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九 波斯特區
作者:禦炎      更新:2021-08-11 05:43      字數:4057
  連王玄策自己都不知道發生什麽事情的情況下,他成功的立下了波斯殲滅戰的首功擒獲波斯國皇帝和大將軍。

  ??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無奈之下做出的決定給他帶來了什麽好處,他也開始相信,功勞或許不僅僅要靠自己爭取,或許還有人會主動把功勞送過來給自己,雖然不知道杜荷這樣做到底是打的什麽主意,不過既然有功勞,那就拿著吧,有總比沒有好,不是嗎?

  ??承和二年五月十日,波斯帝國皇帝和大將軍被大唐安西軍將領王玄策率軍生擒,之後,皇城被攻破,皇宮被占領,一應重要物品全部都被大唐安西都護府大都護兼安西行軍大總管杜荷獲得,在王玄策獻上了被生擒的波斯皇帝太子和大將軍之後,波斯皇帝哭哭啼啼的表示自己願意投降,在投降國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蓋了章,不顧大將軍的死死哀求,為了活命,波斯皇帝投降,擁有四百年曆史的薩珊王朝就此終結。

  ??杜荷按照先前的誓言,把投降的五萬多波斯軍隊做了一個篩選,其中三萬八千人被斬首,而一直保護著小皇帝的忠心耿耿的老將軍也被杜荷按照自己的諾言下令淩遲,然後要求小皇帝親眼看著淩遲刑法的進行,三天三夜不許合眼,不許睡覺,一定要親眼看完,就連淩遲刑法官也是花了大力氣●≮,.從國內調過來的,手法老練,保證三萬六千刀切完之後人還活著……

  ??杜荷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做那樣殘忍的事情,不過他總覺得要為那幾十萬冤死的人出一口氣,城外那幾十個萬人坑裏的冤魂應該會比較願意看到這一幕,一報還一報,杜荷把淩遲之後的血肉當作祭品分成幾十份拿來祭拜那些冤魂,那些參與了屠殺的士兵的屍體就在萬人坑上方被焚燒。然後,杜荷立了一塊石碑,焚香禱告,祭祀那些冤死的靈魂,願他們安息。

  ??對於靈魂的尊重也是古人的慣例之一,對於現在的大唐軍校生和大唐正規軍而言。對於生命的重視更加重要,從軍校時代開始,蘇寧就刻意在軍校教材裏麵安排了關於對人命重視的內容,講述人都是爹生娘養的,誰也沒比誰高貴一些,官員有的器官平民一樣有,富人有的器官窮人也有,不過是出身問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身份差距而已。

  ??多年的潛移默化,軍校學子們基本上都秉持著對生命尤其是對人命的尊重。尤其是在大唐人口缺少的時代裏麵,李二陛下屢次強調了人命的重要性,配合著軍校的宣傳,最注重人命的軍隊誕生了,人命是重要的,僅次於榮譽之後,不關乎軍人榮譽的事情,就要把人命放在第一位。

  ??軍校學子大量進入軍隊之後。常備正規軍也就成為了一支名副其實的學生軍,意思也就是軍官都是軍校畢業的學子。整支軍隊的素質就有了一個很高的提升,不僅僅表現在軍隊的軍紀、戰鬥力上,也體現在軍隊的變化上,這支軍隊更加重視人命了。

  ??這或許是曆朝曆代的軍隊都沒有注意過但是卻標誌著一支軍隊是否具備真正意義上國家軍隊的重要指標。

  ??一支不重視人命的軍隊,隻能算作獸軍,不能算作真正的軍隊。

  ??波斯的軍隊被基本上全部消滅。最後兩個行省在大唐軍隊帶著波斯皇帝的投降詔書之後終於放棄抵抗,全麵投降,波斯故土遂為大唐所全麵占據,波斯作為一個國家遂不複存在,之後所存在的僅僅是代表著波斯土地的波斯特別行政區。和阿拉伯特別行政區一樣,僅僅是作為過渡的存在。

  ??大唐皇帝李承乾得知此事之後,頒布詔書,深表遺憾,兩國本為患難之交,卻走到今日這一步,本來也不是我願意看到的,但是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波斯皇帝和政府非常無能,並不能保證政府的運作和子民的安全,以至於波斯子民大量往大唐奔逃,所以李承乾陛下決定仿照阿拉伯的例子,設立波斯特區,以之前被軟禁的波斯前顧問團首席顧問伊薩姆為波斯總督,總管一切波斯日常政務,而波斯的治安則由大唐軍隊暫時負責,等波斯的治安好轉之後,再交給波斯保安軍。

  ??被大唐軍隊從死牢裏麵釋放出來的伊薩姆接受了大唐皇帝陛下的任命,在簡單的巡視了一下傷痕累累的皇城以及同樣傷痕累累的皇城民眾之後,伊薩姆宣誓成為波斯特區第一任總督,掌握和阿拉伯總督塞納西差不多的權利,開始主管波斯地區戰後的全部複建任務和恢複任務,召集流民回家鄉定居,按照大唐的方式分配土地,分配種子,分配耕牛,因地製宜發展農業,前兩年不用交納賦稅等等。

  ??被戰爭折騰的奄奄一息的波斯人終於獲得了休息的機會,真正休息的機會,聖城的那些已經安居樂業的波斯人也帶著錢財和食物回到家鄉尋找剩餘的親人,不過他們表示故鄉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痛苦的回憶,他們不想回去,隻想定居在大唐境內的聖城,沒有別的想法,他們已經是大唐子民,現在是,未來是,永遠都是。

  ??和阿拉伯人不一樣的是,波斯人對於大唐有很深厚的好感,尤其是東部邊境七八個行省的居民,他們甚至聯名提出要求直接並入大唐的領土,不願意作為波斯人繼續生活下去,這個國家和代號帶給他們的隻有無盡的恐懼和恥辱,他們不希望以後被別人稱為波斯人,而希望被稱為唐人,乃至於他們的後代,都會是標準的大唐人,說漢話,寫漢字!

  ??喪失民心到了這個地步,波斯若是還不滅亡,那可就真的沒有天理了,大唐皇帝李承乾並沒有答應這個要求,而是繼續命令波斯特別行政區的組建,以及波斯總督伊薩姆的就職,還有權力分配的事情要做,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固然這些地區被破壞的太厲害,如果直接納入大唐的統治會很麻煩,會消耗他太多的精力。

  ??更重要的是李承乾還沒有那麽多精力顧及波斯這裏,因為緊接著還有一些事情發生了,除去自身的麻煩。羅馬人又開始鬧騰了,老將軍妥耶夫把邊防兵團的主力都帶出來了,那麽羅馬軍隊就很輕鬆的擊敗了波斯的主力軍隊,一路往東進攻,直接撞上了遍布於波斯西部行省的西部起義軍,一戰接著一戰,雖然有一部分起義軍東征去了,但是還是有相當數量的起義軍留下來,正好和羅馬人撞上了。波斯人之所以那麽悲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和羅馬人持續的戰爭,波斯人對羅馬人的恨意絲毫不下於對波斯政府的恨意,於是乎……

  ??西部起義聯軍主力東征全軍覆沒之後,羅馬人也差不多擊敗了剩餘的西部起義聯軍,占據了幾個行省,然後當他們打算進一步進攻的時候,西部諸多行省的起義力量聯合起來拚命阻擊。羅馬邊防軍是匆匆出征,準備不足。被偷襲了糧倉之後糧草不足,連著被打敗了四次,往後退了不少,兩軍進入了對峙狀態。

  ??而在更南邊的阿拉伯特區中,作為阿拉伯特區的共同擁有者,羅馬人早就對平分稅收政策有諸多不滿意。但是礙於大唐的麵子不好發作,這一次波斯人自己作死,羅馬人不宣而戰,消息也傳達到了阿拉伯特區的羅馬駐軍中,羅馬駐軍統帥帶著駐軍三萬人偷襲了波斯軍隊。把波斯的三萬駐軍全部殲滅,打了一個大勝仗,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偷襲大唐軍隊,一路偷襲阿拉伯特區。

  ??羅馬人打算占據波斯領土,整合波斯的力量和大唐決戰,現在就要把大唐設置在這裏的一萬駐軍給徹底吃掉,拔掉這顆釘子,為此動用了兩萬人的兵力去對付大唐軍隊,剩下一萬突襲阿拉伯特區,卻不曾想就在一個小時之前,飛鷹傳書抵達了大唐阿拉伯特區駐紮軍隊統帥葉峰的手中,告知葉峰,羅馬人極有可能發動突襲,葉峰是軍校二期生,為人沉穩,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立刻率軍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剛剛準備完畢,羅馬軍隊的突襲就到了。

  ??羅馬人顯然沒有料到大唐軍隊早有準備突襲不成反被突襲,兩萬軍隊一敗塗地,被斬殺六千多人,大部分都被俘或者逃逸,至於攻打阿拉伯特區的一萬軍隊也遭到了塞納西率領的一萬保安軍的頑強阻擊,被迫停留在阿拉伯特區要塞之外,顯然,羅馬人的突襲計劃失敗了,想要搶占阿拉伯特區的計劃沒有成功。

  ??杜荷很快就得知了羅馬人正在組織大軍準備趁著波斯人內亂撈上一筆,不過羅馬皇帝肯定不知道大唐已經打敗了波斯,波斯已經宣布投降,這個消息還沒有被羅馬人得知,穩定了後方之後,杜荷征調安西軍五萬駐紮於波斯皇城坐鎮,自己親率十萬大軍往西部去,準備和羅馬人的主力部隊過過招,另外命令王玄策率領三萬軍隊往阿拉伯特區方向而去,策應葉峰和塞納西,準備全盤接收阿拉伯特區。

  ??剛剛打完了波斯之役,其實立刻就和羅馬人開戰不太明智,可是杜荷沒有辦法了,這個時候要是不開戰,就要眼睜睜看著東部諸多富庶的沒有被破壞很多的波斯行省被羅馬人占據,轉化為羅馬的戰爭潛力,為今後的與羅馬決戰造成不利的影響,這是大唐所絕對不允許的。

  ??承和二年六月十七日,杜荷率領的安西軍在幼發拉底河東岸遇到了正在渡河的羅馬軍團,杜荷出其不意襲擊之,以火炮動搖其軍心,以鐵騎摧毀其方陣,一戰殲滅羅馬軍團三萬人,給了羅馬人迎頭痛擊,六月十八日,王玄策率領五萬大唐阿拉伯聯軍在阿拉伯特區大敗羅馬軍團,全殲羅馬駐紮軍,俘獲其主將,全麵控製住了阿拉伯特區,並且宣布廢除波斯和羅馬對阿拉伯特區的擁有,改為大唐直接保護。

  ??羅馬皇帝失去了數萬軍隊之後,緊急叫停了軍隊的進擊,派人詢問大唐統帥杜荷,是不是波斯人的內亂結束了,羅馬人隻是來幫助波斯人平定內亂,不知道為什麽卻和大唐軍隊打了起來,實在是不知道其中的緣由是什麽,希望大唐給一個解釋。

  ??杜荷沒有多說廢話,直接亮出了波斯皇帝的投降詔書,告訴羅馬來使,波斯國已經覆亡,現在是大唐統轄下的波斯特別行政區,這裏等同於大唐的領土,如果羅馬不想與大唐為敵,那麽就應該立刻撤離大唐的領土,否則,發生了什麽,大唐軍隊一概不負責!

  ??羅馬使節徹底震驚了。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