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笑話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8-11 14:56      字數:3877
  洛陽國武監分院在規模上自然比不上長安國武監,而且……它還經曆了一場大火……

  ??不過,洛陽國武監分院選址不錯,依山傍水,景色別致,環境清幽。

  ??這是在一處佛寺舊址上修建起來的,中心處,便是當年佛寺的大雄寶殿,隻是裏麵沒了佛像,變成了洛陽國武監分院的講武堂。

  ??有講武堂,有校場,有馬場,有生員宿處等等等等,雖然大火燒了一小半兒,但還是留下了幾個還算完整的建築群。

  ??趙石一行人略略轉了一圈,清幽冷落,給趙石的感覺就像是如今的河洛,滿是戰火燃燒之後留下的痕跡。

  ??不過,也不算太蕭條,春天到了,這裏一直在重建,雖然匠工不多,進度很慢,但還是給這裏增添了幾分人氣。

  ??“生員們都還在嗎?”趙石問道。

  ??滿腦門兒官司的鮑勇趕緊答道:“應該……還在,隻是現在這個樣子,也沒辦法主人,好像都在洛陽城裏呆著……有些,重新補入軍伍,有些,進了衙門,有些聽說正在備考文舉……”

  ??不過很快,鮑勇後悔了。

  ??離著分院講武堂還很遠,就已經聽見了朗朗的讀書聲。

  ??鮑勇當時就懵了,但他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絕對不是個笨人,一想就已經明白,今日晉國公巡查洛陽國武監分院,不管旁人怎麽想,國武監分院這裏。定然會擺出一個樣子來才對。

  ??但入監至今。也沒看到分院人等出現。還道是都躲起來了,以免觸了晉國公黴頭,原來,卻是把門麵活兒擺在了這裏。

  ??鮑勇哭笑不得,根本不知道該埋怨有些人太聰明,還是該埋怨自己太笨。

  ??事情辦的這麽不地道,他到也能理解,現在河洛太亂了。上上下下心驚膽戰不說,還有無數事情都在等著,而這等顏麵工夫,不定是哪個人自作聰明的決定呢。

  ??不過,來的可是晉國公,就算張大將軍自己不上心,底下的難道就沒明白人了?

  ??他這裏訕訕的不知該說些什麽,隨行在趙石身邊的一群護衛可不管那麽多,咧開嘴,就都樂了。

  ??好在這裏還有趙石在。也沒讓這位鮑將軍太過下不來台。

  ??不過,在這些家夥眼中。河洛這地界在張大將軍治下,可是樂子頻出,也怨不得去年的時候,仗打的那麽窩囊呢。

  ??趙石瞅了鮑勇一眼,也沒說什麽,帶著人來到講武堂左近便停了下來。

  ??讀書聲清晰入耳,趙石等人略微一聽,就知道裏麵正在講孫子兵法。

  ??走的也是教書的老套路,學生先一遍遍的念誦,然後由夫子講解析理。

  ??趙石駐足聽了半晌,終於裏麵一個略微蒼老的聲音出現,開始講解兵法要義。

  ??始計篇,孫子兵法第一篇。

  ??即便是講解,之乎者也的,也讓趙石聽著有點費勁兒,再聽一會,便興致索然了。

  ??趙石招了招手,“趙葵,吳綠蓑。”

  ??兩個年輕人立即排眾而出,來到趙石身前行下軍禮。

  ??趙石擺手讓他們不必多禮,然後便問:“聽聽這位先生的講解,和你們在國武監中所學有何不同?”

  ??趙葵略一思索,便答道:“回國公,孫子兵法太過艱深,涵蓋也廣,依學生之見,精研孫子兵法者,無以為將,此又乃春秋時著述,相隔幾有,有些地方,早已不合時宜……”

  ??他的話頭頓住,旁邊吳小妹則接著道:“我長安國武監,也教授孫子兵法,卻隻其中四篇有詳解,其餘略略,始計篇學生等皆能背誦,也知其義,但從不曾深究其理,隻因其於學生等無用爾……”

  ??兩個年輕人說的不同,但意思卻大致一樣,這麽逐字逐句的講解始計篇,或是孫子兵法全篇,徒費工夫罷了。

  ??趙石點了點頭,孫子兵法和春秋戰國時其他著述其實沒什麽分別,更多的則是專注於人心和行為,卻疏於細節,這就是華夏古代著述的老毛病了,不需贅述,所以,可以將之看做是一門哲學。

  ??真正對於中下級軍官有用的地方並不算多,起碼在趙石看來是如此。

  ??就像孫子兵法中的行軍篇,讀過之後,確實會覺著大有道理,但它不會告訴你,行軍路途上,那些細節工夫,比如說一個壯年漢子,該負重幾何,氣候差異,又該準備怎樣的衣物,糧草走多遠,才會來到馱馬負重的極限……

  ??高大上的東西,從來不注重這些細節,而這些細節,才是初入軍旅的家夥們所必須知道的東西。

  ??孫子兵法,其實不是給中下級軍官讀的,他是給一軍統帥準備的,始計篇,作戰篇,反間篇等,對於中下級軍官根本沒多大用處,讀了也是白讀,你沒那個權力和視野,去實現孫子的謀略。

  ??一群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本正經的學始計篇,除了耗費大好光陰之外,看不出什麽用處。

  ??就像趙葵所言,精研孫子兵法的人,沒那個時間去當什麽將軍,上了戰陣,估計比趙括還趙括。

  ??兩個年輕人的回答,讓趙石很滿意,到底沒在長安國武監白呆,對兵法的認識,皆都偏於實用。

  ??實際上,他這個對孫子兵法一知半解的人,領兵作戰,卻也能百戰不殆。

  ??當然,這並不能說兵法無用,這些前人智慧的結晶,無疑是留給後來人最可珍貴的寶藏。

  ??而你當三年兵,經曆一場場的惡戰,其實不用讀什麽孫子兵法,便能曉得行軍打仗的一切,但兵法韜略,卻可以讓你大大縮短這個時間,其實這就是讀過書的人和沒讀過書本的人的本質區別了。

  ??兩個年輕人的回答,之所以讓趙石滿意,隻在於讀書無用,和讀什麽樣的書無用,這兩者微妙的區別之間了。

  ??其實,連他自己,也不很清楚這裏麵的差異,隻是覺得,兩個年輕人的回答,很符合他的心意。

  ??當然,他來到洛陽國武監分院,並不是隻為了挑刺來的,隨後他便問道:“你們也應該知道這些的情形,那我問你們,若你們掌管了這裏,又該怎麽做呢?”

  ??兩個年輕人有些發愣,也就是胡烈不在這裏,不然的話一定心裏嘀咕,大帥對這兩個年輕人真的是不同尋常,之前可沒聽說誰有過如此際遇,能時不時得大帥親自指點。

  ??其他的護衛,不管是趙石親兵,還是張培賢派來的人,注意力都不在這裏,他們注重的,還是晉國公的安危。

  ??隻有鮑勇,聽的有點目瞪口呆,心想,這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也不知什麽來曆,竟然能得晉國公如此看重。

  ??先開口的還是趙葵,略一沉吟便道:“國武監最重要的還是生員,依學生之見,隻要有了合適的生員,加以教導,不難維持下去,至於其他的,皆外在工夫罷了。”

  ??吳小妹卻比他想的更多一些,這處國武監分院,沒什麽好瞧的地方,又剛剛經了戰火,更好笑的是,還有個老頭兒在裏麵教一群人讀孫子兵法,也不知給誰看呢。

  ??現在山長大人卻又問起重建之事,別是想讓自己兩人在這裏教書吧?

  ??這個差事,吳小妹還是覺著敬謝不敏的好,瞧瞧這個破地方就知道,河洛上下,對這裏沒怎麽上心,他們這些過客,何必替人家操這個閑心?

  ??當然,這話她是斷然不敢出口的,等到趙葵說完,她才做沉思狀,半晌才道:“學生以為,生員重要,教授其實更不可或缺……河洛戰火方熄,不如仿效當年長安國武監初立之時,於河洛軍中傷病者,選其一二能者,來此教授生員,再輔之以兵法之學,假以時日,不難讓這裏重換光彩。”

  ??一個說生員,一個說教授,其實都是以人為本,誰也沒將建築什麽的放在心上。

  ??鮑勇琢磨了一下,終於琢磨出點味道,於是有些惱火兒,這兩個,大家夥兒舍本逐末,光想著表麵光鮮吧?

  ??趙石笑了笑,擺了擺手,讓兩個年輕人退下。

  ??瞅著眼前這座講武堂沉默半晌,也不知在想什麽,過後,也沒再說話,轉身帶著人就此離開。

  ??直過了盞茶工夫,堂內聲音漸漸小了起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大袖飄飄的從裏麵邁步走出。

  ??先左右故作不在意的左右張望了一下,才眨巴著眼睛,愣神兒的想,就這麽走了?連進來瞅瞅,給生員們說兩句的表麵工夫都不願做嗎?

  ??想到此處,老頭兒不由有些氣悶,大袖一甩,哼聲連連,悶頭兒走了。

  ??接下來,裏麵好像開了鍋,一群年輕人魚貫而出,大多神思不屬,低聲議論著,紛紛散去,來到這裏上了一堂兵法,然後……他們還得趕回洛陽城去……這都是什麽事兒啊?

  ??其實鮑勇雖是瞎猜,卻也猜了個不離十,此事正經是下麵人自作主張,弄出了這麽一番笑話罷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