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捷足先登
作者:君不賤      更新:2021-08-11 15:22      字數:3925
  韓煜從地上隨便拾起散落的珠寶,環顧四周一圈,這白銀覆蓋的平台上布滿了厚厚的灰塵,韓煜蹲在地上輕輕吹拂塵土,很快一雙腳印露在我們眼前。

  ??“幫忙清理這裏。”韓煜跪在地上神情專注的說。

  ??我們效仿韓煜的辦法小心翼翼清理地麵,沒用多少時間在被我們清理出的區域中出現密密麻麻的腳印。

  ??太子和南宮怡清理旁邊的區域也發現無數大小不一的腳印,蕭連山和顧小小也在另一處地方發現了遺留的腳印。

  ??“比我們先來這裏的並不是一個人!”我眉頭一皺有些詫異的說。“從這些腳印看曾經開啟過成吉思汗陵的人數眾多。”

  ??我們隻是清理了很小的區域就發現這麽多腳印,可以試想這諾大的平台上應該布滿這樣的腳印,成吉思汗的棺槨就安放於此,從地上散落的金銀珠寶就能推測,這平台除了是為了設想四極四象七君陣外,另一個用途就是存放堆積數值不清的財富。

  ??成吉思汗一生征戰滅掉的國家多不勝數,而掠奪的財富卻從未在任何文史中被提及,如果我沒估計錯的話,那些根本難以用語言去描繪的金銀珠寶曾經一定就堆積於此。

  ??“有人開啟過帝陵,並且搬空了這裏所有的財富,甚至還有成吉思汗的遺骸。”我從地上拾起散落的珠寶看看四周被清理出的腳印震驚的說。

  ??“可這也不對啊,從成吉思汗去世到現在被我們發現帝陵,這幾百年來關於成吉思汗陵的位置一直是一個謎。”韓煜搖搖頭詫異的說。“如果不是陰差陽錯得到鴻虛子遺留的書信,想必我們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這裏,什麽人能在我們之前就進入過帝陵?”

  ??“從這些腳印看也應該有幾百年的曆史,並不是近代發生的事。”南宮怡蹲在地上仔細看了良久若有所思的說。

  ??“還有一件更離奇的事。”顧小小站起身深思熟慮的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既然我們能找到,有其他人來過這裏也不足為奇,可是……”

  ??顧小小說到一半指著這寬敞的平台認真的說,從腳印看進來的人不止一個,數量多到我們無法想象,而這平台上曾經一定存放過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而如今卻空空如也隻剩下我們腳下零星散落的財寶,能搬空這麽多財富不用想也知道需要很多人。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凡任何人見到這麽多財富難免會有二心,可看這些腳印進退有條不紊根本不像是哄搶,很明顯是有人在組織和命令,極其有秩序分工明確的在搬運。

  ??“人多嘴雜,這麽多人搬運如此龐大的財富,這幾百年來竟然沒有半點風聞泄露出來過。”太子心領神會的說。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按理說如此大規模的搬運,其中涉及參與的人這麽多,為什麽就沒有人泄露過半點關於這方麵的消息出來?”顧小小點點頭回答。

  ??“軍隊!”蕭連山眼睛一亮抬頭看我們。“隻有軍隊才能完成這樣的事,因為軍隊要服從命令和指揮,不會像一盤散沙哄搶,來這裏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支軍隊!”

  ??軍隊!

  ??南宮怡在口中反複念叨這兩個字,來回走了好幾圈才停在我們麵前,她滿腹經綸有理有據的告訴我們,自從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立國漠北,定國號為大蒙古國,到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後,最後直到元惠宗出亡為止,共九十八年。

  ??這九十八年的時間內以帝陵的位置來說,文史中從來沒有記載任何一支軍隊來過此地,即便有軍隊來也應該是蒙古的軍隊,可這裏畢竟是成吉思汗的帝陵,在蒙古人心中成吉思汗是不容許別褻瀆和侵犯的,相信任何一個蒙古人即便知道這裏是帝陵,也不會更不敢擅自開啟,更不用說是搬運帝陵中的財寶和移動成吉思汗的遺骸。

  ??即便是紀律再嚴明的蒙古軍隊,成吉思汗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若有人指使軍隊開啟帝陵必定會引起嘩變。

  ??“並不一定要是蒙古軍隊,其他的軍隊一樣也可以啊。”雲杜若問。

  ??“我當然想過這個問題,可事實上,到最後元惠宗出亡元朝覆滅,後麵的是明朝和清朝,從平台上遺留的腳印看也有幾百年時間,往上追溯也就這兩個朝代,可也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深入過這裏。”南宮怡很肯定的回答。

  ??“你們看看這是什麽?”韓煜還在地上查詢蛛絲馬跡,他回來的時候手裏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看年代應該很久遠,彈去上麵的灰塵露出暗紅的顏色。

  ??南宮怡蹙眉不語,從韓煜手中接過去看了半天,緩緩張開嘴震驚的說。

  ??“這是軍服,而且還是……”

  ??“還是什麽?”顧小小急切的追問。

  ??“還是明軍的軍服。”南宮怡一邊看一邊詫異的說。“明軍的軍服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顏色所為紅,這種軍服,學名叫鴛鴦戰襖,多為對襟以便乘馬,用銅鐵製造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製作精密穿著輕便。”

  ??南宮怡所描述的正是她拿在手中的鎧甲,看來我們的推測是對的,曾經的確有一支軍隊來過這裏,將金碧輝煌堆積如山的財富搬運一空,這件鎧甲應該是當時遺留在這裏的。

  ??“為什麽會是明軍?”南宮怡蹙眉不展疑惑的喃喃自語。“文史中完全沒有明軍深入漠北這麽遠的記載。”

  ??“我想這個是可以解釋的,不管到這裏的明軍是誰統領,獲得這麽多的財富已經是一件不能公開的秘密。”我來回走了幾步若有所思的說。“為什麽這幾百年來完全沒有關於這件事的隻言片語,想必當年參與搬運這帝陵的所有兵卒都被屠殺,以此來保存這個驚天的秘密,既然能屠殺這麽多人來保存一個秘密,又豈會記錄在文史之中。”

  ??“那要是這樣的話就簡單了,明朝破元而立曾經發兵攻到圍剿元朝殘餘,隻要搞清楚誰帶兵進攻過這裏,不就能縮小範圍嗎?”雲杜若有些興奮的說。

  ??“明軍圍剿元軍史稱北伐,曆史上有記載的一共有八次,發動北伐的人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南宮怡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南宮怡為了你讓我們更了解那段曆史,巨細無遺的告訴我們,記錄在文史中的八次北伐都是從明朝建立之後,雖然元朝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但仍然統治著廣闊明朝地圖的北方草原地區,全國許多地區如山西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等,仍歸元朝統治,明朝時刻感到重大威脅。

  ??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北伐蒙古殘餘勢力,穩定北部邊疆,先後八次北伐遁入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

  ??第一次北伐是明朝為肅清蒙古胡元殘餘部隊而進行的大規模統一戰爭,元惠宗北逃上都後一直逗留在明的邊境地區,並二次南侵以圖奪回原來的大都複辟。

  ??朱元璋鑒於北宋末年燕山一帶在兩年之內得而複失的前車之鑒,決定北征消滅北元,命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出兵進攻北元,明軍此次北征大獲全勝,元朝在近塞的殘餘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

  ??第二次北伐明軍第一次北征沙漠,可因為輕敵冒進,主力中路軍大敗,北伐以失敗告終。

  ??第三四五次北伐均已明軍勝出而告終,在第五次北伐結束後,明朝已把遼東納入明朝勢力範圍。

  ??第六次北伐的效果最為顯著,朱元璋對塞外故元進行的第六次進攻作戰,授命十五萬人北征北元,北元大敗同時根基被動搖,從此一蹶不振再難以和明朝抗衡。

  ??第七八次北伐事實上已經沒有多少戰略上的意義,僅僅是對北元殘餘的掃蕩和碾壓,北元自此已經沒能力和明朝一決高下,這兩次北伐均已大勝而告終。

  ??“八次北伐發動的人都是朱元璋。”韓煜自言自語念叨半天,意味深長的說。“八次北伐朱元璋雖然未禦駕親征,可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授命北伐的將領都是聽命朱元璋的,會不會……會不會是朱元璋下令北伐的時候發現了成吉思汗陵,命軍隊搬運洗劫了這裏。”

  ??“有這個可能,曆朝曆代都是成王敗寇,文史中之所以沒有記載,這麽大的動作又要掩人耳目,除了君王誰能做的到。”雲杜若點點頭認同的說。“如果說單單是統兵的將領得到這個寶藏,勢必會傳到朱元璋耳朵裏,這些財富也會上交充公,何況除了朱元璋誰能下令封鎖這個秘密。”

  ??“這麽說得到成吉思汗財富的人是朱元璋?”顧小小驚愕的說。

  ??我一直沒有說話,而是轉頭看向蕭連山,或許在我們這些人裏,最能回答這個問題的隻有他。

  ??“爸,您曾經找到過明十四陵,據說裏麵的財富也堆積如山,會不會明十四陵中的財富就是成吉思汗的?”

  ??“不可能!”蕭連山斬釘切鐵的否定了我們的想法。“首先從這平台的麵積看,裏麵的財富完全超出明十四陵數倍都不止,我找到的明十四陵中並沒有這麽多財富,甚至可以說就連冰山一角都不止,再者明十四陵裏麵的金銀珠寶都是明朝曆朝曆代積累的,裏麵的東西傳承有序,都是貫穿明代幾百年的器物,而成吉思汗陵裏麵的財富大多應該是異域的,中原的東西應該少之又少,我在明十四陵中並沒有看見有多少異域的金銀珠寶,所以可以肯定,明十四陵裏的東西絕對不會是成吉思汗陵的財寶。”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