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利潤泡沫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8      字數:3458
  “貨幣也是一種戰爭。”張春是最後發言。

  ??“貨幣的發行隻能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所有的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要查清楚這些真的新民銀幣和新民金幣是從什麽途徑到了國外。我記得薩斯貿易公司都是采用以貨易貨。如果薩斯商行進行了貨幣結算,我建議停止。並鼓勵當地政府停止新民幣的交易。”

  ??聽到張春的話,黃麗玲露出不免有些可惜。

  ??張春笑著說:“你們可能不知道,現在國外正在形成美元霸權。打擊新民幣的動作不一定是美國支持,但是美國認可。你們可能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有豐富的銀礦,那就是日本。”

  ??“廢止新民幣的交易,受損最大的隻有三種人,一種是可能帶新民幣出去的華人,一種是想利用新民幣發財的炒家。另一個,就是要打壓新民幣的國家,我看可能是日本。華人沒事,他們可以帶回國用。剩下,該死就死吧。”

  ??“新民幣要保持對糧食的穩定,這一點恐怕現在有點難度。對手打壓糧食價格看中的不是國民政府的銀子,而是新民銀行。現在新民銀行還不能應戰,打不過不如收縮一步。你們逐漸把新民往回收,減少外麵的新民幣。所有的對外交易全部采用以貨易貨。他們幹就幹,不幹拉倒。”

  ??張若名在一幫人的起哄下站起來:“我們貿易係統支持這樣做。”

  ??因為張若名就提出了這個方案。她通過貿易統計。指出管轄區內即使沒有對外貿易,對於經濟的影響並不大。因為基礎建設,教育、科研和軍事工業才是純輸出。在經濟總量中比例不大。財政完全負擔得起。對外貿易本來就很小,主要的物資流通還是轄區內的人民需求。

  ??張春看著張若名笑了:“你們的工作量會很大,辛苦了。”

  ??張春說:“至於國統區的問題。農村本來就是我們的,該幫忙還是要幫忙。不過就是修路和運輸問題。我看可以支持一些有條件的地區成立自治政府,修建道路。軌道運輸不行,就修公路。我們賣給他們一些汽車。不過請車輛廠注意技術保密的問題。德國人賣給我們潛艇都做了那麽多小動作。你們也可以,因為你們銷售出去的汽車難免會流出去。要預先考慮好。”

  ??會議開完後。

  ??伍豪就對張若名發了脾氣,主要的原因是張若名在和外麵的商人們商談的時候。太過於強勢,伍豪已經把她調回了經濟廳。但是張若名的擁護者很多,而且張若名又一定要堅持原則和信念。

  ??“我不是說你說得不對,但是管轄區外形勢複雜。需要靈活機動。你支持一下下麵的人的工作。不要老是幹涉他們。”

  ??伍豪雖然和張若名分手了,但是似乎能夠讓伍豪說狠話的人中,還真沒有幾個。

  ??張若名直截了當地拒絕了伍豪的批評:“我沒有幹涉他們的工作,學術上的事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們怎麽做我不管。但是要權衡利弊。你也不要老是做老好人,你是省長,別人蔡市長就比你好,該說什麽就說。”

  ??張若名說的是蔡和森。

  ??伍豪生氣了:“我也是該說什麽就說。同誌。”

  ??說完要走,看見張春夫婦過來,臉上又恢複了笑容:“主席。”

  ??張春笑道:“你還是叫我先生吧。我聽著別扭。”

  ??張春看著鄧穎超抱著張若名的胳膊在安慰她。就笑著問:“怎麽啦,這是。”

  ??鄧穎超對著伍豪臭了一下臉,然後笑著說:“都是他不好,他說不讓若名姐幹涉下麵人的工作,他自己幹涉若名姐的工作。”

  ??張若名倒是大方:“他也不是每次都正確。”

  ??“我說的是工作方法。”伍豪還是辯解了一下。

  ??張春已經明白了問題的症結所在,就笑著拍了一下伍豪的肩膀:“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風格。若名也不是在第一線工作,她講原則也是必須的。”

  ??伍豪笑了:“也是。我看她就想著當學者,不是當官的料。”

  ??“學者有什麽不好。誰還當一輩子官,最後還不是要回來當學者,教書育人。”張若名馬上頂了回去。鄧穎超抱著她的各部阻止她也不行。

  ??伍豪想辯解,不過張了張嘴,忍了。

  ??張春笑著說:“若名是不是陪我們走走,恩來你有事就去吧。”

  ??伍豪走的時候,鄧穎超向張若名做了一個不生氣的手勢,然後跟上伍豪,開心地抱著伍豪的胳膊說著什麽。

  ??伍豪也很自然地說笑著。

  ??張若名看著遠去兩個人說:“小超太單純,被人騙了還給人數錢。”

  ??張春笑著說:“伍豪不是能騙人的人。”

  ??“他還不騙人?他做的就是騙人的工作。”張若名也噗嗤一聲笑了,然後說:“先生找我有什麽事嗎?”

  ??張春說:“我能有什麽事,不想看你們吵架而已。對了,不是以貨易貨嗎,怎麽新民幣也攪在其中了。”

  ??“因為方便啊,貨幣就是為了方便。再就是貿易係統原則性不強。我說了幾句,周省長就煩了。”張若名已經完全放下了,對伍豪的態度是同誌式的。

  ??放不下的反而是伍豪。

  ??“商貿係統還是不能完全免除利益至上的習俗。”張若名不太滿意地說:“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有一定的利潤,也就是剩餘價值。比如一噸石油練出了很多附加產品,而這些附加產品並不是依據成本來的,而是根據市場需求來的。也就是說十元成本的商品,在市場上就是一百元。可是這多出來的九十元,周省長認為是理所當然,可是我覺得不是。這是價值泡沫,這種泡沫可以營造出一種虛假的經濟繁榮。條件是有足夠的,超出了產值的貨幣。這種東西在對外貿易時是有用的,因為這種騙局極具欺騙性和攻擊性。但是對內卻不行,除非你把老百姓當成敵人看待,當成養肥了再宰的豬來看待。因為所有的泡沫最後都在消費者的身上體現。當有一天消費者不在購買這種商品時。因為虛假泡沫營造起的巨大產能就會無處可去。我認為西方的經濟危機就是因此而引起的。”

  ??張春驚訝地看著張若名。連麗質也對這個女子刮目相看了。

  ??“你說利潤是經濟危機的根本?”

  ??“是的,至少我這樣認為,因為利潤來得太簡單,所以人們就會往容易獲取利益的地方集中。這就形成單向擴張,當然你可以采用什麽營銷手段,推廣手段等等來消化這種擴張。但是產能多餘需求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的社會是個多樣的社會,產品的更新和替代速度很快。所以這個產能泡沫遲早就破滅的一天。”

  ??張春點頭道:“確實是這樣。”

  ??“經濟會影響到政治,當形成利益集團的時候,利益集團就會盡量想辦法延長泡沫破滅的事件,或者采取欺騙,控製的手段來壟斷市場。政權就會*,最後與泡沫的破滅同時一起崩塌。這幾乎是必然。”張若名總結道。

  ??“你認為我們的政府還是有被腐化的可能。”

  ??“當然,權力必然帶來腐化的可能。先生要加快權力交接的節奏,我想是為了防止政權腐化。但是這隻是治標而不能治本。根本就是商品的剩餘價值,也就是利潤,以及人們的貪欲。”

  ??“那你認為如何解決?”

  ??“所有的商品價格都應該有成本核算體係,其中包括人工成本也要核算清楚,因為合理的人工成本決定了人類的購買力。國家提取的稅收也是為了發展而所需的成本,運輸,銷售部分的人工成本也是如此。是真實的成本。除此之外的所有利潤都是泡沫。國家應該由價格和成本核算部門來擠幹這個泡沫。同時審計部門要對製造泡沫的人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因為他們就是利用所謂的利潤來搶劫全民。這是最大的犯罪。”

  ??張春笑了:“我記得你的理想不是為商人正名嗎?”

  ??“當然,不該有的利潤不能有,這就是為商人正名。”張若名笑得神采飛揚。(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