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四 兵分兩路(上)
作者:禦炎      更新:2021-08-11 05:43      字數:4077
  從魏晉開始,中原王朝就對遼東地區逐漸失去了控製力,因為中原大地的戰亂不休,被視為苦寒之地的遼東之地自然不被中原王朝所重視,隻要可以保證名義上的統治就可以了,反正也得不到多少稅收,這是中原王朝的一概觀念,而自從高句麗吞並漢時設立的遼東三郡並且實力大漲之後,中原王朝才開始有了要經營遼東的想法。

  ??比如說營州都督府,這是隋唐時期中原王朝在遼東地區設立的唯一一個內地市州府,營州都督府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證唐中央政府和遼東地區其餘外族的關係,不至於引發很大的混亂,所以營州也擁有一支數量不少的軍隊。

  ??營州都督如今是張儉擔任,如果放在數年之後,另一個時空高句麗真正犯事的時期,張儉曾經立下大功,率兵擊破了高句麗很多次的入侵,間接引發了太宗皇帝李二陛下對高句麗的三次征伐,並為高宗時期徹底消滅高句麗打下基礎。

  ??但是這一次,張儉運氣不好,雖然得到了血滴子的密報,他也做了準備,但是這一次血滴子的情報工作進展的異常困難,甚至還被高句麗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失去了十幾個經驗豐富的血滴子情報員,距離高句麗發兵的一天之前情報才被送到張儉手中,作為唐王朝在東北地區的最高軍政首長,張儉自然也不是易於之輩,可是這一次時間實在是不夠用。

  ??高句麗大軍發動突襲的時候,張儉還沒有把軍隊完全集結起來。隻能帶著準備不足的五千人馬拚死守城,打了三天三夜,爭取了把情報傳回長安城的時間,然後城破,張儉帶著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殘兵三千一路後退,高句麗人一路追擊不止,到最後,整個營州都督府的一萬三千多兵馬隻剩下一千多還聚合在張儉身邊,張儉不斷地後退,已經後退到如今的山海關的位置了。整個遼東盡喪。

  ??這並不沒有出乎蘇寧的預料。率兵奔赴戰場的途中,蘇寧已經和秦瓊他們詳細研究了目前的真實情況,並且做出了大軍抵達的時候,高句麗兵馬已經兵臨北平城下的最壞預測。北平城有兵馬一萬。張儉如果撤退到北平城。依靠數年的經營,還可以支撐一陣子,咱們這兩萬兵馬到了之後。也可以抵擋一陣子。

  ??但是秦瓊和李伯瑤都認為,如果不想辦法把高句麗人的進攻勢頭打掉,那麽高句麗人極有可能在全麵包圍北平城的時候,還會分兵入侵內地,那樣的話,李二陛下要求的不讓高句麗人越過北平城一線一步的命令就無法遵循了,那就是我們的失誤了,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在北平城下,把高句麗人狠狠的痛扁一頓,逼迫他撤退,並且尋找到可以和北平城互為犄角的地方。

  ??如果沒有外部策應,北平城隻是一座孤城,高句麗人隻要圍困了北平城,自然可以分兵去做其他的事情,而我們的兵馬很難殺出城池救援其他地區,那麽華北山東地區都將麵臨高句麗人的威脅,我們的罪過就大了去了,我們一定要在幽州地區打造一道堅固的防線,守住或者奪回一些城池,讓高句麗人無法越過我們的防線,產生對峙。

  ??隻要對峙發生了,我們就處在優勢中,遼東之地我們沒有發展農業,還沒來得及經營,高句麗人得不到糧食和軍械補充,肯定已經支撐不了多久,隻要我們牢牢把握住北平一線,那麽高句麗人必然缺吃少穿,軍心定然動蕩,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了,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利用一下高句麗人的驕傲心理做些文章。

  ??高句麗人一路追擊張儉兵團,張儉一敗再敗,高句麗人必然輕視我軍,在他們並不知道我軍援軍抵達戰場的時候,我們要發動一次突襲,夜襲是最好的戰鬥方式,我們兵馬少,正麵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唯有夜襲才是最好的辦法。

  ??蘇寧對此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覺得,作為一個最善於使用夜襲戰術的人,夜襲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也是最糟糕的戰鬥方式,因為如果高句麗人兵臨北平或者是任何一座有兵馬駐守的城池,一定已經經受過了守城方最常做的夜襲的騷擾,他們定然對夜襲有準備。

  ??無論是突襲還是夜襲,我們的兵馬數量遠遠少於他們,一旦我們失去了衝擊力,被他們大軍團團圍住,那我們就完蛋了,現在最好的方法,不是硬碰硬,而是圍魏救趙!我們建立了三支海軍,不是放在那兒放著給人家看得!是用來打仗的!東海海軍和南海海軍都已經有過了出動和戰鬥的經驗,唯有幽州海軍還沒有發生過,而且幽州海軍限於地區原因,招募兵馬並不容易。

  ??但是兩年多了,幽州海軍也有了幾千人的規模,戰船也有了幾百艘的大戰船,我們為何不使用圍魏救趙的戰術?高句麗人盡出大軍攻擊我大唐,那其本土定然沒有更多的軍隊可以守衛,而且要注意的是,那片土地上可不僅僅隻有高句麗一個國家,還有百濟和新羅啊!

  ??百濟已經沒什麽用了,三國裏麵最弱的國家,但是新羅不一樣,八十多年前新羅打敗了高句麗和百濟獲得了他們的漢江地區,從而擁有了很多的人口和肥沃的土地,並且擁有出海口,也和大唐一樣敵視高句麗,如果我們可以說動新羅和大唐一起聯盟,讓新羅從背後進攻高句麗,而我們從高句麗的海岸上登陸,直接進攻高句麗本土!我就不信高句麗的軍隊不會回援!

  ??長孫衝提出了異議,高句麗既然出兵十五萬攻打我大唐,就算不會考慮到我大唐以海軍的突襲,也不會不考慮到新羅這個因素。很有可能已經和新羅達成了某種協議,這才會出動大軍攻打我大唐,否則高句麗怎麽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蘇寧冷冷一笑,國與國之間沒有絕對的協議,隻是利益的高低而已,隻要大唐出價比高句麗的更高,你說新羅是會幫助大唐攻打高句麗,從而得到高句麗的領土,還是等著高句麗的到了大唐的技術和糧食之後變得更加強大再掉過頭來打它?新羅搶奪了高句麗的漢江流域,高句麗可一直沒有把這口氣咽下去啊!

  ??說道這個問題。長期和外部勢力打交道的縱橫司左侍郎蘇寧可就具備了絕對的優勢了。在這種問題上,這支軍隊裏麵沒有人比蘇寧更加精通,所以,秦瓊李伯瑤和長孫衝都對蘇寧的提議表示認同。那麽。接下來就是另外的問題了。因該如何說動新羅出兵攻打高句麗?

  ??大唐的血滴子密探遍布朝鮮半島,高句麗似乎得知了什麽,發動了大清洗。導致在高句麗的血滴子損失嚴重,但是新羅的血滴子並不算少,我們可以聯絡一個新羅的血滴子,蘇寧讓縱橫部以最快速度交付一份外交文件給新羅國王,然後讓這個血滴子以大唐官方麵目重新出現,直接麵見新羅王,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新羅王出兵!

  ??對於蘇寧的這個想法,大家都覺得有些冒險,而且不太可靠,誰有那個三寸不爛之舌可以把新羅王說動?新羅本地的血滴子探員裏麵有那樣的人才嗎?他們不知道血滴子的內部運作,蘇寧卻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隻要把該說的都告訴那個密探,他絕對可以說的天花亂墜,這是縱橫術裏頭最基本的科目,每一個人都學習過。

  ??讓新羅的血滴子組織選舉一個最能說會道的去見新羅王,那就等著他們的消息吧,而且對於這次的聯盟,蘇寧覺得百分之一百可以行得通,隻要曉以利害,讓新羅王明白,大唐獲勝,高句麗戰敗,對於新羅來說絕對是一個好事情,那麽就足夠了,新羅不會放任高句麗更加強大的!

  ??這是最重要的理由!無論是新羅還是百濟都不會願意看到高句麗更加強大,這是一個不可推翻的結論,所以這就是蘇寧最大的依仗,隻要新羅王沒有腦子抽抽覺得高句麗獲勝對他而言是一件好事情,那麽就足夠了,新羅肯定會擔憂,肯定會出兵,大唐更可許諾唐軍攻打下來的高句麗領土也可以交付給新羅統治,新羅會不答應?

  ??隻要不是傻子就一定會答應!高句麗還有有北方盟友,一個叫做契丹的部落國家作為盟友,提供強大的騎兵,過往的戰爭中,新羅和百濟都深受其害,如果讓高句麗獲勝了,取得了大唐的北平城,從而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對於新羅和百濟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新羅王不會那麽蠢!

  ??把這個事情說出來,秦瓊三人頓時覺得,自己坐在新羅王的位置上,也絕對不會答應這種事情的發生,更何況高句麗的三國和中國漢朝時期的三國是不一樣的,中國三國是同宗同文同血脈,這國家的國民的親戚就在那個國家裏麵,高句麗三國不一樣,互相沒有文化和血脈上的認同,所以他們完全不會考慮到什麽民族上的問題,隻會考慮自己的國家的強大與否。

  ??這就是蘇寧最大的依仗,唐軍可以分出一萬兵馬北上北平協助張儉防禦北平城,按照之前的戰略謀劃建立犄角防線,阻止高句麗軍團進一步突入,而另外一萬兵馬就要在有膽有識的人的帶領下突入高句麗本土,在高句麗本土做一場極為危險的生命遊戲。

  ??最後做出的決定是,秦瓊帶著長孫衝和李伯瑤率兵一萬去北平城,協助北平軍抵抗高句麗的正麵進攻,而蘇寧和薛仁貴兩個人則帶著一萬兵馬依靠海軍渡海,直插高句麗本土,直接往高句麗如今的國都長安城而去,一提到這個蘇寧就來氣,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居然也敢把國都的名稱稱作是長安城,簡直是想死!

  ??蘇寧想起了麥克阿瑟的那場極為的仁川登陸戰役,把金太陽打的屁滾尿流,如今高句麗的國都長安城也就在現今的平壤城區附近,雖然不是一座城,但是就是那麽個意思,以前的國都叫平壤城,但是那個平壤城大概是漢朝時期的樂浪郡,後來被高句麗吞並的漢四郡的最後一郡,而如今的這個長安城,才是現今朝鮮的平壤城地區。

  ??其實登陸朝鮮的戰役也不是馬克阿瑟第一個打的,就算是如今的蘇寧打算這樣做,那也是後輩了,早在漢武帝時期,著名的海軍將軍楊仆就曾經率領海軍陸戰隊渡海直擊朝鮮半島,雖然因為內部紛爭原因而未盡全功,但是依舊是中國海軍史上非常光輝的一筆。

  ??既然那場戰役沒有被太多人記住,那麽,就讓我來打一場足以被後人記住的搶灘登陸戰役吧!(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