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 論臣
作者:晨風天堂      更新:2021-08-11 05:40      字數:4120
  看到白名鶴的猶豫,興安又說道:“你自己也說過,寧叫人人怕莫叫人人愛。可你真的作到了嗎?你在怕什麽?”

  ??興安連續的兩問讓白名鶴啞口無言。

  ??“並不是殺人才會叫人怕的,讓人怕的是勢!”興安很耐心的開始為白名鶴上課。“想嶽王武穆,戰場之外,軍法之外,他有用自己的劍殺過人嗎?”

  ??“朝堂之上的文官怕他!”白名鶴很肯定的點了點頭。

  ??“沒有錯,他們不是怕嶽王手中劍,不是怕嶽王那萬軍之中的曉勇。他們怕的是嶽王那天地正氣,那一腔熱血,那赤膽忠心。雜家看得出,你和金監一樣,忠的是大明江山,甚至你比他更過。”興安的語氣很慢,慢有一種山一樣的壓力。

  ??白名鶴聽到這話,感覺背後發寒。

  ??興安這話的隱諱意思就是,你沒有忠心於當今萬歲。

  ??興安微微一笑:“雜家什麽也沒有,這條命活到頭就算了事。唯一的心願就是死的時候有一個全屍,雜家隻知道忠心於萬歲爺。沒有說你白名鶴不忠,你忠心的是漢人的江山,大明就是漢人的江山,大明是萬歲的江山,當今萬歲是明君,是勤政之君。雜家看得出,你對萬歲的那份心意,有情份,也有一些……引誘!”

  ??興安用了引誘這個詞,就是用小呂宋金礦來說話的。

  ??而另一層意思就是,白名鶴你這種人,要是遇上趙構那樣的貨色,怕是早就死了。

  ??隻是作太監的人,絕對不會把那個皇帝不好說出來,死也不會說。

  ??“萬歲不想看到。大明傲視環宇嗎?”白名鶴一字一句的問道。

  ??興安笑了,笑著搖了搖頭:“太祖他老人家,隻想看到小民既安!”

  ??“強漢、盛唐……”白名鶴繼續講著,興安卻揮手製止了白名鶴:“雜家知道你想說什麽,元末那些事情離現在不遠。雜家隻告訴你一句話,想活到老死。隻在一條路。就是作一個宗臣。”

  ??宗臣是什麽意思,白名鶴還真不懂。從字麵的意思來看,宗應該是指宗室。

  ??“為宗臣者,必先為權臣,後為鼎臣,終為宗臣。”興安又解釋了一句之後,白名鶴明白了。這個宗臣此時的理解應該是,宗師流派的意思,按大明這個時代的說法就是。可以用思想引領一個時代的人。

  ??看白名鶴似乎是領悟了,興安又問:“在你心中,有那些曆史上很特別的權臣。”

  ??“曹操是天下第一權臣,治世能臣、亂世奸雄。是我白名鶴心中,權臣之首。當然興督心中未必就認他這個第一。”白名鶴說完,興安立即追上一句:“不,雜家也認這孟德公縱然不是第一,但能與他比的也不多。”

  ??“那麽。接下來呢?”興安又問。

  ??“諸葛亮,雄才傳略、鞠躬盡瘁。他忠心於漢室。可惜……”

  ??白名鶴與興安倒是能聊到一起,白名鶴是從漢末說起,興安有意識的回避了西漢時代的幾位有特色的人物。比如霍光。

  ??但興安卻特意提到了一位,西晉末年時的王導。這一位可是權臣之中一個很特別的例子,古時就有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這非但不是不忠,而是傳世之美談。

  ??聊到最後。白名鶴問了一句:“那麽,第一步當如何走?”

  ??興安當下反問了一句:“白名鶴你可知道,鄧海龍為何對你行一跪之禮。”

  ??提到這個,白名鶴心一下就揪了起來:“這件事情是我心中一個心結,鄧大人是百戰強將。又是二品官。給我一個七品官行了跪禮,而且他的年齡比我的父親還大。我卻沒有辦法問其中的原因。”

  ??“想一想元時!”興安引導著白名鶴。

  ??白名鶴真的很認真在想:“元時,漢人賤如狗。”

  ??“鄧海龍的父親至今沒有立碑,他曾經上書彈劾了文官三百六十七人。他彈劾的理由之一個,因為文官軟弱,失了大明國威。讓他的父親死在異族刀下,卻因為十五不征之國而讓他沒辦法報仇,這個恨雜家也無法形容他心中有多深。他跪你,因為他看到希望,給他父親墓前立碑的希望。”

  ??興安沒有什麽親人,可他也懂親情。

  ??白名鶴懂了,因為他不止一次流露出要讓倭人見識一下自己的劍鋒。鄧海龍要的不是殺幾個倭人的海盜,他要的是民族的尊嚴。

  ??“這個,怕是沒有十年辦不到。”

  ??“別說是十年,就是讓他鄧海龍的孫子等到了,他也願意等下去。”興安很認真的回答完,然後又說了一句:“白名鶴,這是雜家最後一次直呼你的名字。你站起來,站直了。”

  ??白名鶴有些糊塗,可還是依興安的話站了起來。

  ??此時,興安眼神之中閃出一絲決絕,離座單膝跪在白名鶴的麵前。白名鶴嚇了一跳,要去扶。興安大喝一聲:“站直了。”

  ??白名鶴完全的蒙了,卻是不明白這一切是為什麽?

  ??“老奴給駙馬爺問安。剛才駙馬爺問過,這第一步怎麽走。老奴為駙馬爺殺出這第一步!”

  ??“興督!”白名鶴驚呼一聲。

  ??這是怎麽了,什麽駙馬爺,自己什麽時候娶了公主了,難道要賜婚嗎?可大明眼下那裏有適齡的公主,這一切是為什麽?

  ??“興督!”白名鶴可不管興安怎麽說,硬是扶起了興安。興安臉上多了一絲笑容:“駙馬爺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可心軟的人成不了權臣呀。”

  ??“我不懂,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麽?”白名鶴真的是糊塗了,心裏一下子就全亂了,語氣之間也有一些語無倫次。“我,我,我正妻是孫氏苑君。”白名鶴想了半天,也隻有這一句話了。

  ??白名鶴也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原則。

  ??興安輕輕的搖了搖頭,他知道一個就是大明皇帝都不知道的秘密。這個秘密知道的人,絕對不會超過五個人,可能英宗會知道,但代宗絕對不知道。事實上,就算沒有孫太後收孫苑君為女兒,白名鶴也是實實在在的駙馬。

  ??但,大明的附馬可以說絕對是一種悲劇。不僅僅是附馬,就是公主都是悲劇。

  ??“駙馬爺很緊張嗎?”

  ??“興督,年輕美貌的時候陪著男人受窮吃苦的女人,功成名就守著自己結發妻的男人。這是我白名鶴作人的底限,怕是這一次我估計要下獄了,隻是怕連累了妻兒。念在……”白名鶴心說,憑什麽求興安冒險幫自己呀。

  ??想了想之後改口說道:“隻求給苑君一個逃走的機會!”

  ??興安左手用力一握拳頭,一滴淚水從眼角滑落,他可以看出白名鶴這是真性情,拉白名鶴又坐回到騎子上:“駙馬爺可否聽老奴講一個故事。”

  ??這也是興安麵對白名鶴,在明朝駙馬是一個屁,隨便一個人就敢踩幾腳的雜草罷了。

  ??“在二十三年前,那個時候我才是一個普通的管事太監。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萬歲的玉杯,當時我已經絕望了,認為我一定會被亂棍打死。可當他們準備行刑的時候,有個人救下了我。”

  ??興安在講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白名鶴雖然心中糾結不安,可依然耐心的聽著。

  ??“那是年少的常寧公主,成祖之女。她為我擋下了那棍,告訴萬歲爺。一個忠心的興安比一百個玉杯還要貴重。我卻是知道,我僅僅是作一個奴才,為常寧公主摘過一次花,爬上樹撿過一次風箏。”

  ??白名鶴聽得出來,興安對這位公主的那種感激之情。

  ??“後來,公主選駙馬。那些個狗才竟然,竟然……”興安身上的殺氣一下就暴發出來了,雙手緊緊的握在椅柄上,手上青筋暴起,足足有一盞茶的時間才緩緩的恢複了平靜。眼淚嘩的就流出來了。

  ??誰能想到,一個殺人如麻,任天下聽到名字都害怕到顫抖的東廠廠督竟然泣不成聲。

  ??興安的情緒極不穩定,可還是斷斷續續的講完了這個故事。

  ??原來是當是大太監王振收了大量的錢財,將常寧公主嫁給了一個病鬼。這病鬼父親是一個早就死了小小候爺,有些家財罷了。後來,用興安的話說,派給常寧公主的宮女,還有宮女的管事,全都是些幾十年都沒有見過男人什麽樣,瘋子一樣的妖婦們。

  ??用現代的話就是,一群心理變態的老處女們。

  ??她們問駙馬要銀子,不給銀子就不讓見公主,那駙馬爭論了幾句,被打到吐血,三個月都沒有下床。她們在駙馬這裏混不到好處,就開始價偷公主的首飾出去變賣。有一天被常寧公主發現,撕扯之間常寧公主摔倒,頭碰到桌角。

  ??可就這樣,她們卻還瞞報著,一直到發現公主實在病得不行了,才通知了太醫院。

  ??卻依然不治。

  ??終年二十三歲,嫁人多年,至死還是處子之身。

  ??這些宮女下場白名鶴沒有去問,興安重掌東廠,怎麽可能再給這些人活路。可人死不能複生,這件事情也成為了興安心中的一個巨大心結。

  ??“駙馬……”興安還是要稱呼白名鶴為駙馬爺,白名鶴卻阻止了他:“興督,不!興叔。你要是再稱呼駙馬爺,我就和你絕交。你隻當我是你的晚輩,叫我一聲白名鶴。我白名鶴將來是外侄的身份,給你養老。”白名鶴心說,連這樣機密的事情都講給自己,這情義無價。(未完待續。。)

  ??ps:第三更,第三更。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