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五 我錯了(下)
作者:禦炎      更新:2021-08-11 05:43      字數:3967
  老將軍後悔了,覺得自己做錯了一件大事,即使他發現的時候已經很遲了,但是他依舊這樣認為,他想,如果他沒有做這一切,或許,會是一種不錯的結局。

  ??之所以老將軍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的原因還是杜荷,杜荷率領的唐軍在第一眼見到那股濃濃的黑煙的時候,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先鋒軍大將尉遲寶林帶著一支五千人的鐵騎緊趕慢趕的衝鋒而來,就是為了提醒已經在和官軍交戰的起義軍主力當心官軍使用計謀,杜荷一針見血地指出起義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是毫無疑問是一群烏合之眾,極其容易被經驗豐富的將軍看出破綻,一舉打殘。

  ??唐軍和東部起義軍聯軍在攻打前往波斯皇城最後的壁壘的時候遭到了波斯政府軍的強烈抵抗,這支政府軍人數多,絕大部分人都和之前的波斯軍一樣,烏合之眾,但是卻有一支兩三萬人的軍隊極為頑強善戰,杜荷一開始有些輕敵,在對方主力十萬人被殲滅之後隻用五千人輕騎去攻取要塞,結果被打的鼻青臉腫的回來,杜荷又驚又怒,親自率軍帶著火炮前往攻城。

  ??事實證明五千輕騎的戰敗不是沒有理由的,這支波斯軍隊的確相當頑強,擊退了唐軍第一波沒有火炮相助的進攻,當然這隻是杜荷的試探性進攻,這次之後,杜荷下令使用火炮轟擊城牆,先使用實心鐵彈把城牆徹底摧毀,然後使用開花彈攻擊士兵,一輪猛轟之後,大唐精銳結成軍陣穩步前行,本想著一舉而下,結果還是遭遇到了頑強抵抗。

  ??先鋒大將尉遲寶林親自帶了三千突擊隊突入城中與波斯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結果三次被打了出來,杜荷大怒,親自披甲上陣,帶著自己的親衛突入城中,結果險些被不要命的波斯政府軍打出來,杜荷感到無比的震驚,在他看來,這支波斯軍的戰鬥力遠遠不及大唐軍隊,可是他們的精神,他們頑強的戰鬥意誌卻讓他感到震驚,他親眼目睹一個腸子都流出來的波斯軍咬斷了一名大唐士兵的脖子,然後力盡而亡。

  ??這些波斯兵到底是什麽部隊的?這一定不是一般的波斯軍,定然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的主將是誰?他們的統帥是誰?他們到底來自哪裏?

  ??百戰百勝從未有過一次失敗的大唐安西軍在這裏遭遇了一次嚴重的挫敗,五支大軍的三支九萬人集中在這裏,卻被人數不足兩萬的波斯殘軍擋住了整整五天,直到最後一個波斯兵力戰身亡,大唐損兵八千九百餘,這是安西軍自成立以來單場戰役最大的一次戰損,在兵力占優形勢下最大的一次戰損,看著已經被完全毀掉的要塞,杜荷神情凝重。

  ??這些波斯兵到底怎麽了?

  ??這種疑慮和不祥的感覺在杜荷親眼看見那一股濃濃黑煙的時候,更是強烈,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城內的波斯守軍一定是趁起義軍沒有防備,突然襲擊,使用火攻打了起義軍一個措手不及,要是訓練有素的軍隊還好,起義軍完全就是烏合之眾,情報裏麵還說起義軍內部還有大量的人數比戰鬥兵員還要多的家眷,老弱病殘等等,這是軍隊嗎?

  ??這種軍隊一旦被火攻,就算是軍隊不亂,那些老弱病殘和女人小孩都要崩潰吧?女人小孩子一旦崩潰,男人們能不慌亂?還能接受主將的指揮有秩序的抗擊?那肯定是一潰千裏,就像當初陸遜火燒聯營一般,皇帝劉備親自統領的訓練有素精幹的蜀兵尚且崩潰,更別說是這些烏合之眾了。

  ??當機立斷,杜荷立刻命令先鋒大將尉遲寶林率領五千輕騎火速趕往事發地點支援那些波斯起義軍,雖然他們都是烏合之眾,但是利用得好,大唐軍隊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滅亡波斯政權,否則要是大唐軍隊親自攻擊,估計結果就不太喜人了,剛剛遭遇了兩萬多波斯殘軍的誓死抵抗損失嚴重的唐軍,不適宜立刻進行一場硬仗。

  ??但是已經晚了,尉遲寶林在火速前進的路途中遭遇了伏擊,不知哪裏來的波斯軍隊以弓弩強襲大唐輕騎軍,大唐輕騎軍猝不及防之下損失了二百多騎兵,尉遲寶林當機立斷率領騎兵火速撤退,敵情未明之下不可妄自前進,這是杜荷確立的安西軍法,哪怕是撤退都沒有罪,貿然前進就算是戰勝也有罪。

  ??退到了安全的地方,尉遲寶林下令騎軍組織哨探再一次摸過去,查探情況,之前因為著急,所以沒有派出斥候探路,結果遭遇了伏擊,這一次就不會了,尉遲寶林讓斥候先行,自己帶著主力部隊在後麵跟進,訓練有素的斥候在道路兩邊的密林中前行,很快發現了波斯伏兵的位置,綠色的信號彈衝天而起,尉遲寶林立刻下令騎兵下馬變作步兵,拔出近戰短刀衝入密林收拾那些伏兵。

  ??事實證明尉遲寶林作出的決斷是對的,或者說軍事大學和參謀總部對行軍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基本問題的基本解決方式是正確的,因為無論是什麽情況,根本原因都是一樣的,一個動機可以演變為千萬種念頭,但是解決方法似乎並沒有千萬種那麽繁瑣,李世績和李靖強強聯手,打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規範,然後下達每一個軍校學子和行軍參謀,告訴他們如何隨機應變,不可墨守成規。

  ??尉遲寶林的腦袋不太好,或者說智商不是很高,讀書也少,在一群小夥伴裏麵經常處於被欺負的狀態中,不過就算是一塊木頭,在軍校三年軍隊七八年也能給磨練成優秀的將領,這種事情就算是經驗法則也是可以應對的,尉遲寶林立刻按照行軍守則吩咐士兵們準備應對,不過是多耽誤了一點兒時間。

  ??不過隨後尉遲寶林發現,他的速度雖然比較快,但是每隔一段時間一段路途就能在行軍途中遇到伏擊,而伏擊的人數很少,最少的一次就幾十個人,可是卻成功的拖慢了五千輕騎的速度,使得尉遲寶林還沒有開戰就損失了四百多士兵,他非常惱怒,隨即意識到這是敵人的疲兵之計,雖然他很笨,讀書也少,但並不代表他就不明白這些基礎軍事常識。

  ??他下令全軍全速突擊,分成三隊,左右兩隊各八百人,中間主力三千人,遇到伏擊,中間主力不管不問,全速繼續突擊,左右兩隊則按照伏擊的方向和規模自由選擇留下多少兵力應對,應對完了接著趕上來,反正他不會選擇停下來,對於騎兵而言,速度就是生命,對於任務來說,速度就是成功的保障。

  ??果然,在這個策略實施之後,波斯伏兵對此很不適應,連著三次伏擊都沒有成功,而是慘敗,被左右兩隊專門應對部隊解決的慘兮兮,主力三千鐵騎在尉遲寶林的統帥下不管一切的全力突擊,終於在預定時間內趕到了預定地點,途中甚至遇到了一支一千人的波斯鐵騎的阻攔,尉遲寶林率軍一頓猛打猛衝,輕鬆的擊敗了這支波斯騎兵,但是等他們趕到了預定地點,他們所看到的卻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

  ??滿目瘡痍,硝煙彌漫,地麵坑坑窪窪,還有很多的深坑沒有掩埋,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波斯士兵,這樣的地貌已經不適合騎兵尤其是輕騎兵作戰了,尉遲寶林果斷下令停止前進,就地下馬設防,然後派出快速傳令兵前往告知主帥杜荷他們所看到的情況,以及地貌不適合騎兵和大規模兵團集團衝鋒的情報。

  ??不過即使是這樣,他們對於這些情況也有所懷疑,他們甚至不太清楚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似乎經過一場災難級別的大戰,尉遲寶林敏銳的嗅覺甚至嗅出了那被掩藏在濃濃硝煙之中的血腥味兒,這裏一定經曆過一場災難,還是一場死了很多人的災難。

  ??“將軍,您看那些人好像是在填那些坑,難道,那些坑不是用來阻止我們騎兵的?”尉遲寶林身邊的一個親衛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詢問尉遲寶林,尉遲寶林仔細一瞅,嘿,別說,還真是,而且照常理說,對付騎兵的坑也不至於那麽大一個,從高處往下看甚至覺得很深,黑洞洞的,濃煙就是從中冒出,還能看到火焰,他們在燒什麽?那應該不是對付騎兵用的坑吧?

  ??“你說的的確有理,這樣吧,我們孤軍深入不好接近,弄不清情況也不是和立刻開戰,你待人悄悄摸過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幹什麽,注意,不要被發現了,否則就自求多福吧!”尉遲寶林一副我絕對不會救你的樣子。

  ??親衛目瞪口呆,隻好自認倒黴,帶了一隊偵察兵就摸了過去,偷偷摸摸的,生怕被發現,也不敢被發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會兒,其中一個偵察兵皺著眉頭驚呼道:“他們是不是把人給丟進去了?你們看像不像一個死掉的人?”

  ??親衛瞪大了眼睛,定睛一看,別說,還真像……不對,那尼瑪就是吧!

  ??這麽說來,那個大坑裏麵,全部都是屍體?這仗已經打完了?親衛的腦袋裏麵一片混亂,隻好趕快回去報告尉遲寶林,尉遲寶林也滿腦子漿糊,但是事情既然無法判斷,為了軍隊的安全起見,那就往後退一段距離,等到杜荷大軍來了再行決定其他的事情。

  ??杜荷的軍隊很快就趕到了,杜荷本人已經接到了尉遲寶林的報告,皺著眉頭看著上前來的尉遲寶林,詢問道:“你說的波斯士兵往深坑裏麵扔屍體並且焚燒是什麽意思?那黑煙就是焚燒屍體的煙霧?哪裏來的那麽大的煙霧?死了多少人才能燒成這個樣子?”

  ??尉遲寶林表示自己無能為力:“靠近那裏坑陷甚多,不利於馬軍馳騁,末將實在是無能為力,不得而知,還請大帥責罰。”

  ??杜荷點點頭,說道:“本帥明白了,你已經做得很多了,的確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這樣看來,他們的起事軍隊已經被打敗了,真是烏合之眾啊,大火一燒,定然是凶多吉少,看起來我們要孤軍奮戰了,傳令下去,火炮準備,給本帥把這座皇城轟開,另外,馬軍下馬步行,這裏不能騎馬,其他的,容後再議!”

  ??將軍們齊聲應諾:“諾!”R1152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