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飛機(五)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8-11 05:38      字數:6355
  所以網絡上盛傳著一個觀點,就是中國人不夠團結,這一點我是絕對無法認同的。

  ??真要說團結,中國十年裏全國十幾億人幾乎都是一條心朝著一個方向走的,世界上哪個國家能比得上的?

  ??更深入點說,就是中國人追求的團結是一種大團結,也就是古代所說的大一統。

  ??而要大團結就必須得打破小團結……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果所有人都三五成群的抱成一個個小團體的話,那要實現大團結就無疑十分困難了。所以中國曆史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破消滅小團體然後達到統一,在統一後也防著地方將領“小團結”……這被稱為擁兵自重,是要殺頭的。

  ??於是就造成了現在網絡上常說的,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就是條蟲,相反一個日本人是條蟲,一群日本人就是條龍。

  ??這話的確有一定的道理,日本人很容易形成一個個小團體這是事實,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團結,如果團結的話日本還會有那麽多政黨勢力互相傾輾嗎?如果把這稱為“民主”的話,那日本三千多個大小幫派為了地盤和利益互相爭來爭去又是哪門子的團結呢?

  ??所以這話應該再往下說,一群中國人是條蟲,一億個中國人呢?十三億個中國人呢?世上有哪個國家能將十三億的人口凝聚在一起卻能保持穩定的?要知道印度人口十二億,卻有二十幾個邦,其語言、文字甚至法律都沒有實現實質的統一。

  ??“在想什麽呢?”張司令隨手給我倒上了一杯茶。

  ??“哦。沒什麽。”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走神了。

  ??不知道為什麽。以前總是在想著中國這不好那不好。但現在卻總是覺得中國這一路走過來真不容易。

  ??這也許是因為認同了老頭吧,不過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以前沒有參與到改變中國的這種進程中來,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往往是什麽貢獻也沒有或是付出得少的人,才更會用那種挑刺的心態去看待國家的發展。

  ??然而現在,我自己也投入到這個進程中來了,當然就知道這每一步都是走得多麽艱辛,也就知道數十年後發展成現代那個樣子有多麽不容易。需要多少人無私的奉獻甚至是犧牲。

  ??“其實我也沒想到會賺這麽多錢。”我說:“確切的說應該是被逼的。”

  ??“哦?被逼的?”張司令有些意外。

  ??於是我就將公司虧空一百多萬,不得不想辦法賺錢補上的事說了一遍。

  ??張司令聽著不由哈哈大笑:“看來商場也跟戰場差不多嘛,都是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頓了下,張司令又接著說道:“其實這次來,主要還不是說這個,你們開的公司隻要不影響戰鬥力就好,我們也樂見先進公司這樣解決大量複員軍人的生活問題甚至還解決一部份部隊經費的問題。這次叫你來,是想談談蘇聯的問題。”

  ??“蘇聯的問題?”我有些不解。

  ??“對,就是蘇聯的問題。”張司令回答道:“之前你們沒有這樣搞一下我們還不知道,原來蘇聯已經陷入到這種困境裏了。你們先進公司與蘇聯方麵打的交道比較多。說說這方麵吧!”

  ??“哦!”聞言我就明白了。

  ??這主要是因為中蘇之間長期處於敵對狀態的原因,再加上這時代信息比較封閉而我們又集中精力在越鬼子身上。所以對蘇聯方麵的了解還是極為有限的。

  ??“這麽說吧。”想了想我就回答道:“蘇聯之所以會陷入這種困境當然跟他們發動的戰爭有關,美國對蘇聯的封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就是其經濟結構不合理。”

  ??“經濟結構不合理?”

  ??“對!”我說:“如果隻是短期的局部戰爭的話,或者說是一個大國與一個小國之間的戰爭的話,那麽經濟結構還不是那麽重要。比如英阿的馬島戰爭,還有我們與越南之間的戰爭,但如果是兩個大國之間發動的全麵戰爭或是代理戰爭,那經濟結構就是武器裝備之外能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了。”

  ??聞言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就像小日本侵略我們的時候的時候一樣,他們隻需要用海軍把我們海岸線一圍……咱們絕大多數的外援都中斷了,而那時我國的工業又十分薄弱,於是隻能憑著大刀、長矛去對付日本鬼子的機槍坦克。”

  ??“就是這個理。”我說:“蘇聯現在的情況與我們那時有些類似,隻不過沒那麽嚴重而已。其重工業十分發達,他們有大量的工廠可以製造飛機、大炮、坦克,但是輕工業卻十分薄弱。這樣的經濟結構如果是打短期戰爭的話那還好,時間一長百姓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於是就有現在蘇聯的這種狀況,一方麵飛機賣不出去,另一方麵急需生活用品。所以我們才能用那些盆盆罐罐的東西換了飛機過來。”

  ??“嗯!”張司令點了點頭,隨後就笑道:“這隻怕是蘇聯鬼子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他們原本還以為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控製住阿富汗,更沒想到我們會把越南戰爭有意拖下去……現在會出現這種狀況也是他自作自受。”

  ??張司令說的沒錯,蘇聯人其實不笨,他們如果知道自己要打的是兩場這麽曠日持久打了幾年還沒有任何結束的希望的戰爭的話,那麽他們肯定會想到自己內部的經濟是不是會受得了。他們錯就錯在對這兩場戰爭都做了錯誤的估計,於是就陷入一個泥潭不可自拔。

  ??“但是這麽一來……”隨後張司令就有些擔心道:“咱們如果恢複貿易的話,會不會給蘇聯鬼子喘息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資本延長他所支持的戰爭。”

  ??張司令的考慮當然是有道理的。我們給蘇聯輸送去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實際上就是緩解了蘇聯的國內壓力嘛。這也就代表著蘇聯參與的阿富汗及越南戰爭會堅持更久了。仗打得越久對我們就越不利嘛。

  ??但這隻是傳統的思維。

  ??“當然是會的!”我回答道:“但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我們需要?”聞言張司令不由一愣:“怎麽會是我們需要的呢?”

  ??見此我就知道雖然張司令對於戰場的謀略、部隊的改革甚至經濟的發展都有其獨道的一麵。但在國際戰略上卻顯得十分陌生。

  ??不過這也不奇怪,老一輩革命家麵對的要麽就是反侵略戰爭要麽就是內戰,唯一一次走出國門的就是抗美援朝,所以他們沒有多少機會麵對這種國際間的博奕,會陌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是!”我回答道:“一方麵,我們是在美蘇中間四兩拔千金,要是蘇聯過早崩潰了,那我們也就是失去了這個可以平衡美國佬的東西了。”

  ??“哦!”聞言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所以我們與蘇聯進行貿易是正確的。”

  ??“另一方麵。”我接著說道:“隻有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咱們才可以從蘇聯那賺更多的錢……”

  ??張司令聞言不由半張個嘴巴,良久才點頭道:“對對,你看我這腦袋……”

  ??說著就不由自嘲的笑了起來。

  ??很明顯的是,這仗打下去不僅僅在軍事上不斷有美國等西方國家援助,也不隻是可以推動部隊的改革,更是因為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有利……隻有這仗繼續往下打,蘇聯經濟結構的失衡才會繼續惡化,也隻有這樣,蘇聯才會繼續賤賣重工業產品而高價收購輕工業產品,而這恰恰是我國需要的。

  ??想到這裏我不由苦笑了一聲:都說美國是個發戰爭財的國家。沒想到我們其實也在戰爭中賺了一筆,這一筆單從錢方麵來說也許要比美國要少得多。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卻是十分重要的。

  ??“同時蘇聯陷入這種困境也是給我們提了個醒。”我說:“今天蘇聯會因為經濟結構不平衡而陷入困境,明天就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也就是說,往後我們的經濟發展一定要盡量避免這種錯誤,否則將來有一天很有可能也會受製於人。”

  ??“對!”張司令笑道:“英雄所見略同,這也是我想說的。也就是說……往後我們這個改革開放,要農業和工業都要重視,在工業裏輕重工業都要抓。否則再有哪個國家像小日本一樣把咱們海岸線一圍,咱們又將陷入一次苦戰!”

  ??其實對於這一點我卻並不擔心,原因是我很清楚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工業會全麵發展甚至還發展成全球工業最全麵的一個國家……也就是輕工業一個都不放過,重工業一樣發展。以至於全球各地都在使用“中國製造”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所以,在網上當我看到有人發的貼子“美國要是打中國中國能堅持多久”時我就想笑,看到裏頭有人說隻要美國航母把中國海岸線一圍中國就崩潰了就更是讓我樂得不行。

  ??中國所有的工業都齊全農業又能自給自足,那圍著還有意義嗎?要是把中國給圍上了……那首先就是美國、英國等大量進口“中國製造”的國家因為得不到輕工業產品而物價上漲。

  ??接著就是發達國家得重開輕工業工廠,這不說得花多少錢,要知道這些工廠可是附加值低賺的錢少而且還是勞動密集型的,發達國家那些被養肥的百姓還能吃這種苦嗎?

  ??要說中國有什麽損失吧……那還真有,這損失就是因為外貿給斷了做出口生意的工廠得關門。

  ??美國真要圍就圍個幾十年吧,它圍它的咱們生活咱們的……反正啥都能自個生產,唯一的短板能源問題也在巴基斯坦那解決了,最後看誰能熬得住。

  ??從張司令那回到營部的時候都已經是半夜了,但趙敬平與教導員等幾個幹部卻是神情緊張又帶著些興奮的等著我。

  ??“怎麽了?”我問:“都不睡覺了?”

  ??“營長,先說說什麽情況吧!”教導員問道:“上級有什麽指示?”

  ??“唔!”聽著教導員這話我就明白了。他們也不笨。知道張司令找我為的就是飛機的事。這是在擔心上級會因此處分我們還是幹什麽呢。

  ??“唉!”我有意歎了口氣,說道:“咱們是不是弄得太大了?”

  ??“我就說嘛!”趙敬平有些懊惱的說道:“這槍打出頭鳥,咱們賺個幾百萬不就好了嗎?這一下就賺了幾億!”

  ??“唉!”教導員也搖著頭說道:“早知道咱們就該買一些推土機,慢慢來。”

  ??“營長。”倒還是警衛員小劉看出了點不對勁,他遲疑著問著我:“那上級……是怎麽個說法?”

  ??我這才忍不住笑出聲來,指著他們笑道:“看看你們這樣子,都跟丟了寶貝似的……”

  ??眾人這才明白上了我的當了,個個都對著我又是苦笑又是翻白眼的。

  ??“說真的。”教導員還是有些不放心:“上級真沒幹涉我們這樣做生意?”

  ??“沒有!”我回答:“還表揚我們為國家做貢獻呢。說是……解了航空公司的燃眉之急,創造了就業機會,解決了大批複員軍人的生活問題。”

  ??“哦!”眾幹部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同誌們!”教導員接著說道:“我是這麽想的,上級這麽信任我們,那我們就不應該隻為自己著想。這要是以前的話,咱們先進公司賺來的錢隻夠解決與合成營相關的複員的軍人的生活問題。現在,咱們賺了這麽多的錢,可不能腦袋發熱隻顧著自個啊!”

  ??“對!”趙敬平回答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顧天下,咱們現在也得為其它人想想了。”

  ??……

  ??聞言我不由暗自點頭。

  ??有句話叫“共患難容易。同享福卻困難”,這話表麵上看似乎很難理解。但細想之下卻又十分有道理。

  ??共患難很多時候是形勢所逼不得不患難與共,要是不同舟共濟的話每個人都要吃不了兜著走,於是不得不共患難。但是一旦苦盡甘來之後,卻會出現各種分配不均等問題,於是各種矛盾就出現了。

  ??但現在我們這幫戰友卻是不僅能共患難也能同享福,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難同擔”。

  ??“對了營長!”趙敬平說道:“就在您去開會的時候,我們接到楊先進的電話,又有兩架飛機成功交貨了。”

  ??“哦!”我點了點頭,難怪他們剛才那麽緊張。

  ??“要不……我們往後把福利範圍擴大?”教導員說:“也就是把合成營的福利擴大到其它部隊去!”

  ??“這隻怕不行!”我搖了搖頭:“如果把福利擴大的話,那咱們擴大到哪些部隊呢?咱們一個合成營還是小部隊,而且是咱們自己建立的公司有這些福利是正常的,但如果沒有理由的擴大到其它部隊……就會出現一些矛盾,比如別的部隊就不甘心,憑什麽同樣是當兵的福利卻這麽懸殊,憑什麽他們就可以特殊化等等,這不是給咱們裁員政策和軍隊改革添堵嗎?”

  ??“這倒也是。”眾人不由紛紛表示讚同。

  ??“那這該咋辦?”接著眾幹部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大眼瞪小眼的。

  ??見此我不由覺得好笑,以前是賺沒錢花,現在是有錢也不知道怎麽花了。

  ??不過這也不奇怪,戰士們個個都省習慣的人,平時經手的不過就是十幾、幾十的津貼,了不起就是活捉一名越鬼子獎一台彩電的時候換個幾百元都覺得手心發燙,哪裏會有麵對幾億人民幣的理財手段。

  ??“其實也簡單!”我說:“咱們可以不用在福利上下功夫嘛,隻要讓先進公司擴大經營也就可以了。公司一擴大這需要的人手就多,咱們如果還像以前一樣優先聘請複員軍人,那實際上也就是為其它部隊的創造工作崗位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對對,這個辦法好!”我的建議很快就得到了戰士們的認同。

  ??“有這麽多錢,咱們每個地方都開一家分公司。”

  ??“招的人要不要按部隊番號招?”

  ??“那感情好,這一來又成一支部隊了!”

  ??……

  ??聽著戰士們說的話我不由搖了搖頭,戰士們打仗也許行,但在做生意方麵還是欠缺經驗,所以說出的話都讓人覺得不現實。

  ??我所希望的,是這公司的擴張得慢慢來,既使有資金也不能急。

  ??很明顯的是,不管有多少資金,如果不進入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話,那用不了多久就是坐吃山空了。

  ??反之,如果擴大的這些分公司本身就能盈利,那麽這個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就會形成一種賺更多的錢開更多的公司,更多的公司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樣一種良性循環。也隻有這樣,才能盡可能快、盡可能多的消化掉社會上寵大的無業遊民群體,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社會治安問題。(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