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方秀才居鄉傳說
作者:隨輕風去      更新:2021-08-11 04:26      字數:2659
  歲試過後沒幾天,方應物方秀才便又從縣學中消失了,揮揮衣袖,隻帶走了鄉試解額。而後他隻在沈巡按離開的淳安時候,出現在同窗麵前一次,為的是給沈巡按送行。

  ??對於方應物的再次消失,同窗們紛紛表示略感輕鬆,因為他們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麽與方應物打交道。

  ??方應物也表示,他還是更適合與官員士大夫們打交道,也不懂怎麽與還帶著幾分天真氣、就連趨炎附勢也能如此可愛的同學們打交道。

  ??反正無論如何,方應物離開了喧囂的縣學,回家讀書備考去也。

  ??現如今已經是九月份,而鄉試之期是明年八月,也就是說,距離鄉試時間不到一年了。

  ??而且不可能直到最後關頭才出發,一般情況下,參加鄉試的士子總要提前兩三個月去省城。一是為了熟悉考試環境,二是可以提前打探各種最新動向,三是去晚了就找不到地方住。

  ??這麽算下來,再去掉節期間,實際上還剩餘的複習時間大約是半年左右。方應物對自己的學業自然有規劃,他每個月中的上半月在花溪家中讀書溫習。

  ??而下半月則去倦居書院商相公那裏,接受慘無人道的八股文魔鬼訓練,和程師兄的冷嘲熱諷。無論如何,這總比在大庭廣眾下公然暴露底細要好。

  ??方應物難得有這麽長的清靜時間,勉強也算是悠閑。在這長達半年的時間裏,他除了讀書作文之外,可以什麽也不用想、什麽也不用去考慮,也不用cao心任何生計。

  ??方應物有種預感,他將來很難再有這樣無憂無慮的長時間清閑讀書時光了。

  ??作為一個傳奇se彩濃厚的少年人,方應物在自己的故鄉,總會有各種各樣以他為主角的神奇故事,流傳於民眾的口頭、文人的筆記中。

  ??故事一,方應物還債。

  ??方應物的父親欠了鄰村王大戶家三十兩銀子巨款,但出門遊學遲遲不歸。王大戶為追討欠債,綁了少年方應物回家,並恐嚇方應物說如果不還債,就將方應物折為奴仆使用。

  ??方應物毫無懼se,被關在王家時,仍然鎮靜自若的讀書。但聰慧的甜菜少年方應物想出了一個脫身辦法,便花了一兩銀子買通了一名王家仆役幫忙。

  ??方應物叫這仆役穿上華麗的戲服,扮作文昌廟主掌天下文運的魁星模樣。並與之約定好,等自己在晚上讀書時,要這仆役以魁星模樣站在自己身後,冒充神仙顯靈。

  ??到了夜間,王大戶找方應物來催債時,在外麵聽到琅琅讀書聲,不由得透過窗戶縫隙朝裏麵看去。當時就看到在方應物的背後,yin影地方隱隱約約的顯示出魁星神仙的影像。

  ??於是王大戶徹底震驚了,以此認為方應物有魁星護佑,將來必然前途無量!最後王大戶大方的免掉了方家債務,並哭著喊著要把女兒嫁給方應物(存疑)。

  ??後來方應物找到那名假扮魁星的仆役,對他jing湛的演技表示讚賞並向他致謝。

  ??卻不料這名仆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聲叫道:“請小相公恕罪!那夜我擔心被戳穿後被家主責罰,其實並沒有扮作魁星去你房間中!”

  ??方應物乍聞此語,渾身汗毛直豎,一個刺激之下突然靈竅大開,此後時時有通神之能。

  ??故事二,兩隻燈籠。

  ??方應物幼年在鄰村社學讀書,學的晚了,常常天黑後才能回到家。

  ??社學王先生十分偏愛方應物(存疑),有次擔心天黑後方應物走夜路不安全,但是看到有兩人打著兩隻燈籠與方應物一起走,於是便放心了。

  ??到了次ri,王先生問方應物道:“昨夜是誰同你一起走的?”

  ??方應物十分納悶,“昨夜我自己回家,並未與他人同行,先生何故作此問?”

  ??王先生愕然良久,與左右道:“此子必是天福在身,竟然有鬼神護佑!”此後哭著喊著要將女兒嫁給方應物(存疑)。

  ??故事三,魚躍龍門。

  ??方應物曾求學於商相公門下,道路艱苦,時常來回渡過青溪。有一次,方應物上渡船的時候,突然起了一陣風浪,河水將他的青衫打濕,一時間狼狽不堪。

  ??恰好岸上有幾個平素嫉妒方應物的士子也在等著過河,其中一人名曰徐淮(存疑),見此指手畫腳,對著方應物大肆嘲笑。

  ??方應物坦然自若,高聲對著溪水作四句歌道:“腳踏船頭跳板開,天公賜我洗塵埃。人人笑我衣衫濕,魚從龍門躍出來。”

  ??方應物話音剛落,陡然見溪中卷起漩渦,一條青龍騰浪而出,在空中盤旋數圈。

  ??而後青龍對方應物曰:“吾乃溪中鯉jing,已經修煉一千三百餘歲,仍不能勘破。今經小謫仙點化,一朝得道矣!如今玉帝已許我溪神之位,待爾回歸仙班,再登門拜謝!”

  ??諸生見狀稱奇,其中有個何家士子,回去後與家人說了此事。何家便哭著喊著要將本家一位閨秀小姐嫁給方應物(存疑)。

  ??故事四,一語成讖。

  ??有大宗師按臨淳安,考校縣中諸童生,方應物相貌出眾、應對得體、才華橫溢、人品端正,大宗師甚屬意之。注視良久,直接點方應物為廩膳生員,並贈對聯一副。

  ??上聯曰:老蘇文學能傳子;下聯曰:小方才名不讓父。其時方應物父親已經高中秋闈解元、連中闈二甲第四,乃是當地聞人,故而大宗師為褒獎方應物,贈有“小方才名不讓父”之句。

  ??當時大宗師沒有年紀合適的女兒,故而不能哭著喊著將女兒嫁給方應物,令他深以為終生憾事。

  ??但再後來,方應物雖然才氣名冠一時,詩詞天下傳唱,官場功業彪炳。但科場成績這一項,卻始終不如其父。

  ??有心人分析曰:此對聯稱讚方應物過滿,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過猶不及,何況驕其父不合人倫。以至於損了方應物的福德,結果科名終生位居其父之下,可謂是一語成讖也。

  ??方應物聽到這個議論後,憤然將下聯改為“小方才名不如父”用以自嘲。(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