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又被欽差坑了!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7      字數:4204
  方應物心有所思,又與唐廣德扯了幾句,李知府的輪廓在他心中越來越明顯,眉頭越皺越緊。

  ??年事已高,仕進無望,即將致仕,懶於政事,不得罪人,無功無過放在二十一世紀,李府台就是標準的五十九歲幹部啊!

  ??問題是,他方應物還年輕,未來還長,在任上必須要做出點成績,本年度連正稅帶補稅,至少要保證蘇鬆常三地向京師輸送五百萬石罷!但錢糧最重的蘇州府李知府不積極配合,那就很麻煩了。

  ??此時,唐廣德的兒子唐寅從塾師那裏趕過來了。雖然從利益角度,唐家父子對方應物委實沒什麽用處,但人活著不僅僅隻有利益得失。作為一個闖入本時代的穿越客,誰不想見見唐伯虎?

  ??唐廣德連忙將自家兒子叫到方應物身前,先對著方應物說了幾句好話,又叮囑兒子仔細待客,然後又一步三回頭的下樓去了。

  ??方應物目送唐廣德離去,然後對站在旁邊的唐寅說:“令尊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好父親,為了你費心不小。”

  ??隨後方應物隨意發問起來,無非是所讀何書?治何經典?又考了幾個經義段子,然後出了幾個對子。

  ??其實這都是很套路化的談話,長輩見到晚輩都是這樣的。不過這麽一圈問下來,方應物便感到自己像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叔

  ??其實他才比眼前這位少年才子年長七歲啊,方欽差恍惚間忍不住產生了一個疑問,咱這輩子究竟有沒有青春期?

  ??此時的唐寅唐伯虎不過十五歲年紀。冠帽整整齊齊,身上衣衫剪裁得當。他恭恭敬敬的站在桌前。小心翼翼的回答著方應物的考校,沒有半點跳脫和不耐。給人的印象頗為老成。

  ??這一切看在方應物眼裏,卻感到說不出的怪異。他腦海中有無數種活躍在電視電影、章裏的唐伯虎,但那些唐伯虎形象卻根本無法與起眼前這位唐寅重合起來。

  ??唐伯虎不僅僅是一個曆史名人,更成為了一種極其流行的文化符號,身上的性格標簽或許是狂放不羈,或許是風流多情,但肯定沒有循規蹈矩、一本正經這種詞。

  ??方應物稍有沉默,氣氛略冷場,恰好此刻樓梯上響起了腳步聲。方應物抬眼看去。見有兩個唱曲的粉頭上來招攬生意,皆生有六七分顏色,身段倒也嫋娜。

  ??方應物收回眼光,重新將注意力放在唐寅這邊。但卻發現,小唐寅的目光也渙散了,雖然臉還朝著自己,但眼角已經偷偷瞥向那兩個粉頭,充滿著好奇與渴望。

  ??方應物不禁啞然失笑,唐伯虎就是唐伯虎。雖然眼下尚未成熟不夠風騷,但心裏還是有小悶騷的。

  ??隨即又惡趣味的想,是不是將那兩個粉頭招過來,好好調教一番小唐伯虎?說不定能提早十幾年開發出風流才子的天賦。

  ??不過方應物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真要這麽幹了實在誤人子弟啊,望子成龍的唐廣德員外到時候隻怕要找自己拚命。

  ??最後方應物慈祥的拍了拍唐寅的肩膀,老氣橫秋的說:“後生可畏。孺子可教也!本官這些年來也見過一些少年才子,你的天賦無出其右者。本官等著你金榜提名的一天,到時候再為你祝賀!”

  ??小唐寅激動的說:“小子多謝大人讚譽激勵。自當銘記在心,發奮進取!”

  ??方應物瞧著唐寅那崇敬的眼神,暗暗想道,誰說“王霸之氣一放,曆史名人納頭便拜當小弟”不科學?如果現在自己要收唐寅當小弟,那絕對是納頭便拜。

  ??可惜方應物不想找這個麻煩,隻在望江樓白吃白喝了一頓,留下了墨寶,以及某種晦暗不明的暗示,然後就回到了公館。

  ??在公館裏,方應物提筆修書一封,密封好後蓋上欽差關防,然後叫方應石送到急遞鋪去,然後再急遞鋪送往常州府。

  ??另外方應物還發了欽差揭帖,送到蘇州城裏府學縣學,勒令教官從嚴懲治崔乾等駕船圍攻欽差的生員,一時間人心惶惶。不過具體要如何懲治,方欽差並沒有表態,依舊讓地方教官們拿捏不定。

  ??再接下來的幾天裏,方欽差在公館裏修身養性、足不出戶,同時打著貴恙在身的名頭,拒絕了一切社交往來。

  ??直到拖無可拖,府衙那邊都快急眼時,方欽差才再次應下了邀請,確定去參加蘇州府舉辦的接風公宴。

  ??這將是欽差大人進駐蘇州府後,第一次公開活動,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露麵,消息傳出去後,很容易引起有心人關注。

  ??公宴時間定在八月初二傍晚開始。到了這天,方應物簡單用過午膳,並小憩片刻後,便打發王英去外麵察看動靜。

  ??不多時,王英便急急忙忙的回報說:“外麵確實聚集了一些讀書人,有的在大門對麵茶鋪裏,有的三五成群站在街邊牆角處。加起來怕不得有二三十人。”

  ??方應物忍不住罵了幾句,“混賬東西!果然不出我所料,這些讀書人堵上癮了麽?犯錯不知自省,動輒撒潑打賴算什麽讀書人!”

  ??王英對世故人情也有幾分見解,無奈道:“也是秋哥兒你聲威不足以震懾蘇州府,若放在京城地麵,誰敢如此?況且秋哥兒你過於年輕,在士子心中便少了幾分威嚴。”

  ??方應物冷哼一聲,“自會有人收拾他們!不過本官要先禮後兵,你去傳話給府衙,將此處情形盡快告知,讓府衙和學校那邊來處置,免得臉麵難堪!”

  ??王英得了吩咐,便去照做。一個多時辰後,王英返回公館,向方應物回報說:“府衙那邊答話說。這群讀書人並無違法亂紀行為,不便硬行幹涉。若胡亂猜疑強行驅趕。隻怕要傷了士氣,不利於朝廷收取士心。”

  ??方應物冷笑幾聲。他早有預案,原本也沒指望府衙能解決掉問題。之所以讓王英跑一趟,無非是試探府衙的態度而已。

  ??很明顯,事實又一次證明,府衙確實對自己不大感冒,說不定還期待著看自己的熱鬧。

  ??除掉任何地方官都不願頭頂上多出一個嚴厲督工的因素外,也許真是因為自己太年輕了罷,年輕就缺乏威嚴!

  ??方應物深吸一口氣,在去和地方官府打交道之前。先要闖過讀書人這道地雷陣。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公館大門外從午後時分便漸漸聚攏了一批讀書人。

  ??聽說今晚有公宴,那麽欽差方大人必然要在傍晚之前出公館大門,他們這些士子便計劃上前攔住,聯合向方欽差請命。

  ??季節正值夏秋之交,但今日天上烈日炎炎,在公館大門外等候並不好受,可是讀書人心中自有一股信念。

  ??眼看太陽微微西斜,公館大門終於打開了。牆根下、茶攤上、街角處的讀書人像是得到了號令的軍士。漸漸向著大門方向圍聚起來。

  ??從公館裏抬出一頂轎子,落入了眾人的眼簾中。有懂行的人叫道:“瞧這轎子規製,不亞於本府太守,因而必然是欽差坐轎!”

  ??等著轎子抬出大門。來到街上時,讀書人們嘩啦啦的衝到轎子前方,並攔住了去路。然後有人叫道:“我等士子有話要說!欽差大人敢用心聽否?”

  ??王英閃到坐轎前方。指著讀書人嗬斥道:“爾等好大的膽子,竟敢阻攔官轎!”

  ??有讀書人辯解道:“我等並非惡意攔路。隻是為同窗、為百姓請命,與欽差大人說幾句話!”

  ??王英不耐煩地揮揮手道:“還不讓開!這裏麵並非欽差。乃是欽差大人請來的故舊友人,你們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胡鬧!”

  ??又有讀書人反駁道:“你這雜役休要巧言欺騙,這樣規製的官轎,蘇州城裏還有誰人夠資格坐?難道欽差大人為了躲避士人,還要靠欺詐手段蒙混不成?”

  ??王英死活辯不過一群讀書人,貌似理屈詞窮後,對著轎夫喝道:“不要偷懶!無論前麵有多少人,隻管向前走!”

  ??讀書人那邊聽得真切,忍不住大聲喧嘩鼓噪,這狗刁才根本就沒把他們這些代表民意的士子放在眼裏!

  ??轎夫聽從王英指揮,抬起轎子緩慢的向前移動,不可避免的衝入了人群裏。

  ??一直到現在,連句客氣話都沒聽到,更遑論狗奴才那惡劣的態度,讀書人們登時有點小情緒。

  ??更有出格的人已經擠在轎子外麵,用力拿手去拍轎壁,砰砰的悶響聲不斷回蕩。還有人夠不著轎子,便與轎夫拉拉扯扯起來。

  ??現在頭頂蒼天,腳踏大地,你欽差大人總不能再來一次遇難落水罷!

  ??眼看場麵一團糟,王英急的滿頭大汗,對轎夫喝道:“先停住先停住!”轎夫聞言輕輕地一彎腰,轎子便落了地。

  ??士子人群猜測方欽差不得不現身了,便紛紛停住了動作,整齊劃一的向轎簾望去。

  ??簾子不負眾望的從裏麵打開,然後閃現出一個四五十歲的緋袍中年官員眾人萬分驚訝,心中齊齊呼道,這絕對不是方欽差!

  ??可是,敢坐在這樣官轎裏的高官,又是何方神聖?蘇州府裏什麽時候出現了這麽一號與知府同級別的人物?

  ??那中年官員下了轎子,雙目如電的掃視過眾人,沉聲道:“本官乃南直隸提學禦史商良臣,爾等皆是府縣學校生員,不去讀書修身,卻在此圍攻本官意欲何為?”

  ??我靠!在場的士子徹底傻了眼,這位大人是今年新上任的南直隸提學禦史?也就是他們讀書人的大宗師?

  ??更令他們感到崩潰的是,大宗師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他們竟然圍攻了大宗師的坐轎!

  ??千言萬語隻能化成一句話,他們這些熱血單純的士子又被欽差坑了!(未完待續……)

  ??ps:第三更,從中午寫到現在搞了七千多字,疲憊萬分,睡覺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