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這話你也信?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7      字數:2752
  征糧是個瑣碎的細致活,著急也急不得,方應物縱有通天之能也隻能按部就班的來,所幸進度一直不錯。

  ??在宣德朝之前,江南錢糧都需要糧長運往京師。京師在南京時,距離還不算太遠,當京師遷往北方後,這運糧差事便辛苦到能令人傾家蕩產了。

  ??宣德皇帝體諒民情,又改了規矩。在揚州、淮安運河沿線設立水次倉,江南人民隻需年底前將稅糧運到水次倉,然後來年開春再由漕軍負責運至京師。

  ??所以對方應物而言,到年底時便算任務結束,向江北水次倉輸送的漕糧數量就是業績情況。

  ??至於明年開春以後,那是漕運總督的事情了,不屬於他這督糧欽差的工作範疇。

  ??十一月份時,提學官商良臣按臨蘇州府,放了幾場考試。方應物提挈後進,懷著一股惡趣味心思將幾個“年輕”人全推薦上去。

  ??他給唐伯虎文征明要來兩個秀才功名,而祝枝山的氣運則要等到後年鄉試。不知道這流行於野史中的幾大才子如今得了自己助力,原本科場撲街的命運會發生怎麽樣的改變。

  ??隨後又到了十二月,成化二十年即將結束,秋收征糧也進入了尾聲階段。

  ??根據粗略統計,除去損耗外,蘇州府今年征糧實際數量大約可達二百四十萬石,為五十年來之最,江南地區可達四百五十萬左右。

  ??換句話說,督糧欽差方應物沒有白白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大約能夠圓滿完成差事了。到了這個地步。方大欽差也漸漸放鬆,心思更多的用在別的地方。

  ??比如說在哪裏過年就是一個問題。回浙江或者去南京找便宜外祖父都是不錯的選擇。但官身不得自主,不經朝廷允許不能想去哪裏就去哪裏。私下裏去了是要被彈劾的。

  ??所以方應物考慮再三,還是息了專門去過年的念頭。不如就此出發返京,早點回去交差也好,過年時走到哪裏就在哪裏過。

  ??反正都是異鄉為異客,在哪裏過年又有什麽區別?

  ??正當方應物難得產生了幾縷文青情懷,準備仔細沉浸一下時,前麵守門雜役略顯慌張的撲到房屋外頭,高聲稟報道:“欽差老爺!外麵來了許多人,總有幾十個左右。吵著要見老爺!”

  ??又有群體**件?平淡了將近兩個月的方大欽差從座椅上站了起來,也不知道是興奮還是焦急的喝問道:“可知彼輩為何而來?”

  ??門子答道:“小的沒來得及問,隻能看到他們跪在大門外麵,神色委屈仿佛是要鳴冤的樣子。”

  ??方應物稍加思索,按捺住了出去的念頭,吩咐道:“你去對他們說,如果有冤情,可去府縣衙門告狀。本官並非親民官,不便動輒親自接狀!”

  ??門子應聲而去。可是沒多久又回來了,捧著一摞狀紙重新稟報道:“這回打聽明白了,大門外都是附近鬆江、嘉興等地的民眾!

  ??他們這次聯合起來找欽差老爺,要告的就是采辦太監王敬。又有哪個府縣衙門能管?連狀子都不肯收。”

  ??是告王敬的?方應物明白了。如今在整個江南地區,百姓想告王敬,也隻有來找自己了。同時也隻有自己能占王敬的上風。

  ??簡單翻了翻後,方應物將狀子都留下。自己親自出了大門。

  ??卻見外麵跪了一片人,甚至還有披麻戴孝的婦孺之輩。在瑟瑟寒風中不停發抖,但還在硬撐著。

  ??方欽差非常同情的歎口氣,若非王敬禍害地方,這些人怎麽會在年底天寒地凍時候,跑到蘇州城來找自己告狀?

  ??他便對著人群行了一禮,然後才開口道:“爾等冤情,本官盡都明白。先前本官王命在身,不便離開蘇州府,這才放縱了太監王敬橫行江南。所以爾等之遭遇,也是有本官的過錯。”

  ??底下聽到這貼心話,頓時號聲遍地,連連叫道:“王敬太監禍害地方荼毒百姓,懇請欽差大老爺為我等做主,猶未晚也!”

  ??麵對民眾請命,方應物一口答應下來,“本官這就寫奏章,彈劾采辦太監王敬!”

  ??又有人叫道:“上奏到朝廷實在是遠水難解近渴,我聽聞,那王敬近日已經啟程回京,蘇州府乃必經之途。

  ??但他卻畏懼大人威名,隻敢從蘇州繞城而過,現歇宿在城北十裏處!”

  ??方應物仍然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也可!待本官將奏章完畢發出,然後便去與王敬會麵,當麵叫他悔改!”

  ??此後方應物又吩咐雜役道:“將廚房裏大鍋搬出來,就在此地煮熱粥給他們吃,免得因為饑寒傷了身子。”

  ??三言兩語解決了問題,方應物轉身回到內院去,

  ??長隨王敬跟在左右,忍不住問道:“你今日也太好說話了罷?外麵那些人說什麽,你就應什麽?

  ??再說你不是不打算與王太監糾纏麽?怎的今天就答應了要彈劾他並會麵?”

  ??方應物悲天憫人的指著大門外道:“看著此情此景,再看看他們將希望都寄托在我一人身上,你不覺得此時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是多麽無聊!”

  ??王英瞠目結舌:“這話你也信?”

  ??但他知道,方應物肯定還有什麽心思,隻是不肯明說罷了。便又問道:“大人你就算有王命旗牌,也奈何不了另一個欽差太監,。”

  ??方應物神秘莫測的說:“民心在我,天意在我!”王英忍不住又反問道:“這話你也信?”

  ??“我信,你不信,所以我是欽差大臣,你隻能當長隨。”方應物笑了幾聲,還開了一個不大不小得玩笑,這才轉身進屋寫奏疏去。

  ??卻說提起過年,方應物忽的想起一樁事情。在另一個時空的曆史資料裏,成化末年有三次災變,每次都造成了政局動蕩。

  ??其中前兩次時間很巧合,第一次在成化二十年正月初,京師地區發生地震;

  ??第二次將發生在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即將到來的新年大朝會之時,那時將在西天出現赤星白帶,最後雷鳴墜地。

  ??連續兩年正月出現異像災變,委實令人印象深刻。到了那時候,誰敢說“天變不足畏”?

  ??連向來迷信的天子遇到這種災變,都要認認真真反省,至少會消停幾個月,王敬又算什麽?(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