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音妙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8-11 14:56      字數:3849
  “相美乃趙王近臣,就不能規勸幾句?”

  ??“劉公說笑了,學生在朝中若還能說的上話,又怎會遠走淮右?”

  ??這話有點不盡不實,但置身事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老者又瞅了瞅沉默不語的嶽東雷,不由長歎了一口氣。+,外有強敵,內有紛爭,朝中權臣當道,外間人等心思莫測,這等局麵,真真讓人無可奈何。

  ??想那趙氏,雖說主理國朝政事久矣,早已與一國之君無異,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曆代攝政王,皆顧及於此,不敢輕動。

  ??而今這位王爺,誌大才疏,卻還要行那曆代先輩不敢行之事,一旦事起,天下群議洶洶,不定生出多少紛擾?

  ??不過說起來,他也並不如表現出來的那麽急切,有些事急也急不來,像嶽雲台,龐相美這樣的封疆大吏,想要讓他們在沒有多少準備的情形之下,說出幾句心裏話來,也確實不太容易。

  ??“今日之情勢,不用老夫多言,老夫一鄉野閑人,也不好左右國朝大事,隻望兩位能時刻以社稷以及天下黎民為重,不要讓一些無德無能之佞臣竊據高位……”

  ??話說到這個地步,嶽龐兩人便也不好再沉默對之了。

  ??這就是後周的政治生態,一個辭官多年的鄉間老叟,便可以間接的影響朝廷政事,逼得兩位封疆大吏不得不說些什麽,搪塞也好,敷衍也罷。卻必定要在其人麵前稍稍表示一番……

  ??不然的話。以老者在文壇以及淮右士林中的聲望。一旦動怒,兩個人都不會太過好受。

  ??嶽東雷笑了笑,舉杯道:“老師放心,我嶽氏子孫,斷不會出助紂為虐之徒。”

  ??龐瀾隨之舉杯,笑的比較勉強,但還是開口道:“劉公屢出誅心之言,實讓學生羞愧無地。然天下事總脫不了一定之規,萬事也逃不過一個理字,一旦有事,學生必定據理力爭,以盡臣節。”

  ??老者嗬嗬一笑,狀甚欣慰,跟兩人碰了碰杯,道:“老夫之言,多不入耳,雲台。相美不要怪老夫年老昏聵,胡言亂語才好。”

  ??“學生不敢。”嶽東雷惜字如金。舉杯一飲而盡。

  ??龐瀾則搖了搖頭,苦笑一聲道:“劉公隱居鄉野,還能心憂國事至此,愧煞吾等矣。”

  ??這件事說完,三個人幾乎不約而同,將話題扯了開來,連國事都談的少了,說什麽都有了心不在焉的感覺。

  ??此時,外間腳步聲響,年輕人墊著腳步,出了草堂,在外間跟人耳語幾句,這才回轉,湊到老者身邊,低聲道:“老師,歸琴姑娘已至,您看……”

  ??老者白眉一宣,扭頭便笑:“之前說話多有沉悶,雲台,相美,老夫這裏可是請了一位大家,來給貴客助興。”

  ??說完,擺了擺手,“你去請歸琴姑娘在堂外奏上一曲,就說失禮之處,還請其見諒,過後老夫必有重謝。”

  ??嶽東雷聽了,歪頭想了想,眼睛一亮道:“可是一曲動江南的陸歸琴姑娘到了?”

  ??老者不由大笑,指點著嶽東雷道:“瞧瞧,雲台素來老成,卻原來也對聲色之娛有興致呢。”

  ??龐瀾看上去也多有驚喜,聞言有些狐疑的搖頭道:“若真是一曲動唐宮,兩曲傾江南的陸歸琴不期而至,襄侯略有失態,便也說的過去了。”

  ??“不錯,正是其人,旅居淮左,為老夫好友盧公所延,暫居盧府,為老夫所知,派人前去問候,說來也巧,這位大家正好想瞻仰武侯故地,這不……陸姑娘剛至園內不久,你們便登了門。”

  ??“即是陸大家來到,怎不請見來,讓我等一睹芳容,難道是怕襄侯與學生失禮不成?”

  ??老者撇了撇嘴,又翻起了白眼兒,“老夫這文思雅舍……頗為簡陋,若想聆此大音,得其真趣,還是在居於內而奏於外的好。”

  ??嶽東雷和龐瀾不由相視一笑,心裏皆道,原來老頭兒也知道自家這文思雅舍簡陋啊……

  ??“還道劉公藏私,原來有此苦衷……不若,隔上幾日,請陸大家到學生府上暫居些時候,不知劉公肯割愛否?”

  ??老者不屑一笑,“隻要相美能請的動,老夫也無話可說,隻是過後相問,莫要唐突才好。”

  ??嶽東雷這會兒也暫且拋去了那許多煩心之事,極有興趣的道:“相美才至淮右不久,怎能耽於聲色?這等事,還是嶽某代勞吧……”

  ??說笑之間,三人徹底的放鬆了心情,滿懷期待的準備聽上一曲。

  ??這要是擱在大秦,肯定有些不可思議,但在後周,卻是極為平常。

  ??這就是秦人和周人相據多年造成的文化差異了。

  ??大秦官場,肅穆莊嚴,即便是文人士子相交,也不會過於輕浮孟浪,而像正得勢的以趙石為首的武人,別說聽不得太過高雅的東西,就算能聽得懂,也不會太過在意。

  ??他們的心裏,除了權勢和功業,已經容不下太多的其他東西了。

  ??而之所以說後周南唐文風鼎盛,就在於此,鍾情山水,悲春傷秋之人,俯拾皆是。

  ??像嶽東雷這等領兵大將,在聽得陸歸琴的名字之後,也是興致大增,遑論其他人等了。

  ??文化上的差異,由此可見一斑。

  ??北人蠻強,南人柔弱,說的其實就是這個。

  ??不是北人真的那般蠻橫粗野,也不是南人真的那般柔軟衰弱,,隻是文治武功側重之處不同而已。

  ??北人尊重強者,南人的愛好,也決定了他們對精於詩書琴畫的各色人等,有著異乎尋常的寬容。

  ??很快,仙嗡仙嗡的調琴之聲響起。

  ??嶽東雷向外略一張望,便收回了目光,歎息一聲幽幽道:“聽說……這位陸大家,出自西秦陸聞香一脈……”

  ??當陸歸琴聲名傳遍江南的那一刻,她的來曆其實也就不是什麽秘密了。

  ??能出入唐宮,必定也不會是來曆神秘,不知根底之人。

  ??老者微微一笑,“此女乃西秦犯官之後,少年時淪為長安妓家,在長安薄有聲名,因琴音曼妙,得陸氏青眼,求學於西秦宮廷國手……本來姓文,後出門遊曆,求學四方,以增琴技,直到入南唐京師,文華薈萃之地,悠悠數載,琴藝大成,斐聲江南……”

  ??嶽東雷點了點頭,心道,來曆清楚,非是秦人坐探就好,嘴上則道:“以女子之身,行程萬裏,求學天下,不論其他,隻這品性,便足令人敬佩矣。”

  ??話音未落,那邊琴音已起,三個人都不再說話,隻豎起了耳朵。

  ??他們三人,都可以說是後周拔尖的人才,對君子六藝中這樂之一道,都有所涉獵,彈奏一曲也許不能入方家之耳,但隻讓他們聽琴,卻都可以說是行家裏手。

  ??琴音一起,三個人便都專心了起來,想要仔細品一品,這位聞名已久的陸大家是否名副其實。

  ??不過隻這一寧神,三個人便都如老僧入定,再也想不起其他什麽了。

  ??琴聲悠遠而又寧靜,三人隻覺微風拂麵而過,耳邊或有林木瀟瀟,鳥鳴林幽,活潑潑,暖融融,不自禁間便是煩消憂解,身心皆暢。

  ??琴聲叮咚,彷如泉聲依然,鼻端縈繞些水汽,一副林間幽居的唯美畫麵在心間不其然展了開來。

  ??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琴音何時停下,三個人好像被施了什麽魔法,在此時此刻,盡皆微眯著眼睛,神態安詳,如佛若入定般,久久不動。

  ??最終,嶽東雷長長吐出一口氣,看了其他兩人一眼,才幽幽道:“大音希聲,大象希形,世間竟有人能奏出此等妙音,今日聞之,恨甚乎悔甚乎……”

  ??老者動了動身子,不滿的瞪了一眼嶽東雷,好像在怪他打攪自己那美妙而悠長的回味,不過口中還是讚道:“好一曲林下聽泉,盛名無虛也。”

  ??龐瀾胖臉生光,“繞梁三日不絕於耳,古人誠不欺我也……不過……如此大音,何來悔恨之說?”

  ??他說話有些遲鈍,顯然還未從方才的境界中脫離出來,一曲引人至此,又是龐瀾這等久經官場的人物,確實也不愧這宗師之名了。

  ??嶽東雷難得露出些疏懶之態,舉起酒杯,端到胸前低頭瞅了瞅,卻又微帶苦惱的放下,這才苦笑道:“隻恨此時才聞此音,又悔不該聆之,日後諸音皆滅,年華難度矣……”

  ??這會兒龐瀾終於恢複了正常,和老者一起笑了起來,並點了點嶽東雷,“襄侯有名士之風,吾等不及也。”

  ??這時,不用嶽東雷和龐瀾兩人開口,便喚了一聲身後的年輕人,不過未聞動靜,回頭看去,年輕人還愣愣的戳在那裏。

  ??不由有幾分氣惱的拍了年輕人一巴掌,將年輕人喚醒,吩咐道:“去,問問陸大家,客人欲行相謝,不知陸大家可否賞臉一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