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國統區內亂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511
  除了鹽堿地的生物治理實驗。

  ??還有就是海洋觀測站的人造環境研究。

  ??之所以進行這項研究,是因為潛水艇內的環境非常惡劣。戰士們沒有什麽,但是環境研究人員認為這樣是對人體極為不利的。他們堅持在潛艇內部設備小型化後,騰出一定的空間用於改善潛艇兵的生活環境。

  ??隻是有戰爭的需要,商級潛艇是等不到這種技術了。

  ??環境所就準備自己建成海洋環境觀測站上進行類似的實驗。

  ??監測站是一個個帶有非常厚的鋼化玻璃窗戶,密封性能很好的鋼箱連接而成。

  ??建設過程中還涉及到了水壓密封件的連接問題。這些密封艙是一個個單獨的箱體。就是有一個出了問題,通過密封艙,研究人員能夠進入安全區域。而不會影響全局。

  ??在海底,他們有一個利用海水的潮汐和海流來發電的裝置,用以給監測站供電,每個艙體都有逃逸艙。

  ??這種沉重的圓拱形艙體在岸上製造,用輪船拖運到設計好的地點,緩慢下水,在水下進行對接,抽出連接段的海水,安裝水密艙和水密門。

  ??已經連接完成了七八個這樣的艙體,都在五十多米深的淺海海床上。

  ??這種技術正在成熟,所以環境所準備繼續安裝這樣的艙體,一直到海灘。因為他們需要長期觀察這一區域海水漲跌以及水下動植物的生命狀態。

  ??他們的逃生艙。其實就是一個個小型的潛水艇。除了逃生以外,還能在水下進行航行,讓研究人員穿著潛水服出艙進行取樣。

  ??這整個係統的構想。你很難想象是應環境所的要求設計出來的。完全有了太空艙的感覺。

  ??這七八個艙體有發電機房,實驗室,生活艙,廚房,儲藏室等等。生活設施還是挺全麵的。一共有二十多人在裏麵工作。

  ??其中一個就是實驗植物在人造光源下的光合作用。他們想模擬出一個人工環境,即便是不能完全形成循環係統,也能夠減少人工製氧量。延長潛艇出現供氧問題後,人類生存的時間。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想法。遇到的是一係列的工程、製造、設計等問題。

  ??並且這個研究引起了航天中心和愛因斯坦的興趣。

  ??青海核電研究所已經完成了磁約束環等離子體的加溫實驗。已經在進行第三輪的改造。中心等離子體的溫度一次比一次高。愛因斯坦的態度非常堅定,他認為隻要朝這個方向走下去,完成可控核聚變隻是時間問題。

  ??特別是超導研究也在取得進展,一些高溫超材料已經出現。並投入到相關製造工藝當中。愛因斯坦做了一個十年的規劃,他認為完全能夠在這十年中做到可控核聚變,至於引用,則在下一個五年或者十年。

  ??愛因斯坦到了連雲市後提出,相對於核聚變,核裂變要簡單很多。核電研究所的相關技術論證工作也在完成,他認為可以在一到兩年之內完成一個核裂變反應堆。因為各工廠的廢料中本身就含有放射性,同樣要麵對處理核放射的問題。還不如利用這些核裂變材料發電。

  ??而核電將極大地改善海洋監測站,潛艇。甚至設計中的太空站的能源問題。

  ??新民科學基金已經完成了專家論證工作,隻等張春簽字了。

  ??張春說這還需要愛因斯坦和核電研究所的人來連雲市詳談一次。

  ??談的內容是我們生活中的背景輻射檢測問題,張春認為核能研究所應該與環境所聯合解決如何檢測大自然中原本就有的核輻射。以及一些植物和動物在過量輻射後到底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

  ??這些工作可以與核電同時進行研究。這也許能夠挽救在出現核事故後人類死亡或者環境危機問題。

  ??愛因斯坦設計的是石墨堆。因為對於石墨的研究幾乎是與矽同時進行的。

  ??對於反應堆的能卻,愛因斯坦提出的水冷。不過張春說可以考慮氣冷,用氦氣。

  ??愛因斯坦又是怪笑地看著張春。因為氣冷對於工程建造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這明顯就是要拖慢核電計劃的舉動。

  ??張春笑:“裂變材料濃縮和相關氣密等製造工藝的研究。這是基礎工藝,基礎工藝起來了,總比倉促上馬。沒有安全性的好。”

  ??愛因斯坦其實已經習慣這種迂回式的發展方式。這種極端重視基礎研究,隻有在十分保險的情況下才進入實質性研究的思想。在學生中十分流行。因為他們認為隻要子係統完成,主係統完成隻是時間問題。

  ??張春說:“核電反應堆如果想進入潛艇或者觀測站,安全性和小型化就是不得不麵臨的問題。我相信你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核反應堆,但是這不是你們的目的。我看了你們的設計,其實已經比較完善,該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除非你們對你們的設計沒有信心。”

  ??愛因斯坦笑了:“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反應堆驗證一下。”

  ??“這個沒有問題。”

  ??國統區,蔣介石重新拿回了軍權,開是利用剿匪失敗的責任問題清除異己。黃埔係的一些軍官日益強勢。

  ??上海,汪精衛與蔣光鼐的矛盾日益尖銳。因為汪精衛在上海除了玩女人和撈錢,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進取之心。上海的租界重新建了起來,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八月,蔣光鼐開展了驅汪運動。汪精衛跑到了武漢,不過伍豪和宋慶齡不太歡迎他,他借道去了蘇聯。

  ??不過十九路軍已經不是以前的十九路軍了,驅汪可以,倒向武漢政府是不行的。蔣光鼐被洋行和商行自衛軍攻擊,十九路軍並不聽他指揮,杜月笙和黃金榮等人發起驅老蔣迎小蔣的運動。

  ??蔣光鼐帶著一個警衛團被逼到了崇明島。接受了唐佳興第五軍的改編。林育容這才知道上海,這個有三百萬人口的城市的複雜性。蔣介石坐飛機到上海進行接收工作,場麵浩大,各國使館大使都親自迎接。

  ??就在蔣介石風風光光在上海的時候,李宗仁被廣州商團刺殺未遂。李宗仁在返回廣西途中被層層堵截。無奈之下到了*遊擊區。

  ??八月十五日,李宗仁到了桂林。號召舊部反蔣,居然反應寥寥,連馬鴻逵也在廣州裝病。

  ??來到桂林的隻有不到一個師的兵力。

  ??白崇禧到了桂林,說現在桂係已經被洋人腐蝕和控製了,商人重利,不僅是您控製不了國民黨軍隊,恐怕蔣介石也隻是表麵風光而已。

  ??李宗仁長歎了一口氣。將這個師的子弟兵交給了白崇禧,自己去了武漢,向宋慶齡請罪。

  ??宋慶齡一笑說:“洋人必定是要被趕出中國的,依靠洋人總是成不了氣候。美美和蔣介石以為美國能夠救她們,恐怕最終會後悔。這是開門揖盜,國統區已經成為了洋人的殖民地。”

  ??李宗仁被任命為政治協商會副主席。

  ??九月,美國的水兵在高雄公然調戲女學生,與警察對峙。最後演變成武裝械鬥。

  ??陳紹寬命令將美國的水兵扣押。但是最後美*艦炮擊高雄港。

  ??蔣介石在上海命令陳紹寬不得與美軍發生衝突。

  ??陳紹寬想起了蔣光鼐和李宗仁,不禁大失所望。他下令南海艦隊向美軍還擊,同時聯絡在台灣接管委員會的連橫與連震東舉兵反蔣。

  ??此時的台灣島內其實有很多日本人和日本人的後裔,隻是因為被*與本島隔離了,才不得已依附國民黨,各種勢力交織之下,連橫和陳紹寬祛除國民黨官員成功。宣布成立台灣自治政府。

  ??連橫和陳紹寬遊說島內勢力接受武漢政府的管轄。

  ??而美國菲律賓軍事基地大批的軍艦壓境,直接促成了說服工作。

  ??毛石山和伍豪公開講話,中國的事情是中國人的事情,如果美國執意幹涉,武漢政府必將竭盡所能,抗擊外來侵略。

  ??美國自然不會就這樣退走,但是隻是在台灣海峽示威,並沒有敢進攻台灣。(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