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寶劍總該出匣了罷!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6      字數:2941
  大概是與之前心裏所想反差太大的原因,或者又想起自己拍著胸脯要“包養”方應物的承諾,項成賢已經激動的幾乎語無倫次近乎胡言亂語了。

  ??洪鬆見項成賢這樣,隻能苦笑幾聲,上前把他拉開了,免得妨礙到方應物見客。

  ??方應物環顧四周,向王魁問道:“你怎的會在這裏?這些又是怎麽回事?”

  ??王魁答道:“王英告知了方相公你要上省城的事情後,我就遣人提前幾站打探消息,預先得知你們今ri要到,便在此等候。”

  ??隨後王魁又邀請道:“王家宅院那邊客房都已經灑掃完畢,方相公可以直接入住。”

  ??方應物看得出來,王魁確實很有誠意,但仍不假思索的拒絕道:“我是讀書人,這次又是來參加秋闈,一年前已經在青雲街定過屋舍,這次便不叨擾你們了。”

  ??王魁立刻就聽懂方應物的話外之意了。卻說這充當考場的貢院地理位置在杭州城東北部,此處又不是交通要道,又不是風景名勝區,在平常時候是杭州城裏最“荒涼”的地方。

  ??但是每到鄉試之年,全省上萬士子及家人雲集於此,此處立刻就變成了非常熱鬧的地方。而且還有大量商販從四麵八方匯聚到這裏,形成所謂的考市。為了討口彩,貢院附近這條街道便命名為青雲街,取青雲直上的美意。

  ??方應物先說自己讀書人,又要住青雲街,這就是對王魁表明自己要混士子圈子,刷士林名聲。而王家宅院位於武林門外商業區,與圍繞科舉形成的核心地帶有點遠,不利於ri常活動。

  ??王魁知道方應物是很有主見的人,他沒法說什麽,隻能唯唯諾諾。這一年時間雖然沒見到過方應物,但大生意做下來,反而對方應物更加敬畏了。

  ??方應物也不會完全不領情,沒必要太冷落人心。又指著轎夫、挑夫說:“不過還是要多謝王朝奉了,這些人力正好用得上,將我們送到青雲街就是。”

  ??隨後,方應物便與洪鬆、項成賢二人從鳳山門進了城,又沿街向北,來到青雲街這裏。

  ??方應物是一年多前在杭州時租下的寓所,洪、項兩人則是年初時打發家人來租的。

  ??兩處寓所並不在一處,所幸都在青雲街一帶,相去不算太遠。三人互相交換了地址後,便暫時告別。

  ??方應物所租的地方是一大戶人家的側院,三間房屋獨門獨院,不必與別人擠在一處,顯得十分清靜。這在寸土寸金的青雲街是十分難得的,所幸方應物下手早,當然租金也是不菲。

  ??方大秀才攜蘭姐兒來到所租的住處,便見裏外幹幹淨淨,十分滿意。打前站的王英早已等候多時,上前稟報道:“各間房屋都已打掃過,秋哥兒直接住進就是,若需添置什麽,我再去買。”

  ??方應物點點頭道:“甚好,得了空時,你去街上考市轉轉,瞧瞧有什麽需要準備的。”又打發王英向主人家打過招呼後,當夜便正式住下了。

  ??說起這三年一度的鄉試,不僅僅是科舉盛事,更是人文盛會。數千士子匯聚一地,在交通不便利的當代,殊為難得。

  ??而且以當今的條件,一般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夜之間名聞全國,甚至全省也不可能。但也有特殊時候,比如在眼下這杭州城,隻要成名基本上也就可以視為全省皆知了,因為這裏聚集了從全省各府州縣來的jing英讀書人。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對讀書人而言,即便不能在鄉試中僥幸成為那三十分之一,但多闖出點名氣,多結交些人脈,也能為將來的前途和謀生增添幾分助力。

  ??比如尋一份優厚的坐館,又比如尋一份幕僚職事,最起碼名氣大了潤筆費也會增加。畢竟生員不是舉人,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在讀書之外還是需要重重考慮謀生問題的。

  ??至於方應物方秀才,目前當然不必為謀生發愁,他的秉xing也不奢侈,正是jing神追求優先於物質追求的高尚人。

  ??他首先欠缺的是士林名聲,說來也奇葩,方應物混到如今,事業嚴重偏於上層路線,根基卻是不穩。有點名顯於廟堂而默默於野的意思,士林名聲方麵還僅限於縣內,然後就是蘇州城內,除此之外幾乎就沒什麽名望了。

  ??其次欠缺的是人脈布局,光有爹有師傅是不夠的,他還沒有同鄉,沒有同年......若將來大旗一揮,他的浙黨又在哪裏?

  ??而鄉試對方應物而言不僅僅是科舉,也是一個舞台。所以他拒絕了更舒適安排,所以他執意要擠在青雲街居住。

  ??第二ri,安頓下來的方應物出了門,按著地址去尋兩位好友,如果兩位好友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地方,他作為“土豪”自然要伸出援手。

  ??可是拜訪落了空,項成賢和洪鬆也都出了門,各自去拜訪親朋故舊了。作為大家族出來的人,他們與方應物這種逍遙客不同。

  ??方應物隻得出門上街閑逛,到了傍晚時分,又去找兩位好友。這時候洪鬆仍然不在,但項成賢已經回來了。

  ??見到方應物,項成賢有些興奮,“今晚有場集會,在本街上的風樓,是鼎鼎有名的西湖詩社舉辦的,我正要遣人去喊方賢弟一起去!”

  ??不怕有名,就怕無名,方應物笑道:“西湖詩社很有名氣?”

  ??項成賢介紹道:“在杭州城裏,他們敢以西湖冠名,當然名氣大了,算是省城數一數二的文社。他們這次是要擺出地主之誼的排場,邀請省內其他地方士子做一場雅集,也是共襄盛舉的意思。”

  ??方應物又疑惑的問道:“這樣的雅集,誰不想參加?那豈不要擠破門檻麽?”

  ??項成賢得意道:“當然不是誰想去便去的,這次雅集有五個發起人,都是西湖詩社的成員,然後他們每個人自行邀請外地好友兩三人。

  ??而其中有個發起人與我家有世交,今ri去拜訪他時,他順便就邀請了我。而我想起你和洪兄,便又索要了多餘名額,可惜洪兄今夜做不開,那隻有你與我一起去了。”

  ??“善!”方應物拍了拍扇子,感到真是想什麽來什麽,牛氣衝天的說笑道:“那豈不是你我兄弟大顯身手的時刻!”

  ??項成賢聞言大笑,“這次雅集重點是後ri坐畫舫遊西湖,今晚隻不過是彼此見見麵,暖暖場。方賢弟你在淳安藏拙多時,但到了省城,寶劍總該出匣了罷!”

  ??方應物難得訕訕一次,自己這心思連項成賢都看出來了。

  ??在淳安縣,他也就剛穿越急需出人頭地的時候,抄襲了不少詩詞發表,在縣裏打出了些名氣。但自從中了秀才,父親又飛黃騰達後,他便消停了,很少再有詩詞問世。

  ??因為他內心覺得不值得了,沒有必要繼續在淳安縣揮霍存貨,還是留待以後比較好。沒想到看在別人眼裏,這是故意藏拙。(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