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老山戰役(十)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8-11 05:37      字數:5165
  “營長!”魏參謀很快就跑回來向我報告道:“100迫擊炮嚴重不足,我們隻能調到兩個營的100迫擊炮!”

  ??“什麽?隻有兩個營?”聞言我不由皺了皺眉頭。

  ??雖然從下達命令的時候我就知道也許沒有那麽多的迫擊炮剩餘,尤其是100迫擊炮。

  ??原因很簡單,迫擊炮這東西是步兵的有力支援火力,而且深得步兵的信賴。

  ??之所以其會得到步兵的信賴當然是因為可以背在身上帶著跑的。在雲南一帶打過仗的我們都知道,類似於無後座力炮、火箭筒之類的東西都沒有迫擊炮來得好用,雖說它們也都可以背在身上帶著跑。比如無後座力炮對發射位置要求較高,在實戰中會給射手帶來很大的不便,火箭筒射程又太近往往無法發揮作用。

  ??隻有這迫擊炮,那是打得又遠、拆裝又方便而且對發射地又基本沒要求,所以步兵衝鋒的時候常常都需要幾門來壓製敵人的火力。

  ??當然,100迫擊炮其實並不適合戰士們帶在身上往前線跑。

  ??就像之前說的,100mm口徑的迫擊炮炮身過重。這玩意戰鬥全重73公斤,炮身、炮架底重等都要分開來背,一發炮彈重八公斤……也就是說千辛萬苦的背著這麽重的東西上去打兩炮就沒了。

  ??所以戰士們帶上前線的一般是輕型迫擊炮,比如60mm口徑的,82mm口徑的。而100迫擊炮由於其射程遠一般是在二線擔任火力掩護的任務。

  ??也就是。現在部隊裏的100迫擊炮隻怕早就分散開來補充到各營裏去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了。現在還能調集兩個營的100迫擊炮已經算不錯了。

  ??但是兩個營……

  ??按照100迫擊炮一連四炮製的話。兩個營也隻有二十四門。

  ??之所以一個連隻裝備四門,是由100迫擊炮的特點決定的。100迫擊炮雖然好用,但是這玩意在重量上就有點上不上下不下的,如果它更重一些口徑更大一些吧,比如越鬼子裝備的蘇式150mm口徑的迫擊炮,那就不用說了,直接用汽車運或是邊三輪牽引。

  ??但100迫擊炮又沒那麽重,拆分之後又在人力可承受的範圍之內。於是這麽一拆,再加上至少需要攜帶一定數量的炮彈,於是一個連隻能承受四門迫擊炮的負荷……再多裝備幾門也沒用,炮彈帶不了那麽多,否則在戰場上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有炮無彈的情況了。

  ??但二十四門與我要求的兩個團差別太大了。

  ??不過我轉念一想……我這還是按照以前的作戰思維呢!

  ??越鬼子的確是有可能集中兩個團的迫擊炮,我們卻不一定要這麽多不是?有炮瞄雷達在呢,之前咱們還不是以一個營的遠程火炮就打殘了越鬼子兩個團!

  ??想到這裏我當即點了點頭,看了看地圖之後,就對魏參謀下令道:“馬上讓這兩個營的迫炮部隊距老山三公裏的範圍內並做好戰鬥準備,速度快!”

  ??“是!”魏參謀應了聲。當即就把命令傳達了下去。

  ??100迫擊炮的射程有六公裏,之所以將它們安排在距老山三公裏的距離。那是因為我們要對付的敵人很有可能並不在老山,而是躲在老山斜麵後也就是我軍遠程炮火死角內的越軍迫擊炮,所以拋個三公裏的距離是必須的。

  ??戰事果然就像我想像的那樣,越軍的重型迫擊炮很快就發揮了他們的作用。

  ??因為我聽到陳維華的叫聲:“150mm迫擊炮,方位三九洞兩……”

  ??越軍遠程炮火的反應比我想像中的要慢一些,而迫擊炮的反應卻比我想像的要快得多。

  ??不過這似乎又是正常的,越軍習慣於用炮兵打遊擊嘛,那麽像大口徑迫擊炮這種射速快、射程適中最重要的是能快速轉移的火炮自然就十分適合他們了。

  ??相比起那些動不動就要汽車牽引而且還有長長的炮管很容易被敵人發現的榴彈炮,150迫擊炮隻需要邊三輪牽引,對陣地也沒什麽要求,甚至可以在公路上打幾炮然後拖著就走。

  ??於是在一段時間的應用下,越軍的這種大口徑迫炮部隊就成了越軍炮兵的另一種主力。

  ??“怎麽搞的!”我很快就接到了江師長的電話:“為什麽我軍還會遭到越軍炮火轟炸?炮瞄雷達呢?!”

  ??我知道江師長這是被越鬼子給打急了,事實上這時步兵還沒有開始衝鋒,但位於一線的迫炮部隊也在配合著我軍炮兵對越軍工事及障礙實施轟炸……遠程炮火那是對越軍前線進行不差別的地毯式轟炸,其威力雖大但總會有些地方遺漏,於是就需要一線的迫炮部隊在視距範圍內進行一些補充。

  ??這些迫炮部隊就成了越鬼子大口徑迫擊炮的打擊目標。

  ??可以想像,我軍進攻的可是越軍陣地,我們麵對的陣上就有大量的越軍,這些越軍裏當然也有不少會知道計算坐標的兵甚至就有炮兵觀察員在裏著頭。於是在炮兵觀察員的引導下,越軍的迫擊炮炮彈就很容易被引導進我軍的迫炮陣地。

  ??“報告師長!”想到這裏我就對江師長報告:“我們還需要……”

  ??說著我就將目光轉向了魏參謀,魏參謀會意,當即在步話機裏一陣詢問,之後就迅速回答道:“還需要十五分鍾!”

  ??“師長,我們還要十五分鍾的準備!”我回答道:“最好讓一線迫炮部隊暫時不要行動,等我軍壓製住越軍迫炮部隊後再動手不遲!”

  ??現在時間無疑是在我們一方……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我們能夠成功的壓製住越軍炮兵部隊,這些炮兵部隊當然包括遠程火炮和迫擊炮。那麽老山地區的越軍差不多就是待宰的羔羊。所以延遲個十五分鍾對我們來說並不算什麽大事。何況這時距離步兵衝鋒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

  ??江師長當然也明白這一點,隻說了聲“我等你好消息!”,就把電話給掛了。

  ??“一百迫擊炮,三兩八洞,五門……”陳維華繼續叫著。

  ??“把這些坐標都記下來!”我魏參謀說道:“等100迫擊炮準備好之後就按照這些坐標先打一遍!”

  ??“是!”魏參謀應了聲。

  ??但他雖然應聲,臉上卻露出奇怪的表情。

  ??我知道他這是在奇怪什麽……越鬼子的大口徑迫擊炮,就像之前所說的,他們都是些很容易轉移的遊動炮。

  ??既然是遊動炮。那麽把這些坐標記下來打有用嗎?等我們打的時候越鬼子炮兵不是早就該轉移了嗎?

  ??但是魏參謀不知道的是……越鬼子炮兵也就是那些150迫擊炮的炮兵們,他們這時候應該正欣喜若狂,因為他們以為自己終於發現了一種能夠反製中**隊“新式望遠鏡”的措施:在反斜麵後炮兵的死角內打炮很安全。

  ??所以說事情總有其兩麵性,我軍沒有準備好100迫擊炮當然是一個錯誤,這個錯誤直接造成了一線迫炮部隊的傷亡。但它同時也有好處,好處就是越軍迫炮部隊在一段時間內沒有遭到我軍任何反擊,這與之前其遠程炮火根本沒有機會打出第二發炮彈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

  ??也恰恰因為這樣,越軍就確信我軍“新式望遠鏡”拿他們無可奈何,也就是他們可以放心的在反斜麵遠程炮火的死角內組織大量的迫擊炮並對老山提供火力支援。

  ??這種想法的確很好,因為這麽一來。越軍隻需要布置足夠的迫擊炮並在老山上安排一些炮兵觀察員……那麽無論我軍遠程炮火怎麽轟怎麽炸怎麽提供掩護,越軍迫擊炮都可以給我軍衝鋒的步兵造成大量的傷亡。

  ??但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很殘酷。

  ??在這個錯誤的認識下,越軍很快就在老山反斜麵集結了大量的重型迫擊炮,而且這其中還有許多迫擊炮連陣地都懶得轉換……確切的說,是越軍以為沒必要轉換,反正中**人的“新式望遠鏡”看不到嘛!

  ??我能做出這樣的判斷,當然是因為炮瞄雷達計算出的陣地坐標。

  ??在記錄下來的一連串炮兵陣地和門數上,我們可以對其簡單的進行一些歸類,也就是把陣地位置相同歸為一類……很明顯,這一類就說明越軍重型迫擊炮沒有轉換陣地在同一個地點連續開炮。

  ??這其中還不斷的加入一些新的坐標,這部份當然就是剛剛趕到並投入到戰鬥中的新的迫擊炮。

  ??把這些炮火的數量一加,我就得到七十五這個數字。

  ??好家夥,七十五門重型迫擊炮,兩個迫炮團都不隻了,也難怪越鬼子並不急於補充榴彈炮的缺口,這些重迫就足以彌補這個缺口了嘛!

  ??我所不知道的是,其實越軍之前在老山方向並沒有這麽多的重型迫擊炮,而恰恰是因為兩個炮團被打殘了,一時又補充不上,於是再緊急拉了一個重迫團上來應急。

  ??越軍指揮官想的是……既然榴彈炮在中**人的“新式望遠鏡”下連第二發炮彈都來不及打,那麽補充更多的榴彈炮又有什麽用呢?補充上來還不是一樣讓中國炮兵當靶子炸。倒不如補充一些更方便、機動更快的重型迫擊炮。

  ??按越軍指揮官的說法,就是他們要用重型迫擊炮研究出一種能與中國“新式望遠鏡”抗衡的打法,那就是用重迫打一炮之後馬上掩蔽。

  ??事後證明這一點的確可以做到。

  ??越軍的做法是先在反斜麵挖好藏炮洞,這種藏炮洞不要求太大,剛好能容得下炮兵及重型迫擊炮。在行動時,越軍就用人力將重迫拖出去,打上一炮之後馬上再拖回藏炮洞……

  ??可以想像的是,在炮彈出膛飛往空中時,炮瞄雷達還需要的探測計算,得出數據之後我軍還要將數據通過通訊設備通知炮兵陣地,而在這個過程中越軍已經把重迫拖回藏炮洞裏了。

  ??相反,榴彈炮就因為炮身太重無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機動,所以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隻可惜的是,越軍指揮官這個思路的確是對的,但現在他卻還沒準備好就突然暴發了這次戰爭……因為這個計劃還在準備之中,所以藏炮洞根本就沒有開挖,甚至在這時候越軍還以為挖藏炮洞似乎是沒有必要的,隻要躲進反斜麵就可以了嘛!

  ??但是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營長!”很快魏參謀就向我報告道:“100迫擊炮準備就緒!”

  ??“很好!”我點了點頭,隨手就把手中的坐標紀錄遞給了魏參謀:“以營為單位,對著這些座標打一遍,重複出現的坐標優先!”

  ??“是!”魏參謀應了聲,當下就把坐標紀錄撕著了兩半分給了兩名通訊員。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魏參謀反應的快速……這個任務要是給普通人吧,那也許還得考慮下怎麽分配或是怎麽與炮兵部隊協同的問題,畢竟我的要求是以營為單位,那也就是說兩個迫炮營要打的是不同地方。

  ??所以這裏頭至少也要有幾分鍾的時間對這些坐標進行一些劃分並分別與兩個迫炮營建立聯係。

  ??但這件事在魏參謀手裏幾秒鍾就解決了……把坐標紀錄撕成兩半分給兩個通訊員。

  ??雖然這樣的分配方式也許會有些不科學,因為很有可能會有一個營的任務更重一些,另一個營的任務更輕一些。但是戰場上時間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樣做無疑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於是不到一分鍾的時間,魏參謀就向我報告道:“準備就緒!”

  ??“開火!”

  ??隨著我一聲令下,100迫擊炮就朝越軍方向打出一排排的炮彈。

  ??雖說100迫擊炮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都不如越軍的150mm迫擊炮,甚至在數量上越軍也占有絕對的優勢,但炮戰就是這樣,它往往並不是看哪一方的火炮更好,而是看誰能準確的找到對方的炮兵陣地。

  ??在這一點上,我軍顯然有絕對的優勢,因為我們擁有炮瞄雷達,這就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