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強勢的中國人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372
  白崇禧要確保自己衛星係統的安全。他現在和參謀部每天盯著中東戰場的一舉一動,以前隻能憑借紙上的地圖來指揮作戰,而現在全球的地圖都在參謀部的巨型顯示屏上,而且還是活動的。衛星的清晰度達到了厘米,也就是說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蘇軍和英軍的任何一支部隊的調動在沙漠和荒原上都一清二楚。

  ??就是國內,就算由於森林的屏蔽,通過多波段數據的過濾,也能夠掌握任何一個軍事基地的建設程度和動向。而軍方正在建立自己的專用高速信息公路,把整理好的情報在第一時間送到集團軍,甚至在未來兩年可能到達軍和師一級。

  ??參謀部認為到達團一級就可以了。實際戰場的形勢需要一線指揮員執行判斷,作戰的是戰士而不是電腦,參謀部對於戰場形勢判斷得再清楚,也不能替代戰士作戰。

  ??戰士們通過短波無線電通訊技術享受排一級的視覺和信息共享更加實用。這種通訊技術隻有很低的能量級,覆蓋範圍不大,而且也隻是一種輔助偵查設備。部隊在訓練作戰時更加強調的是人對環境的感知和判斷能力。

  ??不能讓機器支配人,那樣對於人類是退化,而不是進化。

  ??九月,又到了動物們開始南北遷徙的時候。雲南到安南、緬甸與暹羅,山巒疊嶂,森林茂密。大量動物從剛剛修通的大橋上通過。連人類也隻能為它們讓路。

  ??這也是狩獵和收獲的季節。是物種新老交替和更新的季節。

  ??資源管理局已經下令各管理所執行狩獵的任務。過量的動物遷徙,往往對沿途的草場產生非常嚴重的傷害。除了人類這個最強大的狩獵者以外,一些猛獸也在這個季節頻繁出沒。所以控製這些動物的種群數量在所難免。

  ??南北物種交流。在這一兩年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單靠人類攜帶物種交流還是有限的,可是幾十萬上百萬的動物,包括鳥類的遷徙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大量東南亞特有的物種被帶到南方,原本以為不可能生存的。但是事實上,相當多的物種雖然形態因為環境發生了變異,但是卻實實在在存活了下來。

  ??喜馬拉雅山脈交通係統周邊規劃出來的草場,也讓這些動物形成了一條新的遷徙路線。大批的動物,包括一些牧民從哈薩克沿著噶喇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脈南下。有些甚至到了雅魯藏布江流域,如此龐大的人流,與孟加拉本地的印度教和回教發生了猛烈的碰撞。

  ??印度支那東北部的恒河和雅魯藏布江在這裏合流,巨大的衝積扇形成了肥沃、平坦的衝積平原。這裏河道縱橫密布。土地肥沃,是印度支那農業和漁業中心。隻是雨季極易泛濫。沿海有非常多的小島和沙洲。

  ??這隻是第一年,一向寧靜的邊境地區突然熱鬧起來,讓英軍以為中國要大舉進攻。結果發現隻是動物和牧民遷徙。

  ??中國,為什麽容許這種情況出現,難道它就不怕宗教和地域文化的紛爭?

  ??印度,種姓製度由來已久。高種姓的人認為除了英國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高級的人種。但是事實上不是,這些中國人雖然以黃色皮膚為主。但是往往各種膚色都有,健康,高大。騎在馬匹上,身上披掛著各種武器。

  ??十多個牧人往往有藐視一切,一往無前的氣勢。他們縱馬奔馳,驅趕著獸群,麵對猛獸也毫不退避。他們擊斃猛獸就像殺一隻羊一樣平常。甚至還有心思挑肥揀瘦。

  ??這就是養尊處優的高種姓人也無法比擬的,更加不是身上沒有幾塊布。麵黃肌瘦的低種姓人能夠比的。白人們更加不能比。白人們依靠的是先進的武器。而單從這些牧人身上披掛的裝備也絲毫不差,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豪華。

  ??好在這些人隻是從平原上掠過。直接進入了緬甸。讓英國虛驚一場。

  ??不過有意思的是,不僅有從北向南遷徙的動物,也有從南向北的動物。一些食肉類動物隨著海洋洄遊的魚類一起向上走。其中紅河與湄公河最為明顯。這也意味著南海的生態環境改善明顯。

  ??東南亞,原本是一個閉塞,民族眾多,相互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方。中國人到來之後,雖然進行了相互的移民。但是實際情況並未緩解。而中國人一心在修路架橋,開辦學校,建設工廠,表麵上看就是一群一心搞建設的人。可是當他們規劃出來的草場,以及大量的動物遷徙流出現的時候,從北方來的牧人們講訴著一路上見聞的時候,是這些久居一地的小國寡民所難以理解的。這也帶來了這些小民族內心的蠢動,他們開始放棄地域觀念,想要隨著動物們到內地看看。

  ??強大,文明,禮貌的北方人帶來的衝擊就是一個個民心原子彈,徹底轟開了堅硬的外殼。

  ??這是東南亞真正融入中國的開始。

  ??這讓前來考察木本糧油經濟樹種的張春感到了有趣。

  ??重視木本糧油樹種,是從麵包樹開始的。其實以前對於板栗橡子樹等的利用也非常重視,但是大多數都是應用到了醫學上麵。麵包樹的出現,顯示出由於海拔帶來的種種小氣候,很多熱帶樹種其實是可以在溫帶生長並結出品質不錯的果實。

  ??所以對於南方的一些特殊的物種,比如木薯、棕櫚樹、椰子、咖啡、榴蓮、山竹等等在農業部的引種之下,正在逐漸向南方蔓延。由於農業部強調物種多樣化,拒絕采取規模種植的模式,所以這些物種就變得非常分散,給加工業帶來了一些難度。

  ??不過什麽也擋不住中國人對於食物的興趣,無論什麽東西,中國人總是想辦法把它變成自己喜歡吃的味道,這大概是中國人的天分吧。

  ??這些樹種增加了森林的糧食產出,證明了森林不是無用的,而確確實實是糧食寶庫。砍伐森林,改成農田現在會被人鄙視,而不是被人提倡。

  ??要知道更為廣袤的森林裏的加工廠源源不斷生產出的各種食物,現在成為了餐桌上的主流,而不僅是大米。

  ??當然這種情況對於吃貨中的吃貨張春一家來說,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喜訊。

  ??妞妞現在已經有變圓的趨勢了。麗質又擔心妞妞的身材,開始加強妞妞的運動量。

  ??隻是妞妞的體質太好了,張春和麗質輪流陪妞妞一天也感覺到累人。正因為這樣,一家人和十多個參謀沒有坐車,而是騎著馬,趕著馬群和牧人們一起走。

  ??張春決定沿著瀾滄江向北,到達昌都。

  ??**的禁牧和植被恢複已經有幾年了。高山草甸進化速度很慢,但是海拔稍微低一些,植被恢複正在加速。而這也在加快高山草甸的發育。畢竟氣候和水分因為森林調節,改變已經非常明顯。

  ??瀾滄江上,幾座大橋已經建成,這些大橋每一座都不是簡單的橋梁,而是從車到人到動物和植物都照顧到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是按照百年大計的標準修建的。過了橋,輕軌和人行道就與高速列車分離。

  ??列車直接進了隧道。很多隧道都沒有打通,所以這裏的重軌高速列車隻是局部通車。但是輕軌和人行道係統已經完成,附帶就是規劃的高山草場。因為地形限製,這些高山草場多半是利用平緩的坡地在交通係統兩側設置。有些很寬,有些很窄,但是都是相通的。

  ??而更加平緩的山間穀地,就是農田和村寨安全區。

  ??這種設置把森林沿著山巒隔開,避免森林火災波及太大,救火困難。雖然有護林人的管理,森林火災很難形成,但是這一方麵是產業布局,另一方麵也是以防萬一。

  ??雲貴高原到青藏高原這一地區,山巒的相對海拔變化非常大,不過因為人跡罕至,原始森林發育非常不錯。

  ??這裏的人口大體上與全國其它地方一致,漢人為主,其它各民族比較平均。各民族之間婚姻自由,但是大多依照漢族的習俗。畢竟漢族是多數,年輕人非常多,非常強勢。一些白人,日本人,連安全區都出不了。(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