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千年的積澱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230
  有人養護的森林,與沒有人養護的森林有著明顯的區別。被淘汰的植物會很快把空間讓給新生樹種。

  ??近幾年,砍伐下來的一些小樹沒有多少用處,全部被機器粉碎成了木屑。然後連培育菌種都不用,直接壓縮成小顆粒。護林人出門時都會帶上一些,扔在森林裏。研究員們更多的是在野外尋找一些食用菌種。而不是在實驗室裏培養。實驗室更多的是檢測和研究怎麽利用。因為整個森林這麽大的天然培養基,是實驗室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

  ??對於能夠吃花粉的微生物種群,何曉敏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也有,但是飛不起來。除了空氣中要有足夠的有機物,還需要有足夠的濕度。神農架由於一年四季受到濕熱的東南季風和幹冷的大陸高壓的交替影響,加上森林植被良好,降水比較豐富。但是仍然不足以支撐這種微生物大量繁殖。

  ??而且也不是任何一個地方的植物豐度都足夠。

  ??小嶺埡一代還是次生林居多,不屬於原始森林。想要看見被護林人稱之為“靈土”或者“假壤”的微生物群落,還要往裏走。那裏是真正的原始森林,並且經過了護林人人為地增加了物種數量。

  ??以森林層級為例,原始森林裏有七到八層樹冠層,而且由於人工養護,一些古樹還在長高。有些已經達到一百多米高。他們都有千年的曆史。這不是小嶺埡這種幾十年曆史的樹木可以比擬的。

  ??何曉敏一邊帶著張春夫婦往裏走,一麵說。

  ??“據說當年修武當山的時候。皇帝派人來這裏砍樹,一株樹砍倒到運到武當山用了三年的時間。一個樹樁就能雕一尊大佛。我們現在調查的最大的一株樹木,僅僅它一個就占了一個山頭。整個樹冠麵積比下麵的山丘還要大。”

  ??張春見到這株大樹時也愕然了。

  ??“這株杉樹是後來長出來的,這樹樁要是不知道,還以為就是山丘,以為這是三株杉樹而不是一株。他下麵的山丘其實應該是它的根係把地麵拱起而成。不過樹心是空的,不知道過了多少年,裏麵已經填滿了土壤。光在這株大樹上生存的植物種類就達到了四千多種。樹上我們建了三個觀測站。”

  ??這三株大樹,每個都是十個人都不能合圍的。後世這種大樹都沒有了。因為砍掉了。可是這是幾千年的時光,到後來隻剩下幾十年。人類就是如此淺薄、

  ??“這片區域這種古樹很多,隻是因為樹種不同。雖然都有千年以上的曆史,但是大小不一。這株杉樹是最大的,是這片地區的森林之王。”

  ??沿著三株大樹中間打起來的棧橋。向上走,確實有一種俯瞰天下的感覺。

  ??最下麵因為太過隱蔽。所以都是苔蘚蕨類植物和一些耐陰的物種。但是越往上走,植物種類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三十多米,是植物最密集的地方,也是霧氣最濃密的地方。

  ??很多寄生植物都長著氣生根,密密麻麻就像空中的叢林。放眼看去,繁花似錦。

  ??“靈土就生活在這一層,再往上也沒有了。因為水汽不夠。您看,那就是。現在他們還飛不起來。隻是附著在氣生根上。但是隨著整個森林的花期到來,五到九月降水和霧氣的增加。它們開始大量繁殖。”

  ??“其實我們叫這種東西為假壤,您看他們上麵長著一些植物。形成了一個奇妙的小環境。這是千年進化的結果,一旦破壞,就不能恢複。”

  ??假壤,這個名詞要更加準確,事實上,就是它們和氣生根組成了一個空中的植物層,一些原本在地麵生長的植物,現在長在這個大約五六米厚的空間裏。宛如傳說中的仙境,隻是小了一點。

  ??“再往上,空氣水分條件不足,植物種類就會迅速減少。不過因為十多年的養護,這一層的厚度是在增加的。以前沒有這麽厚,隻有薄薄的一層。不能引起注意。但是這幾年森林裏的枯樹沒有了,一些樹木在長高,引進物種有兩千多種,森林的花期延長了。涵養水分的能力也在加強。這一層的厚度迅速增加,才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小敏,是你來了嗎?”。

  ??上麵十多米的地方,三個樹杈之間,用木頭搭了一個平台。兩個女孩在上麵探出頭來往下看。

  ??這個平台麵積不小,除了人住的房子以外,居然還有一個小陽台,種著一些花草。陽台上還有一個水缸,一個塑料管沿著樹幹爬上來,用水泵抽著水。

  ??這個小木屋搭建得有些時間了,因為上麵爬滿了藤蘿。搭建平台和木屋的木材經過了防腐處理,並沒有因為時間長而腐朽。木屋也很結實。隻是裏麵除了望遠鏡和顯微鏡以外,隻有一些基本的生活設施,非常簡單。

  ??小木屋的頂上有太陽能電池板,房間裏有蓄電池組。但是電力隻夠照明和抽水。

  ??何曉敏並不負責這片地區,但是因為當初在環境所的時候,認識了這裏的小姐妹。所以在這裏人緣不錯。

  ??不過很快上麵值守的姐妹就嘲笑何曉敏。因為郭斌太斯文了,見到女孩子還會害羞。

  ??一路上,他一直默默地跟在何曉敏的身後,不怎麽說話。他現在是全副武裝,不全副武裝也不行,因為單憑個人能力,他走不了這麽遠。就在小嶺埡附近,也是與他大哥一起出行的。

  ??兩個女孩對張春夫婦倒是沒什麽奇怪,會變色的裝備是特種偵察兵和暗月的標誌。

  ??張春一家幾乎一瞬間就喜歡了這個地方,因為這裏的空氣是前所未有的好。

  ??但是張春也知道,這是千年積累的結果,其它地方,就算人工養護得當,沒有幾十年和百年,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仙女,那一帶的植物要純粹一些,但是那些植物要長到這個樣子,植物種類要達到這麽多。恐怕需要更加多的時間,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夠完成的。神農架確實得天獨厚,經過了千年的優選和進化,得天獨厚。隻是的物種良莠不齊,裏麵的有些氣息短時間可以忍受,時間一長就不行了,那就是腐朽的氣味。

  ??仙女就沒有這種味道。

  ??盡管如此,張春還是在樹屋上休息了一夜。

  ??1940年4月24日,伍豪到了阿爾丹,會見了裕仁天皇與首相近衛文磨,初步達成了遠東農業合作協議。伍豪在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了中國對於諾斯山東南地區包括勘察加與楚科奇的主權。但是並沒有與日本對這一地區進行具體的協商,也沒有對於日美共同防禦條約提出異議。近衛文磨則隻是強調了遠東農業合作的意義。

  ??原本十分緊張的美國大鬆了一口氣。

  ??不過隨著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開始解凍,中國北海艦隊和太平洋第一艦隊頻繁出現在這片海域。海上的艦艇除了對峙,倒是沒有大的衝突,多半都是中國艦隊主動退讓。但是潛艇戰和反潛戰卻打響了。

  ??美國知道知道中國艦隊的艦船不多,損失一艘就是一艘。就想到用潛艇守衛太平洋與千島群島。

  ??日美聯合艦隊其實是主要是日本的艦船,美國人用起來不心疼,被用來封鎖鯨海列島的島鏈。而美國太平洋艦隊則在太平洋艦隊執行封鎖任務。美國龐大的造船能力此時顯示出來,太平洋上麵的美國戰艦越來越多。

  ??常常是兩三隻艦隊來與中國艦隊對峙。

  ??白崇禧總算明白了張春擔心的是什麽。美國不允許有強大的國家靠近自己的國土,它不可能在這種時候做出任何退讓。

  ??漫長的太平洋爭奪戰開始了。(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