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信不信由你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7      字數:2753
  聽聞這樣大的、駭人聽聞的、說不定要讓自己喝一壺的事故,方大欽差哪裏還能在公館坐得住?他連忙吩咐下去,擺駕前往姑蘇驛親自查看。

  ??現場無人敢動,方應物站在屋門,就看到一具屍身吊在房梁上。一陣寒風吹進去,屍身便小幅度的晃晃悠悠。

  ??方應物叫左右上前,將那屍身放下來,方應物仔細看了幾眼,確實是王敬王公公沒錯。

  ??如此方大欽差便臉色鐵青,站在門邊有足足有一刻鍾一言不發,一動不動。

  ??這次真是開了一個先例啊!雖然說鬥爭就是成王敗寇,王公公本身又是作惡多端、敲骨吸髓的人,死就死了,也沒什麽可同情的。

  ??方應物很明白,王公公的死絕對不是沒影響的,肯定會讓自己坐蠟!王公公在無計可施、走投無路時,用這條命來拖自己下水!

  ??一個天子直接派出來辦事的欽差太監,被另一個大臣逼死,那這個大臣怎樣才能避免天子的怒火?

  ??關鍵是,自己想撇清也很難撇清,因為自己剛剛上了奏疏,裏麵有激烈彈劾王敬的內容。有心人肯定會將王敬之死與自己聯想起來罷?

  ??這王敬怎麽就會想到要自盡?方應物無法預料更不能理解,隻能對方應石苦笑道:“人人都說天上風雲莫測,今日方知人性比天意還要複雜,更加不可測!”

  ??此後方應物又將在身邊隱藏了幾個月、最近才現身的東廠太監呂忠叫來了。

  ??呂太監看了看王敬的屍身,同樣震驚非常。

  ??本來他這次南下隻是抱著打醬油的心思,頂頭上司廠公汪直早吩咐過。盡力配合方應物行事即可,別的閑雜事不要管。所以他又何苦做惡人?

  ??誰能想到竟然遇見這樣的案子,這可真是棘手了!不但方應物要給出一個交待。他們東廠密探若不來還好,既然在此出現,那同樣也要給出一個說法。

  ??不過看著王敬死不能瞑目的僵直麵容,呂太監未免生出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忍不住神情黯淡的長長的歎口氣,對方應物道:

  ??“太監這行當要向上走,那就是自古華山一條路,但卻又被你徹底堵死了,他不死又如何?吾輩不像你們文臣。輸了真就是生不如死,其中凶險不足為外人道也!

  ??為得到這個肥美差事,想必王敬在京中也結下了仇家,若真一無所獲的落魄回京,他下場同樣淒慘,也許還不如死在這裏!”

  ??嫌這裏晦氣,方應物走出了內院,看著外邊人來人往一如往常,忍不住胡思亂想了一會兒。

  ??消息尚還保密。沒有傳開,外麵人還不知道王敬已經自縊身亡。但方應物估計,這消息遲早要泄露出去,不知道江南人民聽到了會有什麽反應?

  ??想到此處。方大欽差仿佛看到了無數民眾敲鑼打鼓,簇擁著一副牌匾送到欽差公館,上書四個大字“為民除害”。

  ??禍害地方的太監掛掉。百姓確實要普大喜奔了,可是他方應物擔得起“為民除害”這四個字麽?又敢擔得起麽?死者不是土豪劣紳。而是欽差太監。

  ??呂太監也跟著出來,站在方應物身邊。想聽聽方應物怎麽說。不過方應物憋了半天,最後隻是說:“現在隻將死訊報與京城,其他的詳情再說。”

  ??呂忠恍然的點點頭,這倒也是一種不錯的策略,其實換種說法就是投石問路。

  ??麵對這樣前所未有的事情,誰也不知道京城那邊會有什麽反應;況且方應物大半年不在京師,不很清楚最近的風頭動向。

  ??所以方應物打算先簡簡單單的報一次死訊,別的什麽也不多說,借此看看京城方麵到底如何反應。

  ??然後再根據京城方麵的動靜,有目的性的斟酌自己的措詞,再上報一次“詳情”。

  ??從姑蘇驛回了公館,方應物再次提筆寫了一封奏疏,除去修飾性的前綴後綴外,主要內容隻寫了一句話,“欽差采辦太監王敬自盡身亡”。

  ??呂太監也覺得這個法子穩妥,回去後寫密報給東廠衙門,也隻簡單寫了“王敬自盡、詳情待查”。

  ??卻說在數千裏之外的京城,因為臨近年底,節日的氣氛漸漸地濃厚起來。

  ??朝廷諸君以及衙門中人也都習慣性的放鬆下來,雖然距離假期還有大概一個月,但不妨礙他們享受這一年到頭最輕鬆的時間段。

  ??雖然去年出了大問題,導致朝廷諸君的春節根本就沒有過好,但總不會年年都有天變罷?

  ??正在此時,趕赴江南督糧的欽差方應物的奏疏送到了朝廷,帶來了“增收百萬”這種喜訊,更是為年底添加了幾分歡快吉祥。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廣而傳之的好消息,至少明年朝廷官員的足額俸祿有著落了。

  ??在方應物的奏疏裏,還激烈的彈劾了一番采辦太監王敬,這也很正常。

  ??誰都知道采辦太監到了地方必然如狼似虎,方應物這種清流遇上了,不猛烈彈劾才叫奇怪。

  ??不過才隔了一天,又有江南督糧欽差方應物的奏疏到了,本來夾雜在一堆奏疏裏並不起眼,但內容確實在勁爆欽差采辦太監王敬投繯自盡了!

  ??親眼看到奏疏,通政司官員懵了;消息傳出去,六部科道懵了;奏疏送到宮中,閣老、司禮監太監懵了。

  ??這是大明朝從來未有之稀罕事,眾人都懵的不知道該有什麽反應才對。

  ??一個欽差太監,在地方上幾乎是完全不受製約的,說是為所欲為也不為過,怎麽會抑鬱到自殺?就算辦差不順利,也不至於如此輕生,必然有什麽另外的緣故。

  ??如果單純隻有這麽一封報告王敬自縊的奏疏,眾人也許不會聯想太多。

  ??但是前一天欽差大臣方應物剛剛猛烈抨擊過王敬,隔了一天王敬便上吊自殺。要說其中沒有因果聯係,隻有三歲小孩子才會信

  ??難道說,方應物能強到逼得欽差太監走投無路不想活了?這個猜測實在匪夷所思,如果主角換成別人,主流輿情不一定相信。

  ??但若是方應物,很多人就有點信了,那可是嫉惡如仇、手段強硬的方青天。

  ??所以大多數人的看法是信不信由你,肯定是方應物幹的。(未完待續……)

  ??ps:這章補給爆照的,今天另外還有12章!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