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黨代會
作者:鬱榕      更新:2021-08-11 04:38      字數:3786
  宜昌,張明開始組建第四師。劉毅德帶的那批士兵隻有很少數被選入部隊。但是由於這批人大多數都是留日學生,基礎很好,所以都進入了軍事學院進行學習。劉毅德主動要求到學院帶這批人,他還是害怕因為理念不同而流失人才。

  ??毛石山除了處理軍隊的事情,也代理著政務。不過他終究還是年輕了一些,有些力不從心。他對自己的要求極高,心裏還是有些落差。所以除了辦公,終日都埋在文件和圖書堆裏,事事都是親力親為。

  ??張春知道這是他成長必須的過程,也不怎麽幹涉他。他的這種工作方式,肯定會影響到感情生活,楊開慧被調到他身邊負責通訊科的工作。

  ??宜昌原屬於宜昌府,民國廢掉了宜昌府,改成宜昌縣。不過縣城規模比荊州小多了。荊州的破敗是因為戰亂所致,宜昌雖然經過了幾次戰亂,但是保存還算完好。

  ??宜昌因為地處偏遠,人才流失較少,他們去也沒有地方去。其中商界人士頗多,

  ??張劍秋,1891年生於宜昌府東湖縣城,是宜昌最大的泰升廣貨號的老板,宜昌工商會的會長。

  ??鄧子敬,他在宜昌南門後街開設了一家名叫“留光”的照相館。

  ??最有意思的是龍肇三,開辦“龍發昌機器廠”,能夠生產簡單的織布機、軋花機。所以宜昌還是有些工業基礎。

  ??不過他們實在經不起學生們帶過去的先進技術的衝擊。由於推行土地法,他們失去了可以奢侈生活的土地。工廠也被迫和政府進行聯營,因為不聯營,在先進技術生產出來的新產品和廉價產品的衝擊下。幾乎沒有活路。不過也正因為這些人,宜昌的經濟恢複工作加快了速度。

  ??宜昌建設了一個冶煉廠,因為江那邊的長陽縣出產鐵礦石以及錳礦石。冶煉廠主要冶煉機械廠用的錳鋼。由於道路沒有那麽容易修通,所以新民航運公司開通宜昌到荊門,以及宜昌到沙洋的航線。

  ??徐振鵬正在加速建設一支江防艦隊。專用的軍艦還沒有,但是在新民航運公司的商船和客船上配備了士兵和船員,主要是學習和培訓。同時也起到了保衛航線的作用。

  ??因為荊州成為了鄂中自治區首府,所以蔡和森和向警予到了枝江。時象晉年紀太大了,臨時穩定局勢可以。但是長期工作不行。所以蔡和森任代縣長。

  ??同樣的,張繼煦在完成任務後,調往新民大學任副校長,蔡元培實在沒有幫手。張繼煦擔任過教育廳廳長。能力、學問、人品也算不錯。新民大學的年輕人起來的很快,但是大多數都是專業人才,統籌全局的還需要鍛煉。如果蔡元培真的退休,就會出現管理斷層。

  ??大量的學生的到達,讓宜昌和枝江、當陽穩定下來。而襄陽三個縣暫時由劉英和周榮實行軍管。

  ??而南漳縣西北的保康,房縣,包括穀城和鄖縣都處於無政府狀態,那裏主要是家族控製。一些地方官員早就棄官而逃。同時土匪橫行,大大小小的山寨到處都是。而且地廣人稀。山高林茂。想要治理非常困難。

  ??那裏的人大多都擁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吸引力對老百姓並不大。反而因為都是聚族而居,極度排外。

  ??顧明和劉英都沒有去碰那裏,但是與匪幫大大小小的戰鬥不斷。

  ??七月,馬林以共產國際的名義通電各省的**小組到達荊州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前來的主要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包惠僧、陳潭秋,長沙小組的何叔衡、夏曦,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的周佛海。跟他們同來的還有十多個人,不過都不是黨員,而是前來求學的學生。

  ??荊州的黨員人數眾多,但是為了表示公平和對其他小組的尊重,隻派了張春、李大釗、陳慶同和從宜昌趕回來的毛石山。伍豪作為書記員參加了會議。

  ??周佛海一來就給劉清帶了一封家書。不過劉清隻是讓人收下了,連麵都沒見。

  ??陪同馬林來的除了張太雷,還有一個俄羅斯小夥子尼克爾斯基,身份是赤色職工國際代表,但是張春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士兵,或者是一個特工。還有兩個俄羅斯通訊社的記者米諾爾和別斯林。

  ??因為荊州算是一個由**組建的政府。所以來的人比曆史上要多一些。

  ??馬林確實有本事,他居然說動了除了武漢小組的所有的小組站在了共產國際一邊。

  ??荊州這邊雖然出席的有五個人,但是因為張春持保留意見,所以並沒有造成馬林擔心的分裂局麵。

  ??不過馬林拿出來的俄文版的黨綱並沒有成為最終版本。

  ??由於所有的參會人員均認為無產階級專政在中國不可行。但是大多數人也不同意張春提出來的人民民主專政,因為他們認為人民範圍太廣。所以黨綱中隻提無產階級。

  ??參會人員同意了黨和軍隊的任務是推翻剝削階級,因為資產階級在中國確實屬於少數。

  ??同意了消滅剝削階級私有製,但是規定了收歸全民所有,合理分配的條款。

  ??在馬林的堅持下,表示承認無產階級專政,聯合第三國際。

  ??由於擔心中央執行委員會被張春把持,文件沒有馬上成立中央執行委員會,隻是說擇期從各地選取十名委員組成中央執行委員會。現在各地黨小組的任務是建立黨組織,成立地方執行委員會,發展黨員,為革命積蓄力量。

  ??張春自然懂得其中的含義,不過並沒有反對。

  ??行動組已經報告說馬林對其他的黨小組說荊州的黨小組不是真正的**,頂多隻能算是社會主義。但是由於荊州黨小組勢力最大,所以黨可以在荊州的幫助下發展壯大。同時馬林還決定前往廣州拜見孫中山,如有可能,聯合孫中山,到時候荊州的作用就可有可無。畢竟孫中山派員參加了共產國際的會議,成功可能性很大。

  ??李大釗和陳慶同聽了密報,隻是沉默不語。

  ??毛石山鄙視地笑了一下:“這個馬林倒是學會了借雞生蛋。”

  ??其它的黨小組開完會以後就紛紛離開。但是武漢小組卻留了下來。包惠僧、陳潭秋因為來荊州時被王占元的密探發現了。對於身邊龐然大物的張春來說,是王占元的心腹大患。連在武漢的新民貿易公司和新民航運公司都日夜監視。何況是有共黨分子嫌疑的包惠僧和陳潭秋。

  ??包惠僧到了新民報任記者。

  ??陳潭秋進了外聯處,主要負責武漢黨小組的秘密工作。

  ??馬林告辭去了廣州,米洛爾和別斯林卻留了下來,他們要在荊州設一個俄羅斯通訊社辦事處。以加強俄羅斯通訊社和新民報的聯係。

  ??這兩個人臉上隻差寫上間諜兩個字了。

  ??兩個人都是俄共黨員。不過並沒有獲得隨意采訪的權利。伍豪答應每周開一次新聞發布會,所有的記者都可以在外聯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

  ??米洛爾幾次抗議,都被伍豪以不安全為由拒絕了。

  ??八月,三萬多畢業生畢業,分赴各地開展工作。同時各省都有學生陸續匯集到沙洋,準備參加新民大學各院校的招生考試。鄂中七縣的所有中學開始進行高考,人數多達十萬人。除了新民大學,各縣都在建設技術學院,準備容納這麽多的畢業生。張春的意思是中學畢業後,考不上大學的,也要進入技術學院,學習相關專業的技能知識,進入工廠、農場和林場、商貿公司、運輸公司、城市各服務行業工作。這是全民教育的最低標準。

  ??鄂中七縣的文盲率要在十年內降低到個位數。其他各縣也要降低到百分之六十。

  ??由於學生數量驟然增加。

  ??張春隻好回到新民大學給蔡元培幫忙。

  ??而就在此時,回荊州匯報工作的蔡和森把伍豪給罵了。

  ??問題出在張若茗身上,張若茗在枝江工商局實習,張若茗家裏是個富商家庭,會打扮,人也漂亮,性格豪爽,十分討人喜愛。伍豪就時常跑到枝江去找張若茗。

  ??平時倒沒什麽,蔡和森也挺支持。可是蔡和森到荊州匯報工作,特意到外聯部看伍豪。沒想到伍豪不在,去了枝江。陳潭秋抱怨說伍豪現在被愛情蒙昏了頭,十天能有五天在就不錯了。

  ??蔡和森是個不講情麵的人,坐在外聯部門口,等著伍豪回來就是一通罵。

  ??罵得伍豪一聲不吭,冷汗直冒。

  ??蔡和森的這種性格張春聽說過,對外人還好,越是自己人罵的越厲害。

  ??張春聽說後哈哈大笑。

  ??不過伍豪確實好脾氣,被罵了也隻是擦擦汗,賠禮道歉,之後就真的去找張若茗少了。(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