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九州島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378
  沙洋的新民大學來了兩百多個九州中學生和一百多個的大學生。

  ??能考上新民大學和附屬中學,已經非常不容易,雖然沒有考上新民研究院的。這些人由劉清親自送過來,14歲的齊林和12歲的齊丹成了這些男男女女的頭。

  ??特別是齊林雖然小,但是身高和這些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並不差什麽。這家夥是個開朗,喜歡打打鬧鬧的大男孩。

  ??“看看吧,我們中國,那可是不能比的。”這句話成了齊林誇耀的口頭禪。這句話說多了,本來聽不懂中文的這些孩子也知道這是什麽意思了。

  ??劉清不得不敲他:“又瞎說,你見過外國?”

  ??齊林嘿嘿笑。

  ??齊丹鄙視地看著哥哥說:“別丟人了,不要對別人說你是我哥。”

  ??齊林不屑地說:“說不說,我都是你哥。”

  ??—無—錯—他見到了同學,直接大叫著跑過去和幾個同學撞翻在了一起。

  ??嚇得幾個九州小女生以為要出事,捂住了眼睛。但是這些男孩子們習慣了這樣的打鬧,摔打翻騰的動作熟練得很。一會兒齊林就成了眾矢之的,被壓在最下麵,拍著草地喊救命。

  ??幾個健壯,陽光的大男孩跟著齊林跑過來。

  ??“你們好,聽說你們是九州來的,不過你們可真弱啊,不知道明天早操會不會哭鼻子。”男孩們哈哈笑著,但沒有惡意。

  ??這些九州來的孩子到底還是有些膽怯。有些孩子直接被嚇哭了。

  ??惹得這些男孩起哄。

  ??齊丹過去每人踢了一腳說:“不許欺負人,你們剛來的時候還打不過我的。”齊丹直接揭了幾個孩子的老底。

  ??那幾個孩子就被起哄了。

  ??這讓剛才還在哭的九州孩子都笑了。

  ??這些孩子剛到新民,很多都水土不服。不過孩子們的適應能力要強得多。每過幾天就好了。但是這些孩子被限製在學校裏麵。因為就是在學校裏麵也被馴狼和各種寵物嚇得夠嗆。

  ??隨之而來的是每天早晚的身體訓練,以及課間操。他們還不具備出去實習的實力。訓練非常辛苦。但是學校的食物豐富多彩,美味可口,很多都是高年級的同學外出實習帶回來的。

  ??這些孩子才知道齊林得意地炫耀自己一個星星的袖子是什麽意思。那就是沒有一個星星,出去實習,你就隻有跟在別人屁股後麵被人保護。沒有一個星星,你進不了山林。進山林至少要有三星的學長帶著。否則真的可能會送命。

  ??學校看起來好像沒有怎麽管,但是這種習慣已經形成。

  ??幾個不服氣偷偷跑出去的九州男孩子被趕回來:“想出去,你得打得贏馴狼。否則就是出去喂狼。”

  ??學校的學習也很有意思,都在安全區裏麵的實驗工廠和林場、農場、牧場裏邊實習邊講解。平時的文化知識也是邊走邊傳授,漢語漢字都是在這種過程中教的。特別是漢字,因為它是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所以基本字形都非常形象。

  ??在教室裏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寫實習報告,進行實習報告的答辯。

  ??一些高年級或者成績特別優秀的同學甚至直接參加了研究院各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他們能夠拿到工資,自己養活自己不說,還能存上一筆錢。

  ??隻是這些錢大多都買了身上的裝備,一整套掛具和刀具,在那些三星學員的身上,那就是被很多同學羨慕嫉妒的對象。如果你是預備役,那就是準軍人。是允許帶槍的。

  ??而基本上一星學員,滿十八歲。都有可能被選上預備役。

  ??這就是齊林非常驕傲的資本。

  ??齊林的目標是十八歲達到二星甚至三星,去當兵。有這個想法的人很多,晚上加練的一群孩子中,齊林算是最活躍的一個。加練的女孩子也很多,隻是她們的標準更加高。有著這個誌向的女孩子都不是常人,經常揍得男孩子直跑。

  ??齊丹雖然隻有十一歲,但是也是這群女孩子中的一個。

  ??從九州到各地上學的孩子,有三萬之多。而去九州的學生和技術工人則在短短的一個月內達到了一百萬。

  ??那些工廠和碼頭都被炸毀了,白崇禧並沒有讓重建。

  ??日本的農業經過了一個很特殊的變革。明治維新以前,江戶時代或德川幕府時代。幕府和大名等封建領主分割土地,農民的身份和職業受到嚴格限製,賦稅沉重,農民也並不擁有土地。明治維新,“廢藩置縣”“植產興業”,基本廢除了封建領主的特權,給予了農民土地權。當時的農民的土地也是不能買賣的。不過隨著工業的興起,工業需要大量的工人,所以允許土地進行買賣。每當糧食價格波動,就是兼並土地的時候,產生了所謂的寄生地主。

  ??而隨著工業化進程,土地兼並越來越嚴重。當然最關鍵的是日本產業畸形和軍國主義化。

  ??日本農民的境遇和現在國統區的情況差不多。

  ??白崇禧沒有恢複被焚毀的工業區和被廢棄的居民區,而是把它重新恢複成了農田。按照中國的標準統一分配了土地。

  ??九州島北部的煤礦,鹿兒島的金礦和銀礦隻保留了極小的規模。九州島並不是沒有資源,隻是儲量都不大而已。九州島上火山很多。產業布局將以農牧漁業為主,學生們和技術工人主要恢複的是交通線以及港口碼頭,農業相關加工業。

  ??保存較好的學校,除了鹿兒島和福岡,全部降了一個檔次,也就是隻到中學。

  ??鹿兒島大學主要為冶金,福岡大學主要側重化工,不過基礎的農學都是一樣的。學校教的全部是中文,所有的孩子都免費上學。留下來的這些大多都是窮人,識字率不高,孩子入學率也不高。而以前的上過學的學生,全部送到大陸去了。

  ??除了學校不教日語之外,中國人的政策都是非常好的政策。來九州島的中國人都在漁業管理所,林業管理所,各種農產品加工廠,化工廠,學校,醫院和政府工作,這些人都很年輕,但是有著豐富的知識。

  ??因為學校和醫院辦到了農村,所以這些中國人也在農村分了土地定居下來。

  ??森林和山區收歸國有,但並不是說老百姓不能到森林裏采集山貨,隻是不能隨便打獵和砍樹而已。護林人自己在山區開墾少量的土地。

  ??農村也在進行一些改造和規劃,以滿足公共沼氣發生池,沼氣發電和肥料加工的需求,這都是很奇特的技術。

  ??中國人成立的漁業公司開始招收漁業工人,一部分進行近海養殖,一部分是大型的漁業捕撈船。

  ??這些龐大的船隊也招收九州島外的工人,但是卻霸占了九州島周邊的海域。連四國和本州島上的漁民現在也不敢用小漁船在這些水域捕魚了。

  ??中國人幾乎不需要九州島上可憐礦產。也不需要它有什麽工業。北九州煤礦的煤質非常好,是上號的煉焦煤,但是產量極小,運往了鹿兒島的特種冶金研究所。九州島礦山資源種類非常多,但是都沒有什麽儲量。所以這裏隻生產特種合金。

  ??九州島上成立了一個地球物理研究所,這是一個專門研究火山與地震的研究所。

  ??而九州島的喪失,也讓日本丟失了日本海,中國的黃海艦隊基地已經轉到了釜山。兩艘直升機航母和十二艘驅逐艦,四艘潛艇全部進入了日本海。

  ??而黃海艦隊改稱北海艦隊,中國人把日本海重新叫北海。

  ??朝鮮省,平壤到釜山的交通係統已經修通,元山港,清津港造船廠都開始建造快速巡邏艇,以完成近海防禦。日本到海參崴的航道已經被封死了。如果不是日本在庫頁島等地建成了鐵路線和軍港,遠東州與本島的聯係就要被掐斷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