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德國政策的必然性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382
  五月,德國電台電視台同時發布了一條消息,說找到了亞特蘭蒂斯遺址,就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間的海底下麵,因為那裏找到了一個巨大的金字塔。

  ??“我相信海底遺址,但是我不相信那個亞特蘭蒂斯,除非你們有證據證明柏拉圖真實存在。”

  ??張春對這一消息的回答很簡單,但是卻把在場的人震住了。因為亞特蘭蒂斯最早出至柏拉圖,而現在張春連柏拉圖也懷疑。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有著豐厚的著述,創造了整個西方哲學和科學,您說他們不存在?”

  ??“到現在為止,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這些著述是他們所著,是如何流傳下來的。不要說什麽修道院和羊皮紙,西方有著名的黑暗時期。我想問如此多的著述是怎麽樣流傳下來的。道理很簡單,我們國家有《太公兵法》,但是我們沒有認為那真是薑尚寫的。正因為我們看到了成係統的,數千本書這幾個人的著述。請問,大家計算一下,你們不用研究,光寫字,活這幾個人相同的年紀,能不能寫這麽多書。而當時他們用什麽工具來寫書?羊皮紙,書寫速度要有多快,需要殺多少羊才能寫出這麽多書。恐怕一個國家的經濟會因為兩位神人寫書而崩潰。這可能嗎?”

  ??“那麽是羅馬和希臘時期人們偽托的?”

  ??“這很荒謬,沒有證據表明所謂的羅馬文明和希臘文明真實存在。一切都是源於傳說。如果這樣,山海經就是一本曆史了。黃帝內經就真是黃帝寫的?我們知道《史記》是如何寫出來的,再看看西方的這些神人是如何寫書。漢朝寫書最多的是楊雄,但是他寫了幾本書?書都不可信,何況其中的曆史。”

  ??“這就是說亞特蘭蒂斯是假的?”

  ??“當然是假的。但是我承認任何一個大陸都會有一些曆史遺跡。我們的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要從實際的文物,文字,地質遺跡動植物種群等等方麵全麵考察,再與曆史記載相印證,才能去編寫曆史。西方的曆史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應該隻選取信史,將沒有證據表明其真實性的定為傳說。和我們的山海經一樣。至於所謂的荷馬史詩。是否真實暫且不提,它就是一個類似封神榜的小說演義而已。”

  ??這是張春夫婦幾年來第一次在公眾場合回答問題。兩個人都化了妝,多了白發和皺紋,水玲站在一旁。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兩個人幾年前的那個小女孩。

  ??這次正式在連雲港會議中心回答中西方的記者問。

  ??他全麵否定了西方曆史、哲學史和科學史的真實性。不承認德國關於雅利安人和亞特蘭蒂斯曆史的論述。把西方曆史直接縮短到了中世紀。由於殷墟發掘在博物院和研究院保存和研究技術逐漸完善下。出土的甲骨和青銅器非常多。所以可以證明商周時期中國已經有可信曆史。所以至少有近三千年的曆史。而如果西方曆史從中世紀開始算,就隻有一千五百年左右。隻有中國的一半。

  ??記者會過後,張春夫婦回到了洞水埡。

  ??德國。很多以前認為是外逃,但是他們自己堅稱是出國考察的中國官員紛紛回國。上海,中國外交部召見德國大使,對德國派遣軍人試圖入侵中國的事件以及連雲港德國間諜事件提出了抗議。加上張春的這次講話,被西方認為是對德國的不滿和警告。

  ??蘇聯很快做出了回應,蘇聯的一些學者肯定了張春關於曆史要科學和可觀的說法,認為符合科學和唯物主義。認可了把不能確定真實性的曆史定位傳說的做法,但是認為應該加強對於考古和發掘工作的國際合作,將傳說逐步轉變為可信史。

  ??這就完全是借口了,是蘇聯要進入埃及和地中海的一個理由而已。

  ??蘇軍的黑海艦隊擴充完畢,和德國的地中海艦隊在土耳其海峽發生了對峙,而蘇軍在幼發拉底河流域與以色列軍隊發生了激戰。蘇軍要求德軍允許蘇軍通過土耳其海峽或者借道土耳其對以色列發起攻擊。為此蘇軍願意在芬蘭和波蘭撤回到1942年的控製線。

  ??德國拒絕讓道土耳其,但是海軍卻讓開了土耳其海峽。可是以色列的兩隻航母戰鬥群在達達尼爾海峽給堵上了。猶太人別的沒有,就是有錢,在撤離美國時,就帶過來了五隻航母戰鬥群,留在了地中海兩隻,加上大量商船改造的艦船,以色列有著半個美國艦隊的實力。

  ??剛剛起步的蘇聯海軍根本不是以色列的對手,從海上進攻以色列隻是一個噱頭而已。蘇聯強大的是陸軍和空軍,蘇軍卻實實在在地在往1942年控製線撤退,並和以色列軍隊在伊拉克進行激烈的爭奪戰。

  ??此時的伊拉克,經過英國、德國、蘇聯和以色列的反複拉鋸戰,除了都舍不得摧毀的油井和煉油廠以外,已經一無所有了。

  ??現在的德國,可以說已經占據了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德國考察的中國官員給希特勒提供的戰略幾乎都獲得了成功。但是中國人撤離了,納粹黨內部就開始野心勃勃。

  ??宗教改革與人種計劃都是以激進的方式在進行,但是這還不是根本的錯誤,根本的錯誤就是,希特勒試圖培養日耳曼人自己的財團,納粹黨和希特勒在德意誌民族地區的聲望如日中天,納粹黨精英們在此時瘋狂斂財,用日耳曼人控製國家經濟命脈已經成為了既定國策。

  ??希特勒本人雖然在和歐洲老財團的談判中保持了謙遜有禮的態度,他知道此時離不開這些老家族的幫助,但是他更加希望能夠有完全被自己掌控的經濟力量,而不是受製於人。這導致談判久拖不決。

  ??為什麽希特勒要實行這一係列的政策,其實重要的一點就是他隻是一個窮小子出生,日耳曼人隻是農民,始終處於被壓迫的地位。所謂雅利安人的複興的理想,還不如說是日耳曼人複興的理想。

  ??而雅利安人種計劃出來以後,本身就是背離了當初幫助希特勒上台的歐洲財閥。雖然現在還看不出有什麽威脅,但是如果希特勒在台上幾十年以後呢?德國的戰車雖然還在隆隆作響,但是內部已經開始出現問題。

  ??中國人理智地閉嘴,然後撤離,其實是很聰明的做法。因為此時說什麽話也不管用了。

  ??何龍斌是被伍豪授意下到鬆柏鎮。因為張春常常會出現在這裏,或者在賣場,或者在醫學研究所。

  ??“你拿著張先生年輕時候的照片去找,就找得到,雖然看起來有將近四十歲,但是變化不大。不是對外宣傳那樣蒼老,那是為了保證張先生的安全。”這是伍豪偷偷告訴他的。

  ??何龍斌很順利地在賣場遇見了張春夫婦。看起來比以前還要普通,和周邊的人都很熟悉,也被叫做張先生,不過不是特別尊敬的那種,而是很隨意的那種。不過張春夫婦可認出了這個矮個子。

  ??三個人坐在車站旁邊,一個護林人開得小酒館裏。酒館就是敞開的涼亭和一個走廊。客人不多,銷售的是主人釀造的各種果酒,飯菜卻是自助餐,主人隻提供炊具。因為不遠處就是賣場,所以酒館連儲存食材都省略掉了。沒有專門的服務員,廚具隻需要一個硬幣就能夠自動開鎖使用。使用的燃氣因為是使用交通係統統一供氣係統,所以需要插入購氣卡,用多少直接扣款。廚具都很幹淨,這是客人們自己清洗擦拭幹淨的。

  ??何龍斌開始很奇怪為什麽沒有一個告示,人們會自動做這些事情。後來老板告訴他,開始是有告示牌。但是大家都知道酒館的規矩,告示就撤掉了。因為看著其他客人在認真擦洗,還看不見,那素質就太低了。

  ??張春夫婦很自然地處理著食材。而何龍斌還是有些拘束。

  ??“希特勒有這種政策並不奇怪,因為整個歐洲社會,並不屬於任何民族,而屬於資本家。資本家可以跨種族聯合,就是因為利益,西方的整個社會經濟結構都是基於資本和利益框架下進行的。而不是在社會真實需求框架下。在這種情況下,隻存在階級結構,不管是日耳曼人,還是其他民族,都處於被奴役狀態。希特勒要讓民族複興,就必然會打破這個框架和結構,發生衝突是必然的。”(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