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索要封號(第二更)
作者:臊眉耷目      更新:2021-08-11 05:15      字數:4043
  徐福的傳說,袁尚麾下的每一個人肯定都聽過,他是秦朝時齊地人,當時的著名方士。

  ??徐福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

  ??秦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在第一次巡遊海上時,曾派徐福出海遠航,沒曾想到徐福一去不返。

  ??《史記》中記載,“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個道理,第一個道理是長生不死的靈丹妙藥在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求之無益。

  ??第二個道理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是領導,就不要隨便將夢想和義務寄托在一個屬下身上,因為寄托夢想的同時還要賦予他權力,領導官再大,屬下一旦有足夠的能耐不受管轄了,結果就是放你鴿子。

  ??甘寧聽到袁尚把話扯到了徐福身上,不由得有些緊張,他輕輕一抬眼,惴惴不安的瞅著袁尚。

  ??“主公給末將定的對手,該不是徐福吧?”

  ??袁尚微微一笑,道:“放心吧,不是他,那老家夥死了四百多年了,骨頭渣子撿起來估計連他娘都認不得。”

  ??甘寧聞言,頓時長出口氣。

  ??袁尚道:“有傳言,徐福當年東渡之後,曾在東海處一群島處自立為王,把秦始皇交給他任務盡數摒棄,在那島上當了個島主,作威作福,很不地道。”

  ??沮授重重地咳嗽了一聲,不滿地瞅著袁尚道:“主公,您指的地方,是倭國邪馬台吧?”

  ??“啊?”袁尚聞言頓時有些發懵:“怎麽……你知道那個地方?”

  ??沮授長歎口氣,道:“主公啊,不懂不要亂說,你可以問啊!什麽徐福東渡群島,作威作福,傳出去豈不讓人家笑話?”

  ??袁尚愧然的一笑。他真是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人已然是跟日本有了交往,他還以為自己今天的言論很新鮮呢。

  ??沮授清理了一下喉嚨,言道:“主公口中所言的地方,應該是東海濱洋之外的倭國邪馬台,光武皇帝時期,此島國主便曾遣人入我漢境參拜,那時光武皇帝為鞏固鄰邦關係,特賜予使者金印,並親稱‘倭王倭使’,其後。兩國交往不斷,隻是近年我中土諸侯並立,各自逐鹿,與外境通交不密,故而這邪馬台國與我大漢也少有走動,不過若是沮某沒有記錯,上次邪馬台國前來朝見時,其國似是內亂驟起,戰亂叢生。也不太平啊。”

  ??袁尚聞言,重重地一拍桌案,道:“對,就是這個邪馬台!有記載那就更好了。說明咱們漢朝已經有了通往其島的航路!甘寧,好好操練你的水軍!到時候東渡邪馬台,打下這個倭國!”

  ??甘寧不知深淺,大咧咧地一拱手:“交給老子吧!”

  ??“胡鬧!”沮授氣的胡須直顫:“這邪馬台與我大漢也算鄰邦。曆來不說親近,也是交好的,如何能輕易攻伐之?再說了。據聞邪馬台倭國實力不容小覷,單就其下轄島嶼小國,便有三十餘,咱們南麵皆敵,為何遠渡危海去招惹他們?”

  ??袁尚聞言搖頭道:“還是那句話,兩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現在跟咱們親,說不定哪天就不對付了,未雨綢繆麽!至於這邪馬台的實力嘛,看看再說……甘寧還是先以訓練水師為主,順帶著,最好是出海與此島國溝通溝通,勤聯係著,看看他們的實力究竟如何?能打就打,不能打早就跟他們搞好關係………再說了,實力強點也沒什麽不好的,要是甘寧的水軍日後能夠踏平一個擁屬三十餘藩的大國,那就證明咱們的水軍練成了!何懼東吳哉?”

  ??沮授聞言一愣,接著長歎口氣。

  ??“鬧吧,你就鬧吧。好端端的,琢磨人家一個島國幹什麽?有病~~”

  ??“…………”

  ??*********************

  ??為了組建水軍,河北境內又扯出了一係列的其他眾大舉動,一時間鄴城高層眾人身上的壓力仿佛又增加了不少,手中的瑣事也比原先更多了。

  ??一是建立水軍修葺港口,二是唆使拓跋力微和蹋頓往西拓展,三是與鮮卑匈奴談判入境之事,袁尚大刀闊斧的定下諸多政策,雷利風行。

  ??就在鄴城眾文武為這些事情的準備事宜忙東忙西,籌謀規劃的時候,許都的探子飛鴿傳書,帶來了一個重大的消息。

  ??朝廷廢除三公,重置丞相位!

  ??“曹植當丞相了?”袁尚看著負責各地情報搜集的張燕,開口詢問。

  ??張燕點頭道:“是!朝廷此番冊封提賞了京中諸官二十七人!並廢除三公,重置相位,以曹植的身份,此位自然屬他!”

  ??袁尚摸著下巴,眼睛微微皺起。

  ??“這個小子,年紀輕輕的就當了丞相,他也算是不俗了。”

  ??張燕琢磨了一下,道:“主公,事到如今,屬下卻是有一個憂慮。”

  ??袁尚抬眼看他,道:“什麽憂慮?”

  ??張燕皺著眉道:“昔日曹操位列司空之尊,主公位居九卿衛尉之職,雖然矮了一頭,但對方畢竟是曹操,其勢在他,那也就算了,可如今連曹操的兒子都當了丞相,統轄著天下所有的百官文武,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地位之高與主公相比懸殊太大……主公,這個時候,你要是在屈居於九卿之位,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這樣在士林之中,對主公的名望也有所不利。”

  ??袁尚聞言不由得沉思。

  ??張燕乃賊寇出身,都看出了這其中的道道,天下士子門閥又該如何看待此事?

  ??袁尚輕輕地敲打著桌案,道:“那依照你之見,此事如何辦理?”

  ??張燕咬牙道:“還能怎麽辦?要官!丞相之位,僭臨三公之上,執文武百官牛耳,要曹植交出來恐怕不可能,但至少也得要一個差不多的名頭,如此才不至於使主公士氣受墮。”

  ??袁尚想了想,道:“那依你之見,要什麽官職好?”

  ??張燕呲牙一笑,道:“居丞相下官職為最者,無疑隻有大將軍之號,然大將軍之稱曆來皆授的是權勢極大者或外戚,如竇憲、鄧騭、梁冀等。主公焉能與這些人並稱?況且大將軍之號還是低與曹植,依照屬下之意,主公不妨上表,請朝廷敕封主公為‘大司馬大將軍’,以彰神威!”

  ??“大司馬大將軍!”

  ??袁尚默默地念叨了一下,點頭道:“氣勢頗足!不過大司馬隻是太尉的前稱,如今三公已廢,用這個稱號,有點不太合適吧?”

  ??張燕嘿然一笑,道:“末將雖是賊寇出身,卻好讀軍史!自漢室伊始,大司馬大將軍就是尊崇戰功卓著而冠以的稱位,其出處早於三公,與太尉前稱並無瓜葛,且此號乃孝武皇帝時,長平侯衛青所冠!意義深遠!主公若得此號,日後兵鋒所指,試問天下誰敢不服?”

  ??“大司馬大將軍……”袁尚展演微笑:“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就要這個稱號了,曹植那小子,當年在漠北屁顛屁顛的跟著我,也算是我的半個學生,如今學生成才當丞相了,我這師傅也不能落下,就派辛毗為使,攜重禮前往許都朝拜天子,借機索要大司馬大將軍之稱!”

  ??“諾!”

  ??*************

  ??數日之後,鄴城朝拜使者辛毗,攜帶上貢給天子的朝奉之禮,南下過黃河,前往許都,為袁尚索要官位去了。

  ??消息傳回許都,曹植急忙召集手下三大重臣荀彧,郭嘉,賈詡商議。

  ??“三位先生,這年關剛過,袁尚已是為天子朝貢過了一次,如今一個月時間不到,其使者辛毗又來,依照幾位先生之見,他派人來做什麽?”

  ??郭嘉的身體此時已是大致痊愈,雖然依舊略有羸弱,卻已無大礙。

  ??“丞相放心,郭某料定,袁尚此次派遣使者而來,非但沒有毒計,還是有求與咱們?”

  ??曹植眉毛一挑,道:“什麽意思?”

  ??郭嘉咳嗽了兩聲,笑道:“主公當了丞相,執天下文武牛耳,袁尚也是人,而且還是個俗人,說的透點他都俗不可耐了,瞅著丞相之位,焉能不眼熱?郭某覺得,袁尚此番派人來許都,不為別的,僅官職爾。”

  ??曹植聞言,似是有所明悟,道:“那依照奉孝先生之見,袁尚會跟我索要什麽官職?”

  ??郭嘉聞言嘿然一笑,道:“不是大將軍,就是驃騎大將軍,也就這兩種。”

  ??曹植又繼續問道:“那依各位之見,使者來了,我給還是不給?”

  ??荀彧想了想,道:“目前袁軍無所動作,而我軍也在致力於民生複蘇,如今已是有了成效,暫時還是別惹袁尚,他要那就給他!也算賣他個人情。”

  ??賈詡亦是附和道:“當年老主公在世,奉天子而令諸侯,也曾將大將軍之位讓給了袁紹,主公效仿先父行事之法,才是正道。”

  ??曹植聞言道:“既然沒有異議,那就翌日看袁尚的使者怎麽說?再許給他官位不遲。”

  ??郭嘉聞言道:“不過這官位不能白白給他。”

  ??曹植一愣:“怎麽說?”

  ??郭嘉陰險道:“夏侯淵,鍾繇,荀攸等人皆在其手,袁尚想要官位,讓他拿人質來換!”(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