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對峙(二)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8-11 05:38      字數:3851
  開始的幾天我們與印軍都相安無事,雙方之間就是互相喊喊話展開一些宣傳攻勢而已。

  ??印軍對我們喊的是漢語,畢竟這是印度的特殊服務局,他們走到這一步的時候早就想到有一天與中**隊之間要有交流了。

  ??我們對印軍喊的是印地語,喊的就是“你們已經在我們的土地上,請你們馬上離開”之類的話。

  ??當然,我並不認為這些話會有什麽用,如果僅僅隻是這樣印軍就會離開的話,那這次任務也太容易。更何況國與國之間的這種邊境問題,能夠和平解決的例子那是少之又少,最終還是要看雙方能展現出來的實力甚至打上一仗分出勝負後決定。

  ??不過讓我感到不解的是,在我們朝印軍喊話時印度鬼子隻是一個勁的對著我們傻笑。

  ??“是不是喊的話有什麽問題?”我問。

  ??“不可能!”李參謀搖頭道:“這些都是經過我們反複確認而且還經過十餘天訓練的。”

  ??我沒有懷疑李參謀說的話,我們國家像來重視國家形像,類似於這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特別是現在有可能會影響到兩國戰和問題的“接觸”上是尤為謹慎的。

  ??那到底是什麽地方出了問題呢?!

  ??第三天我們才由翻譯那得到答案……

  ??那天也許是一名印軍心情好,一大早的就亮起歌喉唱了首印度歌,而且還有幾個印度兵跟著載歌載舞的……這是印度人的一大特色,就連現代的電影也是放著放著就崩出一段歌舞。

  ??這時翻譯聽著就有點不對勁了,他仔細聽了一會兒後就跑到我跟前來說道:“營長,這批印度兵用的是好像是烏爾都語,不是印地語。”

  ??“啥?!”聞言我不由愣了。原來這幾天我們的宣傳工作全都白做了。

  ??可恨的這些印度鬼子,他們明顯是耍了我們一把,明知道我們是在白費力氣卻還是不做聲。難怪之前在我們喊話的時候一個勁的傻笑。

  ??“怎麽辦?”翻譯問:“我們沒有會烏爾都語的!”

  ??這倒也不怪翻譯,因為我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的語言有一千六百多種之多。而且就算是到了現代也還沒統一,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找到一個對口的翻譯實在是不容易。

  ??但我轉念一想,這似乎也不是什麽難事。

  ??於是就對翻譯說道:“用漢語喊。”

  ??“用漢語喊?”翻譯不由一愣。

  ??“對!就是用漢語喊。”我再強調了一次。

  ??很明顯的,印軍有漢語翻譯,也就是有人懂得漢語,這至少可以讓印軍明白我們在喊些什麽。

  ??這一招果然有效,當翻譯的喇叭裏響起字正腔圓的漢語時,印軍的歌舞很快就停了下來。

  ??接著。就像我所預料的那樣,印軍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們的漢語翻譯……是人都會有好奇心的嘛,這都這麽多天了,他們也想知道我們一個勁的在吼些什麽。

  ??於是很快我們就達到了預期的宣傳效果。

  ??當然,可以預期的是印軍又會使出耍賴的那一招:他們明知道是自己越界,卻又恬不知恥的倒打一耙說是我們越界,並有樣學樣的請我們離開。

  ??下一步該怎麽做,我就沒了主意了,畢竟我是一名戰士,一名在戰場上打仗的戰士。如果是讓我去打一場仗那還好辦,但麵對這樣打又不能打,說又說不走的印度鬼子……我還真有點江郎才盡了。

  ??事實上。不隻是我沒了辦法,就連伍師長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做,因為當我把情況向伍師長報告時,他想了半天隻回了一句:“不要輕舉妄動,繼續構築哨所和防禦工事,等待命令!”

  ??不過很快這種僵局就讓印軍給打破了。

  ??也許是印軍看到我軍黑鷹來來回回的不斷運來各種補給和裝備,這其中還包括許多用於構建哨所和防禦工事的長釘、鋼材等,接著一座座瞭望塔、一道道交通壕以及一個個防炮洞很快就在他們麵前拔地而起,這就使印軍有些坐不住了……這要是我我也坐不住。看著對麵的工事就顯得自己這邊的工事過於單薄了,幾乎就可以說一旦打起來那就隻有挨揍的份。

  ??於是印軍就有了一個新的動作:實彈訓練。

  ??按印軍的想法。應該是希望利用實彈訓練將我們嚇退或是限製我們修築工事的速度。因為他們在訓練之前還用喇叭朝我們方向大喊:“中國人,我們要進行例行訓練。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請你們不要躲在掩體裏不要出來!”

  ??接著就立起了一個個環形靶子……印軍立起的這些靶子也有講究,這些靶子方向是朝著我們所在的一號高地,也就是他們會朝我們開槍的意思,隻不過這些靶子是立在斜麵偏下的位置,也就是說子彈是射往山腳,一般情況下不會對我們造成誤傷。

  ??然後印軍就一排排的在靶子兩百米前的位置上臥倒,“砰砰”的放起槍來。

  ??看到這場景我就不由覺得好笑,因為一看這些印度鬼子就知道他們都是沒打過仗的,打起槍來一點殺氣都沒有,甚至還玩兒似的一邊打槍一邊跟身邊的戰友說笑,偶爾打中了靶心還能讓他們一陣歡呼……特別服務局啊,不是說這其中相當一部份人是來自62年與我軍打過仗的優秀老兵麽?怎麽就這副德性!

  ??後來想想也覺得這似乎並不奇怪,62年距現在已經十三年了,就算當年這個特別服務局真是由打過仗的表現優秀的老兵組成,這時隻怕也已經退伍了。

  ??這要是換成我軍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國家的軍隊吧,有經驗且在戰場上表現優異的老兵,通常都會在部隊做教官或是晉升為幹部,也就是會把他們的戰鬥經驗繼續傳承下去。

  ??但印度就不一樣了,就像之前所說的印度是個奉行種姓製度的國家,基層士兵也就是低種姓人群,他們就算在戰場上表現再優異、再突出,想要成為晉升也是難上加難,於是沒幾年……那些老兵很快就被沒有經驗的新兵給換了下去,當官的還是那些養尊處優沒有任何領導及作戰經驗的高種姓人群。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方麵,另一個方麵就是中印之戰前後隻打了一個多月,在這場戰鬥中印軍做的基本就隻有逃跑……所謂的表現優秀的老兵,也就是逃跑逃得漂亮一些而已,能給其它印軍留下的經驗也隻逃跑的秘決。

  ??在望遠鏡裏看到印度這個所謂的“特別服務局”的表現,我基本就可以斷定麵前的這支印軍素質並不怎麽樣。

  ??不過這也是相對於我們這支有進行過高原訓練的合成營來說……隨後我很快就想到一個問題,印度在62年就在青藏高原一帶組建大量的山地部隊,這些山地部隊多達12個師,人數有二十餘萬。

  ??當然,以印軍這個“特別服務局”來看,我相信印軍山地師的素質也不怎麽樣。

  ??問題就是,我軍在青藏高原上的兵力與印軍相差過於懸殊,這是由我軍後勤補給困難決定的,比如我軍東段總兵力與62年時並沒有太大的提升,還是隻有3萬人左右,也就是說隻有印軍的幾分之一,局部地區甚至隻有十分之一。

  ??另一方麵,這一旦打起仗來,其它部隊是很難對這青藏高原進行增援的。

  ??其原因很容易理解,其一是運輸條件會給補給及增援帶來很大的困難,其二就是增援上來的部隊短時間內無法形成戰鬥力。

  ??就像我們合成營剛來到這個高原所麵臨的問題一樣,增援部隊上來後必須得有幾個月的時間適應,否則就要麵臨高原反應、子彈脫靶等一係列的問題。

  ??而當這些增援部隊適應高原作戰的時候,隻怕這邊境之戰都打完了。

  ??簡單的說,就是眼前這些印軍別看他們素質不怎麽樣,但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長期生活在高原一帶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環境,並且還有相當多的數量。

  ??當然,就像之前所說的,印軍內部矛盾重重使其士氣不足而影響到戰鬥力,但我們卻並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印軍沒有戰鬥力上。

  ??正在我思考著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間就有一梭子彈打在我頭頂的雪地上,隻打得雪塊“嘩嘩”的直往下掉,有些雪塊甚至還滾到我腳邊。

  ??警衛員趕忙舉起槍來將我團團圍住,而對麵的印軍卻暴發出一陣歡呼聲……很明顯這是他們有意為之,其目的就是給我這個中**官一個下馬威。

  ??這一來就把刀疤等一眾戰士氣壞了,個個都咬牙切齒的舉槍對準對麵的印軍,隻等我一聲令下就扣動扳機。

  ??但我卻知道自己不能這麽做,或者可以說……這也許正是印軍所希望的,他們就是想激我們開第一槍。從這一點來說,印軍這個“特別服務局”對這一套還是相當有經驗。

  ??“不許開槍!”我下令道。

  ??想了想,就對羅連長揚了揚頭,說道:“打靶子!”(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