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案中案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6      字數:2707
  今日都察院奉旨問話,對象是宛平縣知縣方應物與永平伯安知。現在方應物到了,而安小伯爺拿著架子還沒到,所以還要等一等。趁此機會,方應物仔細想了想這高規格詭異場麵背後的緣故。

  ??麵前這位右都禦使戴縉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官員。當年西廠剛成立時,由於文官的強烈反對和抵製,今上迫於壓力暫時關掉了西廠,但心裏仍然對西廠念念不忘。

  ??這時候當禦史的戴縉上疏,言稱西廠有功於社稷,建議陛下再開西廠——這個論調與朝野輿論相比,是完全截然相反的,甚至是讓滿朝震驚的。不過卻正中天子心意,便以此為突破口,重開了西廠。

  ??而戴縉戴大人也得到了汪直的感謝和天子的賞識,青雲直上當了右都禦使,成為七大部院之一都察院的主官。雖然戴大人已經名聲掃地不能服眾,深為科道清流內心所不齒,在背地議論裏與洗鳥禦史並列為科道官之恥。

  ??與此同時,戴大人也被人視為除王越、陳鉞之外的又一汪太監黨羽,不過又不像那兩人關係親密。

  ??在曆史上,汪直幾個著名黨羽裏,陳鉞因為致仕早也就罷了,王越直接被罷官為民趕回老家監視居住,西廠韋瑛、錦衣衛吳授下場都很不好。

  ??而這戴縉在汪直垮台後,隻被南遷為南京工部尚書,盡管算是靠邊站,但仍然是正二品官員,比其他幾個結果好多了。再然後,尚銘突然失寵,戴縉也被罷官回老家。

  ??這其中的奧妙......方應物不由得心裏連連冷笑幾聲。今天尚銘與戴縉同時出現,也算是一種曆史的慣性罷?

  ??如果大膽假設、先不小心求證的話,戴縉這投機客隻怕在風傳汪直失寵的時期,再一次向別處投機了。這倒可以解釋為何汪芷垮台後。戴大人這個傳聞中的黨羽隻是輕輕鬆鬆靠邊站,沒有被罷官免職。

  ??比起這位戴大人,連劉棉花都能稱得上節操滿滿。至少劉棉花還是憑“本事”做官,本質上是“技術型”官僚。不是馬屁型的,更沒有去拍權勢太監的馬屁。

  ??方應物正陷於自己的內心世界時,忽然聽到咳嗽一聲,抬頭便見右都禦使戴縉緩緩道:“如今京城之中,從邊塞回來的朝臣不多,聽說方大人當年流落榆林時多有作為,不知邊地風土如何?”

  ??表麵上這話很正常。兩個文官見麵時,開場白一般都是老三樣,一是年齒科名,二是各地風土人情。三是治何經典。

  ??不過這時談什麽風土人情,很不合時宜罷?方應物推脫道:“戴中丞麵前,下官如何敢妄談邊事?何況下官到院受察,並非與老大人閑談的時候。”

  ??尚銘突然也開口笑道:“方大人雖說受察,但並非是階下之囚。何須過於拘謹。永平伯又遲遲不到,我等左右也是閑著,縱然坐而論道也無妨。”

  ??尚銘喝口茶水又道:“我倒是聽說過,當年榆林城有了方大人,又有楊巡撫。後來還有汪公,一時間可稱得上群賢畢集,當地麵貌煥然一新。”

  ??什麽叫醉翁之意不在酒!聽到“汪公”兩個字,方應物原先的猜疑都可以落實了,心頭雪亮雪亮的。

  ??看來今天這兩位親自出麵,真實目的就是向自己施壓了!其實就是想從自己這邊搜集一些汪芷的黑材料,真真假假都可以,隻要是自己揭發出來的就行。

  ??接觸過汪直的邊地官員裏,回京任職的本就不多,即便有一兩個也不好找機會逼問,哪像自己直接光明正大的落在了這裏,等著麵前這二位的拿捏。

  ??何況尚銘知道自己與汪芷關係密切,更覺得能從自己這裏掏出點有價值的黑材料,又正好可以打著天子旨意的旗號要挾自己。

  ??很多話都不必說出口,一切盡在不言中,兩位巨頭隨隨便便幾句話,便讓方應物便到了無形的威脅。

  ??天子下旨讓都察院審察、東廠監督,現在落實成了戴縉、尚銘兩個巨頭人物親自操刀。如何複奏天子,就是他們兩個人說了算的,都察院和東廠不可能再有別人抗衡。

  ??這意思很明白了,如果自己在別的地方不肯配合,那麽顛倒黑白、指鹿為馬這種事,時時刻刻都有可能發生的。再不濟也可以給自己安上誅心之論,對天子說自己是故意使出花樣挑釁勳臣以博虛名,而不是真心要做強項令。

  ??一旦讓外圓內倔的天子形成了先入為主的印象,那再想扭轉就難了。到時候即便發動再多的士林清議為自己辯解,那看在天子眼中隻怕也是清流們拉幫結派、黨同伐異而已,而且很有可能牽連到父親。

  ??今天明明是為永平伯事情而來的,卻沒想到還有這個關口,真是一個案中案......想至此處,方應物覺得繞圈子沒意義,便打開天窗說亮話,對尚銘道:“尚公,此時不是你千方百計找汪公求情的時候了?”

  ??尚銘言簡意賅的答道:“此時一時也,彼一時也。”

  ??方應物繼續問道:“據我所知,汪公自顧不暇,或者說誌不在此,根本無心要對你如何。你怎的反複無常,又要羅織罪名陷人於死地?”

  ??尚銘又答道:“你我也算是打過多次交道,既然方大人坦誠以待,那老夫也說句實誠話。你若坐在老夫位置上,會將自己的小命交到別人手裏麽?”

  ??方應物歎口氣,人與人之間若缺乏最根本的信任,那芥蒂是根本不可能徹底消除的。到了這種時候,自然是搶先下手消除危險的做法最能讓自己感到安全。

  ??如果汪芷還在京師,而且沒有失寵傳言,尚銘隻怕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即便擔心被汪芷害死,但也隻能等著束手就擒。

  ??但如今汪芷出外,傳言紛紛,尚銘就又起了把危險掐滅在源頭的心思。就好像自己的縣太爺位置不穩當時,錢縣丞就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戴縉見方應物與尚銘說的熱鬧,便也插嘴道:“方大人,須知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西廠大勢已去,功勞唾手可得,難道你不想做一個推倒西廠的功臣麽?”

  ??方應物麵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什麽。這些話劉棉花對他說過,今天隻不過又聽到個老調重彈而已。隻是麵對劉棉花時可以打哈哈,現在卻沒法糊弄過去。

  ??ps:

  ??不是俺偷懶啊,勾心鬥角的東西真的很難寫,從昨晚思慮過度寫睡了,淩晨又爬起來改,一直弄到現在。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