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二 不世之功
作者:禦炎      更新:2021-08-11 05:12      字數:4052
  這根本就是他們不能拒絕的誘惑,這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拒絕的誘惑。

  ??無論是李二陛下還是那些反對的官員亦或是那些沒有反對可是也不讚成的官員,這就好比當年秦始皇修建長城,世人皆認為這是過度耗費民力而造成大秦早早滅亡的原因之一,可是秦始皇那樣雄才大略的人物如何會耗費這樣巨大的民力而去做一些他認為沒有用的事情?

  ??事實上,修建長城之前,秦朝廷就對付匈奴的方法和策略召開了一次討論的會議,召集了大量相關人員和專家參與了討論,並且算了一筆經濟賬,最後的出來的結論是,依托長城防禦匈奴和其他少數民族的進攻比起單純的人家來打再調集大軍北上抗敵,要省下很多很多的錢糧,這才使得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

  ??大秦之所以滅亡,乃是過度使用民力而不仁,人民無法生存,這才揭竿而起,要是說大秦對抗匈奴的戰略,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了以法家思想治國,法家思想可以在短時間內強國,卻無法長久的治理國家,因為一個國家不可能永遠保持戰時狀態。

  ??如今蘇寧也在大唐朝堂算了一筆經濟賬,這筆賬單的結果顯示付出十五萬人的糧食,所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得多,接著,蘇寧又闡述了對於大唐壓榨突厥俘虜的勞力所會帶來的負麵影響,也就是突厥俘虜對於大唐的怨恨,那不重要。恨就恨,大唐不怕你恨,隻要管得住,恨不是問題,但是萬一一個不好讓他們掙脫了軍隊的監管,然後聚集起來大肆造反,那可就大事不好。

  ??大唐的斯巴達克起義……不……造反!

  ??所以蘇寧就突厥俘虜的管理和工作問題進行了一係列的規定,比如工作時間最多不超過九個時辰,好歹給他們六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睡覺,否則一點兒勁頭都提不起來。早晚要累死或者造反。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長時間的壓榨他們的勞動力,把他們徹底榨幹之前,不能放任他們無故死去和逃亡。

  ??還有夥食問題。一日三餐不能少。至於數量的問題就是堪堪能活下去。不至於餓死,卻也沒有多餘的力氣用來反抗,這需要掌握好一個度。至少要讓他們能活的久一點,他們活得越久,大唐百姓就會得到越多的利益。

  ??剩下的就是獎勵和懲罰機製,這是很重要的,有利於從內部徹底的瓦解他們的凝聚力,從而造成他們自己不相信自己,自己沒有辦法聯合起來對抗大唐,反而會以大唐為依仗而依靠大唐,信任大唐!說到這裏的時候,唐儉終於反應過來,提出了質疑:“這如何做得到?大唐驅使他們勞作而無休息,他們心中不怨恨大唐已屬不可能,哪裏還能信任大唐,依靠大唐?”

  ??蘇寧笑了笑說道:“這很容易,並不困難,這就需要懲罰和獎勵機製,所謂一張一弛,持之有度,凡事都要有一個度,之前我等過度使用突厥俘虜的勞力,所以才造成了短短一年之內就死亡了一萬四千俘虜的事情,這對於大唐而言是不利的,雖然把大唐百姓的糧食給他們吃我也非常不高興,但是,若想要馬跑得快,就要讓馬吃得好,這樣,馬才會心甘情願的跑,並且不會對主人產生惡感。

  ??當然給他們吃的好一些並不能改善某一些事情,那個時候,可就需要一些別的手段,比如獎勵和懲罰的方式,就是努力工作,所做的事情保質保量,比大多數俘虜都要好的俘虜,就可以得到獎勵,比如,休息一日,可以洗個澡,睡上一天一夜,並且可以在這一天任意吃喝,當然吃的喝的都是他們原本有的分量,這就意味著做的越好吃的越多,而做的不好的就吃不到,乃至於隻能吃到一點點東西,這樣,就可以激勵那些俘虜拚命幹活兒,給他們一個盼頭。

  ??還有就是幹的好的,持續很多天幹得好的,就可以得到特別的獎勵,那就是擔任一個小隊伍的小隊長,大概十到二十個人左右的數量,給他帶領,他可以指示這支隊伍完成他們本身的勞動量之後,還可以把這個小隊長的勞動量轉移到這支隊伍裏麵,也就是說小隊長不僅僅吃的好喝的好,還可以不用幹活!

  ??當然,小隊長就是極限了,不能讓他們有機會帶領更多的人,這些小隊長也是長期苦幹之人,這一下子得到了好的生活條件會做什麽?這就是俗話說的小人得誌,再怎麽厲害的勇士在大唐做久了工也會失去雄心壯誌,隻想過安逸的日子,而咱們就給了他們這個機會,這些小隊長一定會作威作福,奴役手下的小隊為他做事情,而他什麽事情也不做,就可以享受二十個人的食物數量。

  ??久而久之,小隊裏麵的突厥人將不會把憤怒放在大唐的身上,而會把憤怒轉移到這些同屬於突厥人的小隊長身上,到時候,他們就會是大唐的替死鬼,這些突厥俘虜隻會憎恨這些小隊長,而不會憎恨大唐,而大唐在這個時候還可以以主持公道的身份出現,抓住一兩個,注意,不能多,最多一兩個典型,不僅僅可以彰顯大唐的威望和公平,讓這些突厥人感受到大唐的公平美好和這些小隊長的殘暴不仁,兩下裏一對比,誰更好誰更不好就可以體現的出來。

  ??這個時候這些突厥俘虜才會對大唐產生信任感乃至於感激,至於小隊長必須一直存在,咱們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殺一兩個保持大唐的形象,平常的時候隻要在外圍管理這些俘虜,不能讓他們逃逸之類的,並且給他們希望,給他們做小隊長的希望,那些普通的俘虜雖然會憎恨小隊長。但是他們更會想要做小隊長,他們也會像要作威作福,而我們給他們這個機會!

  ??在我們處理了一兩個小隊長的最初一段時間,這些人一定會老老實實地帶隊工作,但是一旦我們的監察人員離開,大唐的管理軍隊不要參合他們內部的矛盾,就讓他們窩裏鬥,就讓他們互相不信任,他們互相憎恨,他們內部越亂。越不能互相信任。咱們就可以得到最好的狀態,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咱們大唐。就要做那漁翁!這樣一來。把他們分為數個小隊。自然的小隊長的任命要很緩慢,要讓他們知道隻有做得越多越好才可以擔任小隊長的職務,那麽為了自己。他們將不遺餘力的為大唐做事!

  ??給他們吃,給他們喝,給他們休息,做到了這三點,那就夠了,剩下的,讓他們內部互相猜疑憎恨,他們就永遠不能夠聚合在一起對抗大唐,大唐將不會擔心這些突厥人聯合起來反抗大唐,從而造成另外的戰爭,雙管齊下,從外部施以仁,從內部瓦解他們,這個時期正是最好下手的時期,咱們在之前把他們壓得很慘,而這個時候猛然放鬆,他們所積蓄的怒氣將會釋放出去,他們就不會想要反抗!

  ??這就好比當初春秋戰國時期蘇秦張儀之合縱連橫之策,張儀對付蘇秦所總領的山東六國,那就是以遠交近攻之策,將並不和諧的六國之間的內部矛盾挑出來,輔以秦國強大的實力,以遠交近攻之策瓦解了山東六國之聯盟,蘇秦身死之後,山東六國之聯盟徹底瓦解,想當初蘇秦一人配六國相印是何其的驚天地泣鬼神,華夏千古以來唯有一人耳,也唯有他才有辦法聯合六國對抗秦國,秦國當時的國力已經不是單獨一個國家就可以對抗的了。

  ??蘇秦想要挽救六國對抗秦國,但是已故師尊曾經告訴過我,一座堅固的城池,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無論它的外表多麽堅固,內部都一定會有跡可循,六國聯合何其大氣磅礴,可惜的是六國之內部也是矛盾重重,還未打敗秦國就開始想著如何瓜分秦國,這才讓秦國有了喘息之機,瓦解六國聯盟,分而破之,蘇秦心血化為烏有,張儀獲得了勝利,這就是我構思這條策略的出發點。”

  ??蘇寧一套長篇大論說了足足幾刻鍾,這才把所有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不過幾乎整個大殿的人都沒有回過神來,都在細細的品味著蘇寧的這條計策,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逐漸回過神來,對蘇寧投以了或極度欣賞或極度忌憚的眼神,李二陛下熱切地看著蘇寧,又把虎視眈眈的目光投向了大殿的一個角落,暗暗下定了某個決心。

  ??唐儉也很快的回過神來,之後撫掌大歎:“這樣之計策,不論放到何處,都有使用的價值,隻要變換一些方式就可以了,張儀之所謂遠交近攻之策竟然可以運用至此,蘇侯,令師尊莫不是先秦縱橫家之傳人?習得一身縱橫之術?”

  ??蘇寧搖搖頭:“自漢武帝罷黜百家以來,諸子百家漸漸式微,幾乎都已經消失在了曆史之中,又有什麽是可以傳承下來的呢?家師到底是不是縱橫家傳人某也不清楚,但是這些道理倒是人人都可以明白的,隻是運用起來多有顧忌就是了,而且多有不擇手段之處,家師也不止一次的告誡過某不可亂用,否則有傷天和。”

  ??唐儉點點頭:“某對於縱橫之術多有研究,其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不擇手段達成目的,不過亂世之中可以想見,便就是如今之大一統,我大唐也有外部敵人,為數不少,正和蘇侯所言相差不多,豺狼虎豹一者不缺,大唐之對外策略也應當所有仰仗縱橫術之處,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等對外,都是對付異族,而非本族。

  ??陛下,臣以為三原侯之所言大善,應當予以使用,當可最大程度利用突厥戰俘為大唐做工,乃至於到最後廢除大唐子民之徭役,那我大唐必成萬世之功,天下子民必對大唐感恩不盡,不複叛矣!”

  ??唐儉話音剛落,李靖便隨之起身附議:“陛下,臣附議!”

  ??工部尚書武士彠也說道:“陛下,臣附議!”

  ??兵部尚書侯君集說道:“陛下!臣附議!”

  ??接著一眾軍方大佬和文官之中的實權人士也隨之附議,乃至於不少武將如同尉遲恭這一類的猛將立刻提出要帶領大軍北上抓捕俘虜,抓他個五十萬回來,立刻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勞動改造,然後免除徭役,大家一起創造一個沒有徭役的國家,一起享用這無上的功德。

  ??不是他們沒有腦袋,實在是萬民稱頌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一個人一生可以得到一次,就已經是祖宗墳上冒青煙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