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貿易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8      字數:3401
  h.e.安諾德,原瑞記洋行的老板德籍猶太人老安諾德兄弟的兒子。

  ??瑞記洋行在漢口原德租界有一家分行,一戰爆發,中國對德宣戰,不過租界轉給了日本。瑞吉商行的資產被英國匯豐銀行代管。一戰結束後,老安諾德兄弟先後去世。安諾德的下一代h.e.安諾德c.h.安諾德兄弟是英國籍,要求匯豐銀行發還瑞記洋行資產,1919年,在香港重新注冊安利洋行。

  ??張春占領了武漢,收回了租界,各國對張春都非常不滿。但是小安諾德兄弟卻認為這是一個機會。

  ??張春的名氣漸大,小時候德國牧師朱利安曾經教過張春兩年的傳說流傳甚廣。h.e.安諾德甚至回德國拜訪朱利安牧師,不過朱利安牧師已經過世了,但朱利安牧師的房間裏有他和張春、麗質的畫像。畫是袁芳畫的,上麵有袁芳和朱利安的簽字。

  ??h.e.安諾德把這幅畫買了下來,帶回了中國,特意過來把畫送給張春,同時協商在漢口重新開一下瑞記洋行的事情。

  ??h.e.安諾德雖然是英國國籍,但是實際上是為了財產不得已為之,他的背後不是英國商人,而是一批德國人。

  ??林長民在歐洲的一些宣傳,雖然很多是從負麵角度,但是同時也透露出湖北是中國最先進發達的地方,是中國的希望。一戰過後既不容於歐洲,也和蘇俄合不來的德國急於找到潛在的盟友。為了一血戰敗的恥辱。償還巨額的債務,德國人也算是忍辱負重。比如小安諾德兄弟不惜放棄德國國籍,但是實際上還是為德國做事情。

  ??張春看著老朱利安的照片。長長地歎了口氣,用德語說:“謝謝你送回了老朱利安。德國現在如何。”

  ??“處境不好,戰爭賠款需要國民二十年才能償還,海外資產被接管和凍結。德國成了歐洲的奴隸。”

  ??“我聽說有一個道威斯計劃,協約國可以給德國貸款以發展經濟。”

  ??“是的,我們雖然要回了魯爾經濟區,但是美國人也沒安好心。是要把英法的注意力調回歐洲而已。德國人在歐洲沒有朋友。所以希望能夠得到東方朋友的幫助。”

  ??張春笑道:“我們已經發表的申明,願意與各國的商人進行平等互利的交往。自然也包括經濟交往。這一點我想沒有問題。我們沒有給英美特權,沒有給日本特權。沒有給蘇俄特權,自然也不會給德國特權。但是我可以保證德國人會於國人享受同等待遇,不會有任何歧視和不平等。湖北自治政府頒布了一係列的法律,您可以研究一下。看是否願意在武漢成立分行。”

  ??h.e.安諾德彎腰行禮道:“我們隻想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您對湖北的統治能夠維持多久,一路以來,我們認為可以得到滿意的答複。這一點已經沒有疑問。在這裏我代表德國向您表示敬意。”

  ??安利洋行和一批德國商人進駐漢口,武漢的罐頭食品、日用化工品、油脂、服裝、家具等等銷路很好。這些東西就算是運回德國,憑借著新穎的款式,獨特的紡織工藝,也能夠有很好的價格和利潤。

  ??有一些商品和德國重複,比如精工手表。建築材料,還有一些先進的機械和小五金。機械和建材湖北沒有準備出口。但是進口似乎在價格上沒有什麽優勢。但是手表和小五金在周邊一些國家和地方應該非常不錯。而湖北現在對於一些礦產,橡膠,等產品進口量還是比較大的。比如磷和鉀礦,唯一的缺陷是湖北隻要原礦。當然鋼鐵鋁鎢等金屬礦除外。

  ??1925年,**在上海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有李大釗率領前往北京參加國民會議。

  ??剛剛北上的孫中山的後院又起火了,陳炯民自稱代理大元帥。蔣介石率軍東征討伐陳炯明。陳炯民兵敗逃到了惠州。

  ??段祺瑞提前召開善後會議。實際上是代表官僚和軍閥對戰後進行分贓,孫中山雖然參加了會議,但仍然繼續籌備召開國民會議。

  ??三月一日,國民會議召開。

  ??三月十二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陳炯民寫了一副對聯:惟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在廣州的陳慶同專門到惠州說:“競存丈夫所行,與張為民相似,唯聯省自治不同而已。今四麵皆敵。不如赴鄂。”

  ??陳炯民隻說了一句:“故土難離。”

  ??新民報刊發了兩篇文章,一篇是評論孫中山的功過,對孫中山一生為革命做出的貢獻做出了充分得肯定。但是也列舉了孫中山不能成功的原因,其中一條就是不能整合國人,有獨裁之嫌。另一篇是對陳炯明的評論,認為陳炯明有治民之能,開新風之誌。保境息民是功,聯省自治是不智,為求一省之私而叛是過。

  ??湖北全省按照國際慣例為孫中山下半旗致哀。

  ??孫中山去世,雖然段祺瑞政府對孫中山不滿,但是還是給予相當地肯定,並協助治喪。段祺瑞曾經想將孫中山安葬在北京,畢竟孫中山曾經是臨時大總統,領導了推翻滿清的革命,同時也想借此繼承孫中山身後的政治遺產。不過這是國民黨不能答應的。

  ??國民大會中,**也算聲勢大振。返回廣州後,雖然李大釗和陳慶同有異議,但是全國還是掀起了大罷工。羅章龍曾經準備在湖北舉行和平遊行,以聲援各省工人運動。但是響應者寥寥,林育南也不支持,隻好作罷。

  ??有意思的是鄧中夏居然也不同意。他一針見血地說:現在**搞罷工,說是幫工人謀求福利,但是提出的要求對方不可能達到。說是要徹底革命,可是又想逼迫與當局搞政黨合作,這叫做蛇鼠兩端。

  ??湖北搞遊行是為了什麽?不過是表明一個政黨的態度。而並非真的為工人們著想。

  ??鄧中夏年輕,敢說。羅章龍一時之間臉色慘白。

  ??李漢俊、劉仁靜隻是不說話。良久,李漢俊才說:“政黨的利益還不如說是蘇俄的利益。隻是孫丈夫去世,國共合作能否繼續猶未可知,這是何苦來哉?”

  ??罷工潮把沿海洋人集中的城市弄得一團糟,最厲害的是青島、上海和香港廣州。相比之下,武漢反而一片平靜。

  ??武漢還舉行了一次服裝設計發布會,是梁思順,蔡威廉,林徽因這幫丫頭用來哄德國人。蔡威廉甚至成了武漢成衣廠的設計總監,她畫了太多人物畫了,對各種人群的服裝要求和習慣了如指掌。設計出來的服裝實用的同時,還不乏美觀。

  ??加上梁思順宣傳隊的漂亮姑娘和帥小夥一表演,武漢市民和德國人都瘋了。武大門口的大廣場裏,一下子集中了數萬人,把警察局嚇壞了,這要是出現推擠還得了。

  ??這批現代,包含著中國風,按照西方人的體型設計的服裝讓德國人賺了不少錢。對服裝和流行趨勢最敏感的法國人忍不住了,也跑了過來。老老實實地住進了武漢專門為商戶修建的十四層大樓。

  ??這是梁思成的設計,也是為大橋基礎施工而做的預演。建造時間很短,因為數千人的大橋局總要有點事情做。不過工程質量是沒得說,大橋局設計的各型設備輪番上陣。讓詹天佑和吳詠恩很擔心了一陣子,比梁思成還要擔心。

  ??十四層,在武漢算是高樓了。被張春命名為貿易大廈。住進去的都是各地的商人,上海人和洋人居多。

  ??印花稅對於中國的商人來說,是搶奪了他們的利益。但是國際上卻是正常稅收。隻是武漢並非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很多東西都限製進口,有非常嚴格的商品檢驗關口,而且海關完全受政府控製,那幫學生鐵麵無私,水潑不進。這裏有自己的新民幣,製作工藝非常複雜。也根本不認美元。他們以自己內部貨物對貨物的兌換標準來確定商品價格。

  ??五月,湖北政府宣布對於月收入超過五萬元的個人和商戶,征收三成的所得稅。盡管如此,一些大商戶還是在流入,畢竟說的都是純收入,而不是攤派雜稅。

  ??而貿易大廈的建成,讓大橋局信心大漲,武漢長江大橋總算開工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