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擴軍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517
  李之龍回到了連雲海軍軍事學院。*

  ??對馬海戰後,海軍一直在總結經驗教訓。

  ??陳季良和陳紹寬也經常跑回來,對馬海戰,陳季良是直接指揮者,作戰靈活勇猛。李之龍也隻是海戰的一個配合地位。不過對馬海戰過後,太平洋艦隊成為了主要的發展方向。畢竟前期它比較弱,台灣的防務已經交給了太平洋艦隊,為了不與國民黨的舊同事發生衝突。太平洋艦隊沒有選擇在台灣海峽的高雄作為駐地,而是選擇了花蓮和台東,離琉球也近一些。

  ??陳紹寬協助李之龍在花蓮和那霸建設了海軍軍事學校與船舶修理廠,專門培養海軍基礎人才。

  ??同時新民大學農學院也在上屋久,那霸,台北,花蓮,台東成立了農學院。並成立了水產,林業和農業研究所。

  ??台灣因為日本統治已經很多年了,在上麵進行了大量的建設,日本的移民,以及皇民教育一時不能清除幹淨。不過隨著琉球各島上的免費教育的實行,以及大量學生,工人的到來。琉球和台東東部的文化程度,建設速度明顯要高於台灣其他地區。這讓台灣人有些眼紅。

  ??在台灣各地的大陸幹部的親民做法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這不僅是台灣本土人,連一些日本移民也認為大陸的政府要比日本政府好。對於農村和經濟政策也比日本好。

  ??隨著大陸幹部和學生越來越多,一些縣市開始進行農村改革。並聯合對交通係統進行改造。

  ??一些大陸的漁業公司進駐高雄、基隆、花蓮。沿海的小漁船開始減少,很多漁民進了漁業公司。不過都是年輕人,因為這些龐大。先進的漁船上麵,沒有文化的人基本上吃不開。

  ??漢人們教老一代的漁民進行淺海養殖業,同時在海灘上種樹。為了學習經驗,很多台灣人跟著漁船到了武漢轄區的各港口甚至內地學習養殖經驗。到內地的職業學校學習養殖和農業知識。

  ??林業管理站和漁政管理所都建立起來。來台灣的不管是幹部還是學生,他們都非常強悍,身上從來都是滿掛武器。每個人都會主動在學校當老師,也教孩子們鍛煉身體。他們成立的新民教育基金會。給每個孩子吃早餐,簡直就是當自己家的孩子養。

  ??到了大陸的台灣人傳回來的消息就是,大陸所有的地方都是這樣。孩子們從三歲就上幼兒園,五歲上小學。白天幾乎都不回家,吃的營養好的不得了,肉蛋奶非常充足。反而是糧食所占比例不多。孩子們從小習文練武。身體自然強壯。

  ??到台灣的幹部和學生並不是最厲害的人物。厲害的人物都去軍隊了。

  ??大陸的軍隊不多,但是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算得上是千裏挑一。因為武漢政府偌大的地盤,據說也隻有四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不過十四五萬人。全陸軍也不過六十萬人。還不如中央政府軍隊多,中央政府也有百萬人的陸軍。

  ??大陸每家都用上了電。有些富裕的家庭還有電視和冰箱。自行車是每家都有。所有的孩子,學生都有手表。

  ??老百姓的傳說很好,不過實際並不是那麽樂觀。這些台灣人都有意被安排到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也隻有中部隴海陝西山東比較好而已。就是江淮也不過剛剛有了起色。西部比較好的要算南貝加爾了。

  ??因為擴張速度太快,武漢政府轄區內的經濟盈餘這幾年幾乎全部用於補助邊疆省份。如果不是外貿撐著。武漢政府的財政會出現赤字。

  ??伍豪和曾思敏已經幾次向各省提出警告,要科學配置資源。要統籌協調,爭取在1937年年底讓情況有所好轉。

  ??反饋的情況是南貝加爾可以實現盈餘,赤塔和敦煌可以實現持平。山西和江淮不要政府補貼了,能夠自己在1938年把建設搞完,糧食自給,略有產出。這些地方最大的支出都在建設上。預計1938年,大規模的建設基本結束。

  ??補貼大省在**,綏遠,朝鮮、貴州、四川、青海。

  ??其中四川和貴州不需要糧食補貼,但是交通和基礎建設消耗非常大。其它的是糧食和財政均需要補貼。琉球省因為漁業,反而成為了對經濟貢獻比較大的一個省。台灣的一切從緩了。

  ??伍豪對1938年的經濟情況信心十足,認為1937年是最困難的一年,隻要不出現赤字,就是很大的勝利。

  ??不過麵對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現有的兵力,麵對蘇聯日本迅速膨脹的軍隊人數和軍事裝備能力,一旦戰爭爆發,就會很麻煩。

  ??司令部已經決定在1937年年底以程潛、蔡廷鍇的一個軍為基礎,擴建第五集團軍。負責山西山東的防務。

  ??留守中部葉劍英的一個軍為基礎擴建第六集團軍。負責江南防務。

  ??以司令部直屬部隊為基礎,組建第七集團軍。主要用於戰時預備部隊以及江淮長江一線防務。

  ??鹿鍾麟的第三集團軍,張亮的第一集團軍全部放在北部四個省。

  ??彭德懷的第四集團軍全部到了**。

  ??周榮的第二集團軍在朝鮮負責對日和對滿的防務。

  ??整個擴軍計劃要在1938年全部完成。1937年首先完成的是用新兵補充朝鮮的第二集團軍和江南的第六集團軍。

  ??敦煌和南貝加爾西部的第一集團軍因為少了一個軍,所以也需要補充。赤塔,南貝加爾東部和綏遠的第三集團軍比較完整,但是卻是最緊張的地區,那裏被國際上成為遠東火藥桶。

  ??第五集團軍和第七集團軍需要等到1938年才行。

  ??空軍方麵組建空一軍,是以漢城、光州、威海為基地。新組建空二軍,以昆侖,赤塔、烏梁城為基地。這是1937年要完成的。籌備空三軍,以武漢,合肥,南昌為基地。1938年完成。

  ??另外就是每個野戰軍除了步兵師以外,都要配備裝甲火箭師和陸軍航空師。全部要升級成陸空合成打擊軍種。這樣每個軍都有三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火箭師和陸航師。而每個步兵師必須要裝備至少一個團裝甲快速反應部隊。

  ??這種配置在鹿鍾麟的第三軍已經基本完成。以前合成演練還沒有進行,都是分開演練,因為補給問題,步兵演練多,而機械化部隊演練少。

  ??但是從張春到了赤塔和部隊一起參加了一次演練後,就決定一定要做合成演練。即便是不用實彈,也要用訓練彈。不演練到時候配合就會出現問題。

  ??1937年,無論如何,第一軍的裝備要配齊。北方要做集團軍之間的聯合軍演,以檢驗聯合指揮係統是否通暢。

  ??海軍的裝備就急不得,但是基本上是潛艇為先,驅逐艦其次,補給艦,後勤保障艦艇其後。航母的問題最多,下了死命令要保證質量。寧可晚一點。直升機航母改成直升機登陸艦。可以減少直升機數量,增加艦船火力,反潛和艦對艦防禦能力。強化登陸作戰。因為直升機登陸艦還是需要驅逐艦和潛艇進行護衛,所以一個艦隊暫時不要超過兩艘,也不要單獨行動。

  ??驅逐艦至少要裝備一架直升機,執行反潛和攻擊任務。

  ??所以直升機的製造成為了今後兩年的重點,這對一個還不是很成熟的機型來說,武漢直升機研究所的壓力非常大。

  ??實際上直升機對於工藝要求的要求比戰機隻高不低。後勤也是一樣。好在武漢、攀枝花、太原、包頭都組建了直升機製造廠。阿爾泰和克拉瑪依也在籌備中。隻需要將研製力量加強又可以了。

  ??所以,相對來說,空軍還是發展最緩慢的。

  ??司令部的規劃1938年年底陸軍要達到一百二十萬人。海軍兩個艦隊要滿編。每個艦隊至少一艘航母母艦,一個艦載航空編隊,至少兩艘直升機登陸艦,一個艦載直升機編隊。一個師的海軍陸戰隊。至少八艘驅逐艦,兩艘運輸和補給艦,兩艘反潛護衛艦,一艘醫療艦。兩個艦隊海上陸地加起來在六萬人左右。

  ??空軍兩個軍在兩萬人左右,因為除了殲擊機,還需要配備轟炸機。至於多少,現在很難說。

  ??預備役部隊則要達到六百萬人左右。每個縣都要有預備役一個團,由地方武裝部進行一定的裝備和定期訓練。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