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奔襲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8      字數:3502
  黃梅,一個臨時機場在公路的一側快速修建。

  ??路橋工程兵開著堆土機和壓路機快速地推平了一個小山丘,形成跑道。另外一座小山上的雷達站早就修建好了,樹林中隱藏著高射炮陣地。

  ??荊門,在鷹式二型基礎上改進的戰機,終於有了完全整個的飛控、雷達和火控係統。

  ??二十架鷹式二型戰機的改裝已經完成。經過幾個月的趕工,新開始建造的五架戰機,已經快要下線了。另一側還有五架已經完成了大半。飛機製造廠的目標是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建造和測試。

  ??導彈生產廠的導彈體型也更加完善,導航係統的縮小,保證了火箭發動機和戰鬥部的效能。這種導彈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精確度極高。但是一旦天氣不好,就隻能當普通炸彈扔了。

  ??劉清搬到了武漢,從旅順事件開始,就不停地有日本人求見。而每一次都需要做大量的安全保衛工作,在武漢工作量要小很多。來找劉清的表麵上看起來很多都是日本反戰與和平人士,但是每一次來人都想四處參觀。

  ??劉清直接拒絕了,說要想交流,在武漢大學就可以,這裏有各地的學生和老師。

  ??幾月來,不斷有人被暗月狙殺。其中大多數都與日本,英國和美國有聯係。隨著中國有新式戰鬥機的傳言有了越來越多證據支撐,德國人也開始從各種途徑詢問。

  ??h.e.安諾德就向曾思敏求證。曾思敏說,中國確實在實驗噴氣式發動機。但是因為推力不夠,所以隻能采取風箏式的半滑翔方式進行飛行,機動性很差。唯一的好處是,可以高空飛行。與德國的飛艇相似。因為沒有機動功能,遇到戰鬥機沒有反擊的能力。所以隻是一種突襲武器。飛艇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篇談話很快登上了歐洲的報紙,並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因為英美也隻是到了這個程度,隻是沒想到采取極不適合實戰的半滑翔方式而已。

  ??這樣的結論,隻有日本懷疑,因為在轟炸旅順時。中國飛機曾經低空掃射過。隻是日本除了派間諜以外,沒有對外透露。

  ??曾思敏的談話,也帶起各國對於滑翔方式和飛艇的研究。噴氣式發動機因為推力小。耗油大,航程短而被各國認為是不適用的瘋狂行為。

  ??——————————

  ??婺源,後世可能聞名遐邇。但是現在這隻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地方。

  ??溪頭鎮,第一軍團。張春夫婦和毛石山已經來了幾天了。賀龍正從第二和第三軍往第一軍抽調精兵強將。同時,第一軍的火箭團和裝甲團也在往兩個軍調動。

  ??李大釗和伍豪也趕了過來。

  ??上海抗戰爆發,最高軍事委員會就決定援助上海,但是蔣介石拒絕了。

  ??毛石山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人民軍最擅長的就是叢林作戰,而從婺源開始,經過黃山山脈,天目山脈一直到太湖,這裏崇山峻嶺。多山多森林。

  ??國民黨清黨以後,在農村的國民黨基層組織已經喪失。而**執行委員會這幾年把精力花在了偏遠山區的農村身上,那裏是國民黨很難以進入的地區。所以實際上,黃山、武夷山、天目山有五成左右的**黨組織已經恢複,隻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訓,並沒有大張旗鼓地搞暴動。這些地區有了一定的農村自治能力。

  ??毛石山就提出,完全可以派一個軍,神不知鬼不覺地穿過山區,到達太湖流域。然後強攻上海。

  ??軍事委員會認為拿下上海不難,難的是,拿下了怎麽辦。

  ??毛石山認為,不一定占領上海就是勝利,給日本狠狠一擊就是勝利。同時也表明人民革命軍打擊外來侵略者的堅決態度。不過實際上,抗日戰場的主戰場不再上海,而在東北。所以占領上海對於**黨的聲譽於事無補,放棄上海,將主要精力轉向靠近日占區的北方,有利於爭取全國人民的感情。上海以及淞滬一帶曆來都是資本家們的勢力範圍,與其紛爭不斷,還不如放棄,靜觀其變。上海隻是一次突襲行動,部隊的主攻方向應該是隴海線,無論如何也要把這條鐵路線拿到手,獲得出海口。同時拿下山東,就基本上完成了是否收回東北的主動權。

  ??毛石山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是長途奔襲,就帶不了重武器。所以隻能挑選精兵,作戰時間也不能長。原路返回肯定不可能,隻能渡江北上。南北呼應才能保證部隊的安全。

  ??軍事委員會對這個大膽的想法幾經討論,最後由於張春支持這一計劃而獲得通過。

  ??條件就是時間要找準,空軍必須把日軍的海空軍幹掉。

  ??三十架戰機對一百多架,還是有些難度。曾貽經認為如果在天氣良好的時候,與日軍的戰機正麵對決,隻要不被日軍偷襲或者包圍,基本上可以保證零損失。並且還能利用高度優勢保住應該有的軍事秘密。

  ??從進入二月,情報,物質,兵源,地方黨組織就開始準備。

  ??張春和毛石山就到了婺源,負責奔襲上海。因為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張春完全可以代表武漢政府做出決策。

  ??劉英和劉伯承已經趕往鄭州。

  ??由於此次奔襲危險性很好,楊開慧被留在了武漢,毛石山還是有些不習慣。

  ??部隊經過幾次混編,幹部已經打亂了。張亮實際上是從第二軍調到第一軍的。張亮這幾年嚴肅了很多,他的兒子張誌剛剛來鬧過了,小家夥十七歲,從小在核心區長大,不喜歡讀書,喜歡像老爹一樣當兵。身體素質三星,在一幫新兵裏算是出頭的。

  ??張誌養了一頭小狼,在部隊裏還好,自從到了江西,因為江西老百姓可沒有核心區那麽強悍。給張亮惹了不少事。

  ??和張誌一起來鬧的還有林育容。林育容已經從軍校出來,但是他的身體素質才剛剛達到二星,原本在一個連當指導員。這次非要上前線。

  ??張亮說:“你們兩個來可以,去跟著老兵,聽老兵的話。不許帶狼,少給我惹事。”

  ??張誌眼淚汪汪地扭頭就走了,林育容則樂嗬嗬地向張春敬完禮才離開。

  ??各部隊大量的偵察兵在往第一軍調,有叢林作戰經驗,體質三星,至少參加過十次實戰,殲敵數至少十人。這是最低標準。各軍都把最好的兵派過來了,不過依然湊不齊三萬人。隻是張誌這樣一次戰鬥經驗也沒有的,也算是張亮開後門了。

  ??小家夥驕傲得很,還未張春不為他說話生氣了。

  ??“老張你也別生氣,小家夥經曆幾次就知道了。以他的身體素質和靈活勁,隻要聽老兵的話,不會出什麽事。”毛石山開解道。

  ??毛石山的兒子已經五歲多了,在新民小學讀書,也是個不安分的。取名為毛岸英,不過似乎和後世的毛岸英沒有什麽相同之處,兩口子不但晚育,還隻生了這一個。兩口子都是工作狂,不想太多孩子牽絆著。

  ??“都是他老娘寵的,都無法無天了。”張亮對這個兒子也沒有什麽辦法。

  ??張春笑道:“小孩子,傲氣一點沒事,我聽說他在部隊表現不錯。隻是在你麵前這樣。”

  ??“他要真是對老百姓胡來,我立馬斃了他。”張亮歎了口氣,嘴巴裏說得強硬,但是誰都看得出來他是舍不得的。

  ??陳毅就笑著解釋:“這家夥用狼跟給婺源小學的孩子們晨練,嚇得小家夥們要死。”

  ??張春和麗質一臉黑線。

  ??張春點頭道:“這件事情應該吸取教訓。環境好的地方成長起來的孩子也許並不了解國家的現實。在有條件的地方,學校之間要進行有計劃的交換。讓條件好的地區孩子到條件差的地區學生生活一段時間。”

  ??李大釗笑著說:“如果不是戰爭,這項計劃已經實行了。”

  ??張春歎了口氣:“就算是戰爭,也要交換。孩子們是我們的希望,不錘煉,老是護著怎麽行。還有,恐怕幹部子女護得更加厲害。幹部子女先走一步。”

  ??幾個人都點頭,都笑著問:“為民兩口子也該要了吧。”

  ??這次輪到張春和麗質不自在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