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 好、成、行!
作者:晨風天堂      更新:2021-08-11 05:41      字數:3958
  白名鶴下了馬車,他的護衛中有四個人先一步進了南京禮部的禦門,四處的查看著。

  ??這種不怎麽合規矩的行為,南京禮部的人隻是看著,隻當沒看到。

  ??白名鶴與蕭鎡一同下了馬車,蕭鎡卻一伸手拉住了白名鶴:“空口無憑,白紙黑字!”

  ??“什麽?”白名鶴沒弄明白。

  ??“你說,南京戶部的新職司,此事是件好事老夫代表南京戶部應下了。但你口說無憑,要立書為證。隻怕日後你會反悔,到時候此時隻有你我二人所談,所以你如若反悔老夫找誰說理去。”蕭鎡一本正經的說著。

  ??白名鶴反問:“你看我象是不守信用的人嗎?”

  ??“隻因此事重大,你白名鶴雖信用極好,但此事萬一有了變故。如非你之責,有一紙文書在你總要盡力而助。否則,你或許就可以推脫。立書為證還是好些!”蕭鎡依然沒有放過白名鶴的意思。

  ??“好,不過眼下不行,總要從禮部出來,一樣一樣辦事。”

  ??“老夫跟著你。”蕭鎡整理官服,與白名鶴一起往禮部走。

  ??剛才這一幕,禮部的人看到了,可一樣當沒有看到,他們是整個大明最閑的官,絕對沒有之一。南京學政雖然被禮部管著,也比他們忙多了,如果鄉試的時候禮部這些人不主動往前湊,那可以說數十年如一日的閑著。

  ??見到禮部尚書,張鳳。

  ??這個人也是一個妙人,他可以說在大明這個朝代,第一個上書要求加稅的人。

  ??他曾經在一個月內,連續上書十二道。從開荒種田、增加畝產、增加稅收、又要求給南京留備用糧草二百萬石等等。唯一支持他的人就是現任戶部尚書金濂,可惜他的理論並沒有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能被派到南京六部的。多少都算是仕途失意的人了。

  ??見麵之後,白名鶴依官職行了下官之禮,張鳳回禮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請了白名鶴與蕭鎡一起入正堂,然後禮部幾位職司很高的官員在一旁作陪。

  ??白名鶴可不是空手來的,雙手送上禮單:“吏考雖然不是國考。但人數眾多。勞動各位大人幫忙實在是心中難安,組織考試無論是場地還是人手,都有許多花銷,晚輩也不知道如何計算,這些許心意請一定笑納!”

  ??“好!”張鳳也沒有客氣,接過禮單給了禮部左侍郎手上。

  ??左侍郎打開禮單隻看了一眼,頭一行寫著黃金五石,當下就用手按在心口位置。有點小激動,感覺心髒病要發了。趕緊將禮單合上,後麵的內容連看都沒敢看。

  ??張鳳依然一臉的平靜,那怕他猜到這禮單不會輕也一樣。

  ??“晚輩有些想法,依高老建議讓我來聽一聽張大人您的意見,此時也需要全國行文。您給看看!”白名鶴雙手把那文修改過的文書遞了過去。

  ??張鳳接過倒是看的認真仔細,看過之後當下就拿自己的官印給按了上去。然後才回答白名鶴:“此事,可成!”

  ??這次的回答比上次的字數多了,重點也就一個字。成!

  ??白名鶴有些摸不清,這種不說話的人或許不好打交道。他心中想的什麽,光靠猜是猜不出來了。

  ??“還有一事,想和大人您商量一下。這吏考可以為國選擇一些吏員以助國力,雖然不如正常科舉出來的人學問那麽深,但古人也說過,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為拱角。所以這大明還是需要些拱角的,晚輩想在南京辦法,落選之人或者其餘想用吏員的,教授一些實用的技巧,來年也可以再考。”

  ??白名鶴說完。盯著張鳳,在觀察著張鳳的反應。

  ??張鳳的手死命的抓在自己的大腿上,如果不是高穀事先教過他,白名鶴來了,客氣的迎接,然後把譜擺足了,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他這會早就喊起來了。

  ??什麽棟梁,什麽拱角。

  ??南京禮部這些人,隻說自己的禮部右侍郎在碼頭上被船工的學問給比下去了。此事你白名鶴難道不知道嗎?

  ??你白名鶴眼中,怕是這些吏員比有些官員都好用吧。

  ??可麵對白名鶴,張鳳依然努力的保持著平靜:“此事,行!”

  ??這就答應了,沒有條件,也沒有任何的想法。甚至不需要討論一下細節,難道自己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呢?

  ??不行,不能這樣。這如果沒有交流,隻是這麽三句話就結束了,白名鶴心中不安呀。

  ??就怕南京禮部嘴上答應,可實際卻沒有辦事。

  ??白名鶴心中一算計,又開口了:“還有一件事情,晚輩要向您這位前輩請教一下。峴港那裏,晚輩圈了一小塊地,不大也就有四十多畝。建了一個園子,那裏命名為大明領事館。而後又在南掌王城與暹羅王城也各圈了一塊地,這兩個能大點,一個有七十畝,一個有九十畝。也在建園子,名為大明使節館。而後在京城也劃了一塊區域,依暹羅與南掌的風格,各建一個園子,分別是南掌使節館與暹羅使節館。”

  ??張鳳感覺心髒有點疼,他已經快要忍耐不住了。

  ??白名鶴這已經是通番大事了,可按白名鶴這麽說,京城禮部難道沒有人過問。鴻臚寺那邊難道沒有安排使節嗎?

  ??“暹羅還有一處海港,也正在選旨。眼下晚輩確實是有些左右為難,楊善楊大人,自然是一心為公,也努力作事。隻是一個人來往這四地,過於辛苦了。”

  ??楊善!楊大秀才?

  ??張鳳腦袋裏閃出了楊善那張上嘴唇在額頭,下嘴唇在脖子上的臉了,這家夥除了一張嘴之外,臉上還有什麽?

  ??“楊大人很是辛苦,隻是這峴港領事館最近許多工作都讓百姓有些意見。”

  ??“不知是什麽樣的意見?”張鳳實在忍不住了,楊大秀才除了嘴之外,張鳳就不相信這個人有什麽才能。

  ??白名鶴也鬆了一口氣,終於開口了。

  ??“這領事館不是使節館,不管大明的大事,但大明子民在外的小事總是要管一管的。在峴港眼下無論是商、匠、民、農、士人數也有好幾千人。這出門在外,總是要思念家人吧。所以這領事館第一要務,就是驛站,收發信件。可因為管理不當,許多信被水給泡了,這件事情讓百姓有些意見”

  ??“為百姓造福,認真作事應當如此。信件被水泡是人過!”張鳳應了一句。

  ??“這第二要務,就是核查大明在外子民的權限,有些人隻有一年的留外權,超期自然是要在領事館留檔的,可檔案卻有些亂,許多人到了換檔的時間了,十多天都沒有拿到新的文書,沒有文書在峴港也開不成店,作不了工,很是麻煩!”

  ??白名鶴不緊不慢的說著。

  ??張鳳連連頭頭,凡事有個規矩,既然在外那就每年要備案,至少證明這個人還在峴港,還在作著守規矩的事情。

  ??“還有一些其他的要務,雖然有差錯,但也就罷了。有一件事情,百姓們這次的意見很大。”

  ??“是何事?”張鳳很關切的問著。

  ??“原本是請過旨的,萬歲也認為雖然在外,可好幾千人也比得上一個小縣。所以允許在峴港開科,因為大明與南掌交好,所以也允許南掌人應考。去年沒有考成,因為頭一年準備不足也可以理解!”

  ??“胡鬧,這楊大秀才誤國誤民!”張鳳怒了。

  ??張鳳氣呼呼的站了起來,在白名鶴的麵前來回走了幾圈,衝著白名鶴喊了起來:“既然是一縣之地,自然有生員、童生的數量。他不開學,不開考,這是誤人子弟。”

  ??“萬歲特旨,峴港依大縣例,特批增加二十名南掌生員。”

  ??白名鶴在旁邊解釋了一句。

  ??“現有幾人?”張鳳很關心這種事情,一個縣上有多少優秀的秀才,這是國之大事。

  ??“一人,還是當年在廣東考中的。後隨父去峴港守邊,還有一些人因為隨家搬去峴港所以也放棄了原本縣中的應試。眼下遲遲不立學,他們有些不安。”

  ??白名鶴正想編一個什麽理由,來描述一下這些人的不安之情。

  ??張鳳就急急的說道:“自然是無法安心了。今年是景泰三年,如果今天夏天沒有一個名額,那就無法參加秋天的鄉試,次年也沒有辦法參加會試。這一差就是三年,耽誤不起呀。楊大秀才害人不淺!”

  ??白名鶴心中默默的告了個罪,心說楊善大人,希望以後你別罵我。

  ??事實上楊善也根本就顧不上這些事情,他的主要任務是聯絡各國權貴,為白名鶴商討戰略級任務的。

  ??“不知道,張大人可有何良策?”

  ??“不需要良策,隻要安排可用之人用心管理,這本就是需要用心的實務。”張鳳心說,這種事情正常的官員都能作的很好的。

  ??白名鶴又說道:“晚輩考慮過,馬尼拉港等小呂宋也要增加至少二十個考點。倭島也需要兩個,高麗那邊也需要三個。還有在濟州島也需要增加一個。”(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