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我是一個兵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8      字數:3429
  攻擊行動時間非常短,僅用了兩天時間。殲敵兩千四百人,俘虜七百人,對手是長陽土司民團和一部分宗教性質的神兵團。參加攻擊行動的是第三師兩個團,犧牲兩人,重傷四十二人。

  ??原來還在軍部沒有下令攻擊之前,張明已經將兩個團偷運過江,把土司名團和各地方勢力摸清楚了。並實施了包圍的計劃。但是宜昌對長陽有吞並之心,很早就由各路客商傳到了那裏,土司認為這是對長陽的礦產眼紅,所以對所有土家族人進行了動員。當張明讓土司投降時,被直接決絕了。戰鬥隨之打響。

  ??土司軍隊在絕對劣勢下也沒有潰散,結果就是一邊倒的戰鬥。

  ??張春,連夜趕回武漢。

  ??顧明和劉英根本沒有把這次戰鬥當一回事,去了蘄春,鄂東南雖然接管過來,成立了農村基層組織,進行了土改,並且組織了民兵。但實際上隻有周榮一個師在那裏,沒有多少防禦縱深。完全是因為湖北靖**不敗的威懾力,才讓孫傳芳方麵沒有什麽動靜。

  ??顧明和劉英去那裏是和周榮商量是否再組建一個舟橋團,能夠在緊急時,將黎天才師迅速投放到鄂東南。大冶到黃州的橋梁雖然在設計,但是肯定會在武漢長江大橋之後修建,那是若幹年後的事情。

  ??軍部,毛石山也覺得出了問題,召集伍豪和郭華商議與政府協調的問題。

  ??見到張春趕了回來,馬上知道事情可能並不像想象的那麽簡單。

  ??張春倒是沒有發火,而是問戰役最新的進展。

  ??“隻打了長陽,還是把鶴峰也打了。”

  ??毛石山在地圖上一邊做著標記,一邊回答:“長陽啊,拿下榔坪停下了。漁峽口拿下了嗎?”

  ??傍邊的參謀也有些緊張:“漁峽口拿下了,不過那裏沒有發生戰鬥。”

  ??張春苦笑道:“那裏的土家族差不多隻有人口總數的半數,總共也沒有幾個人,兩千多人,張明也下得去手。”

  ??伍豪幫張明辯解道:“已經命令他們投降,無效後才攻擊的。”

  ??張春又仔細看了一下戰報。

  ??“讓他們趕快分田地。想辦法移點民過去,比如讓礦山和冶煉廠的工人也參加分配土地。不過要平等對待,不能為難窮苦人。還有讓那邊的學校建設稍微慢一點,長陽入學年齡放寬到八歲,在宜昌或者枝江、當陽上學,宜昌負責這些孩子的學費。自己惹出來的麻煩,自己不出錢不行。”張春的眉頭皺得很緊。

  ??三個人都是聰明人,麵麵相覷。

  ??毛石山連忙問參謀:“長陽人口數是多少?”

  ??參謀愣了一下,一時沒有回答上來。另外一個參謀說:“整個長陽十四萬人。這次打的不是人口稠密區。山區有利於我軍機動。不過山區的土家人居多”

  ??毛石山看著地圖愣住了,因為長陽縣沒有動,長陽縣是自己投降的。

  ??張春歎了口氣:“下令吧,把張明的職給我撤了,參謀長叫什麽?”

  ??“柳青華,軍事指揮係三期畢業生。”

  ??“讓他代理師長,在分田地的同時,命令部隊主動攻擊任何有威脅的目標,現在顧不了那麽多。不要讓他們抱成團,限令投降。讓張明去軍事學院學習反省,什麽時候想清楚了,什麽時候回部隊。”

  ??“是不是有些嚴厲了?畢竟是大勝。長陽縣是因為主力被殲滅才投降的。”伍豪還是把意見提了出來。

  ??“打勝仗是應該的,他張明是什麽裝備,別人是什麽裝備?戰爭不是這麽打的。前兩年的清掃民團,也沒有一次性殺這麽多人,那還是因為新占領區地方太大,需要盡快恢複穩定局麵。現在他是什麽?眼紅別人的礦!戰前準備太少,沒有有效分化目標,導致對方能夠聚集這麽多人拚死反抗。那些人有什麽?土槍大刀。投降的不足四分之一,這表明什麽?表明老百姓把我們當強盜。我們打仗是為了什麽?是殺老百姓,還是救老百姓?”

  ??張春臉色變得鐵青。

  ??“黎天才打大冶,張霖越打鹹寧,老百姓夾道歡迎,隻有很少的地主頑抗,而是一發起攻勢,馬上就是潰散。狙殺幾個頭子就能解決戰鬥。那麽大的地方打下來,除了湘軍以外。總共才死了不到一千人。嚴厲,要是嚴厲完全可以槍斃他。這件事情,在軍隊內要通報,軍隊外不要了。上策伐謀的道理都不懂,當什麽師長,頂多就是當個團長的料。”

  ??張春越說越生氣,拂袖而去。

  ??毛石山低頭不語,好久才對伍豪和郭華說:“發報吧,這件事情我也有錯,參謀部要做的就是這些事情,我自己去關禁閉。參謀部的事情兩位幫忙看著一點。”

  ??張春聽說毛石山自己去關禁閉了,臉色才好看了一點。

  ??麗質輕輕抱著他:“張明可能是急於求功,其它幾個師都有戰績,他有些著急了。”

  ??張春歎了口氣:“這人和人就是不一樣。陳繼祖做過多少默默無聞的小官,始終都是在最難的地方,用的是最穩妥的方法。張霖越脾氣不好吧,愛踢騰吧。但是打仗不蠻幹,當參謀長也當了。周榮也是一樣,升升降降那麽多職位。董必武從市長到縣長。因為他知道麻城那個方向最難。劉英算是老前輩,元老了吧,知道前方沒有戰將,為了防孫傳芳,參謀長讓給潤之,去當了一個師長,手下人都沒有,硬是撐了下來。到現在才好一點,拚命扶持年輕人。宜昌方向有多重要?那是川軍必經之地,我不放心,才放他在哪裏。所謂利欲熏心就是這樣的了。”

  ??張春雖然生氣,不過他還是采取了最穩妥的方式,張亮新編第七師趕赴宜昌,接替第三師的防線,第三師全軍駐防長陽。

  ??不過他還是小看了軍人對於自己部隊名譽的看重。

  ??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讓張春後悔了很長一段時間。

  ??張明見到毛石山的電報,雖然沒有斥責的字眼,但是軍隊的調動和攻擊命令還是讓他發覺了異常。他反複詢問是為什麽,他相信憑借兩個團能夠完成任務。伍豪隻能告訴了他理由。

  ??張明沒有再進行辯解。當即召開師軍政會議,然後召見了土家族的老百姓。

  ??張明對這些老百姓道歉,然後說:“我是個軍人,靖**是老百姓的軍隊,這是我們的信仰。我犯的錯誤我自己承擔。”他帶著三千多人的士兵唱《我是一個兵》,然後向部隊和老百姓敬了一圈軍禮,舉槍自殺了。

  ??因為張明一個人在臨時觀禮台上,沒有人來得及阻攔。三千多戰士愣了一下,然後繼續唱《我是一個兵》,抬著自己的師長走到土家寨的那兩千多人的墳前,把師長和他們埋在了一起。

  ??土家族的老老少少們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一個當了師長的大官在他們麵前以這種方式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贖罪。

  ??當時很多戰士也要學師長自殺,參謀長柳青華說:“我們的錯誤應該用榮譽來清洗,不然這個錯誤會永遠背在師長的頭上。”這才穩定了局麵。

  ??消息是柳青華第二天才斟酌字句電告軍部。

  ??軍部所有人都沉默了。

  ??張春心疼不已,親自替張明寫了一個小傳,刊登在《新民報》。小傳詳細寫了張明的生平以及所取得戰績,說他是為了捍衛人民軍隊的榮譽而犧牲的。

  ??張明的事情在政府和軍隊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這幾年部隊的歌曲多了起來,唱“我是一個兵”的時候就少了。現在高級幹部們都吃了一驚,他們發現自己可能正在丟失當初人民軍隊的精神。這之後,幾乎所有的部隊都把這首隻有幾句話的歌當成了軍歌。出了禁閉室的毛石山則建議把靖**改名為人民軍,將這首歌作為人民軍的軍歌,以紀念為了這個信仰而犧牲的烈士。張春同意了。

  ??軍部的所有高級幹部都到了長陽,在那座巨墳前給張明敬軍禮。

  ??之後很多年,所有從哪裏經過的軍人都會對著哪個方向敬軍禮。r1152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