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文物修複
作者:打眼      更新:2021-08-11 10:45      字數:4098
  “哎,老馮,把那畫貼到晾架上去,小心一點……”

  ??“朱凱,你動作輕一點,這排刷的質量不怎麽樣,動作大了紙就透了。”

  ??“胡老師,那硝酸的配比有點問題,濃度好像過了,您再給稀釋一下……”

  ??在故宮博物院一處閑人免進的屋子裏,秦風忙的是一頭大汗,不停的在下著指令,而五六個人也隨著秦風的命令有條不紊的處理著手上的事情。

  ??過完年已經一個多月了,秦風也進入到了文物修複的角色之中,在最開始的時候,那些老資格的修複專家因為秦風年輕,對他都是愛答不理的。

  ??不過在主持了一副宋代佚名畫作的修複後,這些人頓時轉變了對秦風的看法,因為秦風的修複技術,就是比之齊功都不遑多讓。

  ??學術界雖然經常會出現相互傾軋的事情,不過對於真有本事的人,那些老學者們還是能放低身段的,秦風指揮的那個胡老師,就是當年泉城胡麻子的後代。

  ??說到文物修複,其實是和文物仿古一脈相傳的,曆史悠久之極。

  ??春秋時期,在《呂氏春秋·審已篇》,《韓非子說林》均記載有贗鼎的故事。

  ??至唐代已出現臨摹前人字畫等偽作之事,到北宋時期已極為盛行,尤以仿造青銅器繁多,多以商周真器作模式,器型紋飾仿得相當逼真。

  ??元代以後,由於連年戰爭,仿製處於低潮,作工也比宋代低劣,但出現了民間專業仿古作坊,杭市的薑娘子平江路的王吉等民間作坊仿製古銅器頗有名氣。

  ??明代仿製也不如宋代,民間作坊主要在江南,仿器多按宋代編者的《考古圖》仿製,並仿製一些漢代規矩銅鏡和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等器,製工粗糙。

  ??不過在明代也有仿古精品,宣德年間所鑄的仿古爐,又稱宣德爐,它的式樣頗多,非常精美,獨具一格,並且以嘉興張鳴岐等人仿製的古代銅爐知名一時。

  ??到清代更是百花齊放,幾乎所有古代文物都有仿製,同時出現了一大批專業仿古高手。

  ??如京城的範壽軒趙允中王盡臣李玉彬李墳堂胡遷貞潘承霖王海等,濟南的胡麻子胡世昌。

  ??這些手藝高超的匠人們帶出了許多徒弟,並藉此逐漸形成了四大派別,古董商稱其為:京派蘇派濰派長安派。

  ??京派是由清宮造辦處的“歪嘴於”創辦的,他在辛亥革命時期出宮在清宮附近從事古器修複為生,並收有七個弟子。

  ??等他們在抗戰時期各自教出的部分徒弟,解放以後並進入了博物館,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的文物修複人員。

  ??蘇派地處江南,自明清就已成了仿古作業的基地,清末民國年間以周梅穀劉俊卿蔣聖寶駱奇月金潤生等仿古的銅器名匠名揚海內外,為今“南派”代表,現在文物修複界以南京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館等為“南派”之源。

  ??濰派主在形成於清代的乾隆嘉慶時期,清末民國頗具規模。

  ??作為古代墓葬最多的地區之一,長安一直都是仿古作偽最為興盛的地方,在具器物上偽刻銘紋便始於長安,主要仿造度量衡器,有蘇億年蘇兆年兄弟和嶷眼張等著名工匠,所以在國內也是自成一派。

  ??上文所說的胡麻子,以修複青銅器聞名國內外,破爛鍾鼎彝器,一經其手,便戍完整,毫無痕跡,雖經外人化驗,亦難識破。

  ??隻是胡麻子的兒子胡世昌,性情卻是非常刻薄吝嗇,他得了父親的衣缽,但從來不傳於外人,四十多歲去世的時候,被人認為是人亡藝絕。

  ??不過那隻是在《民間藝人錄》上的記載,實際上胡世昌是有個兒子的,隻是胡世昌去世的時候兒子年齡尚幼,並沒能得到父親的傳承。

  ??胡甲彥就是胡世昌的孫子,他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中,發現了爺爺遺留下來的一些筆記,後來有考入京大曆史係,被故宮博物院聘為研究員,也是沒辱沒了祖宗的名聲。

  ??但就是這樣的人物,在秦風麵前也老實的像個學生一般。

  ??因為秦風隻花了十天的時間,就將他修複了半年都沒成功的一尊雍正時期清宮造辦處製造的金佛,給完完整整的修複了出來,連胡甲彥都找不出任何的瑕疵。

  ??“好了,今兒就到這裏吧。”

  ??秦風看了看時間,已經是晚上六點多了,拍了拍手說道:“朱凱,你把恒溫調一下,保持在二十四度,把畫先晾一夜。”

  ??“累死我了。”

  ??聽到秦風的話後,朱凱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旁邊那些人也均是鬆了口氣,別看秦風年齡不大,但絕對是個工作狂,和他幹一天下來,每個人都有種要虛脫的感覺。

  ??“小秦,去喝幾杯?我還有幾個問題想和你探討下……”

  ??放下手中的試管,胡甲彥走了過來,他是老資格的研究員,除了一些化學藥劑的配給需要親自動手之外,其它的時候都有學生代勞的。

  ??古玩行算是中國最古老的行業之一了,也遺傳了不少古代的弊病,諸如傳子不傳女,傳徒不傳婿,這才導致不少絕活因此而失傳。

  ??不過秦風卻不是這樣,在修複文物的同時,很大方的就將自己的一些獨門秘方傳了出去,從來都是有問必答。

  ??這也是跟著秦風幹活最累,但所有人都擠破頭想進入他這小組的原因,就連像胡甲彥這樣國內專家組的成員都不例外。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風這組修複的文物多,相對從修複專項資金裏得到的撥款也多,一個多月下來,修複小組的十多個人,沒人都進賬了十多萬。

  ??“胡老師,今兒就算了。”秦風搖了搖頭,說道:“我家裏還有些事,改天我請您,正好搞到一瓶二十年的茅台……”

  ??“好,小秦,說話要算數啊,老胡我就等著喝你那二十年的茅台了。”

  ??聽到秦風有事,胡甲彥也沒勉強,收拾完自己那一攤子就離開了,而馮永康和朱凱則是湊到了秦風的身邊,在馮永康的手上,還拿著一些東西。

  ??馮永康和朱凱隻是京大考古與修複專業一年級的學生,按理是沒資格參與到這次修複項目裏的,他們倆個是被秦風點名要過來的。

  ??秦風左右看了一眼,壓低了聲音,說道:“走吧,我那畫今兒也要完工了,老馮,東西帶好了嗎?”

  ??“放心吧,早就準備好了。”

  ??馮永康揚了揚手中的東西,他們這也算是假公濟私,白天給公家幹活,晚上則是用公家的材料在忙活自己的事情。

  ??不過對於偌大的故宮來說,這些許材料根本就不算什麽,靠著這些材料,秦風已經修複了密室內一幅損毀不太嚴重的字畫。

  ??現在秦風在做的這幅畫,卻是個完完全全的仿明代仇英的贗品山水畫,由他親自操刀作畫,基本上也快完工了。

  ??“小秦,這麽晚才走啊。”

  ??車子駛出博物館的時候,門衛和秦風打了聲招呼,秦風則是扔了包中華香煙出去,兩人是皆大歡喜。

  ??“秦風,這院子是一天一個變化啊。”由於不用回京大上課,馮永康和朱凱幹脆都住到了秦風的四合院裏,當然,房租是不給的。

  ??“秦爺,您回了?”正在車庫大門頂端漆麵的王老六,見到秦風的車子開了進來,連忙從上麵跳了下來,把梯子搬開讓了路。

  ??停好車下來後,秦風說道:“老王,後天差不多就能完工了,你找謝軒去結賬吧。”

  ??王老六聞言臉上露出喜色,連忙說道:“多謝秦爺了,何爺那邊也是催著我去開工,不過您放心,這兒的活我一定把尾收好……”

  ??秦風這四合院的裝修可不是王老六一家在幹,苗六指同時找了四個施工隊,有對牆麵整修的,有做市內裝修的,幾家同步進行,施工進度的非常快。

  ??現在的四合院雖然從外表看上去變化不大,但裏麵卻是改頭換麵了。

  ??整個四合院不光所有的房間都裝了空調和地暖,前中後三個院子,每個院子的主廂房還都改建了洗手間和淋浴室,中院的廚房更是占用了兩個房間,和餐廳連在了一起。

  ??現在隻有前院還有一點小工程沒做完,但是已經不影響四合院的正常居住了。

  ??苗六指也是個會生活的人,找了個五十多歲的保姆給幾人做飯,每天提籠遛鳥的,日子過的很是愜意。

  ??“風哥,《雅致齋》已經關門歇業了。”這段時間秦風特別的忙,也隻有在吃飯的時候,謝軒才有機會給他提些關於生意上的事情。

  ??和《雅致齋》的官司,正如秦風所想的那樣進行著,兩邊都有關係,最後導致了這兩邊的關係都是兩不幫,如此一來,方雅誌可就支撐不下去了。

  ??原因還是出在資金上麵,在京城傳遍《雅致齋》賣假貨的事情之後,《雅致齋》在琉璃廠那家唯一的百年老店,也變得門可羅雀了起來,每天是隻出不進。

  ??原本第一筆翡翠貨款秦風就沒和他結清,加上第二批款子足足有近千萬,真玉坊這邊一直拖著不給。

  ??如此一來,資金短缺的雅致齋是人心惶惶,一個月的功夫,上到掌櫃下到店員,幾乎辭職了一大半。

  ??方雅誌在一個星期前去《真玉坊》討要欠款未果,又被謝軒奚落了一番之後,當場氣急攻心導致了中風,在醫院裏現在還講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