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核聚變的突破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325
  三個大國的鋼鐵洪流在中東轟然撞在一起,他們根本不管本土阿拉伯人的處境。

  ??中東,石油為阿拉伯人帶來財富,可是卻也帶來了災難。英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為蘇聯和德國隱然有聯手先摧毀英國架勢。可是兩個國家都沒有強大的海軍,而英國卻是海上巨無霸。

  ??英國的戰機與艦炮對陸軍做了最堅定的支撐。

  ??德國守住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沒有選擇繼續突進而是選擇繞道埃及殺向利比亞的法軍。

  ??1941年2月,隆美爾繞過了英國強大的海軍,出現在法軍麵前。沒有重武器的戴高樂隻能撤退,等待美國的武器裝備到位以謀求反擊。隆美爾獲得利比亞的煉油廠,終於給自己的裝甲部隊裝滿了油。

  ??石油,軍隊的血脈。德軍的u型潛艇群狼出現在了地中海,雖然損失慘重,但是硬啃英國的艦隊。地中海與大西洋不同。英國的艦隊無處可躲。德國的全部艦隊到了地中海,它已經放棄了大西洋,要把地中海變成自己的內海。

  ??法國,德國無論如何也不能給它反擊的機會。土耳其也不過是虛晃一槍。

  ??於此同時,躲在裏海裏麵的蘇聯艦隊總算找到了出頭的機會。它和德國艦隊一起有全殲英國地中海艦隊的架勢。

  ??蘇軍的艦隊的目標是波斯灣,蘇聯要奪取最重要的出海口。結束沒有出海口的曆史。

  ??戰鬥的慘烈,通過衛星畫麵傳回了中國。

  ??白崇禧默默無言。

  ??麵對這種大軍團戰法,國防軍認為應該避免。這也是中**隊不出現在光禿禿的鹹海沙漠的原因。就算有直升機群來打擊坦克軍團,也不應該。為什麽西方人要用鋼鐵對鋼鐵,炮彈對炮彈,機槍對機槍這種愚蠢的戰術。

  ??“利用地形,把坦克軍團拉長不讓它相互支援。用直升機群切斷它的後路,用壕溝和反坦克導彈滯緩它的攻擊,直到把油料耗幹。”

  ??“如果他們呆在平原沙漠不出來怎麽辦。”

  ??“空軍進行轟炸。敵人對我是透明的。”

  ??“信息化,單向透明。信息化部隊對於鋼鐵部隊有著想象不到的優勢。”白崇禧點頭笑了。

  ??衛星。經過換代後的衛星不管是從偵查範圍,還是清晰度都上了好幾個等級。掃描速度因為有了熱核電池,根本不用擔心電力問題。太陽能電池板消失了,這讓衛星變得更加隱秘。上麵的調姿發動機也更加精巧。衛星能夠做的工作也更加多。定位。信息傳遞,除了光探測,還有一些特殊波段的微波探測。

  ??二月末發射的工廠模塊中沒有返回艙,而多了幾個全新的衛星。太空站機組人員增加到了二十人。楊宇和謝金利終於回來了,隻是一回來就進了新民醫學研究院。因為長期在太空生活,他們的身體回來後出現了各種不適應症。

  ??九次發射過後,空間站就會圍繞指揮艙形成一個巨大的圓柱體,重量達到一千噸。不過這個時候就能夠讓這個空間站自轉,會恢複一部分重力。情況會好很多。

  ??自從第二個工廠模塊上去後。空間站已經有了維修維護功能。機組人員就開始用貨艙上的兩個穿梭機進行衛星的釋放和拖曳工作。因為是在太空中,耗能和成本都非常低。

  ??新衛星所需要的密度要稀疏得多。二十四個衛星如果按照計劃調整完畢後,基本能夠照顧到現在除了南北極之外的所有地方。隻是沒有機動的衛星罷了。

  ??舊衛星收回後。要全部拆成零件,有用的繼續留用,沒用回收在貨艙,將來條件達到後,就能夠回收成材料了。

  ??三個工廠模塊組合在一起後,一個太空冶煉製造車間就已經非常完整了。可是他們很快就發現。就算有了核反應堆,依舊不夠維持熔煉車間的電力。機組人員隻好把指揮艙的核反應堆脫開。單獨為冶煉車間提供電力。而用一個熱核電池組對中央電腦和其它艙體的控製電腦提供電力。才勉強讓冶煉車間能夠運行。

  ??現在軍方和空間站都盼望著核聚變反應堆的進展情況了。

  ??問題是核聚變反應堆就算在地麵上實驗成功,也還要針對太空環境重新設計。可是張春已經要求愛因斯坦要穩妥,核聚變反應堆的研製進度再次被放緩了。好在熱核電池研究進度非常快,安全性也越來越好。這意味著隻要電池組足夠,空間站完全能夠組成足夠供應整個空間站的電力。

  ??當然最終解決方案還是核聚變反應堆。

  ??核聚變反應堆的技術瓶頸還是中心溫度與核聚變時產生的中子造成的危害。正在建設的反應堆可以肯定能夠完成氘-氘穩定反應。氘-氚反應也可以進行試驗。但是理想的應該是氚-氚,因為它幾乎不產生中子。

  ??但是氚-氚要求的中心溫度太高了,需要的能量也是最高。而這種反應是否劃算還真的很難說。

  ??核能研究所試圖在磁約束中心用高能激光點火。但是這同樣需要極高的能量。

  ??也就是說,一個核聚變反應堆可能需要一個核裂變反應堆開作為啟動電力,這就是一個極端荒謬的事情。比較經濟的是現在的氘-氘,隻是人們要進行足夠的中子輻射防護。

  ??這也是張春認為還需要更加穩妥的緣故。而愛因斯坦認為對於電磁約束的基本原理以及超導特性等等還沒有完全弄清楚,隻有弄清楚了這些東西,才有可能對於可控核聚變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研究,從而達到用更加經濟和更加容易的方法達的目的。

  ??當然,中子在比如石墨等原子中運行規律也需要進行研究。這是完成中子防護必須要弄清楚的東西。所有這些東西,沒有一到兩年時間,沒有長期的觀察和測試,是弄不清楚的。

  ??1941年2月14日,青海湖核聚變反應堆正式投入發電,電流非常穩定。而相關的觀測和檢測也同時進行。這對於研究人員是非常嚴峻的考驗,因為中子,一旦逃逸出來,幾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擋住它。人體在中子麵前,脆弱得不堪一擊。

  ??研究人員穿的防護服比宇航服還要昂貴。就算加上了運動輔助裝甲,也行動緩慢。

  ??也就是說,這簡直是拿命在玩。好在這種反應堆能夠迅速停堆。這玩意溫度一下來,反應就停止了。啟動起來時間卻長的要命。

  ??中央研究院說:“還是不要指望核聚變反應堆短時間內能夠上艦船或者上空間站。這還相當遙遠。”

  ??張春看了中央研究院的報告,隻能歎氣。

  ??不管怎麽樣,可控核聚變現在有了良好的開端。

  ??可控核聚變的突破在於超導研究。而超導研究引起了計算機製造和設計的巨變。高溫超導的研究,實際上是材料結晶以及晶型研究的成果。這涉及到了顯微技術和納米製造。

  ??顯微技術和納米製造反過來促進了計算機的製造。

  ??所以實際上超導計算機成為了發展最快的技術。計算機製造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就全部更新換代了。如果不是計算機產業沒有形成資本勢力。這種換代恐怕很難完成。

  ??但是在中國,說淘汰就把相關投資和裝備製造廠淘汰了。生產線隻能進行翻天覆地的改造。

  ??上海,已經被淘汰了很多代的最原始晶體計算機出現在外籍研究人員麵前時,這些人才恍然大悟。晶體管,矽這種半導體是中國能夠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強大的計算能力是進行核研究必須具備的能力。以前各國都沒有,靠拉計算尺來計算。而中國人在算盤之外,還發明了晶體管計算器。

  ??而中國也開始銷售這種晶體管計算器和晶體管收音機。其中晶體管製造技術也公開了。世界各國紛紛效仿。(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