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九 抗日第一人
作者:禦炎      更新:2021-08-11 05:12      字數:3951
  蘇寧對唐代的了解自從一年多以前來到大唐之後就不斷的加深,晚上也常常通過神機查閱資料,了解大唐的風土人情以及各位名人,但是正所謂百密一疏,總有些事情是記不住的,哪怕你擁有過目不忘的變態本領,所以一個並不是很出名很特別的名字就在蘇寧的眼中一閃而過,沒了消息,而如今再一次聽到的時候,卻又出現了一種莫明奇妙的在意。

  ??這家夥還做過官,對的,差不多的,三十歲的年紀,要是沒做過官,還有這種淡然的氣質,蘇寧還當真要懷疑一下這個家夥是不是山東世家打入縱橫司的無間道,不過這家夥做過官,到可以查一下他的資料,查查他的底,畢竟一個官員辭官來縱橫司,多少還是讓蘇寧有些在意,說到底,縱橫司的誘惑力還沒那麽大吧?

  ??不過和劉仁軌談論了一會兒關於縱橫術的事情,蘇寧對劉仁軌就從疑惑變成了欣賞,他的文化素養很高,對於儒家經典有自己獨特的看點,尤其是對於曆朝曆代那些腐儒誤國的事情非常的不滿意,由此他才產生了厭惡儒學的想法,當然,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在做官的過程裏麵,他發現,做官需要具備的才能,基本上都不能從儒學裏麵得到。

  ??儒學講究的做官的方法和目的就是教化,可是這根本就不實際,做官的初期他也試圖像儒學經典裏麵講述的那樣教化萬民,結果一個老百姓的一句話罵醒了他:“飯都沒得吃。還讀什麽書?讀書能吃飽肚子嗎?餓死了讀書有什麽用?!”

  ??劉仁軌的思想由此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深入基層,這才發現一個真理,餓著肚子,怎麽讀書?餓著肚子滿腦子想的都是吃的東西,哪裏讀的進書?就算是顏回也不至於沒有東西吃吧?這些百姓是真的沒有東西吃,他嚐試了一下,一天之後放棄了,連喝三碗稀粥之後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教化萬民。就要先讓萬民吃飽。

  ??也因此他對於儒家的學說產生了質疑。對於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讀書方法也產生了質疑,他不愁吃穿,雖然自幼隻是平民,但是好歹有飯吃。所以讀的進書。而像這些百姓一樣吃了上頓沒下頓。或者連著好幾天沒東西吃,一天不勞動就沒東西吃,哪裏讀的進書。讀得懂那些大道理?

  ??這事兒放在今天也好解釋,什麽叫再窮不能窮教育?那就是說再窮也不能讓教育的投資減少,再窮也不能讓讀書的孩子沒飯吃,這也是有前提的,要有能力讓讀書的孩子有飯吃,不至於餓肚子,一旦餓了肚子,哪裏還有心思讀書?古代教育無法普及的原因,也就在於大部分老百姓吃不飽肚子,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無法滿足,如何向上追求更高一層次的精神追求?

  ??劉仁軌逐漸明白了這個道理,於是他就想帶著百姓朝著可以吃飽飯的道路前進,但是隨後他就發現,他根本做不到,父母為了讓他安心讀書好做個官,從來就沒有做過農活,不知道如何種地,如何翻地,如何育種,如何耕種,如何除草捉蟲,如何明白天時地利,如何灌溉,這些他統統不懂,那又談何讓百姓吃飽肚子?

  ??他就學,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蹲在田地裏麵,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倒是博得了一個好名聲,但是什麽事情都幫不上忙,農活倒是幹得不錯,可是就那麽些收成,交租的交租,交稅的交稅,根本沒有富餘的糧食可以讓百姓們安心讀書。

  ??這就是孔孟之學?這就是聖人之言?這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道理?

  ??劉仁軌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質疑,於是乎,劉仁軌蛻變了,他開始遍翻自己所能找到的書籍,汲取一些不一樣的知識,他想起了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裏麵有農家一說,其他時候也有諸如《齊民要術》之類的農學書籍,他開始學習這些書籍,幾年之內成為了農學家,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好官,帶著農民們累死累活的幹,但是結果還是那樣,除了交租交稅,剩下來的糧食根本不夠吃……

  ??由此,如何讓百姓吃飽肚子成為了劉仁軌心中最大的疑惑,到處讀書,到處請教,他就是得不到答案,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問題,就算是皇帝,也給不了他答案,就算是孔子孟子複生,也給不了他答案。

  ??因為這個事情,他放棄了儒家的信仰,開始尋找其他的心靈寄托,尋找其他的學說,希望其他的學說可以解決他的疑惑,可惜的是,他沒辦法;後來,他聽說了一位傳奇般的小侯爺,這位小侯爺的莊子,也就是他的封地,裏頭的百姓可以吃飽肚子,還有富餘的東西做買賣,原本一個人煙稀少的小莊子成為了整個三原縣納稅最多的富餘莊戶,集市都在那裏舉行。

  ??劉仁軌就想啊,或許,那位侯爺有辦法改變這一切,他三次上三原侯府請教這個問題,但是很不巧,第一次三原侯出征,第二次三原侯去了莊子上,第三次三原侯去了軍事大學常住,不在家,劉仁軌認為自己和這位三原侯緣分不夠,於是他隻好跑到蘇家莊子上去看看具體的情況。

  ??在那裏,他看到了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場景,人人都有田耕,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有衣穿,人人都有笑容,這裏的一切,都是他夢寐以求的,他渴望帶著他治下的百姓也做到這一步,要想做到這一切,首先就要找到蘇侯爺,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得到了機會,那就是縱橫司的設立。

  ??左想想又想想,劉仁軌辭去了官職,他的誌向變成了讓天下百姓都能吃飽肚子,天下百姓都可以讀書。僅僅是治下百姓那如何夠?於是乎他決定跟隨蘇侯爺學習蘇侯爺的學識,哪怕是縱橫術也無所謂,也挺好,隻要不學儒術,那就可以,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讓天下百姓都能吃飽肚子的學識,這個最重要。

  ??今天,他終於得到了能和蘇侯爺蘇寧單獨相處的機會,但是,但是就在他想開口詢問的時候。他突然犯了擔憂。心想這個事請一定是不傳之秘,一定是絕學,絕學怎麽可能輕易示人?除非,除非我做到了更多事情。我做好了更多的事情。那樣的話。作為獎勵,我就可以學到這些知識了!

  ??於是劉仁軌按耐住了心中的衝動,平平靜靜的吃完了一頓飯。享受了一下能和蘇侯爺同桌吃飯的巨大榮耀,心滿意足的告辭了,同時決定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學習,得到蘇侯爺的認同,學習蘇侯爺的絕學,那樣的話,哪怕蘇侯爺比自己小一半也無所謂,拜師也無所謂,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一點還是很對的。

  ??蘇寧不知道劉仁軌的心裏麵是怎麽想的要是他知道了,一定會哭笑不得,要想在這個時代帶著百姓們進入有吃有喝的好日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錢……

  ??蘇寧看著劉仁軌離開了,立刻起身把房門鎖好,拿出了神機開始查閱資料,不差還好,一查嚇一跳,好家夥,這家夥原來就是劉仁軌啊!我看看,嗯,做過小官兒,武德初年做的小官兒,一直到貞觀十四年才得到了升遷,永徽年間和武則天時代是他的輝煌時期,然而他最輝煌的事跡,還是帶著大唐與新羅的聯軍在白江口打敗倭寇和百濟的聯軍,打勝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第一場正式戰鬥。

  ??他就是所謂的抗日第一人嗎?

  ??蘇寧很好奇,這個家夥就是白江口大破倭寇的英雄?當時他貌似已經六十歲了,大器晚成啊,真是大器晚成,不過,若是沒有那段時間的積澱,他會有那樣的輝煌嗎?一直到公元六百八十五年,武則天時代,他才逝世,活了八十四歲,老壽星一樣的人物,位極人臣,武則天因為他的逝世罷朝三日,極盡哀榮。

  ??壽命夠長,是可以大用的人才,不用擔心早死,還是個抗日英雄,很好,很好,就決定是你了,一定要好好兒的培養他,不過要是他的話,就算是在軍事大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他既然選擇了縱橫司,那就在縱橫司吧,縱橫司也有武官這樣的職位,是可以帶兵的,也是可以打仗的,反正到了最危機的時刻,隻要是個男人,就是兵。

  ??不過貌似有些要注意的問題,李義府?這個家夥也算是個人物啊……蘇寧看著劉仁軌的資料,突然發現了劉仁軌曾經因為得罪了李義府而遭罪,而李義府和自己是差不多大的年紀,但是這家夥人品不怎麽樣,和後來的口蜜腹劍的代表人物李林甫是一樣的屬性,雖然做過丞相,還被封為郡公,到頭來還是流放而死。

  ??這家夥,貌似是被幾個人舉薦給李二陛下的,到時候要注意注意,可別被這家夥給盯上了,否則一定沒有好果子吃。

  ??收起神機,蘇寧和衣躺下,這麽晚了就不去麻煩武侯們了,以前總是開條子有些不方便,現在多多少少習慣了宵禁的政策,也就不去在意了,晚了就住在縱橫司就是了,現在還沒有老婆呢,不用著急,等有了老婆再說吧,話說這個時候李芮涵在做什麽呢?好久沒見了,是不是的托人送些小禮物以示自己沒有忘記她,但是終究不太好,畢竟還在戀愛期間,自己這個男盆友總是忙於公務,也實在是有些冷落李芮涵了。

  ??雖說這樣才是正確的舉動,快要結婚的人才更要避嫌,但是這不符合自己和李芮涵這一對戀人的實際情況,要是可能的話,蘇寧也想時時刻刻都和李芮涵黏在一起,聞著女兒香,時不時的揩揩油,可比待在一群大老爺們兒的身旁聞著汗臭腳臭狐臭要好得多,雖說蘇寧自己也好不到哪裏去,但是,男人嘛,都那個樣兒,身上沒點兒臭味,還叫男子漢嗎……

  ??這兩天還要忙,沒時間,等把商隊的事情解決了,就去看看李芮涵吧,反正理由都想好了,李孝恭作為蘇寧的準嶽父也是出力了的,觸動了河間郡王的商隊去西突厥做生意,為蘇寧保駕護航,就去感謝一下嶽父大人如此給力,也是很好的理由,當然順便看一下很久沒有看到的未婚妻,然後做些愉快的羞羞的事情,也是可以的……嘿嘿……(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