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培育希望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9      字數:3367
  九月,蔣介石與美國居然達成了訂購航空母艦的協議。<造船他是不行,國統區資源有限,而且不管是商人,還是李宗仁和龍雲都不聽他的。

  ??但是國統區轟轟烈烈的經濟建設讓蔣介石有錢了,所以提高軍備是難免的。**在海軍上還有些優勢,因為北洋軍和孫中山弄起來的一些海軍底子還在,空軍也還在。就是裝備跟不上。他沒有武漢政府這麽龐大的研發能力,就是有,也不行,因為造不了。所以隻能買。

  ??蔣介石也不得不買,武漢造船廠在造軍艦,連雲市也在造。煙台港雖然造的不是軍艦,但是卻是大型的遠洋漁船。想要改成軍用造船廠很簡單。

  ??打通了攀枝花到成都的鐵路後,一批約十萬人大軍通過列車到了山西,他們享受與軍隊一樣的待遇,不過一部分人留在了山西和山東的工廠裏麵,真正進入路橋公司的隻有約六萬人左右。由於有眾多的機械設備,修築太原到煙台的道路速度非常快。

  ??這些機械設備也有些老舊和落後了,修完這條線以後,就要全麵換裝。武漢機械廠不再為他們提供零配件。而將采用攀枝花工業區設計和生產的全新裝備。

  ??這六萬人將有一部分會留下這這條路上進行養護工作。

  ??而重慶到成都的路上還有近二十萬人在拚搏。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是也擋不住人們下定決心要打通他。

  ??而另外一條通向四川的道路是安康到達州,不過這條路實際上是陝西人在努力。而這二十萬人。將繼續北上,要打通到甘孜阿壩的交通網。那裏的人太少了。根本不足以大規模地修路。

  ??同樣的還有青海。從山東,江蘇和安徽到底調入了多少人去修路。現在還沒有統計數據上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交通係統的維護以及周邊工廠的員工肯定會都是漢人。

  ??青藏高原,簡單而單調。幾千年來它們的變化極小,因為自然環境太過惡劣。人類到底能夠對它有多少的改變,現在還真不清楚。但是人們和大量的研究人員北上而去,他們隻是簡單地希望擁有土地。他們並沒有接收到係統的教育。必須要軍隊和學生們手把手地教。這讓張春非常擔心。因為這不是幾萬人,而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

  ??各省為了建設。很明顯有些操之過急。這也是黨政軍的幹部們紛紛北上,親自到鄉下的原因。通過幾次講話,他們已經感到了張春的不安。

  ??“你們過去,要讓牧人們知道。天下並不是隻有他們那裏有草場。在中原,湖泊和山巒的草場是國家的,也是他們的。鼓勵他們流動。畢竟他們過來的少,而我們過去的多。”

  ??張春對軍部北調的幹部和學員說。

  ??同樣的話,張春跟每一個北上的人說了一遍又一遍。幫每個人整理身上的行裝。

  ??麗質挺著大肚子在旁邊看著。

  ??“要多講人人平等和尊重,要對每一棵樹,每一根草,每一滴水都要尊重。因為它們將是你們和你們後代生存的基礎。記住,你們是整個國家。山川森林,河流湖泊,森林草場,農田和工廠,在這片大地上生活的你們和我們的守護神。記住這一點。你們是守護神而不是破壞者。”

  ??張春看著這些充滿了青春、自信、精力旺盛的男男女女,揮了揮手。

  ??這個情景讓前來利濟醫院治病的班禪也感動了。到塔爾寺的醫生發現班禪的肝有些問題,所以他來新民醫學研究院檢查。在拉薩的**身體抵抗力非常差,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出問題。所以班禪進藏隻是時間問題。陸續有一些軍隊、教育、農業和林業係統的人員到了**身邊。**默許了班禪的宗教改革,也知道如果沒有班底,班禪將會十分困難。熱振活佛太年輕了,威望還不夠。

  ??滿身披掛的漢兵,**陸續已經進駐了兩個連隊,昌都已經有了一個團。這些漢兵根本不是**的僧兵能夠抵禦的,即使有英軍的幫助也不行。亞東和江孜,英軍的士兵被像割小雞一樣殺死。在印度的英軍愣是沒敢動。

  ??這讓藏兵感到了羞恥。因為同樣的事情,幾十年前,英國人在藏兵身上同樣展現過。

  ??“當年**也是這樣讓孩子們衝向英軍,但是都沒有回來。可是這些孩子們做到了,他們把英國人打得不敢動彈。”

  ??“大師,我們漢人,不相信輪回,而相信我們的孩子們。我們將我們所知道的知識傳授給他們,他們身上傳承著中國五千多年的曆史和經驗,他們是我們的未來。這不是說我不尊重佛學,而是這更加現實。”

  ??班禪其實已經能夠接受張春的這種說法了。

  ??張春笑著說:“我相信就是轉世輪回的**大師和您也會希望看到藏民過得幸福安康,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強。”

  ??“感謝您的恩賜,藏人們擁有無限廣闊的牧場和天地,隻是我在想找到轉世的活佛更加困難了。”班禪歎了口氣:“不過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有著活佛的智慧,就是我們不轉世,也心安了。”

  ??麗質插口到:“大師,還是轉世看看吧,真到了那個時候休息也並無不可。”

  ??班禪在新民醫學院經過了徹底的檢查,製定了治療方案後就回塔爾寺去了。

  ??同樣生病的吳佩孚在開封利濟醫院不肯回來,他要看著黃河的洪峰過去。

  ??這一年,雨水不小,洪峰來得早,不過十分平緩。始終沒有大的洪峰經過。汾河畢竟隻有一條支流,就是來水再急,也影響不大。黃河的老河道因為水量的控製,一直沒有斷過水。但是估計洪峰過去,斷流是肯定的事情了。

  ??施工的隊伍已經準備好了封堵老河道,進行下一步水利樞紐的建設工作了。

  ??四川的劉湘也病倒了,或者說是活生生給累倒了,好在劉湘還年輕。閻錫山在山東也成天泡在船廠和建設工地。這些人都急於做出一些成績。白崇禧、毛石山到了江淮,兩個人和蔣方震都非常談得來。

  ??三個人一商量,攜手跑到新疆考察去了。江淮留給了林育南。林育南在鄂南做的非常不錯,現在調任江淮任副省長。

  ??毛石山和蔣方震其實都是文人氣息很濃的人,毛石山的大局觀和勤奮是三個人中最強的,他無時無刻不再讀書和思考。白崇禧和郭華的性格有些類似,他擅長用小刀,陰謀詭計百出,但是還不失正。

  ??蔣方震說白了不是軍事家,是個謀士,他是個有些浪漫思想的人,往往能夠弄出一些新的東西。

  ??三個人就混到了一起。把朱德這個老實人留在軍部勤勤懇懇地做牛做馬。因為劉伯承現在專心軍事學院和軍事工業的協調,根本脫不開身。

  ??當初張春調朱德,就是想給劉英分擔子。現在劉英去了新疆,結果擔子全部壓倒了朱德一個人身上。

  ??張春隻好把賀龍調過來,讓張亮去當第一集團軍長,張亮提起來的第一軍的軍長是陳毅。所以說是人才鍛煉鍛煉總會冒出頭來。根本不用你去操心。

  ??在第六軍和在第四軍的粟裕和**,現在已經是師長了。兩個人都很得各自的長官喜歡。年輕人中這算是冒頭非常快的。就是羅榮桓在山西也逐漸有了起色。省裏的高級幹部中,他算是升官最快的。

  ??而軍職幹部中,郭隆真是第一集團軍的政委,女性中軍職最高。

  ??這些人差不多就是軍隊幹部中的接班人。

  ??這之後,就完全是學院派的天下。這些從新民大學的出來的學生,在各崗位上幾乎都是中堅力量,人數眾多,他們也許沒有誰非常突出,但是都擅長協作作戰。因為數量太多,導致張春每個人都麵熟,但是都叫不出名字。

  ??而也隻有這批人上來,張春才能真正放心。因為他們的知識結構,工作能力,務實的態度,都是現在這些人不能比擬的。他們更加相信科學和製度係統能夠達到他們的目的。(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