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聰明人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8      字數:2532
  懸疑百出的廟堂風雲和東宮之爭暫時結束之後,朝堂突然陷入了難得的平靜中。至少近兩年來似乎從沒有如此寧靜的時刻,居然讓看慣了好戲的人 有些不適應。

  ??方應物沉住氣等了幾天,沒見有什麽事故發生,便把注意力放在了婚事上頭。這是一樁從成化十四年就初現苗頭的喜事,至今已經七年,堪稱是馬拉鬆長跑了。如不能按計劃於八月搞定,他和那位劉府三小姐就真成剩男剩女了。

  ??炎熱的夏季已經到來,方應物的親事籌備工作也進入了最熱火朝天的階段。此時王英漸漸充當了大管家角色,每日裏忙亂的腳不沾地,要迎娶的可是相府千金,這叫王管家壓力有點大,此外就連保鏢方應石和西席婁天化也經常被指使跑腿。

  ??不過有一個障礙仍需要麵對,那就是方應物的高堂大人奉君命遠謫鄖陽,人不在京師,於是對婚禮程序造成小小的困擾。

  ??其實單說儀製也不難處理,方應物對繁文縟節沒什麽興趣,禮製上略作相應修改就是。不過總是有些地方,仍不可避免的需要長輩人物充數。

  ??那麽問題就來了,由誰來充當這位長輩角色?應該說,願意出場充當方應物長輩角色的人不少,積極性也都很高,但挑選起來才是個頭疼事。

  ??甚至還有主動上門推銷的,比如有一位與方清之同年登第、現混跡於翰林院的未來天皇巨星級大人物,便跑到了方家,並十足誠心誠意的對方應物道:“吾與乃父同登金榜。素來情分深厚,於今乃父遠去偏州。吾為通好先輩,自當代乃父看顧汝。婚事上若有需要,便由吾來出麵。”

  ??方應物打量了對方幾眼,咬牙拒絕道:“不行,無論請誰來,也不會請閣下出麵。”

  ??這不是婉拒,是非常直白的拒絕,來者便抱怨道:“竟然如此不講情麵,一些商量餘地都沒有?”

  ??方應物確定以及肯定的回複道:“雖然你算是長輩,但在下絕對不會請你。你死了心罷!”

  ??來者輕聲嘀咕幾句:“人心難測,說不定是你嫌棄我楊廷和隻是編修,官卑職小分量太輕,充當長輩丟了你臉麵。”

  ??方應物冷冷的說:“市井之中有一句很難聽的話,就是撒泡尿照照鏡子,有楊前輩這麽年輕的長輩麽?閣下好像隻比我年長三歲,也想來婚禮上充大輩?”

  ??“你不服氣也沒用,長輩還是長輩。”二十五歲的楊廷和打個哈哈,“我今天到此。是為李前輩問問你口風,你覺得李前輩如何?”

  ??李前輩指的是李東陽,幫李東陽試探口風才是楊廷和登門的目的。之前自動請纓,隻不過是戲言而已。當然也不排除楊廷和自己想撞大運,人總要有點妄想,萬一成了呢?

  ??話說李東陽、楊廷和、方應物三經常被時人並列提起。因為三人具備同一個特征,都是成名於成化朝的少年“神童”。

  ??成化二年李東陽十八歲進士及第。成化十四年楊廷和十九歲進士及第,成化十七年方應物也是十九歲進士及第。在充滿神童天才崇拜和科舉崇拜的大明朝。這樣的奇跡是非常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津津樂道的,就算再過一百年,也會有人掰著手指數一數。

  ??一朝出現三個進士級別的少年神童,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所謂人才鼎盛的“盛世祥瑞”了。成化天子對方應物不下狠手,未嚐不是有這個因素在內,自己砍自己的祥瑞,需要很大決心。

  ??閑話不提,卻說聽楊廷和提起李東陽,方應物沉吟片刻,便答道:“待我寫信問問家父。”

  ??在方應物心裏,對李東陽的認可度還是挺高的,首先李東陽是自己會試房師,充當長輩角色師出有名,足以堵住別人的嘴;其次李東陽日後成就大,關係越牢實越好;第三李東陽是京城土著加土豪,還能幫襯一下婚禮,別人不具備這項優勢。

  ??正事說完,楊廷和仍不走人,喝幾口茶又道:“犬子如今到了發蒙時候,而我空閑時間不多。瞧著你無官無職甚是清閑,肯來教導小犬麽?”

  ??我去!方應物感覺極其古怪,楊廷和的兒子可是同樣鼎鼎有名的楊慎。他現在閑居在家沒錯,可是去當楊慎小朋友的老師,還是算了罷。

  ??別的不說,他抄襲過不少另一個時空楊慎的詩詞,雖然他臉皮不算薄,但終日麵對原作者這樣的場麵還是難受。

  ??當年也有過類似的事情,四五年前與王陽明他爹王華說笑,險些有機會當王陽明老師。不過王華對自己知根知底,怕自己歪門邪道的帶壞了兒子,所以絕口不提。

  ??今天楊慎他爹又說請自己去教導楊慎......自己的水平自己清楚,不去自取其辱了。方應物想了想答複道:“你那公子過於聰明,在下可教不了。”

  ??楊廷和長歎一聲,萬分苦惱的說:“連你都不肯,還能去哪找比你我更聰明的人?”方應物對這句話表示暗暗汗顏。

  ??正在此時,有位陌生人來到方府大門前躊躇。門子王大爺瞧見了,從條凳上立了起來,伸著脖子問道:“來者何人?”

  ??那人答道:“在下工部街道廳書吏,奉命前來送文票。”王大爺皺眉道:“工部街道廳?這是什麽衙門?別不是冒充生事來的吧?”

  ??王大爺與方府老爺們乃同鄉,隻不過是隔壁村的,與瑜姐兒倒是沾親帶故。自從在方家把了門,眼界水漲船高,什麽街道廳這種一聽就是三流地方自然不在眼裏。

  ??那書吏便道:“你收了文票送進去就是,此後自有你家老爺做主,你這看門的嚼什麽舌頭!”

  ??“你這小雜碎也敢吆三喝四。”王大爺氣得一瞪眼,擼起袖子貌似想動手。

  ??旁邊小年輕連忙攔住並叫道:“王大爺消消氣!小老爺吩咐過,我們不許學別的沒品沒臉人家奴才那樣仗勢欺人。”

  ??門子王大爺便忍住脾氣,收了文書向裏麵去。(未完待續。。)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