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三 吐蕃大亂
作者:禦炎      更新:2021-08-11 05:42      字數:4091
  關乎大唐的事情,從來都是東邊按下了瓢,西邊又飄起來了葫蘆,或許是老天爺都看大唐不順眼,覺得大唐發展的實在是太過不可思議了,都有些要超過這個時代的範疇了,大唐長安城周邊的地區發展程度最高,已經達到了至少可以吃飽肚子的程度,在兩餐都可以保證數量的前提下,李二陛下下令允許有條件的民眾一日三餐,不用擔心會被視為逾越,雖然在這之前,一日三餐是貴族的特權。

  ??物質生產大規模豐富之後,貴族失去了這一特權,準確的說是除了貴族之外,長安城周邊區域的很多百姓也獲得了這一特權,所以這個特權就算不上是特權了,在這個世界上其他區域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或是窮困的吃不上飯的時代,大唐長安城方圓幾百裏的地區已經成了這個世界上文明程度和物質豐富程度最高的區域。

  ??以長安城為中心,一步一步地向四周輻射,關中地區緊隨長安腳步,大量種植高產作物和經濟作物,大量飼養家畜以提供肉食,大量引進暖房技術使得冬天也可以吃上蔬菜,山東複興和江南崛起計劃也在穩步開展,這兩個地區的百姓也逐步安定下來,按照長安模式大力發展起來。

  ??而教育普及計劃也開始了第二輪的普及,這一次普及的區域是山東地區受創最嚴重的幾個地方以及江南的揚州和荊州地區,一樣是一千個鄉,一千名啟蒙老師準時下放到各地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勞動改造政策持續推行,大半個北方已經成功停止了徭役,所有的工作都會在軍隊的監視下由戰俘們完成。青壯男子做體力活,女的和老的小的就做一些縫製衣物飼養牲畜等等的活計。

  ??關於外族的移民政策也快速的推行下去,外族移民隻能通過五大渠道進入大唐才能算合法。否則就是非法,而進入大唐之後隻能選擇居住在四大城市中。其餘的地方出了外族商人是不可以涉足的,要想在大唐的土地上行走,就需要通行證,或者是永久居住證,成為大唐子民,隻有在成為大唐永久居民之後,才可以享受大唐子民所具備的一係列權力。

  ??關於身份證這個東西倒是得到了大唐官員們的一致好評,紛紛認為這個東西製造出來以後對於統計戶數和征收賦稅來說都有了很好的憑據。而且身份證明上五指印、體貌特征等身份辨別方式也給了黑戶口很大的打擊,從山中走出來的黑戶終於大白於天下,居然有數十萬人。

  ??科舉考試的準備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著,這是第一次開放官位考取的科舉考試,將朝廷需要的官員名稱和官位公諸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可以考取什麽樣的職位,最高的是縣令,最低的也算是公務員吧,縣令以上的官職沒有一定的經曆是不可以被授予的,因為大唐考核官員的標準越來越嚴格了。

  ??軍事大學第一期學子正式畢業。軍隊大將蜂擁而至軍事大學搶人,對的,搶人。那些特別優秀的學子比如現在還在西域諸國戍守邊疆的薛仁貴王玄策還有杜荷三人特別被點名,幾乎每一個來到軍校要人的軍官都在搶人,好幾個大將搶著搶著就打了起來,紛紛表示要用武力來決定這些優秀學子的去留,薛仁貴三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已經被軍校給賣了。

  ??至於其他的一批學子,比如軍校著名風雲人物小周瑜孟雨等保安司成員也被點名要走,程咬金體現出大將風範,拿著自己的馬槊騎著高頭大馬就和一樣要搶人的段誌玄打了起來,打的那叫一個天雷地火。李世績陰著臉和李大亮比拚起了劍法,薛萬鈞和薛萬徹兩兄弟反目成仇。比起了拳法。

  ??軍校迎來了最熱鬧的一天,所有教員都很有默契地停課。二期學子和新招收的三期學子都去看熱鬧,看一期前輩們是如何被大將軍們搶到手的,一般是打贏一場可以帶走五個人,軍校綜合成績排名被李靖列了出來,寫在大大的紅紙上,貼在大操場的講演台上,幾十個將軍就在場上打成一團,先是混戰,然後是捉對廝殺,最後是決戰,第一個獲勝者就可以帶走最優秀的五個人。

  ??打到最後,程咬金耍無賴,得到了頭籌,於是十分幸福的打算把軍校綜合排名前五的學生全部帶走,然後被李靖阻止了——排名前二十的二十名優秀學子一次隻能帶走一個。

  ??程咬金大怒,剛要動拳頭和李靖說理,就被後麵追上來的狂喜的將軍們按倒在地一頓暴捶,尉遲恭打的最來勁兒,一個勁兒的喊著早就看你這老家夥不順眼了,居然那麽貪心,前五名都想要……

  ??打到最後,薛仁貴和王玄策被程咬金搶走,杜荷以及長孫衝被李世績帶走,蘇定方搶走了孟雨和趙良,段誌玄奪走了焦長河還有程處默……

  ??總而言之,軍校的學生們被幾十位將軍拆成了好幾十塊打包帶走了,最後結束的時候,一群大將軍鼻青臉腫衣冠不整的被他們挑選的學員抬走了,跟著他們會軍營,一邊走一群老潑皮還在互相咒罵,說什麽明年最優秀的肯定是我的之類的……

  ??這在以後就成為了一個傳統,每一年軍校學生畢業的時候就是各衛大將軍和將軍們的角鬥場,打的都很精彩,以至於李二陛下也聞風而動,親自主持搶人儀式,為了在皇帝麵前長臉,這些老家夥們打的更歡了。

  ??到了老一代將軍們紛紛退役,新一代將軍們成長起來的時候,比如好幾年以後薛仁貴他們的時代,更是引入了上一年度軍功比拚的環節,各種功名利祿的誘惑,各種武藝和晉升製度的比拚,最後還有軍隊夥食啊軍餉啊獎懲製度啊一係列的比拚,整一個大唐好軍隊的比賽現場。

  ??因為皇帝坐鎮,沒人敢耍滑頭,將軍們更把那些上一年度或者上上年度被拉走的前軍校學子拉出來現身說法。講述他在這個軍隊裏麵過得日子是多麽多麽的好,軍功是多麽多麽的大,將軍對他是多麽多麽的優待。吃的喝的拿的多麽多麽豐厚……所以這在無意之間增強了軍隊的透明性和相互比拚進步的勢頭,為大唐軍隊戰鬥力不斷的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大唐在蒸蒸日上。吐蕃卻每況愈下,鬆讚幹布和祿東讚夢寐以求的反擊戰沒有帶來吐蕃的和平,卻帶來了幾乎無法遏止的混戰,因為佛教道教的力量在南方較為穩固,尤其是在邏些城周圍最強,所以邏些城周圍的神明教被驅逐之後,那些地方的秩序非常好,管理起來很容易。讓鬆讚幹布和祿東讚有了盲目的信心。

  ??但是沒想到的是越往北方接受領地就越發現局麵混亂不已,明明根本就沒有大唐的道士和和尚去那裏傳教組織教派,卻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大群打著佛教道教旗號相互敵視相互攻擊的暴民,互相稱對方為賊,這邊擁護佛教,那邊擁護道教,卻既不守教規,也不知道佛教道教到底是什麽東西,其根本性質就是爭霸的地方團夥。

  ??更南邊一點兒還好,再往北邊的時候。鬆讚幹布和祿東讚才發現情況的確嚴重,這些地區已經被那所謂的佛派和道派給分割占領了,拿著神明教遺留下來的武器。雙方互相進攻,對待平民則是橫征暴斂以至於搶奪,導致大批民眾流離失所,失去了房子和土地,失去了牛羊和草地。

  ??佛教和道教完全沒有達到過的地方,卻出現了佛派和道派的相互敵視和仇殺,這讓紫雲真人和長捷法師也大感意外,隨後他們了解到,這根本就不是佛教徒和道教徒。隻是一批打著佛教徒和道教徒的名號的土匪,他們隨後建議。佛教和道教的人手不足,短時間內難以前往傳教平定事端。他們也根本沒有預料到局麵會亂成這個樣子,這應該是當地民眾被壓迫得太久了導致的瘋狂報複,佛教和道教隻是口號而已。

  ??鬆讚幹布和祿東讚緊急商量著要不要派遣軍隊去鎮壓叛亂,但是因為大量軍隊被彈壓過後還不太穩定,完全可以信任的軍隊不過五萬,不能調遣太多的軍隊前往,於是鬆讚幹布決定讓祿東讚聯係北方十幾個領主聯合出兵南下鎮壓動亂,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住局勢,祿東讚剛備發送信件,就接到了一個滿身是血的信使送來的信件……

  ??北方十二個領主的土地已經被暴民攻破了六個,剩下六個團成一團正在苦苦防守,但是暴民人數太多,甚至超過了當初神明教有預謀的人數,不停的衝擊,防線幾近崩潰,而祿東讚的領土已經失陷了一半,祿東讚的長子和三子被暴民殺死,其餘家人全部逃亡其他地方,請求祿東讚盡快率兵來援。

  ??祿東讚頓時慌了……

  ??鬆讚幹布倒吸一口冷氣,終於意識到大事不妙,神明教的確壓迫所有民眾壓迫得很慘,但是他們也同時扮演了維護秩序的角色,他們一旦失去了威信,發現上當受騙的民眾的反彈會是何等的慘烈也不難想象,反彈過後神明教轟然崩塌,但是同時維護秩序的人也不複存在了,失去了維護秩序的人,佛教和道教的力量沒有來得及抵達那些地方,又會發生什麽事情?這很難想象嗎?

  ??鬆讚幹布痛下決心,調集精銳親軍兩萬五千人配上七萬五千普通軍隊一共十萬軍隊交給祿東讚,讓他北上平叛,順便拯救他自己的家人和他的領地,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自己率領兩萬五千精銳和剩下的軍隊坐鎮邏些城,穩定吐蕃的南部疆域。

  ??祿東讚沒有做任何停留,迅速領命而去,幾個時辰以後十萬大軍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紫雲真人驚訝的沒有發現軍隊攜帶糧食,於是詢問吐蕃官員,吐蕃官員表示吐蕃軍隊征戰從來是打到哪兒吃到哪兒,反正對付的是暴民,殺掉以後搶他們的糧食補給自己就可以了。

  ??紫雲真人愕然……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大唐潛藏已久的情報部隊終於不用躲躲藏藏的了,大半個吐蕃陷入了極端的混亂之中,混亂之中情報人員是最不容易被發現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情報交流的大好時機!

  ??於是乎,一到夜晚,隻要抬頭細細查看,就能看到一輪明月之下一片飛鳥的身影呼的一下閃過,向東北方向飛去……(未完待續)

  ??ps:ps:那啥,章節號的問題是老夫的一點疏忽,那個碼字的時候疏忽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情節是可以連續的上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