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逆轉的輿情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8      字數:2660
  徐學士被項大禦史扯著不能走,劉健便更不能扔下徐學士自己走人。唯一能製止項成賢無禮舉止的,大概也隻有方應物了。

  ??不過方應物好像並不著急,不緊不慢的在旁邊與圍觀眾人說了幾句話,這才走過來對項成賢道:“一切是非自有公論,項兄不必過激。”

  ??方才徐溥說“是非自有公論”,此時方應物也說“是非自有公論”,其中諷刺意味不言而喻。項大禦史這才鬆開了手,放開徐學士。

  ??然後方應物對徐學士抬手為禮道:“項兄一時憤激,讓老師受驚了,還望老師大人大量,不要與他一般見識。”

  ??眾所周知,徐溥是方應物的會試主考官,是方應物的大座師,按道理來說,這是官場脈絡中最緊密的政治關係之一。

  ??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政治背景複雜的方應物不可能能被擁有**山頭的徐學士收攏,兩人之間的私人關係很一般,反倒是與房師李東陽更為親密一些。

  ??如果說方應物前麵一句話還算恭敬,後麵這句就不客氣了。又聽他道:“你們想摘桃子,可以找萬安去摘,但不要從我這裏搶,小心刺手。”

  ??徐學士除了尷尬還是尷尬所幸項大禦史終於鬆了手,他可以抽身走人了。

  ??`長`風`文學``cfwx`在登聞鼓擊鼓後,按照規矩,擊鼓人就會被護送往都察院,然後由都察院負責審問處置。但今日方應物顯然不必照此處理,此後直接由都察院審順天府大牢裏那個人犯就是。

  ??或者說,隻要方應物在這兒亮了相。就已經將整個事件逆轉。後麵怎麽樣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有誰關心一個不是方應物的人犯下場?

  ??回去路上。項成賢忍不住問道:“我一直沒弄明白一個問題,你為什麽認定了是徐學士他們這夥人製造流言?雖然從種種跡象來看。包括今日早朝的表現,是他們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我沒見你有什麽證據?”

  ??方應物心情很好,哂笑道:“三歲小兒都明白的道理,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若我聲名受損,最大的受益者使他們,當然看他們最嫌疑了。”

  ??項大禦史卻不滿足於方應物的回答,直覺感到裏麵還有更深的道理:又質疑道:“也就是說,你並沒有實際證據。單純的猜測嗎?

  ??如果猜對了還好,不算冤枉人。如果你猜錯了,真有另外損人不利己的人,或者別有用心挑撥離間的人製造流言,你豈不委屈了徐學士他們?”

  ??方應物搖搖頭道:“你說的都是生活常理,常人確實可以這樣想;但我說的卻是政治道理,邏輯是不一樣的,也不用去講實證,一切證據就在本心。也就是說。不管徐學士他們冤枉不冤枉,隻要反擊徐學士他們對我方有利,這就足夠了。”

  ??項大禦史這才恍然大悟,以手拍額道:“我懂了!我們所看重的。並不是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是誰讓我們得到最大受益,誰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隻要反擊徐學士他們能讓我們受益,那他們就是最大嫌疑人。或者用曹操之言。這便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解釋了。”

  ??這日之後。輿論便出現了變化,隨著方應物誘使別人對他進行了不成功的“迫害”之後。他便轉為了慘遭迫害的形象。於是輿情也從“抹黑方應物”變成了“有人要抹黑方應物”。雖然多了兩個字,但其中內涵變化巨大,徐學士等人不免要遭到一些非議。

  ??此外,都察院與順天府聯席審問那位假冒方應物的牢中人犯,雖然這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但過場必須要有的。

  ??主審官是都察院這邊的代表屠滽屠大人,此乃方應物的同鄉親近之人。對此朝臣居然沒有異議,由此可見朝堂上下對這次審問有多麽不關心了。

  ??人犯被提上來後,屠滽猛然一看,此人身量與方應物很像,瞧著也像是個讀過書的,便先喝問道:“階下何人?”

  ??人犯如實招認道:“在下乃忠義書坊寫字先生左常信。”

  ??屠滽一聽就明白了,忠義書坊東家姚謙也是浙江人,與方應物關係非常緊密。看來此事與方應物脫不了幹係,多半是方應物自導自演。

  ??屠大人不得不承認,方應物這一手很漂亮,忽悠得敵人們上躥下跳卻一拳打空。不過仍公事公辦的問道:“你又為何假冒方應物?”

  ??當然是被指使左先生與方應物歲數身材差不多,又在忠義書坊裏經常與文人士子打交道,倒也養出了文人風度,故而假冒方應物才能不叫別人起疑。

  ??不過左常信顯然不會如實回答,仰頭慨然而道:“先前在忠義書坊時,在下偶與東家閑談,知曉了方應物方老爺的艱難處境。

  ??而在下也是讀過書之人,眼見國家忠良淪落如此地步,一麵被眾口鑠金,一麵要被逼著與販夫走卒為伍,如此不免激起義憤,心中為此激蕩難平!

  ??此後一時衝動,便抱著以身相代念頭,去了街道廳假冒方應物,想著要以自己卑賤之身替忠良受這份苦。卻不料橫遭加害,最終陷進了大牢之中!”

  ??這位左先生說的慷慨激昂,主審官屠滽屠大中丞不顧順天府那邊的眼色,有意縱容左先生說話,很耐心的等待左常信說完。然後才道:“你可知道,即便你情有可原,也是法無可恕”

  ??“在下絕不後悔!而且在下還忍不住要問一句,這個社會究竟怎麽了?為何方應物這樣舉世皆知的忠良之士,會屢屢遭受加害,這難道不令當世人反思?”

  ??“好!”不知是誰喝彩了一聲。

  ??屠滽側頭對旁邊順天府尹道:“此人也是民間仗義之輩,他所說的道理吾輩豈能不懂?應當從輕處置,也算是揚善之舉,更彰顯朝廷寬仁。”

  ??順天府尹翻了翻白眼,他還能說什麽?這人犯又不是真方應物,無論判罰從輕從重,對他都沒有什麽實際意義,犯不上與屠滽較勁,屠滽愛怎麽判就怎麽判。

  ??此案一次就審結了,此後審案台詞也漸漸流傳出來,與輿論結合後,關於方應物的輿情算是徹底逆轉過來了。(未完待續……)

  ??ps:存稿告罄了~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