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嚴峻的形勢(上)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7      字數:3820
  國子監的繩愆廳位於正堂彝倫堂後麵,是懲教監生的地方,一般情況下專門由監丞執掌。國子監監生違法犯紀後,並像平民百姓那樣受官府審判,而是押送到繩愆廳審問處罰。

  ??今日王監丞閑來無事,正坐在廳中讀書,午後忽然得到稟報,說是有犯事的監生被扭送了過來。他放下書本,將人傳喚進來問話,不消幾句便問明白了前因後果。

  ??無非是這個叫謝明弦的監生在翰林方學士家門前鼓噪生事,被方家另一位小方大人告了一個不安分守己、流言惑眾的罪狀。

  ??如此王監丞可就犯了難,這事非常不好處理。關鍵之處在於,那方學士是傳言中的國子監祭酒人選,大概即將走馬上任,也就是說,即將成為他這監丞的上司。

  ??所以王監丞對這件事的裁斷,必須要考慮到未來國子監祭酒方學士的立場。但是王監丞素來與方學士沒什麽交情,摸不清方學士秉性是什麽路數,故而難以拿捏分寸,生怕斷的不好就要招致不滿。

  ??把這謝監生判的輕了,有可能被新祭酒認為是藐視;判的重了,有可能會被新祭酒認為是故意敗壞名聲。

  ??思量半晌,王監丞便拍案道:“暫且擱下,等新祭酒上任,再報請處置!”他索性不做出決斷了,讓方學士到任後自己看著辦。

  ??謝監生本來一直忐忑不安,聽到王監丞的話,不禁喜笑顏開。他敢說。那方學士到任後,無論心裏究竟怎麽想的。但為了自身名聲肯定會對他寬大處理,著名清流做事。大抵如此。

  ??從繩愆廳出來,謝明弦穿過角門回到自己的號房,倒在木板床上休憩。腦中不停胡思亂想,今天冒險的失敗叫他很鬱悶,肯定要一無所獲了,所幸後果還不算太嚴重,大家都是讀書人,總不至於要死要活的。

  ??沒一刻鍾,忽然聽到有雜役在門外叫道:“謝生!王監丞又喊你過去!”

  ??謝監生一頭霧水。不知道王監丞又想做甚,雖然不想動彈,但不敢不去,便又隻好起身。

  ??再進了繩愆廳,卻見王監丞並不在場,高居公案當中的乃是一員從未見過的官員。謝監生下意識掃了一眼此人補子,發現他竟然是武官。

  ??那官員大喝道:“本官乃是鎮撫司千戶吳綬,你就是監生謝明弦?有人舉報,說你傳謠造亂、煽動監生圍攻大臣官邸!本官便來訪查。可有此事?”

  ??謝監生登時嚇得小心肝兒差點顫出來,之前還慶幸自己被寬大了,不曾想轉眼間竟然有錦衣衛官找上了門,來的還是一個千戶!

  ??這次明明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無非就是鼓動同窗發發牢騷,詆毀一下方家,也能招惹到錦衣衛千戶登門問訊?難道錦衣衛最近很閑嗎?大明朝還有沒有言路自由了?

  ??再說這罪名扣得實在有點過分了謝監生忍不住辯解道:“在下所作所為與此罪名有何幹係?還請大人明察秋毫!”

  ??吳綬可不會體諒謝監生想些什麽。再次喝問道:“本官斷案向來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主犯重責、從犯輕罰。既然你想告饒,不知道你是主犯還是從犯?”

  ??謝監生好歹也是讀書人。立刻品味出這話裏的意思。如果自己是主犯,那就沒什麽可說的,所有後果隻能自己扛了;如果自己是從犯,那總要有個主犯,自己如果招出受了指使,那指使自己之人就是主犯了。

  ??所謂的主犯重責、從犯輕罰,無非就是暗暗威脅自己,誘使自己招出幕後之人。想明白這點,謝監生不由得陷入了長長的糾結之中

  ??卻說方應物今天在家應酬了一天,實在有些不勝其煩。到了次日,便閉門謝客,打發了婁天化去胡同口,但凡見到有讀書人過來,便攔著解釋說“小方大人有恙在身,而方學士亦不在府”雲雲。

  ??而方應物自己則坐在庭前,一邊看著兩個小兒嬉戲打鬧,一邊與老工匠談著翻修屋舍的事情。最後商定了要在後院加蓋一進院落,工錢隨行就市,隻是要快,必須三個月內完工。

  ??剛送走了工匠,便聽到門子稟報,道是有人在門房等,自稱來自錦衣衛。方應物便將人請到前堂,並揮退了左右。

  ??那人恭恭敬敬的作揖道:“小人總旗韓群,奉了吳大人之命,前來向方大人稟報昨日之事的審理結果。”

  ??方應物笑道:“此事有蹊蹺,你們鎮撫司也該查查,天子腳下,寧枉勿縱。”

  ??韓總旗便開始稟報說:“吳大人親自去了國子監詢問,據那謝監生自承,他是受了太常寺少卿石治的教唆,一時不忿才在貴府門外發聲。”

  ??對這個名字方應物很陌生,方應物可以肯定這位石少卿跟自家毫無往來,更不可能有什麽冤仇。然後他又聽韓群道:“石少卿任期將滿,聽說本來是要遷轉國子監祭酒,吏部那邊已經同意了。”

  ??如此方應物才恍然大悟,這樣算是可以理解了。國子監祭酒雖然與太常寺少卿均為四品,但國子監祭酒可是正堂官,又是萬人師長、極具清望的官職,幾乎就是最有含金量的四品官員。

  ??從太常寺少卿遷轉為國子監祭酒,當然可以視為是升了,再下一步妥妥的坐等侍郎。

  ??自己父親被內外廷集議,很突然的將被任用為國子監祭酒,那不是搶了石少卿的前途麽?難怪他要挑動監生不滿,就算不是為了給方家製造障礙,就是要出口氣。

  ??當然,如果輿論真的被挑了起來,父親方清之隻怕要故意放棄即將到手的國子監祭酒官職。身為靠著名聲吃飯的清流,到了那時候必須這樣做。

  ??麵對不利輿論還一意孤行,必然就要有貪戀富貴的評論了,父親方清之當然是不願招惹這些非議,正所謂君子可欺之以方。

  ??想至此處,方應物暗暗想道:“還好沒有出什麽大事,也沒牽連更深一層”。昨日自己如臨大敵,也許真是想多了。

  ??方應物原本以為到此為止,卻見韓群仍然在稟報:“吳大人料定單憑石少卿還不至於如此膽大。又特意查了查石少卿的出身,原來是大學士劉珝劉閣老的門生,而起與劉閣老一樣也是山東行省人氏。”

  ??什麽?方應物大吃一驚,這鎮撫司挖消息果然有一手。

  ??如果兩人是同省同鄉也許不算什麽,隻是師生也沒什麽可注意的。但如果在京城,若是同鄉加師生關係,那這兩人幾乎百分之一百有很深的聯係。

  ??雖讓方應物最吃驚的還是,怎麽把劉珝牽扯了進來?

  ??方應物覺得,這石少卿肯定不是完全不懂政治的愚夫愚婦,絕對明白父親方清之升國子監祭酒、自己接替父親侍班東宮的背後有什麽政治意義。這可不是普通的人事代謝,而是加強東宮方麵勢力的舉措!

  ??既然石少卿明白其中含義,還敢企圖造輿論抵製方清之,那可就有點膽大了。不能不讓方應物深思,在這背後是不是有人撐腰?

  ??假設有人撐腰的話,從人脈關係來看也隻能是劉珝了。方應物心裏默默吐槽一句:“幹卿底事?”

  ??方應物先前也猜測過,他還以為是首輔萬安搗鬼,畢竟萬安是最有動機的人。他是邵宸妃皇子的支持方,主張換掉太子,當然要阻止東宮勢力的強化。

  ??但方應物萬萬沒想到,這事居然與劉珝有關係。按說從政治角度來看,劉珝沒必要這樣做,他劉珝又不是主張換太子一方的,沒必要妨礙方家的人事變動。

  ??方應物想來想去,也隻能解釋為劉大學士純粹是為了出氣,抓住一切機會與他們方家過不去。畢竟這位劉大學士與方家積怨極深,連次輔位置都是因為方應物而丟掉的,仇恨幾乎不可化解。

  ??不過對於劉珝這種心胸,方應物隻能無語,難怪在另一個時空曆史上,紙糊三閣老裏麵,劉珝最早倒台,甚至在朝廷裏連同情票都沒幾張。

  ??韓群將消息傳達完,便完成了吳千戶交待,就此告辭走人,至於怎麽憑借消息判斷形勢是方應物的事情。

  ??送走韓群,方應物腦門裏突然閃現出另一種可能,莫非劉珝與首輔萬安合流了?

  ??想至此處,方應物登時心驚膽戰起來。如果劉珝放下自傲的脾氣,與萬安同汙合流,那可真是一件非常嚴重的大事情。

  ??不但意味著內閣失衡,支持換掉太子一方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還可能直接影響到老泰山劉棉花的地位,傻子才會相信劉珝不想著奪回次輔位置。

  ??其實方應物也知道,萬安與劉珝之間的仇隙也不小,不知鬧過多少次。可是他們二位與方家的仇隙更深,如果因為方家和次輔劉棉花,兩人聯手也不是沒可能,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不過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經聯手,方應物判斷不出來,可供分析的跡象遠遠不足,猜測不足以證明兩大閣老共棄前嫌、歃血為盟,隻能說可能性不小。(未完待續……)

  ??ps:除了這章,還辛辛苦苦攢了兩章存稿,明天上午發了求月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