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三場已畢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6      字數:2836
  方應物分到的號舍是四字號這一排,這個四並不是第四的四,而是千字文裏“四大五常”的四。

  ??方應物是屬於功夫在場外的人,沒有在考場中動什麽手腳,號舍也是隨機安排的。與兩位好友分開後,方應物提著燈籠,尋找自己的號舍。

  ??在貢院中,號舍密度極大,每一排都有幾十上百間,每間隻有三四尺長寬。同時每排之間僅僅間隔四尺,形成一條數十米的狹窄小巷。

  ??借著月光一眼望去,好像是層層疊疊的魚鱗,再走近些,又讓方應物想起了養雞場的雞籠。沒錯,就像是雞籠,每間號舍的真實麵積也不比雞籠大多少,在天亮之前都會塞進去一個人。

  ??方應物慢慢找到四字號這一排,窄小的巷口站著一位老軍士。方應物確認無誤後,便邁過門口,走進了巷道裏。

  ??在巷道外麵空地上,頭頂有月光,周圍有火炬、燈籠,亮度還可以。但一進入僅可容身的狹窄巷道後,光線陡然暗了下來,讓人感到極其幽寂。

  ??忽然想起項成賢的鬼故事,方應物不禁打個冷顫,隨即趕緊將驅離出去。又走了兩步,忽然發現前麵隱隱約約有半截人腿,與地麵平行,直直的懸空在巷道上,隨著晚風不停抖動著

  ??我x!饒是方應物為人膽大不信鬼神,猛然見到這一幕後心裏也發毛,忍不住倒退了兩步。

  ??這一退,就退出了巷口。門口的老軍士奇怪的看了方應物一眼,又朝巷道裏瞅了瞅,恍然大悟的高聲叫道:“裏麵那位相公收一收腿!擋著別人去路了!”

  ??卻見那半截腿縮了縮,讓出大半個巷道。方應物的眼睛已經適應了巷道裏黑暗的環境,這時候也看清楚了,原來這半截腿是從某間號房裏伸出來的。

  ??號房太小了,長度幾尺根本承不住一個人的身高,想在裏麵睡回籠覺,那確實得把腿伸出來

  ??方應物苦笑幾聲,真是自己嚇自己。隨後他提著燈籠找到了自己的號房,運氣不錯,距離巷道廁所有段距離,不至於頂著廁所味道考三天。

  ??方應物比劃了幾下,號房正麵寬度大約一米左右,裏麵進深不超過一米半,麵積大小就跟上輩子時空裏電話亭似的。要縮在這裏麵坐一天,也真夠受罪的,這科舉果然是很痛苦的事情。

  ??號房裏已經搭好了兩張木板,外麵高一點的木板可以充當桌案,裏麵低一點的木板可以充當座位。

  ??想起洪鬆的囑咐,方應物便將考籃丟在了號房裏麵角落裏,然後將高處的木板拆下來重新搭在低處,這樣兩張木板就在同一個平麵上了,勉強可以讓人躺在上頭。

  ??勞頓了大半夜,方應物確實也有點困意,便爬到木板上打起盹來。而且也從號房裏伸出半截腿,懸空在巷道上

  ??天光放亮,考題發了下來,成化十六年的浙江鄉試便正式開考了。

  ??鄉試分三場,第一場是經義,第二場是應用文,第三場是時策。但隻有第一場經義是最重要的,可以說,第一場考得好了,後麵兩場再爛也能中舉。

  ??所謂的八股取士,就指的是科舉隻重第一場經義的緣故,考官也是根據第一場文章來決定錄取與否,後麵兩場公文和時策基本就是走過場的陪襯。

  ??第一場要做的題目有七道,其中四書題三道,五經題四道。這三道四書題是全部考生都一樣的,而四道五經題是讓考生根據自己本經,從二十道題目裏選擇四道作答。

  ??有道是,三場重首場,首場重四書。往往三篇四書文章特別是第一篇,就能決定考生命運了,一般考官沒有那麽多jing力去仔細閱覽所有人的全部文章。

  ??題目下發後,大多數考生看了幾眼,稍加思索便在稿紙上刷刷下筆寫起草稿來。

  ??答題時間隻有一個白天,黃昏之前就要交卷。在這段時間裏,要寫出七篇文章,而且每篇文章都要嚴格合乎八股文體例,可以說考試強度是相當大的,腦子不行的連答都答不完。

  ??方應物倒不是很著急,他仔細看了兩遍題目,心裏就有底了。三道四書題裏,兩道是自己提前得知、此時心有腹稿的,另一道則沒準備的。

  ??方應物又記起了考試達人商相公傳授的小技巧:“三篇四書文尤為重要,你要先寫第一篇,再寫第三篇,最後寫第二篇。

  ??因為越往後麵越疲倦,寫出的文章越不佳。如果按照正常順序,三篇看下來是一篇不如一篇,那就索然無味,看起來很萎靡,給考官的印象極差。

  ??如果照老夫所言,那麽三篇看下來,第一篇最好,第二篇最差,到了第三篇又變得稍好,那麽在考官眼裏的感覺就好很多。”

  ??方應物總結是,開頭一篇要有高chao,中間一篇要壓下去,第三篇再起一個小高chao

  ??這次他的運氣真是不錯,第一篇和第三篇題目都是提前認真作好的,隻有第二篇題目需要自己現寫。這樣三篇組合下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有高chao起伏的最佳節奏。

  ??考試時間從黎明到黃昏,約莫六個時辰。方應物做完三道四書題時,才過一個時辰,如此他的時間便充裕很多。

  ??隨後不急不慌的又做了四道五經題目,具體質量不知。反正他“裏麵有人”,隻要三道四書題目能交代的過去,同時文章裏不忘用上暗記,那就可以了。

  ??四書比別人快一點,五經比別人慢一點,臨近黃昏時候,方應物便交了卷子,提著考籃晃晃悠悠出了貢院,長隨王英已經在門外等候。

  ??在巴掌大小的空間裏整整坐了一天,這時候方大秀才渾身疲乏,也不想著去找兩位好友了,隻將考籃扔給王英,有氣無力的說:“速速打道回府!”

  ??歇了兩天兩夜,緩過勁來,又到了十一ri晚上,便動身去參加第二場考試。這時候青雲街及貢院內外熱鬧許多,人聲鼎沸,不像上次那般沉悶。

  ??原因也很簡單,最重要的首場考試已經結束,後麵兩場走形式居多,當然就不如第一場嚴肅緊張了。

  ??搜檢程序是一樣的,次ri黃昏第二場考完。然後又在八月十五ri考完第三場,這次鄉試便結束了,下麵隻等著出結果。

  ??四千考生錄取九十五人,不到百分之三,買彩票似的概率。可想而知,到時候定然又會上演一幕幕人間悲喜劇。

  ??但方應物顧不得去想這些了,考完後他隻想躺著一動不動,連小dd都暫時豎不起來了,鄉試簡直太累人。

  ??從jing神到**都是一種折磨,他還是開了外掛的,真不知道別人是怎麽熬得。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