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五 宗教的用處
作者:禦炎      更新:2021-08-11 05:42      字數:4022
  會談是在大唐的軍營裏麵展開的,作為勝利者和這塊土地的擁有者,大唐以主人的身份招待了以祿東讚為代表的吐蕃代表團,以杜如晦為首的大唐代表團熱情招待了吐蕃代表團,雙方展開了親切而熱烈的雙邊會談,會議就多項重要議題展開討論,雙方不斷取得共識,氣氛融洽,感覺良好。

  ??“那麽,吐蕃國每年向大唐朝貢的物品數量和種類就這樣定下來了,祿東讚將軍沒有意見吧?”杜如晦笑眯眯地將一張寫滿了字的紙遞給了祿東讚,祿東讚接了過來,感歎大唐這種紙張的優良品質,看了看上麵的漢字,然後點點頭:“我們沒有意見。”

  ??杜如晦點頭,然後提起毛筆在自己身前的一張白紙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按了手印,並且取出李二陛下交給他的代表皇帝意見的玉璽蓋了上去,遞給了祿東讚:“請祿東讚將軍按照老夫的方式在那張紙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按手印,然後蓋上代表吐蕃國主的印璽,之後交給老夫保管。

  ??寫有老夫姓名和手印以及印璽的這份條約由吐蕃國保存,而這份條約則由大唐代為保存,以後的一切相關事宜都將以這份條約作為對照基準,完全按照條約實行,這是最後一份,加上之前的所有條約,一共三十五份條款,咱們這份約定也就簽署完畢了。”

  ??祿東讚點點頭,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然後取出鬆讚幹布交給他的印璽蓋了上去,話說吐蕃之前是沒有印璽的,結果聽說會談要用上印璽,鬆讚幹布連夜命令最厲害的雕刻師傅雕刻出一份代表吐蕃讚普的印璽,送到了祿東讚手上,讓他看著辦。

  ??祿東讚蓋完了印璽,將手中的紙遞給了杜如晦,杜如晦接過了合約,略微掃了掃,也就對此表示滿意,大唐和吐蕃國之間的第一份條約《吐穀渾條約》就這樣簽署完畢了。

  ??吐蕃國正式向大唐表示臣服,並且承諾每年向大唐朝貢,保證大唐周邊的安寧,雙方的邊境線劃分完畢,士兵不得越界一步,大唐將在吐蕃國內設立大唐的通商機構,也就是代表性的大唐駐吐蕃使館,另外附上駐軍五百名,用以保護使館和吐蕃境內所有大唐子民。

  ??在大唐設立西域都護府的問題上,吐蕃要與大唐保持步調一致,大唐如有需要,對於大唐提出的出兵兩萬以下的要求不得違抗,必須執行,大唐賜給吐蕃讚普一枚“吐蕃國主”金印,今後吐蕃國與大唐的一切文書往來沒有金印是不可以被認同的,同時,為了表彰吐蕃在吐穀渾問題上的優異表現,大唐將賞賜吐蕃黃金一千斤,以示表彰。

  ??最後的最後,雙方互相在屬於本國的條約封麵上簽上自己的代表者姓名,按上手印,然後交換簽署,最後再交換回來,表示條約正式簽署完畢,《吐穀渾條約》從現在開始就將成為大唐和吐蕃交往過程中的最高準則,雙方都不得違背。

  ??正式議題的環節終於結束了,祿東讚稍微鬆了一口氣,大唐沒有提出什麽太過分的要求,沒有要錢財和物品的補償,反而還給了吐蕃一千斤黃金作為賞賜,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是對於財政不充裕的吐蕃國而言,這一千斤黃金的用途真的很大,當然,前提是這黃金沒有被那些祭司給奪走,該死的,這黃金一定不能落到那些祭司的手中!

  ??一念至此,祿東讚開口道:“杜相,在下有一個不情之請,還請杜相答應!”

  ??杜如晦說道:“何事?你說吧。”

  ??祿東讚說道:“想來杜相不太了解我吐蕃國內部的一些問題,吐蕃有一群祭司,以祭司神明的名義占據了大義的名分,而吐蕃民眾大多迷信之,將吐蕃大部分的糧食與錢財都獻給他們,供他們揮霍,有些時候他們為了祭司神明寧願把事物都燒掉,也不會給快要餓死的人吃,甚至還會拿活人祭祀,吐蕃被他們折騰的奄奄一息。

  ??在下每每看到這些人,都非常痛恨他們,但是苦於沒有辦法對付他們,他們的存在就算是讚普也沒有辦法撼動,隻能眼睜睜看著那些民眾餓死,而無可奈何,而這一次大唐賞賜給吐蕃的黃金一旦被他們得知,一定又會用各種手段將之奪走,到時候吐蕃不知道又要有多少民眾被餓死,還請杜相幫幫吐蕃,不要再讓吐蕃民眾活生生餓死!”

  ??祿東讚說的動情不已,眼睛一紅,一拜及地,杜如晦的眼中閃過一絲警覺,瞟了身邊的蘇寧一眼,而後站起來,故作匆忙的將祿東讚扶起:“哎呀呀,祿東讚將軍這是何苦呢?真是想不到,吐蕃國內居然還有這等草菅人命之人,真是想不到啊,這件事情,老夫一定會過問,你放心吧!”

  ??祿東讚心中一喜,又擠出了幾滴眼淚,抬起頭剛要對杜如晦表示感謝,就看到杜如晦身邊的蘇寧站了起來說道:“杜相,這件事情,在下以為,大唐不宜插手才是。”

  ??祿東讚心中一驚,蘇寧從方才合約開始談判之時就一言不發,祿東讚還以為這蘇寧隻是徒有其表,或者隻擅長軍略,不擅長其他的事情,所以就有些忽略他,結果他此時站了出來,這卻是為什麽?他拿什麽反駁自己?

  ??杜如晦心中有些淡淡的喜悅,但是麵色上非常嚴肅,說道:“蘇副使此言何意?大唐乃禮儀之邦,最重的就是禮儀和天理,那些吐蕃祭司明明有糧食,卻不思分發給百姓,甚至還要拿百姓作為祭祀品去祭祀所謂神明,中原之地早就廢除活人祭祀的規矩,吃活人的生命那叫神明嗎?那是厲鬼!

  ??陛下最看重的就是人命,每每說起古時候拿活人祭祀陪葬或是不顧人死活而隻專注祭祀之事,都是痛恨不已,明言大唐境內不允許發生這種事情,如今吐蕃已經向大唐稱臣,這種事情,老夫身為大唐的右仆射自然要管,草菅人命者,殺無赦!”

  ??祿東讚心中更為驚喜,以為這事十拿九穩,結果蘇寧卻是麵帶猶豫的說道:“杜相,此話雖然有道理,但是,那些祭司畢竟是吐蕃人,吐蕃尚且是為國家,並非大唐國土,也不是大唐州縣,雖然向大唐稱臣,但是,條約中並沒有規定大唐可以涉及吐蕃內務。

  ??大唐周邊番屬國也很多,但是大唐從未涉及過其國內政,這些事情雖然聽起來不仁不義,可這終究不是大唐的內政,而是吐蕃自己的事情,大唐確實不方便插手啊,要是插手了,周邊諸國會如何看待大唐?所以,在下以為,此事不妥。”

  ??祿東讚簡直想把蘇寧給撕了,因為他所說的正是一個最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是他昨天思考了一整晚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給大唐這個權利吧,就怕大唐會有些別的想法,但是要是沒有這份權利,大唐搞不好還就真的不會理睬那些祭司的胡作非為,到時候要是沒辦法掌控好那些商人,隻會把事情越弄越糟。

  ??祿東讚焦急地看著杜如晦,這一看心就沉底了,杜如晦露出了思索的表情,然後歎道:“唉,天不助我啊,祿東讚將軍,不是老夫不願意幫忙,隻是此事事關大唐的聲譽和周邊諸國的看法,大唐不是隻有吐蕃一個藩屬國,也不知隻有吐蕃一個國家有問題,但是大唐的承諾就是不敢於藩屬國內務,否則,大唐會被如何看待?

  ??此時若是老夫插手,老夫的身份又太特殊,肯定會被周圍藩屬國所注意,所誤解,所以,此事當真不適合大唐插手,大唐也隻能對此事表示遺憾了,唉,老夫愧對吐蕃民眾啊!”杜如晦滿臉的失望與遺憾,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讓所有不知情的人都感到心中有些堵塞……

  ??祿東讚的心中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當他快要作出決定的時候,蘇寧卻突然開口了:“杜相,祿東讚將軍,在下以為,大唐雖然不能插手吐蕃內政,但是,卻也不是沒有辦法啊,若是換個方法,就算大唐不直接插手,還是可以有些作用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感興趣了,就算是杜如晦昨夜和蘇寧徹夜商討今日會談細節的時候蘇寧也沒有說,倒不是蘇寧不願意說,而是他剛剛才想起來一個相當重要的訊息,吐蕃所處地是**,**最有名的宗教是藏傳佛教,蘇寧依稀記得藏傳佛教是印度佛教與古象雄佛教交匯的產物,而佛教自然不會用活人做祭品。

  ??印度佛教是公元七世紀傳入吐蕃的,究竟是七世紀的哪一個時間點,蘇寧不知道,史書上也沒說,但是卻大概可以估計到,目前占據吐蕃主流意識的還是吐蕃自己的那個吃人教派,貌似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之後與吐蕃本土邪惡教派展開了數百年的鬥爭,期間還有好幾次滅佛運動,現在這個樣子也就是說佛教即使傳入吐蕃也沒有占據主流。

  ??那麽幹脆就別讓印度佛教來辦這件事情了,直接把中土佛教和本土道教引入吐蕃不就行了?唐代奉行儒釋道三家並行的政策,儒家並非宗教,但是佛家和道家都是宗教,道家在中國曆史上的威力也不小,不論是張魯的五鬥米教還是張角的黃巾教派,都是以道教教義為基礎的。

  ??想想中東和印度這些宗教衝突劇烈的國家吧,為了各自的宗教信仰,打得頭破血流家破人亡在所不惜,宗教的力量甚至可以主導政治,政治力量都無法牽製宗教的力量,如果可以讓道教、中土佛教、象雄佛教和印度佛教在吐蕃本土與本土教派之間展開激烈的宗教博弈,那該多精彩?

  ??中國古代政府自從黃巾之亂以後就特別重視宗教的發展,尤其是不能允許宗教主導政治,這既是幸運也是不幸,幸運的是中國始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宗教仇殺與對立,中國的兩大宗教道教與佛教都是以比較和平的方式競爭和共存,沒有涉及到武力爭鬥,除了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之亂,那也是一群農民按照他們理解的基督教胡亂鬧出來的……

  ??不幸的就是,中國始終沒有自己的信仰……

  ??可是不管怎麽說,這也是一個妙招,讓中國沒有發生的事情在吐蕃發生一次,試試看,能不能達到印度或者中東的程度,若是可以的話,吐蕃就沒有下半輩子了……rs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