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商人(八)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8-11 14:54      字數:3634
  年輕人就此住口不言,眾人還待追問,年輕人隻是搖頭笑道:“諸位哥哥見諒,小弟有著想頭,卻要回去跟道主先說說……諸位哥哥一個比一個豪爽,又好酒肉,若一個不慎傳出去了,小弟這小小的身子骨哪裏擔當的起?”

  ??這麽一說,眾人也便都息了詢問的心思,不但未曾氣惱,反而覺著他說的有些道理,自己等人也確是這般,保不住什麽秘密,可也不能怪人家說叨……

  ??不過這個年輕人主意是多,轉轉眼珠間,便又說道:“大事雖不能與聞於眾位哥哥,但說起眾位哥哥的買賣來,小弟到也有些不錯的主意,就是不知眾位哥哥想不想聽。”

  ??“快說,快說。”眾人一聽大喜,這才是關乎他們切身厲害的事情。

  ??年輕人也不吊人胃口,隨即便道:“秦人北來時日已久,不說軍心士氣如何,差不多也是南歸的時候了……”

  ??“這些草原胡人部族各個驕傲難馴,有那位西秦名將壓著,還不怎的,等這人一走,胡人難免又是四分五裂……就算暫時無事,不還有咱們在呢嗎,隻要稍加挑撥,這些被秦人聚起來的胡人,還不得廝殺一番?”

  ??“秦人來草原一年多,根基不穩,胡人攝於秦人兵威,也就罷了,等秦人一走,定還有些反複,那個時候,也就是到諸位哥哥出力的時候了,到時候小弟還要恭祝各位哥哥生意興隆呢……”

  ??“再者說了。這裏盡多各族商人。像那個回鶻大商。叫什麽來著……嗯,對了,叫阿健蘇祿的,大老遠的跑來,定也不是為了一些銀錢,幾個奴隸,那肯定是要跟秦人通商的……”

  ??“諸位哥哥請想,回鶻人要跟秦人通商。得走那條路?還不是得走草原,乃蠻部在的時候,盤踞漠北數百年,西邊的商人多得其庇護,咱們不好下手,但如今乃蠻部已是喪家之犬,韃靼人,克烈部,雖然勝了,卻還顧不周全……”

  ??“諸位哥哥人強馬壯。那些商隊來往草原,還不是任哥哥們予取予求?這可不比哥哥們以前做的那些買賣輕易多了?”

  ??說到這裏。眼中帶笑,便住口不言了,而眾人稍一琢磨,各個麵上都帶了喜色出來,有人更是豎起了大拇指,誇讚道,“果然是王先生,先生這主意出的,真叫一個……好啊。”

  ??這位擠眉弄眼,差點把陰毒兩個字說出來,還好改口快,眾人哪裏不明白他的意思,都是哈哈大笑。

  ??年輕人又帶出了幾分靦腆,連連擺手道:“各位哥哥過獎了,小弟這主意失之於陰損,上不得台麵,也就是各位哥哥英雄氣概,才容得小弟胡言亂語……”

  ??眾人又是一陣歡笑,對這個知情識趣的年輕讀書人更添了幾分親近。

  ??實際上,年輕人心裏,卻在得意的想,他的話可是留著一半呢,那是要跟道主去講的,卻不能跟這些草莽人物說了。

  ??回鶻商人被劫掠,損失的遠遠可不止回鶻人的財貨。

  ??秦人的聲威在這裏也將受到重挫,以他看來,回鶻人想跟秦人做生意,秦人說不定也想要在西邊多出一個強援,如此一來,可不是一拍即合?

  ??自己又怎能讓他們如意?

  ??秦人以為收服了韃靼諸部,克烈部,擊敗了乃蠻部,就能在草原上立定腳跟,翻雲覆雨了?

  ??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他們才來草原多久?對草原部族的風俗習慣知曉多少?

  ??中原還未一統,就妄想著那漢唐功業,真真是貪心不足,想想自己等人在蒙古諸部呆了多久,才略略取得蒙古人那位成吉思汗的信任,難道他們以為拿著刀子到草原上走一圈,殺些人,便真個能讓草原部族甘心聽命?

  ??年輕人心中冷笑,若這個時候再猜不出秦人的最終意圖,他還怎敢獻計於道主之前?

  ??一眾馬匪頭子沮喪盡去,之間也就融洽了許多,談談笑笑之餘,也都下意識的圍在這個年輕人左近,向他討一些主意。

  ??這時為首的一個中年大漢向年輕人使了一個眼色,年輕會意,於是道:“諸位哥哥,還是眼前事要緊一些,秦人不久即去,不爭在這一時,隻是這會兒秦人還沒走,大家夥兒就要小心些了,斷不可惹事生非,也不能太多喝酒,事機不密,可是要連累了大夥兒的。”

  ??“放心吧,王先生,咱們走南闖北多少年了,扮作商人也不是頭一回,保準讓人瞧不出半點毛病來,隻是秦人什麽時候走,王先生給猜一猜,也好讓大家夥安心不是。”

  ??年輕人苦笑,這個是真不好猜,他能看出秦人即將南歸,但要說什麽時候啟程,他又不是秦人肚子裏的蟲子,怎麽會知道秦人到底會在這裏拖多久?

  ??不過隨這些人西來,好不容易借著此事,在這些人眼中再次加重了自己的分量,正是敲定邊角,讓這些馬匪頭子在將來對自己言聽計從的時候,怎能後退?

  ??而且,將來若是有了這些人的幫襯,他才能在道主麵前和別人相爭的時候多些底氣。

  ??於是年輕人沉思了半晌,才道:“這個可不太好說,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應該在冬天之前便啟程南歸,明年也好……”

  ??差點說漏了嘴的年輕人趕緊住口,改口掩飾道:“當然,若有變故發生的話,秦人會晚走一些,我估摸著,最多到明年開春,秦人定然南歸,秦人走後,這草原可還是各位哥哥熟悉的草原。

  ??“秦人留下什麽,咱們就抹掉什麽,須讓秦人明白,這裏是不是八百裏秦川,想要在這裏興風作浪,還須問過咱們答應不答應……”

  ??一聽也沒多少日子,眾人心情更是鬆緩了下來,之後幾句也是提起,眾人轟然叫好。

  ??聲音在草原上傳出老遠,為首的幾個人趕緊讓眾人息聲,眾人嘻嘻哈哈,也不在意。

  ??接下來,就是幾個人叮囑眾人小心謹慎雲雲了,眾人心情開始轉好,也就沒了那麽大的火氣,都一一聽了,滿口答應,畢竟這都是事關各人身家性命的大事,到也不算過於嘮叨……

  ??年輕人這回便置身於外了,他向來認為,說的多,錯的也多,今日說的話已經夠多了,再說下去,不但惹人煩,而且他也不可能字字珠璣,這個火候正好,再多說什麽,一旦說錯了,反而不美。

  ??耳中聽著眾人的議論,自己則袖手而立,出神的望著遠處的大營,心中卻在想象著,那位足可稱之為雄才大略的西秦名將現在正幹著什麽,說著什麽,片刻之後,便已是浮想聯翩……

  ??想那人少年從軍,十幾年間,縱橫天下,在內扶保秦主,已經影響了兩代帝王傳承,在外,領兵征戰,破敵無數,殺人如麻,如今不過而立之年,就已經權傾西秦朝野,威名震於天下。

  ??饒是他自負聰明,也不得不承認,和人家比起來,現在的他實在不算什麽,說句不好聽的話,與螻蟻無異。

  ??這樣的人物,足可主一國之興衰,領一代之風流了……如此絕世豪傑,可惜此時離的雖近,卻不能見上一見……

  ??年輕人想到這裏,隱在袖中的雙手不禁緊緊握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當今天下,亂象紛呈,卻也現出了一統之契機……

  ??道主於他有恩,而且是大恩,道主選擇了蒙古人,即便不願,也不能不鼎力相助。

  ??比起如今強盛的秦人來,蒙古人也隻能稱之為化外野人,雖然有著英明的大汗,有著勇敢的將軍,也有著彪悍的戰士,但還是無法跟坐擁關中,蜀中,河洛,河中,河東的秦人相提並論。

  ??如果說天下間有誰更具王者之像的,當屬秦人無疑。

  ??不過這也不能怪道主眼光不準,一來,道主與秦人有仇,二來,秦人崛起,也不過是近十年的事情,在那之前,道主已經去到蒙古諸部,像道主那樣心誌如鐵的人,自不會輕易改弦更張,三來,蒙古人確實有著一位英明的大汗,蒙古人又處於東北,遠離中原紛爭,進可攻退可守,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蒙古人起於微末之間,更好雕琢操控,如果拿做生意來比喻的話,那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中原諸國,加上金國,西夏則不同,他們這些草莽間的人物去了,也得不到重用,就算選對了人,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哪如雪中送炭來的讓人感激信重?

  ??想到這個,年輕人心中豪情漸起,任你有著經天緯地之才,之後成就多少功勳,也不過順勢而為罷了,而今咱們逆流而動,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大丈夫,想來,不久,便能跟你爭鋒一二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