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得 意
作者:臊眉耷目      更新:2021-08-11 05:13      字數:4285
  (感謝書友水心清媚貢獻的讀者群,群號:2/0/2/3/2/0/6/4/5,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過來聊聊)

  ??*****************

  ??臨淄城包括臨淄齊國故城和臨淄舊縣城兩部分,乃屬齊國故城,時間長達六百三十餘年,直到秦始皇滅齊為止。

  ??如今的臨淄城乃屬海內名郡,曾為國都舊址的城池,曆盡滄桑,幾經回折,延續的時間很長,拓展至今,城池已是相當巨大,整座城池背靠平原而建,遠遠望去,但見其城宏偉,古色古味,風光秀麗,實不負名郡之稱。

  ??臨淄城南門外數十裏處,袁譚率領手下華彥、孔順、汪昭等心腹之人包括城內一應將官,攜眾千餘人,在此迎接袁尚的兵馬。

  ??探馬南去二十裏,探得袁尚等人行軍消息,飛速轉頭稟報袁譚。

  ??“大公子,三公子麾下軍馬車仗已是行軍至南麵十裏之外,其部兵馬頹喪,氣勢不高,旗幟潦倒,盔散甲破,一眾將士各個皆是灰頭垢麵,望之似是剛剛經曆苦戰。”

  ??袁譚聞言沉聲道:“三公子狀況如何?可是有什麽損傷?”

  ??探子稟道:“屬下奉命前往三公子軍中,告知大公子在此相迎,然與屬下說話者,乃是隨軍的張頜張將軍,三公子由始至終卻是並不曾親自見我。”

  ??袁譚聞言皺起了眉,按道理己方在此迎接,派去的使者幾可以代表青州對袁尚的問候,依照世家禮數,袁尚好歹也應該親自見上一見應付幾句才對,如今他不但不親自接待,反倒是讓張頜對付,此舉不免有些失了周詳禮數,以袁尚的出生,不可能不懂得這個道理。

  ??發生這種失誤,仔細想想,或許隻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

  ??袁尚本人,出了什麽狀況!

  ??想到這裏,袁譚心中不由的一陣狂喜,此子若果真夭斃,實乃是天意眷憐!若如此,日後繼承父業,坐擁河北將再無任何阻礙,席卷天下,鼎立中原的夢想也是指日可期!

  ??袁譚極力壓製住心中的躁動,依舊是低沉著嗓子,衝著那探子說道:“前麵帶路,我等再前行五裏,去接吾弟歸城!”

  ??“諾!”

  ??不到小半個時辰的功夫,袁譚與袁尚的兵馬終於在臨淄三十裏外相見會師。

  ??袁譚堆起了一個極為憨直的笑容,縱馬上前,衝著在前方領軍的張頜拱手見禮,爽朗笑道:“張將軍!久違了!多日不見,張將軍風姿依舊,端的是可喜可賀。”

  ??張頜滿麵疲憊,渾身塵土,但卻也掩蓋不住與生俱來的英武之氣,此刻的他,深深的看了袁譚一眼,接著便沉下眼去,雙眸中隱隱的夾雜著一股子探尋之意與深深的猜忌。

  ??“大公子,張頜甲胄在身!不能向公子全禮,還望大公子恕罪。”

  ??袁譚哈哈一笑,搖頭道:“張將軍太客氣了,你我之間,還何必如此,真是外道........咦?我三弟顯甫呢,他卻是為何卻是沒來前來?莫不是在後麵領軍?”

  ??張頜的臉上飛快的閃過一絲古怪之色,將馬向前,探頭低聲道“大公子,可否借一步與頜說話?”

  ??袁譚聞言一愣,隨即將馬匹一轉,打馬向側幾步,與張頜稍稍遠離他人。

  ??“張將軍有何話講,莫不是我三弟他出了什麽事情?”

  ??張頜麵色一緊,麵上陡然露出愁苦和懊悔之色,顫抖著對袁譚道:“大公子,末將無能,不曾保護得三公子周全,死罪....死罪矣!”

  ??袁譚心下一陣電光急轉,麵色卻是板的剛直,義正言辭的道:“張將軍無需如此,卻是何必?到底是怎麽回事,你有話慢慢說!”

  ??張頜語氣哽咽,低聲道:“前夜子時,我軍在濟水北麵的一處山穀安營紮寨,將士們從中原奔波回河北,一路勞累,故而有所懈怠,不曾謹慎夜防!不想睡時卻是出了狀況,那夜不知從哪裏來的一支黑山軍,乘著我軍不備,尋機劫寨,大肆燒殺,我等疏忽,一時竟將士們置於萬險之地!”

  ??“黑山軍....劫寨.....?”袁譚裝出一副震驚與不解的樣子,喃喃的念叨道:“那我三弟呢,莫不是被黑山的賊子們給......”

  ??張頜搖了搖頭,道:“黑山軍雖然來的急些,但幸虧三公子指揮得當,末將與高覽等眾將奮勇廝殺,費勁勞苦終將其擊退,不想禍不單行,亂軍之中,不知從何處又殺來了一支數百人的白騎兵馬,乘著我軍與黑山軍膠著,竟來巧取漁利!不但是壞了我等好些兵馬,還....還.....”

  ??袁譚心下一喜,忙道:“還怎樣?”

  ??“還將三公子擄持而去.....!”

  ??“什麽?果真如此!”袁譚語氣顫抖,悲憤中隱隱的有著一絲歡喜。

  ??張頜繼續道:“末將慌忙擊退黑山,並連追數裏,怎奈敵軍兵馬太過,且領頭之將很是狡猾,張頜幾經輾轉,卻是追趕不上,末將不敢聲張,故而一麵火速派人四處尋探,一麵急忙率軍前來臨淄,還請大公子以青州刺史的身份,火速下令卓各郡縣細細探查那支白騎的下落,以救三公子出虎口啊!”

  ??白馬騎兵?!

  ??袁譚細細的琢磨了一會之後,心下頓時一陣狂喜!

  ??這支白馬騎兵,袁譚也曾聽說過,似是昔日幽州的白馬義從之餘眾,他們大概在三五百騎左右,橫行於冀、青一帶,或是攻打郡縣,或是劫持糧草,專門與袁氏一族作對,隻是因為對方人數頗少,且善於遊走,故而各州一直不曾放在心上,沒有加以派兵征討剿殺。

  ??隻是萬萬想不到的是,卻是這支兵馬今日居然幹出了接走了袁尚這般的大事!

  ??袁氏與公孫瓚有奪地殺身之後,如今白馬義從的餘眾劫走了袁尚,料這小子定然是十死無生,自己借刀殺人,想用黑山軍結果了這小子,沒想到黑山軍倒是不曾用上,卻是半路殺出一支白馬義從,雖然超出了他的謀劃,但殊途同歸,結果一樣是令自己大大的滿意。

  ??袁譚心中欣喜異常,臉上卻是滿布著愁苦之色,咬牙道:“大膽賊子,安敢劫持吾弟?我誓滅之!張將軍,你權且隨我往青州屯紮歇息!我立刻派人通知青州全境郡縣,令他們四下派人找尋白馬騎兵的下落,並作書與父親,請他派兵征剿,定將三弟囫圇救出!斷不讓他受到絲毫傷害!”

  ??張頜麵色略有所緩,拱手言道:“謝大公子如此費心!若果能平安救出三公子,末將日後縱然是落得個被主公賜死的下場,也絕無遺憾了!”

  ??袁譚聞言忙道:“張將軍乃是河北名將,安能出此喪氣之語,三弟被劫持之事實乃意料之外,與張將軍何幹?你且放心,日後若父親果真怪罪到將軍的身上,自有袁譚替你勸諫之!”

  ??張頜聞言語氣哽咽,重重一抱拳道:“多謝大公子恩義!”

  ??袁譚隔馬虛手扶起,不知不覺間嘴角卻是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

  ??*******************

  ??將張頜等人的兵馬安置在了臨淄城南營之後,袁譚隨即下令,派出多路斥候出去查探袁尚的下落,下書青州各郡縣,極力打探白馬義從餘眾的蹤跡,並立刻寫了一封書信,命人火速送往冀州,請袁紹居中調停,派兵搜索,相助青州各部救援袁尚。

  ??忙完了這些之後,袁譚便立刻趕回太守府,並將親信華彥、孔順二人召至府內商議心事。

  ??..............

  ??書房之內,袁譚終於再也掩飾不住了自己內心的喜悅,仰頭哈哈大笑:“天助我也!真乃是天助我也!黑山軍不頂用,想不到半路間卻是殺出了一支白馬義從,顯甫啊顯甫,此非為兄狠毒,實乃是你時運不濟,命中注定有此解難!惜哉,惜哉啊!哈哈哈——”

  ??袁譚下方,親信華彥衝著他拱手一記長揖,欣喜而言:“恭喜大公子,賀喜大公子,那白馬義從的餘眾與我軍有殺主奪地之仇,其怨幾不共戴天!如今三公子落在他們手裏,斷然是無生還之理!如今袁尚必死無疑,袁熙軟弱無君主之風,袁買年幼難承大統,從今以後,河北之地,將再無人可與大公子一爭嗣位,以大公子之雄才,數年之後,必可達成心中淩雲之誌,我等下屬親信,從此終生也可賴公子福蔭矣!”

  ??袁譚聞言點頭,滿臉都是欣慰快然之色,指著華彥道:“說得好!說得好啊!不過我等也不可太過得意,該做好的表麵功夫,還是要做好的!特別是在追探白馬軍的這件事上,讓軍中的將校、探子、斥候,都得給本公子使出十二分的精神,在整個青州內都要張貼榜文,許下重賞,說什麽都得把這支白馬軍給我揪出來!也好讓在鄴城的父親看一看,我袁家弟兄是何等的情深意重,是何等的相互敬愛!”

  ??親信孔順聽了忙道:“公子,僅僅如此還甚是不夠,公子不妨過幾日以尋弟不得為由,對外稱病,再卓王修提前撰寫一篇祭文,等日後確定了三公子的死訊,拿回屍體,公子帶病扶棺回往鄴城,泣讀祭文,到時候可收鄴城群臣士子歸心,更可令主公心中暢懷,何樂而不為之?”

  ??袁譚聞言點頭:“好,好!想不到袁顯甫這剛一死,你們的點子卻是一個接一個的都出來了,就依孔順所言,先令王修撰寫祭文一篇,務必要感人肺腑,痛斷肝腸!另外令府中的下人開始向外散播言語,就說本公子因為思弟之痛,感染了風寒,一病不起......已是命不久矣了!”

  ??二人聞言皆是一拜,同道:“諾.....”

  ??話還沒有說完,便聽守在書房外的親信侍衛突然在外開口,對袁譚說道:“大公子,東城外派出的斥候進府,有要事要向大公子稟報!”

  ??袁譚眉頭一皺,不滿的言道:“什麽事這般著急?沒看見本公子正在商議要事麽?”

  ??那侍衛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可是大公子,那斥候帶來的.....乃是三公子的消息!”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