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功名的路口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8      字數:2780
  方應物再一次慶幸,虧得今天強力插進了文華殿,不然可能就喪失了機會,關於纂修實錄人選的議論也將與他無關。

  ??如果徐溥進奏給天子的那份名單裏有父親的名字,方應物倒要佩服一聲徐學士的心胸氣量;如果沒有父親的名字但有謝遷,方應物就要“嗬嗬嗬”了。

  ??方應物知道,實錄纂修的總裁官一般由首輔擔任,副總裁一般是大學士或者特別資深的詞臣擔任,估計這兩種是輪不到自家父親的。

  ??其餘纂修人選皆從詞臣裏選,選拔條件就是看學識和品格。不是他方應物自吹自擂,自家老子在這兩項上打分,如果公平公正的話,萬萬沒有不入選的道理,而且先前方清之還奉旨編過《文華大訓》,實際編書經驗也超過大多數人。

  ??故而父親方清之真正具備“邪不壓正”底氣,比方應物自己的事情都有底氣。突然又想到了什麽,方應物登時興致高漲,目光陡然火熱起來,緊緊盯著正在天子手裏接受禦覽的名單。

  ??站在他前麵的李東陽感受到這種變化,回頭看了方應物一眼,詫異的問:“不過是一分名單,人選皆有商榷餘地,你何至於如此激動?”

  ??李老師的言外之意就是,即便名單裏沒有方清之,那也是有商量的,沒必要這樣激動。方應物便低聲答道:“老師,我在意的不是名單,而是另外一樁事,我倒是期待名單裏沒有父親。”

  ??李東陽剛想問“你又打什麽主意”。便聽到寶座上天子已經將名單遞給了旁邊司禮監太監,喻示道:“念!”

  ??方應物顧不得繼續與老師說話。連忙集中精神細聽,到底會不會有父親的名字?

  ??一長串人名聽下來。果然聽到了不少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劉健、謝遷、王鏊、程敏政、李東陽、梁儲、楊廷和等,連今年剛剛以二十歲年紀中狀元的費宏都在名單裏。

  ??堪稱是群英薈萃,讓方應物連連感慨,實錄修纂果然是青雲之梯。常言道“非翰林不入內閣”,其實改為“不修實錄不入內閣”更合適——隻要能遇到天子駕崩的機會。

  ??不過翰苑名人中,但唯獨沒有徐溥和方清之的名字。至於沒有徐溥,方應物用腳趾頭都想得到,名單是徐溥擬出來的。哪有自己寫自己名字的道理,等著天子往裏麵添加而已。

  ??但是沒有方清之,這就太明顯了......如果方應物不出現,許多人還想不到方清之,但今天方應物露臉了,眾人腦子裏肯定就順便記起了方清之,所以名單裏沒有方清之就顯得很突出了。

  ??特別是謝遷與方清之年紀資曆學問都相仿佛,謝遷名望還不如方清之,憑什麽謝遷能進名單。方清之就被摒棄在外?

  ??文華殿裏很多人都意識到這點,目光齊刷刷的向方應物集中,方清之或許好欺負,但他這個兒子可不好惹。更別說方應物就在現場,豈能善罷甘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徐溥劉健這個團體如今非常得意。隻須坐等入閣而已,但必然就有大批不如他們得意的人。

  ??先前方應物到來。有人不爽,有人就會暗爽。而暗爽的這些人多半就是被徐溥團隊壓製的人。如今又看到徐學士公然如此打壓方清之,誰還不知道龍爭虎鬥的好戲即將上演?

  ??李東陽非常直觀的覺察到,自己這個便宜學生仿佛更加激動了,連身子都在輕微顫抖。別人或許以為方應物這是憤怒,自家父親遭遇不公後的出離憤怒,但李東陽卻從中感到了濃濃的興奮......

  ??李老師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你打的什麽主意?”方應物壓住自己的小激動,淡定的答道:“如果楊廷和前輩在此,肯定要站出去仗義執言。”

  ??正常情況下,如果君臣見麵共議國事,一般都是天子和內閣閣臣商討。但現在正處於特殊階段,剛剛登基的天子根本看不上前朝遺留的內閣閣老們。

  ??所以天子仍舊習慣性的找原東宮屬官們來議論國家大事,導致此時文華殿裏的侍從大臣幾乎都是東宮出身,這就是所謂的“從龍之臣”。

  ??而楊廷和雖然是翰苑清流,但當初還沒有把資曆熬到進入東宮侍班,此時自然也不會出現在文華殿裏。

  ??李東陽乃心思縝密之人,聽到方應物的話,微微思索片刻。乍一想,方應物像是拿楊廷和激自己;往深處再一想,又像是挑動自己為方家出頭鳥,或者叫炮灰。再往更深處想,方應物不是如此淺薄的人,肯定還有另外的意思。

  ??方應物唯恐李東陽理解不到自己的用意,又悄聲道:“老師你號稱文壇領袖,確實有名望,卻沒有威望,學生言盡於此,老師自作抉擇。”

  ??一語驚醒夢中人,李東陽突然也領悟到了,方應物說的沒錯,名望不是威望,名望是錦上添花,威望是雪中送炭。自己所缺的就是威望,想在仕途更進一步,名望隻能讓人欣賞你,但若沒有威望,誰肯追隨你?

  ??而威望又是怎麽來的?就是能爭來利益!當然與不正之風作鬥爭,還能爭到利益更好!

  ??李東陽終究不是甘心優遊林下的人,同樣有經世濟民的抱負。他少年得誌後,時運不濟隱忍了十八年,才機緣巧合進了東宮,如今處在難得一見的大洗牌時期,難道還要繼續軟弱無為?自己還有什麽可放不下的?

  ??想至此處,李東陽排眾而出,向天子奏道:“此名錄中,為何不見方清之?臣自忖不如方清之,甘願讓出名額,用方清之替換。”

  ??終於有出來打擂台的了,隻是眾人沒料到並非方應物本人,而是平時略低調的李東陽出頭。不過眾人都聽得出來,李東陽語氣與其說是謙讓,不如說是質問徐學士的名單公正性。

  ??此時徐溥眼觀鼻鼻觀心,其實也有點兒騎虎難下的感覺。他怎能不知道,不將方清之列進來非常不合理,肯定要引起質疑,甚至會略略損害自己的公正形象。

  ??但這是謝遷壓過方清之最後的機會了,甚至還可能是唯一的翻盤機會。詞臣升遷自有一套不以人意誌為轉移的傳統規矩,依照這些傳統規矩,方清之已經領先謝遷一個身位。

  ??如果不把握這次機會,那麽在青雲之路上按部就班,謝遷就隻怕永遠無法逆轉方清之了,除非天意讓方清之掛掉。

  ??量小非君子啊,世間哪有完美無缺的聖人?成化初年時的首輔李賢一樣因為人事問題充滿爭議,最後也還是青史留名,三元宰輔商輅一樣涉嫌打壓王鏊,照樣名滿天下,他徐溥為何就不能效仿前賢?(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