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廣場演講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8      字數:3542
  武漢,以前碼頭林立。但是原招商局和租界的八個碼頭還算可以。

  ??現在其它的碼頭全部拆掉了,隻剩下了漢口租界碼頭。因為碼頭必須與交通係統對接,貨物在這裏上岸,進入貨場,通過列車運往各地。

  ??碼頭正在擴建,工人們正在澆灌混凝土和安裝大型的起重機械。

  ??不遠處是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工地和武漢造船廠工地。

  ??這幾個工地都非常忙碌。

  ??站在武漢港碼頭迎接的人群最前麵,站著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兩人都穿著白色的中山服,兩個人的頭發都很短。女方隻是齊耳短發而已。

  ??身後的人很多,能看見詹天佑、蔡元培和梁啟超跟在後麵。再往後清一色的年輕人,男女各半。除了三位老人穿著長袍以外,大多數都是中山服。從碼頭往上都是歡迎的人群。最可愛的還有張春身後的一隊六七歲,捧著鮮花的小孩子。

  ??因為是公開訪問,所以這次宋慶齡來要比上次孫中山來場麵大得多。

  ??“張為民有孩子嗎?”。宋慶齡微笑著走下舷梯,一邊低聲問身後的宋子文。

  ??“沒聽說有。”宋子文低聲說。

  ??首先上來的是送花孩子們,宋慶齡笑著抱了抱她們。兩個孩子敬了一個很漂亮的禮,跑走了。

  ??張春快步上來。

  ??“宋丈夫,歡迎您的到來。”張春用的宋丈夫,而不是孫夫人。這讓孫科和宋子文略微有些驚訝。

  ??宋慶齡和張春握手:“才一年多沒見。兩位依然帥氣漂亮,隻是我和何大姐都成了未亡人了。”

  ??“宋丈夫,孫丈夫和廖丈夫為國家而犧牲。是我們的楷模。”麗質扶著年紀稍大的何香凝。迎接的人群中,大多數都穿著黑白服飾,少數是黃色服飾,熱烈但不失肅穆。

  ??在武漢與南京還是有些不同,南京的排場比這邊大,但是顯得雜亂無章。武漢迎接的人數不多,但是很整齊。有秩序,也很莊重。

  ??詹天佑,蔡元培、梁啟超、劉英、顧明、李大釗等人還是叫宋慶齡為孫夫人。

  ??不過蔡和森、毛石山、伍豪、郭華、曾思敏、劉清等這批年輕人都是叫宋丈夫。

  ??陳慶同的傷勢還沒有完全好。不過氣色很好。何香凝握著陳慶同的手說:“感謝獨秀丈夫為先夫疾呼。”

  ??李之龍也在歡迎的隊列,他對宋慶齡說:“感謝宋丈夫援手。”

  ??宋慶齡笑著說:“你的船也來了,現在在這邊怎麽樣?”

  ??“還好,這裏新建了海軍工程學院。院長是徐振鵬丈夫。不過徐振鵬丈夫積勞成疾。在醫院休養,沒能來迎接宋丈夫。”

  ??章臣桐上前敬了一個軍禮道:“章臣桐見過船長。”

  ??李之龍還禮。

  ??宋慶齡微笑著:“都是自家人。”她看了身邊的張春一眼說:“早晚有一笑泯恩仇的時候。”

  ??租界的建築保護很好,大多租給了一些商行。不過政府明令這是政府財產,不允許商行自己轉租和轉讓。不過一些低矮的附屬房屋拆掉了,變成了綠地。港口上擴建了一個小型廣場,因為來往的客商和行人非常多,這裏也是半個商業中心。

  ??無數雙伸出來的手,沒有什麽旗幟。沒有歡呼,但是熱情是真誠的。

  ??“這些都是自發趕來的。您還是講幾句話吧。”張春低聲說。

  ??宋慶齡點了點頭。

  ??廣場上人很多,似乎並不是特意安排的。因為這些人散落在廣場四周,見到歡迎的人群才匯聚過來。張春顯然有所準備,有警察在維持秩序但是人數並不多。碼頭不遠處有兩台很大,很漂亮的公共汽車一樣的接待車。

  ??“很榮幸來到了武漢。”宋慶齡拿著一個圓筒一樣的擴音器,環顧著四周,都是規劃好的綠地,居民樓掩映在樹木的後麵。都是七層的樣子,沿著江邊隻有兩棟高樓。不遠處的山上有一個頂著巨大鍋蓋一樣的奇特建築。這是武漢嗎?

  ??“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城市,一個中國的城市。一個夢想中的城市。我在美國讀書,讀了6年,我曾經以為美國是世界的天堂。因為我見過我們曾經的國家的城市,擁擠,肮髒,人們為了生存而奔波,神情麻木。但是今天,我見到了武漢,見到了你們。我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祖國,是我們的希望,是你們讓我看到了希望。”

  ??如潮的掌聲。宋慶齡的美麗不是驚豔的,而是端莊,大氣,熱情但是不乏狼。

  ??“我這次來是求援來了,我們的國家並不都是這麽美麗,北方,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經濟凋僻,列強欺淩。大清朝廷是亡了,但是新中國還沒有建立。張軍長講得不錯。孫丈夫臨終前說:和平,奮鬥,救中國。我知道,湖北,**,一個以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為宗旨的黨在為建設祖國而奮鬥。在中國還有一個黨,叫做國民黨,他們高舉著三民主義的旗幟在為爭取中國的**而奮鬥。很不幸,國共兩個曾經的兄弟黨,現在因為一些事情鬧起了別扭。幾個月前,我的同誌,廖仲愷丈夫被刺殺身亡了。他的夫人就在我的身邊,何香凝女士。但是她沒有哭泣,沒有氣餒,她也來到了這裏,隻為了一件事。

  ??國民黨違背了孫丈夫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宗旨,我本人對此非常不滿。但調和兩黨,不是我這來的目的。但今天,我來到了這裏,隻為了一件事。就是北伐,結束中國的動亂,這無關黨派,而是為了國家。為了建設我們的國家而創造一個條件。

  ??所以我隻求援來了。謝謝大家。”

  ??宋慶齡深深地對著人群鞠了一躬,然後又對著迎接的政府官員們又鞠了一躬。

  ??“打倒軍閥,支持北伐。”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

  ??然後整個廣場都是這個口號。

  ??張春看著身邊的人苦笑了一下。這個孫夫人確實厲害。

  ??人群自動讓開,一幹人走進了接待車,這是用公共汽車改成的,其中一台車上安裝了通訊雷達。一些參謀們在裏麵忙碌。

  ??市內短途軌道占據了以前人行道的一半。中間隻裝了一道護欄,而沒有隔離帶。一隊女騎警穿著漂亮的警服在專用的馬道上巡邏。道路修得很平整,因為是電車,所以很安靜。

  ??“張軍長對城市建設下了大力氣。”宋慶齡笑著對對麵的張春兩口子笑道。李大釗回來後,張春就把黨主席的身份去掉了。不過軍長的職位還在。

  ??“我沒有花什麽力氣,進行規劃設計梁思成和林徽因。我必須要提起她,不然我和梁部長的日子都不好過。”張春指著和梁啟超坐在一起的林徽因。

  ??車上的人都看著她大笑,林徽因大方地和宋慶齡握了握手,然後瞪了張春一眼。

  ??張春笑著對宋慶齡說:“宋丈夫,您今天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就是北伐。看來北伐我不動是不行了。可是要北伐,至少詹丈夫不會高興,他正在修建長江大橋,還想修建廣漢鐵路,這都需要時間,需要和平的環境,而且不是一年兩年。我之所以不願取消湖北的自治地位,就是因為我不允許湖北卷入戰亂。也不允許有人來幹擾湖北的建設。這是其一。其二,國共兩黨合作破裂,我想應該與國民黨內部右派人士所要執行的政策,與我黨要執行的政策有著根本的矛盾。不客氣地說,也許孫丈夫執行的某些政策有矛盾。這個矛盾曾經在孫丈夫和陳炯明丈夫身上發生過。現在繼續在我們兩黨身上體現。蔣司令提倡北伐時不錯,因為北伐時既定方正,但是方向卻錯了。蔣司令寧可聯合孫傳芳來打擊我黨,也不願意進行真正的北伐。”

  ??“湖北攔在北伐的路上,何談北伐。”孫科皺著眉頭說。

  ??張春笑道:“雖然兩黨合作破裂,但是北伐並不是國民黨一家的事情,既然國民黨可以聯合孫傳芳,那麽總要大家坐在一起協商如何北伐。豈有兵臨城下的道理?我想請問孫博士,北伐,伐的是哪一家?”

  ??見孫科語塞,宋子文在傍邊插話道:“張軍長有條件可以提,我們不是不講理的人。”

  ??“條件肯定是要有的。不過在這裏提不太合適。”張春笑道:“我們去看看長江大橋吧”。(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