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勢成
作者:千斤頂      更新:2021-08-11 07:52      字數:3647
  前麵說過,曹化淳是個性子比較溫和的人,但是今天,即便是他這種性格的人也忍不住想要罵娘打人了。“開府建牙!”這四個字說起來很輕鬆,可是裏麵包含的意思卻絕對能把人嚇呆。因為但凡隻要是官場中人,都知道這四個字包含著什麽意思。

  ??開府建牙,即建牙開府,亦有誤稱為開牙建府或建府開牙,指的是古代高級官員接受皇帝的命令自行開設府署(建立衙門),樹立旗幟(招牌),來處理自己所理軍政事務。

  ??開府建牙的官員權利非常之大,他可以自由任免下屬官員,甚至有權利製定實行部分法律政策,是王公權貴、功勳大臣極受榮寵的特殊待遇和顯赫榮譽。

  ??由於開府建牙的官員權利太大,以至於經常會發生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因此自從唐朝藩鎮之亂後,曆代朝廷已經很少授予哪個官員如此大的權利了。

  ??是以曹化淳一聽嶽陽提出這個提議後,腦子裏立刻就想起了“藩鎮割據”這個出現在唐代的這個詞。

  ??曹化淳咬著牙問道:“嶽大人,你知道你最後那個條件異味著什麽嗎?”

  ??“本官當然知道。”嶽陽輕鬆的說道:“所以才會現在才說。”

  ??“這不可能!”曹化淳斷然拒絕:“本朝自打太祖以來就從未給哪位官員開府建牙之權,此例一開我大明朝的威嚴何在?”

  ??“大明的威嚴?”嶽陽失笑道:“曹公公,你別開玩笑了,如今的大明還有威嚴嗎?

  ??建奴不過一蠻夷之邦,人不過數十萬,兵不過十數萬。卻幾次三番在大明入入無人之地,可笑我大明自稱泱泱天朝,百姓以萬萬計,卻拿這區區番邦毫無辦法。十數萬大軍隻敢遠遠的跟在不足一萬的建奴屁股後頭吃灰而不敢求戰。更讓人好笑的是我大明永樂年間百姓人數隻有五千萬,卻歲入三千萬兩白銀,可到了如今呢?百姓已達萬萬,可歲入卻隻有四百萬,還不足永樂年間的兩成,這豈非是太可笑了嗎?對此,曹公公何以教我?”

  ??“這……”

  ??曹化淳不禁啞然,雖然他是一名太監,但身為司禮監的大總管,也是飽讀詩書的人。自然熟知曆史,雖然很想反駁一番,可事實就是事實,不是幾句花言巧語就能蒙混過去的。

  ??看到曹化淳默然不語,嶽陽笑道:“這世上從來就沒有白得的東西,既然朝廷想要本官繳納賦稅,那麽就要拿出相應的東西來換,每年一百萬擔糧食,五十萬兩銀子。換一個侯爵和開府建牙的差使不算過份吧?”

  ??曹化淳不禁為之氣結,“可這事大明從來沒有過先例啊!”

  ??“給了本官不就有先例了麽?”嶽陽淡淡的說:“此次遼東鎮那群隻會吃飯不會做事的家夥不過是跟在本官後麵撿便宜,一個個就能加官進爵,可卻隻給了本官一個奉國將軍和兩千兩銀子。皇上如此賞罰不明豈不讓人心寒?”

  ??看到曹化淳張嘴還想說話,嶽陽攔住了他道:“別跟本官說什麽雷霆雨露皆為天恩的廢話,一個君主、一個朝廷倘若連賞罰分明都做不到的話,還有誰會為朝廷賣命?本官不想多說什麽廢話。上麵這三個條件皇上若是答應的話那本官說的話就一定會兌現,每年一百萬擔糧食和五十萬兩銀子都會按時送上,若是不答應本官也隻能說聲抱歉了。”

  ??嶽陽的話十分的直白。直白到曹化淳無話可說的地步。他思索了良久才歎息道:“嶽大人,你這些要求咱家實在沒有辦法答應你,隻能是等待陛下聖裁了。”

  ??“沒關係,本官可以等,什麽時候皇上答應了,本官什麽時候命人押解秋糧和稅銀進京。”嶽陽大手一揮,滿臉不在乎的說道。

  ??兩人結束了談話後,嶽陽變命人安排曹化淳一行人下去休息,那天晚上曹化淳失眠了,他趴在了桌上連夜給崇禎寫了一封加急密報,將嶽陽的要求都寫了下來,隨後便命人連夜送往了京城。

  ??十多天後,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三日,京城終於來人了,這次來的人還是個太監,而這名太監更是了不得,他的名字叫做王承恩。

  ??作為崇禎最信任的太監,王承恩在宮裏的地位比起曹化淳這位司禮監總管的地位還要高,是以當曹化淳得知王承恩到來時,還親自出到府門外將他迎了進來。

  ??王承恩進城後直接就找到了嶽陽,很快嶽陽便叫來了全府上下和麾下眾將以及渾源州知府等人聽旨,王承恩沒有什麽廢話直接就當著眾人宣讀了崇禎的旨意,崇禎在聖旨上任命嶽陽為龍虎將軍、山西北路總兵、忠勇侯且可以世襲罔替,在最後,王承恩還宣布,嶽陽將擁有開府建牙的權利。

  ??聖旨一經讀出,整個府邸的人開始歡呼起來,尤其是嶽陽麾下的眾將以及各官吏更是兩眼放光。朝廷冊封嶽陽了侯爵,這就意味著一百多年來大明又多了一位貴族,更重要的是嶽陽還擁有了開府建牙的權利,這也意味著從今往後嶽陽將有權利組建自己的班底,任命自己麾下的官員,而這不正是這些官員和將領們夢寐以求的嗎?

  ??這個世界上的消息總是傳得很快,嶽陽被任命為忠勇侯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大明,尤其是這個開府建牙的任命更是驚掉了無數眼鏡,整個大明朝廷又開始沸騰起來。

  ??消息傳到京城,無數的言官禦史頓時如喪考妣,紛紛來到了正陽門前跪了下來哭聲哀嚎聲響成了一片。與此同時一封封奏折也如同雪片般飛到了崇禎的案前,他們紛紛要求崇禎收回成命,並將嶽陽這個禍國殃民的逆賊給抓起來押解進京,總之大明朝滿朝文武的神經又被被嶽陽封侯的消息給挑動起來了。

  ??“嶽陽賊子何德何能,竟然能得以封侯,更被賦予開府建牙之權?”

  ??“必然是此人蠱惑皇上,否則吾朝已然百餘年無人封侯,此人不過是打了一兩個勝仗,殺了些許韃子而已,竟然得以封侯,吾等不服!”

  ??無論是民間還是朝野都對此議論紛紛,一時間整個朝廷上下對此都是議論一片。但處在旋窩當中的嶽陽卻蔚然不動,大有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意思。

  ??而對於朝野間的非議,崇禎和內閣的幾名大臣也並未出來辟謠,直到頒旨回來的王承恩和曹化淳隨著一百萬擔糧食和五十萬兩銀子的車隊進京時,滿朝文武這才恍然大悟,感情根子是出在這裏啊。

  ??和議論紛紛的京城不同,山西北路的百姓們在得知嶽陽得到朝廷封侯的任命後,絕大多數人都是持歡迎的態度。畢竟嶽陽帶給北路的百姓們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自從嶽陽統轄北路以來,大力發展民生,打擊匪患、鼓勵農耕,並且隨著高產種子的逐漸投放,百姓們的日子也開始逐漸富裕起來,不敢說戶戶奔小康,但混個溫飽還是沒問題的。

  ??老百姓的思想是最單純也最簡單的,誰能給我過上好日子我就擁護誰,既然嶽陽給大家帶來了好日子,大家自然就擁護他。

  ??今天,嶽府大門前熱鬧非凡,一大群文武官員都聚集到了嶽陽的府邸門口。

  ??嶽府的管家曹右謙指揮著兩名下人將剛掛上還沒幾天的奉國將軍府的牌匾摘了下來,將一塊用金粉書寫的“忠勇侯府”的大牌匾掛了上去,隨後府門前響起了一陣響亮的爆竹聲。

  ??所有的下人都喜笑顏開,因為從今天開始,他們就是侯府的下人了,有了這個身份,今後無論走到哪隻要報出侯府的名號誰都會高看他一眼,有了這個身份,眾人如何不欣喜若狂呢。

  ??嶽來福、順寶、胡老三、吳成楓、海樓、武清、陳智、楚狄等一眾將領紛紛從各地趕來為嶽陽道賀。而渾源州知府蔣鑫、應州府知府鄭發奎等一眾官員也一個沒拉的趕到了侯府。

  ??上午巳時,穿著一身朱紅色蟒袍,腰纏玉帶,頭戴烏紗襆頭帽的嶽陽在十多名親兵的擁戴下走到門口,親自將眾人迎進了府內。

  ??看著麵前笑容可掬的嶽陽,眾人驚訝的發現如今的嶽陽無論是身份還是權勢都已經達到了需要他們仰望的地步。

  ??看著不遠處舉手投足間威嚴十足的嶽陽,特地從應州府趕來道賀的鄭發奎不禁感慨萬千。

  ??四年多前,嶽陽還隻是一名小小的酸秀才,嶽家也隻是一個被王家、林家和李家逼迫得快家破人亡的地主,可誰能想到僅僅四年時間,這個曾經差點被人打死的少年竟然一步步的成長起來,到現在竟然成了一名侯爺。

  ??這可是世襲罔替的侯爺啊,按照老朱家那吝嗇的性子,這比鐵樹開花也容易不到哪去,可以說,如今的嶽陽已然勢成。

  ??沉思間,鄭發奎看到嶽陽正朝自己這些人走來,鄭發奎趕緊和周圍的人直起身子朝嶽陽躬身道:“下官等見過侯爺!”(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