ??沈青煙突然失聲叫道:“你們是那些小乞丐?”一句話出口,她也嚇住了,當初的小乞丐。怎麽幾個月就成了威武的少年士兵!簡直就是醜小鴨成了白天鵝,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正在這時候,大路上也是一陣吵嚷之聲,喬鐵山帶著一些巡視田地的老農,正好和張恪撞在了一起。

  ??張恪看到了滿眼的綠色。也顧不得裝病了,跳下車,越看越高興。

  ??“喬大叔,你先和我說說水稻怎麽樣了?”

  ??喬鐵山也樂得說說糧食的事情,張恪離開之後,播種的時間差不多也到了。所有人手全都動員起來,在幾個南方發配過來的農民指揮下,完成了插秧。耕種的那些天。喬鐵山不論白天黑夜全都守在田埂上。

  ??直到插下去的稻苗紮根泥土,嫩綠的葉子開始快速的躥起,喬鐵山才終於放下了心。

  ??“永貞。今年一共中了八千七百多畝水稻,長勢非常好,到了秋天豐收,來年再多種幾萬畝,就挨不著餓了!”

  ??張恪欣喜地點點頭:“鐵山叔,有把握豐收麽?”

  ??“當然有了。那幾個南方來的老農都說了,用咱們的辦法育秧。差不多搶了半個多月的農時,在七月末八月初水稻就能成熟。按照往年是八月中秋才落霜變冷,時間上絕對能行得通!”

  ??喬鐵山笑道:“永貞,你不知道啊,咱們把水田種上,周圍的人都瘋了,幾乎天天都有人跑來偷看,還有人偷拔稻苗,拿回去琢磨,我就不信這麽幫人能琢磨出名堂來,哈哈哈!”

  ??的確入喬鐵山所說,大清堡的耕種的確嚇壞了不少人。

  ??種田的方法上千年也沒啥變化,南稻北麥,可是偏偏大清堡玩起了花樣,不光在遼東種上了水稻,還種了另一個新鮮玩意,那就是玉米!

  ??同樣,玉米也采用了提前催芽的技術,也就是用水浸泡種子,讓種子提前發芽,然後再種到地裏。缺少水源的旱地,陡峭的坡地,全都種上了玉米。

  ??臨近的農民,甚至不少地主都對大清堡這種做法嗤之以鼻。種田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規矩,那是想改變就改變的。他們都瞪著眼,等著看笑話。

  ??哪知道,結果全然出乎他們的預料。

  ??播種下去之後,正好趕上了一場小雨,兩三天時間玉米的嫩芽就冒出來。眼看著蹭蹭地躥起,長勢喜人。

  ??看看別人的莊稼茁壯成長,再看看自己田裏低矮的麥苗,頓時羨慕嫉妒恨就填滿了心頭。

  ??有人甚至傳說張二郎得到了天賜的神種,能不愁吃喝。偏偏有人就相信了,竟然跑來偷到小苗,想要沾沾神氣!

  ??一天夜裏,竟然差不多丟了半畝地的稻苗,喬鐵山氣得暴跳如雷,不得不派出士兵,每天巡視莊稼,隻要遇到偷盜的,一律鞭子伺候,打得皮開肉綻。

  ??聽完介紹,吳有性忍不住老臉通紅,愧疚地說道:“都怪在下無知,見到遼東的水田就不免好奇。真是沒想到,張大人還懂種田的學問?”

  ??吳有性不能不吃驚,這些天和張恪聊天,經常聽到奇談怪論,天文地理,數術醫學,經商打仗,海外逸聞,無所不包,無所不有。老吳都有心學學華佗劈開這家夥的腦袋,好好看看裏麵有什麽東西。

  ??張恪感到了不善的目光,隻能尷尬笑笑,還是趕快轉移話題吧。

  ??“喬大叔,種糧的技術可是咱們的命根子,你一定多加小心,尤其是不能讓屯田農戶們隨便說出去。”

  ??“嗯,我親自領兵看著。保證不會出問題。”

  ??大家夥一路說著,一路向大清堡趕去,張恪將一路上的過程簡略地說了一遍,聽到砍了將近七百顆建奴人頭的時候,喬鐵山驚得差點趴在地上。

  ??“永貞。這可算是大捷啊,朝廷一定會重重有賞吧?”

  ??“那可不,恪哥都是參將大人了!”背後的喬福拍著老爹的肩頭,笑著說道:“爹,兒子我這回至少能得到一個世襲千戶!這話啊咱們家就數我的官大了,爹。您老說說,以後家裏麵是不是該多聽聽我的意見,您老別老是吹胡子瞪眼的,沒事多歇歇吧,……”

  ??“小兔崽子!你爹還沒死呢。就想著篡權,看我不打死你!”

  ??不好!

  ??喬福撒腿就跑,喬鐵山掄起巴掌就追,這爺倆歡歡樂樂地跑進了大清堡。

  ??……

  ??“周老伯,這是令郎周二娃的骨瓷壇。”

  ??張恪默默將白色的壇子放在了老人的手裏,老人一臉的茫然,似乎不敢相信,出征的時候。歡蹦亂跳,回來就是這麽一壇骨灰嗎!

  ??“俺不信,俺不信!二娃沒有死!”

  ??白發人送黑發人。這世上沒有比這跟殘酷的事情了!

  ??張恪語氣凝重地說道:“周老伯,令郎殺死了一個建奴馬甲,受傷後抱著一個建奴白甲兵從垛口摔下去了,等到我們發現的時候,他還死死抱著建奴!”

  ??老人抱著骨瓷壇,眼中淚水止不住地流淌下來。

  ??“兒啊。你怎麽就把爹拋下了!”老人痛不欲生,老伴還有一家人都忍不住哭成一片。

  ??張恪從唐畢手裏接過兩顆五十兩的元寶。放到了老者手裏。

  ??“老伯,令郎是個英雄。這是他殺韃子的賞銀。”張恪轉手又拿過了一個信封,還有三十兩銀子。

  ??“這三十兩是犧牲弟兄的撫恤金,信封裏麵是二十畝田契,以後你們有什麽困難,隻管找我,隻要張恪能辦到的,絕對竭盡全力。”

  ??張恪帶著唐畢轉身離開,前往下一家。低矮的小屋裏,周老漢一家,抓著田契和銀子,眼睛都瞪圓了。

  ??“爹,張大人夠意思!二弟沒白死!”周家老大緊緊攥著拳頭。

  ??站在人群裏麵,一個稚氣未脫的年輕人突然跳了出來,擦了一把眼角的淚。

  ??“爹,大哥,我要去投軍,老天爺看得起,兒子就拚出一個富貴。要,要是……您老就指著田養老吧!”

  ??……

  ??一共九十多名士兵犧牲,張恪挨家挨戶把撫恤銀子送去,細心安慰每個人。相比那些死了連名字都留不下的士兵,張恪對待士兵絕對算得上親厚。也正因為如此,軍人在大清堡的地位直線上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盼著能到疆場拚殺。

  ??就在這時候,一項更加驚人的消息傳來了,朝廷的賞賜終於下來了!

  ??奉集堡大捷,朝廷是不可能不賞的。張恪是萬曆親自下旨,快了很多,其他人則是要走兵部程序,不過在督促之下,效率空前驚人。錦衣衛的七太保和十三太保一起押著告身官服等物,親自送到了大清堡。

  ??除了張恪升任錦義參將之外,喬福和吳伯岩都升任世襲千戶,杜擎被任命為義州衛經曆司經曆,也是從七品的職位。

  ??馬彪被任命為副千戶,韓廣和褚海天則是升任百戶,其餘有功將士升任總旗小旗不等,;老皇帝也算是雨露均沾,禮包大派送。

  ??二百多名士兵有一百多人當了官,最差也是小旗。別看官不大,但是勝在讓人看到了希望,從軍的確能改變命運!

  ??不得不說,明朝的軍服還是很漂亮的,鮮紅的鴛鴦戰襖,千戶和百戶更是在胸前繡著雲豹和黑犬。當這些當上官的士兵騎著馬,披著紅花,穿著鮮豔的軍服招搖過市的時候,大清堡和周圍全都沸騰起來。無數年輕人擠在街頭,癡癡地餓望著。

  ??轉過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招兵處就擠滿了人!(未完待續)

  ??ps:過年,小的依舊正常更新,至於會不會爆發,看大家的票啊,拜謝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