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哈桑(二)
作者:遠征士兵      更新:2021-08-11 05:35      字數:3695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哈桑已經知道我們同時也相信我們(包括美國)都會幫助他們了,而且這個幫助還是沒有附加條件的……原因是我們,也就是中國和美國,想要得到的是國家上的利益,當然就不會去在乎這麽點錢和裝備,更不會去吞並他們的部落武裝了。

  ??那麽現在又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他們的麵前……是要接受中國的援助還是美國的援助呢?

  ??我其實還是挺理解哈桑的……這如果在外人看來,怎麽會這麽忘恩負義……中國人幫助過你,剛剛還說什麽銘記在心,現在又要轉投到美國人那邊去。

  ??但戰爭這東西就是這樣……這並不是哈桑一個人事,而是一整支部隊的事,甚至還可以說關係到這支部隊生死存亡的事,這並不是一點小恩小惠就可以換取的,所以哈桑會這樣小心也是情理中的事。

  ??就在我以為這件事又要告吹的時候,卻沒想到哈桑在我麵前施了個禮說道:“尊敬的中國朋友,我們決定接受你們的援助!”

  ??“哦!”我有些意外的問道:“能告訴我……你們為什麽不選擇美國人嗎?”

  ??“我父親認為這是安拉的指示!”哈桑說:“他認為是安拉指引我們到你們這裏,而且認為美國人不值得信任,看他們對巴基斯坦的兄弟的做法就知道了……所以,父親認為我們應該服從安拉的安排,安拉會指引我們一起走向勝利的!”

  ??“好!”我興奮的說:“那就讓我們精誠合作,一起走向勝利!”

  ??這時我終於放下了心裏的一塊大石頭……雖然哈桑這支部隊很小。不過才五百人……但我們總算是打開了突破口有所進展了。

  ??接著我們就開始討論具體的援助事宜……在哈桑的介紹下我知道。哈桑領導的這支隊伍叫“阿富汗民族解放聯盟”……阿富汗許多遊擊隊都有自己的名字。有的甚至還有自己的黨……

  ??他們一共有五百人,在阿富汗遊擊隊裏是屬於比較弱小的一支部隊……其它有組織的遊擊隊動不動就幾千人,這也是哈桑比較小心謹慎的原因……這麽小的一支部隊,萬一要是上當受騙那就很容易被其它遊擊隊給吞並了。

  ??他們的組成分子主要是村民……部落被阿富汗占領,老人、女人和小孩隨著難民營進入阿富汗,而村民則不甘心這樣被蘇聯軍隊欺負,於是就自發的組織起來抵抗……開始隻有兩百多人,而且還十分缺乏武器和彈藥。兩百多人隻有五十幾條槍,幾千發子彈和幾枚手榴彈。

  ??這些武器原本隻是用來保護部落不受其它部落侵害的……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阿富汗有許多毒販和不良武裝,如果部落沒有必要的武裝……那很容易就會被洗劫一空甚至男人還會被抓去加入遊擊隊。

  ??蘇聯入侵後占領了他們的部落之後,這些武裝就成了他們與蘇聯人抵抗的基礎……之後的幾個月裏,哈桑再利用各種手段,比如從難民裏召集一些人,或是聯係在政府軍中當兵的同一部落的親朋好友並將其策反……政府軍中有相當一部份的阿富汗軍人不滿意自己的國家受到蘇聯奴役,盡管蘇聯軍隊是受新任總理的“邀請”進入阿富汗的。

  ??這其實也跟蘇聯人進入阿富汗的暴行有關……一進來就大肆鎮壓反對派,處死不服從命令的阿富汗政府軍官兵甚至是百姓。就連阿富汗總理都被架空了……事無巨細全都得聽蘇聯軍事顧問的,就連私人保鏢。保健醫生,廚師都是蘇聯派的,身為阿富汗總理的卡爾邁勒甚至連開辦公室都要經過蘇聯顧問的許可……這哪裏是什麽總理嘛,明明就是囚犯,是傀儡!

  ??卡爾邁勒這時才知道自己是引狼入室了,在絕望之下他甚至舉起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腦袋……但問題是他連自殺的權力都沒有,還沒等他扣動扳機那手槍就被他的蘇聯廚師給奪走了。

  ??蘇聯廚師……能在總理扣動扳機前把手槍奪走?

  ??聽到哈桑說到這裏的時候我就意識到……這廚師肯定不僅僅隻是廚師……這卡爾邁勒往後的日子是不好過了,蘇聯人拿他當傀儡,阿富汗人又對他恨之入骨……這天下之大卻沒有他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哈桑很容易就策反了一個連的政府軍……並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配合著政府軍洗劫了一個彈藥庫後逃到了山裏打遊擊,到現在他們一共有四百條槍,這些槍大多是ak47……原因是阿富汗之前與蘇聯交往密切,政府軍裝備的是蘇式裝備。

  ??聽到這裏我不由大感可惜……政府軍誒!策反誒!

  ??跟著遊擊隊逃到山裏那隻是多了一個小兵而已……這要是留在政府軍裏,那就是一個間諜啊!就可以為遊擊隊提供情報了……這作用可比一名遊擊隊員要大得多!

  ??不過哈桑也有哈桑的難處……原因是在他們的隊伍過於弱小,兩百多人才隻有五十幾條槍,這種情況如果不急著補充一些有戰鬥經驗的兵員和一批彈藥的話,隻怕很快就會被其它遊擊隊給吞掉了。

  ??也就是說……他們要麵對的不僅僅是蘇軍、政府軍,還有同是遊擊隊的自己人。

  ??說實話到現在我也不是很明白這些遊擊隊為什麽在蘇聯軍隊這個外敵入侵的時候不團結在一起還要自己打自己……但不明白歸不明白,仔細分析後覺得這也有好處也有壞處。

  ??壞處是很明顯的……遊擊隊無法團結在一起形成更強有力的力量對抗侵略者。

  ??好處吧……就是這武裝割據的現像不僅僅是在遊擊隊,而是整個阿富汗都是如此……在蘇聯沒有入侵之前,這些武裝勢力還算聽話,畢竟統治自己的是阿富汗人自己,而且政府手中還有軍隊……下麵的族群及部落勢力沒理由也沒必要跟政府軍作對。

  ??但是,蘇聯入侵後就不一樣……

  ??誰都知道政府被蘇聯架空,於是政府說的話自然就沒有公信力……政府不過就是蘇聯人的傳聲筒罷了,於是這些武裝勢力就全都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就算是在蘇聯控製的城市和區域也如此,這使得蘇軍根本就沒法管理……這邊的火撲滅了那邊又燒起來,不是哪裏起義就是哪裏的政府軍叛逃了,要不就是哪座城市的兩個部落展開火拚了。

  ??這就是一個亂世啊……一個名副其實的亂世。一個沒有法律和公理,就隻有強權的亂世!

  ??“蘇聯的兵力分布是怎麽樣的?”我問。

  ??這才是我最關心的。

  ??有句話叫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所以當兵打仗的人特別是身為一名指揮官會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要在第一時間知道敵人的情況。

  ??但是來到巴基斯坦這麽多天……我們卻因為沒有情報來源所以一直都得不到蘇聯軍隊的情況,這就讓我心裏虛虛的,感覺做什麽都沒了底氣。

  ??“這方麵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哈桑回答:“不過阿吉爾也許知道!”

  ??說著哈桑就把身後的一個阿富汗人招了過來,介紹:“他是阿吉爾……從政府軍那叛變過來的!”

  ??“哦!”我點了點頭,順手把手中的指揮棒遞了過去:“說說蘇聯軍隊和政府軍的布防情況!”

  ??“情況大慨是這樣的!”阿吉爾十分熟悉的用指揮棒指著地圖說道:“蘇聯軍隊第四十集團軍一共十萬人,兵分三路從三個方向進入阿富汗……他們一路占領城市、公路、鐵路和軍事基地和戰略設施,一路留下兵員駐守。到現在……他們一共把阿富汗分為24個大戰區和101個小戰區,每個戰區都派有軍隊負責!”

  ??“哦!”聞言我不由點了點頭,蘇聯的這種方法是必須的……入侵別國嘛,那每占領一個地方都需要留下一些兵力來保證這些地方的安全,特別是自己的交通運輸線。

  ??但是……

  ??“十萬人分守101個小戰區!”我說:“也就是說一個戰區不足一千人,他們守得過來?”

  ??“我看過報告!”拉吉爾說:“蘇聯每個師駐守的防區達到20萬平方公裏,每個團的要駐守7、8萬平方公裏!”

  ??“嗯!”我說:“他們的兵力過於分散了!”

  ??對於拉吉爾會知道這些事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拉吉爾是喀布爾當兵……而喀布爾又是阿富汗的首都,所以信息肯定會比其它地方多得多。

  ??“但是他們卻有政府軍可以指揮!”拉吉爾說:“雖然政府軍都不樂意為蘇聯人打仗,但是迫於壓力又不得不打,所以他們也能控製得過來!蘇聯方麵甚至自大的認為……這場戰爭差不多到此就該結束了!”

  ??聞言我不由笑了笑……這也是蘇聯在蒙古那進行軍演打算對中國動手的原因,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呢!(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