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數據之法!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7      字數:2490
  汪芷被方應物說的啞口無言,小嘴張了又合上,合上又張開,最終隻能感慨,與方應物講道理就是個錯誤!

  ??她將厚厚的幾大本冊子砸在方應物身上,“給!這是你要的所謂線索,派出去三百名番子,前前後後不知問詢了幾千人,就查來這麽一堆雞毛蒜皮的東西。”

  ??冊子裏的內容,就是東廠番子去京城東南區追查謠言時,與被詢問對象對話的簡單記錄。零零散散的,怕不得又幾千條。

  ??“這可不是雞毛蒜皮......”方應物看的認真,一頁一頁的翻過去,不漏過任何一條,一直從午後看到了傍晚天黑。

  ??汪芷候著也是百無聊賴,早就出去做別的事情去了。等她再回到這裏,見方應物還差一點才能看完,忍不住問道:“謠言是很難查出根源的,這麽多年來沒見誰能很成功的辦成過,最多隻能似是而非的抓一些替罪羊。你從這些冊子裏麵,又能看到些什麽?”

  ??方應物皺眉若有所思,口中隨意回答道:“這種科場謠言,隻盛行於赴試舉子之中,加起來也不過幾千人,又多集中在貢院附近的京城東南。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很有限的樣本範圍,未必查不出謠言源頭。”

  ??汪芷聽不懂方應物想表達什麽意思,但還知道吐槽道:“那一樣是毫無頭緒的,莫非你又要掐指一算?”

  ??“那是因為你們不懂方法!”方應物終於看完了幾大本冊子,站起來活動了幾下酸麻的腿腳,不知不覺竟然研究了一下午。

  ??汪芷作為東廠特務頭子。聽到有這種方法,頓時很感興趣的追問道:“你有什麽方法?”

  ??方應物洋洋灑灑的說:“第一是大數據之法!從足夠多的線索中進行歸納。尋找其中規律!幾千條看似雜亂無章的線索裏,哪怕隻有十幾條集中指向某處,那就是很值得注意的現象了!

  ??第二就是六度之論,世上任何兩個人之間,間隔都不超過六個人。從聽到謠言的人開始,一直到散布謠言的源頭,之間也不會超過六層。”

  ??汪芷如聽天書,整個人徹底懵了。方應物的話裏,每個詞似乎都懂,但組合起來完全不知所雲。最後弱弱的問道:“更具體的,就說這次怎麽辦?”

  ??“我翻過了,發現舉子之所以知道謠言。除了從其他考生口中得知的情況,大多是從店裏掌櫃夥計這裏聽說的,這就是值得關注的動向。

  ??然後你們東廠番子繼續對各店掌櫃夥計詢問謠言來源,答案很是五花八門,來源各種各樣,加起來有上千條。在上千條大都不同的背景下,卻有二三十條問答所說的來源是接近或者相似的,這就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特殊之處!

  ??這些接近或者相似的問答裏。有的說是從縣衙衙役那裏聽到的,有的說是來自縣衙小吏,有的說是縣衙胥吏親屬口中聽到。總而言之都圍繞著縣衙。”

  ??“縣衙?大興縣的?”汪芷插嘴問道。此時她不知怎的,想起了進宮掃雪時,陷害了方應物一次的大興縣尤知縣,若論起動機,尤知縣的動機實在是滿滿的。

  ??“考生都聚集在東城,這個縣衙當然指的是大興縣。難道還能使我們宛平縣?”方應物漸漸成竹在胸,“所我據此斷定,謠言出自大興縣縣衙!至於動機,你應該猜得到!

  ??而且我還有更加肯定的旁證!這次謠言是拿我們宛平縣承應貢院差事、與家父裏通外合做文章。而大興縣也承擔著與宛平縣一樣的差事,所以大興縣衙那一位更容易借此聯想出謠言,別人隻怕一時還想不到這上麵去。”

  ??汪芷不得不為此折服,歎口氣道:“要是照你這種查法,天下還有什麽事查不出來?”

  ??方應物搖頭道:“這次也是特例,我前麵說過,這是在一個有限的樣本裏,才能隻用了三百人便可大海撈針的排查出結果。如果樣本擴大到整個京城,沒有幾萬人力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若是放眼天下,隻怕就需要幾百萬人。”

  ??汪芷仍然處在一種震撼的感覺當中,一個讀書不多的人遇到天花亂墜、長篇大論的忽悠理論,一般都會這樣。此後她頭腦發蒙的下意識問道:“下麵該怎麽辦?”

  ??方應物哈哈大笑幾聲,“你是廠衛頭子,你倒問起我怎麽辦?說出去簡直讓人笑話!濫捕人犯,嚴刑拷問,屈打成招,這不都是你們廠衛的拿手好戲麽?

  ??很簡單,你去大興縣縣衙,將衙役、書吏,還有知縣的幕僚之類,抓上幾十個進東廠。有情況問出情況,沒情況也要問出情況!”

  ??汪芷懊惱的拍了拍自己的臉,她怎麽會問出如此丟人現眼的問題?便恢複信心十足的派頭,“好了!下麵該如何做,我自有主意!”

  ??這次是方應物不明所以了,“你能有什麽主意?”

  ??汪芷答道:“先按兵不動引而不發,等朝廷裏鬧得歡實、連連指責我時,再以雷霆之勢去大興縣衙拿人捉人!然後查出謠言真相,以此在朝廷裏找回場子!”

  ??“這是跟誰學的?”方應物嘀咕道。汪芷得意一笑,“近朱者赤!你說,是不是再另外找幾個人,先在朝廷裏幫著煽風點火?”

  ??方應物笑罵道:“我看你是近墨者黑!這是查處造謠,越早澄清越好!哪有故意拖延的道理!拖延的越久越不好!”

  ??饒是如此,深受某人惡趣味影響的汪太監還是故意拖了兩日,但也仍然神不知鬼不覺的悄悄從大興縣衙捉了兩個人。拷問之後更有把握了,還沒有驚動別人。

  ??在這兩日,居然有人上疏,言稱方清之在貢院內做考官,而方應物在外承應貢院差事,父子兩人各居內外,確實容易招人懷疑,朝廷應當主動避嫌,換一個同考官。

  ??方應物從汪芷這裏知道消息後,苦笑幾聲道:“真是稍有風吹草動,便什麽妖魔鬼怪都出來了,這些人怎麽就不長點記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