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話題
作者:河邊草      更新:2021-08-11 14:51      字數:5542
  迎了一行人入城,城內的景象也不用多提了,亂匪入城的那場混亂至今還能看出許多痕跡來的,加上接連被圍,百姓死傷慘重,那比城外還要淒慘上三分的景象,讓初來的眾人都是咋舌不語,心裏除了震驚就是惻然。

  ??除了初見時齊子平有些失態之外,其他都算得上的中規中矩,兩人都不忙著敘那故人之情,齊子平還客套了兩句,說什麽城中戰後百姓傷亡過重,善後種種皆要他親力親為,所以未能遠迎,還請恕罪雲雲,多少顯得有些生分,遠不如在城外見麵時那等熱烈。

  ??不過這都是官場故事,趙石也未在意,隻是見到城中這等景象,多少有些吃驚,對於利州攻防之慘烈在認識上又深了一層,也沒拿這裏和漢中相比,漢中畢竟兵馬多了許多,張承和郭猛又處置妥當,戰後也是那等的慘象,更何況利州城這裏了。

  ??利州城迭經變故,守將更是在初時便遇刺身死,能守到現在是真不容易。

  ??齊子平看上去也是變化頗大,一臉的風霜,眼睛中滿是血絲,人也黑瘦黑瘦的,額頭上還有些烏青,胳膊活動不便,應是受了傷患,和景王府時已截然兩樣,看來苦是沒少吃了,於是他這裏著實安慰了兩句。

  ??不過齊子平這裏也是不停的打量於他,心中也滿是物是人非的唏噓感歎,當年那個鄉間的冷厲少年,如今看上去卻是氣度儼然,沉穩的就像一座大山,言談之間也不在讓人有多少疏離淡漠的感覺。

  ??本來心裏還有些埋怨,援軍到了這許多日子,卻不來利州城,難道是在等他們這些百戰餘生之人前去拜見?不過此時趙石隻帶少許護衛兵卒就急急趕來,這些話就怎麽也說不出口了。

  ??交談間,一行人已經來到府邸前麵,將眾人引入府內,其他人等都留在了外麵,入得廳堂的卻隻有四個人。

  ??齊子平詫異的瞧了一眼趙石身後亦步亦趨的嬌小少女,種七娘雖然認識他,他卻幾乎已經不認得這個隻見過一麵的小丫頭了,對於他這樣的謙謙君子來說,別人家的女兒都好像洪水猛獸,看一眼還成,看第二眼就會內疚,第三眼就能形成不小的心理陰影,若一直盯著看,沒準回去就能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來,可想而知,這要是還能將人認出來,那才叫個奇怪呢,最多也隻是有些眼熟而已。

  ??趙石這裏也瞟了一眼齊子平身旁的江善,年紀不是很大,瞧軍服就知道是個都尉,最少在軍中應該是任職參將,若是實職的話,已能單領一軍,就像種遂,也隻是個都尉參將,但打起仗來,卻能獨領一萬人馬,比起個偏將副將來都不差,其實就看是不是得主將看重了。

  ??一眼瞧過去,趙石已經八成認定,此人應該就是齊子平能守住利州城的關鍵了,不然以一個文文弱弱的文人,又非是利州的地方官,怎麽可能在數十萬亂匪以及數萬蜀軍的環圍之下,堅持到現在?

  ??坐定之後,趙石笑著引見,“這是我的中軍官,種七娘,大人在金州應該見過才對,她父親是現在的金州按察使,還是我這大軍的隨軍轉運使,更是現在的利州安撫使種從端,種大人。”

  ??齊子平一拍額頭,連連點頭,“原來是將門虎女,對,對,金州時是好像見過一次,竟然隨軍來了蜀中,果然是種家女兒,巾幗不讓須眉。”那邊種七娘連連謙遜,世家子弟,應付這種場麵自然是駕輕就熟,讓人挑不出一點錯來。

  ??讚了兩句,轉首看向趙石笑道:“別什麽大人,小人的了,京師一別,已有年餘,今日一見,賢弟風采更勝往昔,愚兄這裏卻是落魄如此,真真是愧見故人啊,來來,賢弟,我也給你引薦一下,這是江善江君慈,延州鎮軍參將,君慈,還不來見過我等的救命恩人。”

  ??“末將江善,見過趙將軍。”一個標準的軍禮,江善大聲道,不過心裏也在嘀咕,就算在齊子平那裏知道此人年輕,不過見過之後,還是有些吃驚,所以難免心裏嘀咕,也不知此人有幾分真本事。

  ??趙石也在上下打量,這江善三十多歲年紀,身材適中,看上去很是強壯,眼神銳利,隻是氣色看著不是很好,一身上下,都散發著典型的軍人氣息,不由微起好感。

  ??“不必多禮,守城這些時候,當非常人可比。城中還有多少人馬?”

  ??江善抬頭看了一眼,不過立即回道:“還餘一百零九人,前兩日,又有幾人重傷不治。”

  ??那邊,齊子平並不言語,如此鄭重的將江善引見給趙石,他不信趙石會駁了他這個情麵,江善乃大將之才,現正國家用人之際,跟在自己身邊,實不如跟在趙石身邊有用武之地,隻看這位故人是否能用得好了。

  ??趙石這裏還能看不出來這二人的親近?多數是守城時結下的交情了,這個人情到是好說,隻要此人有才幹,無非就是給此人些機會罷了,之後戰事還多,安排個人還不是輕而易舉?

  ??想了想便接著問起這幾個月來的守城之戰,這可就有的說了,從亂匪圍城,內憂外患不絕,到亂匪入城,秦軍這裏以百姓為壑,硬是將亂匪幹出城桓,接下來蜀軍又來,城中上下一心,總算沒讓蜀軍破城。

  ??趙石這時才算真正明白守住利州城的各個細節,當真是一波三折,驚險殘酷到了極點,怨不得城內是那麽一副景象,原來如此,對眼前這位江參將也是刮目相看。

  ??說話間,已經到了晚飯時候,雖然利州城打的慘烈,但這節度使府中的一些丫鬟仆人還留下了十餘人,飯菜上的也麻利,隻是簡單了些,但在場的幾個人都沒在意,客套一番,趙石還是讓齊子平坐了上首,四人圍坐一桌,接著敘談。

  ??吃個半飽,齊子平這才放下筷子問了一句,“賢弟,還沒問呢,你怎的到了這裏?金州那裏情形如何?當初二十餘亂匪圍城,退兵都往北邊去了,金州乃我糧草重鎮,現在可還安否?”

  ??這話他也是憋的久了,其實知道援軍來了,就應該知道金州現在無事才對,但他還是問了出來。

  ??趙石用筷子一點種七娘道:“你來跟齊大人說說,不要誇大其詞,簡短些就好,我這餓的很,齊兄別見怪啊。”

  ??齊子平哈哈大笑,拍了一下桌子道:“我與賢弟相識日久,卻頭一次聽賢弟說笑,好好,種將軍,就勞你說來給說說,我這裏洗耳恭聽就是。”

  ??種七娘矜持的笑了笑,哪裏能看出平日裏半的刁鑽古怪?不過她口舌便給,吐字清晰,從二十餘萬亂匪齊聚漢水之畔開始,到朝廷下旨,任趙石總攬蜀中戰事,又到在三十裏坪一戰潰敵,接下來援軍畢至,整軍入蜀,到秦軍破天蕩,定軍兩座大營,與亂匪激戰於陽平關下,一戰而下陽平關,然後眾軍急進,連破亂匪,一直到漢中城下,兩麵夾擊,十餘萬亂匪土崩瓦解,解漢中之圍。

  ??種七娘說的是神采飛揚,齊子平,江善兩人聽的是如癡如醉,直到種七娘說到回軍漢水,整兵渡河,來到利州,五萬兵馬,轉戰數百裏,破敵三十餘萬,俘獲亂匪不計其數。

  ??直到種七娘說完,兩人半晌都沒說出話來,江善蹙著眉頭,眼中驚異之色久久不散,待不信吧,卻是言之鑿鑿,挑不出什麽錯來,相信吧,卻真真有些讓人難以置信,這連番大戰,幾乎以一己之力,將戰局扭轉過來,讓蜀中戰事也生出一線轉機,這等本事,這等年紀,若非親見,又如何能取信於人?

  ??齊子平激動的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兩圈,最後也隻憋出一句話來,“賢弟果然乃我大秦棟梁之才,愚兄等差之遠矣,還是陛下有識人之明,不然今日之局,又有誰能力挽狂瀾?”

  ??趙石連連擺手,微微有些尷尬,不過心裏也有些自得在的,能到今時今日之局麵,完全是他自己努力而來,從慶陽府兵變,被征入運糧軍,一直到今日領兵征戰蜀中,一樁樁一件件,其間經曆了多少陰謀詭計,生生死死,終是闖了過來,這才有了今日之地位,旁人也許會說是因緣際遇,這才幸進如此,但他自己卻不這麽認為,若非他自己這裏把握住一次次機會,又如何能有今日?所以,嘴上雖然不說,但心裏那些許的自傲卻也難免。

  ??拉著齊子平的胳膊,讓其坐下來,他這裏卻是轉開了話頭,問起了正事兒,“齊兄今後有何打算?”

  ??齊子平慢慢從激動中冷靜了下來,卻是苦笑道:“不瞞賢弟,愚兄這裏能有什麽打算?最終還不得看朝廷諭令?”

  ??趙石笑笑,“齊兄不會想回長安安心靜養吧?那樣的話,我這裏立即便可派人護送齊兄回去。”

  ??齊子平搖頭失笑,誰也能聽得出其中的挽留之意,“都說書生百無一用,往昔在長安還不覺得,但自從來了蜀中,才知以前見識短淺,才幹更是不足,回長安豈不正好?一來無性命之憂,二來卻也可以靜下心來,做些旁的,見識了殺伐之慘,子平心裏著實有些倦了。”

  ??聽了這話,種七娘歪了歪嘴,暗道了一聲酸腐,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更上淩煙閣,做個書生萬戶侯,男兒大丈夫,就應誌存高遠,搏個公侯萬代出來,這人氣虛膽弱,也不知為何卻能得他青眼。

  ??不同意的可不隻是他,那邊的江善也急了,“大人此言差矣,好男兒誌在四方,蜀中烽煙未散,正是我等男兒為國出力之時,大人若如此不顧而去,又如何對得起戰死在利州城頭的將士?”

  ??齊子平心中難過,隻是搖頭歎息道:“我本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在這疆場之上,又能有多少作為?”

  ??趙石這時已經吃飽,推案而起,這等灰心喪氣的言語也隻有眼前這位說出來才不會讓他氣惱,這人生性本就有些恬淡,做什麽事都是無可無不可,這話到也合乎他的性情。

  ??不過他這裏已經打定主意將齊子平留下,於是不得不勸道:“我還記得,齊兄回京述職之時,曾力邀趙石來蜀中建一番功業,而今趙石來了,齊兄卻一意回京,這怎麽成?不若這樣,以往齊兄專管大軍糧草,現如今金州諸事都由陳祖,種從端兩位大人在忙著,齊兄不如回金州修養一段時日,順便幫種大人掌糧草軍資事,還能將陳大人換過來,你說陳大人一個軍前巡閱使,硬是被拖在了金州,這怎麽行?

  ??齊兄就當幫小弟個忙,千萬不要推辭,齊兄不會是急著回京師去見嫂夫人吧,那可不成,齊兄應該知道,小弟新婚沒有多久,就被派來了這裏,算起來,也已經有大半年了,你說苦也不苦?而軍前將士多是如此,齊兄身為朝廷命官,又怎能回京去享清福?”

  ??這下卻是將齊子平給逗樂了,“是啊,去歲我這裏還記著賢弟的婚期,讓人送上了些蜀中土產,隻是沒能親自回去恭賀賢弟佳期,心裏多有遺憾,後來被圍在這利州城裏,不怕賢弟笑話,愚兄隻為性命擔憂了,其餘之事皆都忘了個一幹二淨,唉,都說文人儒士有浩然正氣,風骨嶙峋,可不畏生死,愚兄以前還深以為然,今日看來,愚兄以前的聖賢書都白讀了,生死關頭,可是怕死的緊呢。”

  ??這一下,桌上的三個男人都是哈哈大笑,隻有種七娘往嘴裏扒拉了幾口米飯,惡狠狠的嚼著,像是在嚼誰的肉似的,這又是新婚,又是恭賀的,聽在她的小耳朵裏,可是和針紮似的不痛快。

  ??不過齊子平到底是景王府長史出身,不會一味的酸酸溜溜下去,幾句話算是默認了趙石的決定,這時卻是問道:“現在長安情形如何?陛下那裏可還安好?”

  ??他雖然說的簡單,但話裏的意思趙石一聽就明白,“蜀中戰事不絕,陛下怎能安心?不過我這裏已經顧不上那許多了,兵隻五萬餘,大多還都是團練,已不可能速戰速決,若年內能將蜀中全境平定下來,就是邀天之幸,而這還要看之前入蜀大軍到底剩下幾何。

  ??也不瞞齊兄,以我看來,就算年內結束了戰事,之後數年間,蜀中也安定不了,敗兵,亂匪,蠻族,往大山裏一鑽,誰能找的見?加之後周,南唐都盯著這裏呢,以後如何治理蜀中夠朝中大臣們頭疼的呢。

  ??不過這事現在跟咱們沒多少幹係,我隻管領兵作戰而已,現在最要緊的是,劍門是一處,而最後決戰,肯定是在成都城下,這都是惡仗大仗,就我現在麾下這點人馬,也不知成還是不成?”

  ??這話題雖說推心置腹,但卻也沉重的讓人透不過氣來,一時間,幾個人都沒了談話的興趣,趙石轉轉眼珠兒,挑了個輕鬆的話題,“等這一仗打完,我與齊兄一起回京,也該是回去看看我那兒子了,嘿,親生兒子一歲多才見到他爹,就這份忠心,朝廷也該多多賞賜才對。”

  ??“兒子,什麽兒子?”先出聲的既不是江善,也不是齊子平,反而是一旁的種七娘,這時她等著一雙眼睛,有些吃驚,有些惱怒,更有些不可置信,神色複雜的讓人瞅不清,辨不明,不過隨即便覺失言,一張小臉刷的一下紅的像塊紅布,迅速低下腦袋,差點一下埋進碗裏。

  ??趙石翻了翻眼皮,心道,你個小丫頭一驚一乍個什麽勁兒?又不是你兒子,不過從一路上的種種表現,他也能隱約的察覺到小丫頭的心事,心裏不由有些尷尬。

  ??其他兩個人卻都是過來人,在種七娘臉上繞一圈,回到趙石這裏,江善別過臉去,不欲在上官麵前失禮,而齊子平則隻當未見,年紀輕輕的領兵大將,有才幹,而又前程無量,有點風流韻事何足為奇?隻是這種家的女兒可不是那麽好撩撥的,到底是淳淳君子,不來取笑,反而有些擔心。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