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政府的職責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329
  東勝,林伯渠親自過來了。

  ??以前也發生過幾次衝突,不過一次比一次小,大多數時候都隻是把人抓起來遣散,很少有死人的。但是這次因為涉及到了張春,暗月的人沒有留手,逼得阿訇們也采取了極端手段,結果下場自然很慘。

  ??東勝還是以草原為主,農田幾乎都在森林裏麵。

  ??不過也許是放牧的畜牧品種增多,總量控製的原因,豐美的草場上出現了一些灌木林和矮樹林。這裏除了交通係統外,可沒人去專門種植,而是草場自然進化的結果。由於這裏的牧民冬季會向內地遷徙,春天再轉回來,駱駝、馬、牛、羊等吃的物種也不同。他們回來的時候,就會帶回了一些內地物種。時間一長,南北物種就出現在了北方。實際上,南方的一些牧民也會到北方放牧。由於氣候原因,北方的牧草品質會高很多,對改善畜牧產品的肉質和奶質效果非常明顯。

  ??以前,隻有南方牧民會帶著蜂箱,在放牧的同時,也采花蜜。現在北方的牧民也受到了影響。而南北的牧民在學生們帶領下,多半會隨手帶一些草種撒播。這種習俗的形成,促進了草場的進化。

  ??隨著草場和森林的進化,鳥類和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這是整個生物豐度的提升。狩獵業也在發展,因為你必須去打掉過多的鳥類和野獸。所以實際上草原出產量這幾年增加很快。

  ??幾頭長頸鹿不知道是誰引進來。它們生活在草原和森林的邊緣,主要吃樹上的嫩葉。

  ??“這是從南方跑過來的,也是第一次見到。不過看樣子它們要回去了。這裏它們能吃的食物不多。”

  ??一個草場管理員舉著望遠鏡看著他們。

  ??“問題是這些動物的天敵不多,人類就是它們的天敵了。草原上的狼和豹子不是它們的對手。這恐怕都是從湖北引進來的,據說鴕鳥和袋鼠都有。不過好處也是有的,就是植物的利用率變高了,沒有什麽植物是沒用的。”

  ??張春點頭道:“適當的動物沒有關係,隻要保持草場的進化就好,土壤。水分、微生物種群對於環境變化最敏感,稍微有些環境動蕩。他們最先知道。”

  ??“我們一直在監測,這幾年的進化很快,我們已經增加一些畜牧總量。”林伯渠插口道。

  ??“漢中和洛川我沒有時間去了,不過我看了下遊黃河的河水。水質已經很好了。”張春笑著說。

  ??“漢中和洛川的農田總麵積略有增加,主要是一些山區和林區改回了原有土地政策後,增加了一些耕地。常住人口也略有增加。黃土梁和黃土峁地區的森林豐度在增加,農田減少比較多,但是種植業產量基本維持以前的水平,因為不管是田間管理還是化肥的使用,都加強了。”

  ??“農業機械使用情況怎麽樣。”

  ??“主要集中在加工機械上,老百姓大多喂養了耕牛,牧場足夠老百姓維持一定的畜牧數量。所以對於農耕和運輸機械沒有需求。所以大部分都是加工業。需求量比較大。一些農戶自己家裏也會置辦一些加工機械。”

  ??“農用物資主要集中在生物化肥,沼氣菌種,食用菌菌種。各種改良農作物種子,一些生根和誘變的藥劑老百姓也很喜歡。牲畜交易市場也很受歡迎。不過對於各種小型農具要求很高,快趕上單兵軍械了。現在基本上不存在單純的鋼鐵產品,大多數都是合金。一些配套的小型機械廠因為不適應需求而升級了工藝。最近一些人自己在家裏弄了一些冶煉設備和加工機械,購買礦山的冶金產品,自己打造喜歡的工具。”

  ??草場管理員從腿上拔出一把藍汪汪的異形刀笑道:“這就是我自己打的。其實每個人的身體結構。用力習慣都有一些細微的差別,自己打的刀用得舒服。製式刀具隻有在適應能力極強的人才用的習慣。”

  ??管理員看著張春身後的戰士說。

  ??戰士們笑了。

  ??張春接過刀顛了一下。各部分的重量確實有些差異。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開刃了。應該是和用途、個人習慣有關係。

  ??“有道理。”

  ??“不過政府有些人認為這些都是危險品,應該禁止。”林伯渠笑著說。

  ??“你怎麽看?”張春問。

  ??“我聽從黨的指揮。”林伯渠耍了滑頭。

  ??管理員和幾個戰士露出一些輕視的眼神。

  ??張春沒有接到這樣的報告,那就是中央不支持這個觀點。林伯渠提出來,恐怕也隻是說這股勢力在政府中應該人數不少,是提醒的意思。

  ??“恐怕是一些機械廠產品賣不了,意見太多了吧。”

  ??林伯渠嗬嗬笑了。

  ??“要想賣得掉,質量弄好一點,服務靈活一點,工具的設計更加符合人性一點。我想老百姓不會花時間浪費在工具身上。自己不改變,想用政策壓製老百姓,他們想幹什麽?”

  ??張春不高興地說:“老百姓要改進工具,提高生產效率,這是科學的要求。要說危險性,我空著手,他恐怕也是危險。是不是全民就不要搞體育,不要提高身體素質,不要提高能力,讓他們好奴役?這和那些阿訇們的是一樣的思想。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周邊的年輕人都笑了。

  ??林伯渠的臉就白了,因為這話就有些分量了。

  ??張春歎了口氣:“後麵的話你知道就行了,前麵的話可以跟他們講,要講科學,出現了問題,努力改進就行了。能救他們的是他們自己和老百姓。靠政府,靠黨是沒有用的。而且黨和政府也不會支持他們。”

  ??林伯渠的臉色恢複過來,擦了一把汗說:“我知道分寸。”

  ??“政府工作還是要主動一點,就像這次的事情,不能等出了事再來平息。你們對於下麵的重視程度不夠,聯防聯保做的不夠好,已經遣送出境的人回來,你們政府要麽不知道,要麽知道了不想管。調查和問訪你們是要的吧。發現了事端,給老百姓一個提醒是要的吧。做一定的預防措施是要的吧?可是你們沒有什麽動靜。這一點小事,勞動你這個省長親自過來。我就沒有看見他們縣裏,市裏的領導過問過。”

  ??“他們向我請示,也各級傳到了。”林伯渠辯解道。

  ??“這就是官僚作風,當官不是上傳下達就可以了的,要到基層調查研究,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要有一個解決方案。不怪乎老百姓輕視你們。”

  ??“是我們分工不夠細致,沒有專門負責這一塊的幹部。”林伯渠主動做了檢討。

  ??東勝市市長其實也是滿敬業的,一直盯在新建的煤炭轉運站工地。他也並不知道張春到了這裏的牧區。知道了以後想安排領導班子和張春見麵。不過張春說,不用了,林伯渠把話傳到,省裏麵的事情省裏自己解決。他隻是表達個人意見而已。

  ??為了給包頭配套,這裏的煤田開采規模不小。環境所和農林牧單位的限製太多,這導致煤礦的投資劇增。

  ??不過煤礦倒是沒有見到塵土飛揚的現象,反而是在規劃的非開采區域大規模植樹造林。開采區被包圍在森林之中,排土場按照規劃排棄,邊坡綠化也非常及時。工人的生活區和綠化也還好,很幹淨。開采麵並不寬,已經全部采用了機械化。

  ??這是在白銀礦區和山西礦區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用分區逐級開采,提高礦區環境容忍度,邊開采邊治理相結合的模式,把汙染限製在最小的範圍。從業人數也進行了限製。因為核電很快就會出現。煤炭發電需求量會大幅度降低。煤炭就是一個普通的冶煉和化工原料而已。這就是為什麽張春限製一些小煤礦開采原因。因為從成本上來說,如此高的環境要求,是極大的浪費。大礦山服務年限長,固定資產投資攤薄後,實際成本還能夠接受。(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